送江水曹还远馆 文赏
高馆临荒途,清川带长陌。
上有流思人,怀旧望归客。
塘边草杂红,树际花犹白。
日暮有重城,何由尽离席!
高馆临荒途,清川带长陌。
上有流思人,怀旧望归客。
塘边草杂红,树际花犹白。
日暮有重城,何由尽离席!
六朝诗至南齐永明而一大变,世称“永明体”,代表诗人则是谢朓,他上承晋宋,下开唐风,前人多以他与谢灵运相比。
明人钟惺称二谢诗均多排语,“然康乐排得可厌,却不失为古诗。
玄晖排得不可厌,业已浸淫近体”(《古诗归》)。
明人许学夷也说:“元嘉体虽尽入俳偶,语虽尽入雕刻,其声韵犹古”,至沈、谢则“声渐入律,语渐绮靡,而古声渐亡矣”(《诗源辩体》)。
一古一近,判然有别。
小谢的“新变”即使从这首短短的送别诗中也可窥其端绪。
理解这首诗,一上来就碰到一个颇费斟酌的问题:题面上是“还远馆”,而开头第一句即是“高馆临荒途”,那末两个“馆”字所指是一,抑或是二?
若此“高馆”即题中之“远馆”,则所写为悬想之词;
若否,则是实写送别之地的景色。
揣摩全诗,细绎词意,毋宁作后一解为是。
首联分别从高、远两个方面描写了送别的场景:荒郊野途,高馆孤峙,清流映带,长路迢递。
馆,即客舍,安顿宾客的馆舍,可能江水曹暂寓于此,如今他又要到更远的馆舍去,诗人将与他举袂相别。
荒凉凄清的景物渲染出一种离愁别绪。
此处着一“带”字尤为传神:那潺湲的清流仿佛将眼前的道路带向了遥远的地方,在离人的心上更添一层渺远迷茫的情思。
次联则交代去者的怀归之情。
“流思”,即思绪飘忽不定,流荡无住之意;
“怀旧望归客”则为“流思人”之同位语。
“怀旧”,怀念旧邦或亲故之意;
“望归客”,渴望归去之人,是为偏正结构,非动宾结构。
此联透露出江水曹的游宦生涯,此行所去,只是远馆,而非故乡,故而客中作客,无慰“怀旧望归”之情,只能更增羁旅情怀。
但是诗的第三联并未循此而生发开去,而是重又转回写景。
诗人为读者展现出一片明丽的景色,那池塘春草、花树相间、红白掩映的风光确乎令人陶醉。
面对如此赏心悦目的景色,人不应该离别,而应该流连忘返,尽情享受自然的赐予,但偏偏这正是离人分手的时刻。
如果说首联的写景正与离情相契合的话,那么此联的写景则以强烈的反衬突现出离别的情怀。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这是无可如何的现实,尾联重又归结到送别之意。
“日暮有重城”,时光的流逝暗示出依依惜别的深情,而高城暮色的景物又加浓了伤别的情绪。
天色将晚,已到了不得不分手的时刻,故主客双方只得在“何由尽离席”的感慨中分道扬镳,诗的最后留给人的是无可奈何的感喟。
离席将尽而又不欲其尽,结句将惜别之情发挥得非常充分。
离别是古诗中一个陈旧的主题。
这样一首主题平平的短诗,究竟透露出一些什么“新变”来呢?
最突出的一点是诗人通过景物描写而抒发感情、构造意境的创作方法。
汉魏古诗多胸臆语,直抒所感,古朴质实,情语多于景语,景物描写仅仅是抒情的附丽。
而到了谢朓,则注意在写景中寓情,让情感蕴含在景物之中,二者不是游离之物,而是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成为富有情韵的意境,避免对感情作直露的、正面的表述。
即以此诗而论,诗人以清词丽句描绘出一个凄清悠远而又富于色彩的境界,对别离之情几乎未作铺陈,读者感受到的是一种惜别的氛围,情绪的熏染,情感的表达是含蓄蕴藉的。
这就是后人所说的“风调”、“神韵”。
正是在这一点上,小谢的诗成为唐诗的先声。
试看王维的《归嵩山作》:“晴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右丞此诗就是正从小谢诗中有所借鉴的。
谢灵运也模山范水,但精雕细刻,失之板重,刻意写形,而乏情韵。
玄晖则刊落繁缛,以清俊疏朗的笔调将景物构造为富有情韵的意境。
于是朴拙质厚的古诗一变而为清新俊逸的近体风格。
唐诗那种简笔传神的写景,情韵流动的意境,风神摇曳的格调,正是在小谢这里肇其端的。
其次,在诗歌的格律上也表现出其新变。
自沈约倡“声律说”以来,诗人排比声韵,约句准篇,成为一时的风气,标志了五言古诗向近体律诗的过渡,谢朓也是这场声律化运动中的健将。
严羽说:“谢朓之诗,已有全篇似唐人者。
”(《沧浪诗话》)除风格而外,格律之新也是其一个方面。
即以此诗论,除去押入声韵之外,其他各方面均近似一首律诗。
首联对偶工切,但平仄不协,第二联不对,而第三联又成工整的对偶。
这在律诗中称为“偷春格”,颔联的对仗移至首联,恰如花儿偷得春光,先春而开。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咏竹诗 文
新治北窗和何从事诗 文
国小暇日多。
民淳纷务屏。
辟牖期清旷。
开帘候风景。
泱泱日照溪。
团团云去岭。
岧嶤兰橑峻。
骈阗石路整。
池北树如浮。
竹外山犹影。
自来弥弦望。
及君临箕颍。
清文蔚且咏。
微言超已领。
不见城壕侧。
思君朝夕顷。
回舟方在辰。
何以慰延颈。
和王主簿季哲怨情诗 文
齐雩祭歌 迎神 二 文
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 文翻注
游东田 文翻注译赏
和王著作融八公山诗 文
二别阻汉坻。
双崤望河澳。
兹岭复巑岏。
分区奠淮服。
东限琅琊。
西距孟诸陆。
阡眠起杂树。
檀栾荫修竹。
日隐涧疑空。
云聚岫如复。
出没眺楼雉。
远近送春目。
戎州昔乱华。
素景沦伊谷。
阽危赖宗衮。
微管寄明牧。
长蛇固能翦。
奔鲸自此曝。
道峻芳尘流。
业遥年运倐。
平生仰令图。
吁嗟命不淑。
浩荡别亲知。
连翩戒征轴。
再远馆娃宫。
两去河阳谷。
风烟四时犯。
霜雨朝夜沐。
春秀良已凋。
秋场庶能筑。
和刘中书绘人琵琶峡望积布矶诗 文
昔余侍君子。
顾舐游荆汉。
山川隔旧赏。
朋僚多雨散。
图南矫风翮。
曾非息短翰。
移疾觏新篇。
披衣起渊翫。
惆怅怀昔践。
彷佛得殊观。
頳紫共彬驳。
云锦相凌乱。
奔星上未穷。
惊雷下将半。
回潮渍崩树。
轮囷轧倾岸。
岩筱或傍翻。
石菌芜修干。
澄澄明浦媚。
衍衍清风烂。
江潭良在目。
怀贤与累叹。
岁暮不我期。
淹留绝岩畔。
和萧中庶直石头诗 文
九河亘积岨。
三嵏郁旁眺。
皇州总地德。
回江欵岩徼。
井干赩苍林。
云甍蔽层峤。
川霞旦上薄。
山光晚余照。
翔集乱归飞。
虹蜺纷引曜。
君子奉神略。
瞰逈凭重峭。
弹冠已籍甚。
升车益英妙。
功存汉册书。
荣并周庭燎。
汲疾移偃息。
董园倚谈笑。
麾斾一悠悠。
谦姿光且劭。
燕嘉多暇日。
兴文起渊调。
曰余厕鳞羽。
灭影从渔钓。
泽渥资投分。
逢迎典待诏。
咏沼邈含毫。
专城空坐啸。
徒惭皇鉴揆。
终延曲士诮。
方追隐沦诀。
偶解金丹要。
若偶巫咸招。
帝阍......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