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持斧一章

作者: 顾况 朝代: 唐代

(持斧,启戎士也。

戎士伐松柏为蒸薪。

孝子徘徊而作是诗。

) 持斧持斧,无剪我松柏兮。

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我行自东一章

作者: 顾况 朝代: 唐代

(我行自东,不遑居也。

) 我行自东,山海其空,旅棘有丛;

我行自西,垒与云齐, 雨雪凄凄;

我行自南,烈火满林,日中无禽,雾雨淫淫;

我行自北,烛龙寡色,何枉不直。

我忧京京,何道不行兮?

杂曲歌辞。古离别

作者: 顾况 朝代: 唐代

西江上,风动麻姑嫁时浪。

西山为水水为尘,不是人间离别人。

拟古三首(第一首一作长安古意)

作者: 顾况 朝代: 唐代

龙剑昔藏影,送雄留其雌。

人生阻欢会,神物亦别离。

碧树感秋落,佳人无还期。

夜琴为君咽,浮云为君滋。

爱而伤不见,星汉徒参差。

幽居盼天造,胡息运行机。

春葩妍既荣,秋叶瘁以飞。

滔滔川之逝,日没月光辉。

所贵法乾健,于道悟入微。

任彼声势徒,得志方夸毗。

浮生果何慕,老去羡介推。

陶令何足录,彭泽归已迟。

空负漉酒巾,乞食形诸诗。

吾惟抱贞素,悠悠白云期。

王郎中妓席五咏·笙

作者: 顾况 朝代: 唐代

欲写人间离别心,须听鸣凤似龙吟。

江南曲尽归何处,洞水山云知浅深。

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十月之郊一章

作者: 顾况 朝代: 唐代

(十月之郊,造公室也。

君子居公室,当思布德行化焉。

)十月之郊,群木肇生。

阳潜地中,舒达句萌。

曀其蔚兮,不可以游息。

乃熂蒺藜,乃夷荆棘,乃繇彼曲直,匠氏度思。

登斧以时,泽梁蓁蓁。

无或夭枝,有巨根蒂。

生混茫际,呼吸群籁。

万人挥斤,坎坎有厉。

陆迁水济,百力殚弊。

审方面势,姑博其制,作为公室。

公室既成,御燥湿风日。

栋之斯厚,榱之斯密。

如翼于飞,如鳞栉比。

缭以周墉。

墄以崇阶。

俯而望之,矗与云齐。

石肃砆石肃砆......更多

宫词五首·其二

作者: 顾况 朝代: 唐代

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

月殿影开闻夜漏,水晶帘卷近秋河。

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

高入云天的玉楼,奏起阵阵笙歌;

随风飘来宫嫔的笑语,与它伴和。

月殿影开闻夜漏,水晶帘卷近秋河。

月宫影移,只听得夜漏单调嘀嗒;

卷起水晶帘来,我似乎靠近银河。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

高入云天的玉楼,奏起阵阵笙歌;

随风飘来宫嫔的笑语,与它伴和。

月殿影开闻夜漏,水晶帘卷近秋河。

月宫影移,只听得夜漏单调嘀嗒;

卷起水晶帘来,我似乎靠近银河。

闻夜漏:这里指夜深。

秋河:指银河。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过山农家

作者: 顾况 朝代: 唐代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当我走过横跨山溪上的木板桥时,有淙淙的泉声伴随着我;

来到农家门前,太阳已在茅檐上空高照,鸡在咯咯鸣叫,像是在欢迎来客。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山农陪伴我参观焙茶,深表歉意地说,不要嗔怪被烟熏了;

到打谷场上,山农为天晴可以打谷而欣喜不禁。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 :280-281 .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当我走过横跨山溪上的木板桥时,有淙淙的泉声伴随着我;

来到农家门前,太阳已在茅檐上空高照,鸡在咯咯鸣叫,像是在欢迎来客。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山农陪伴我参观焙茶,深表歉意地说,不要嗔怪被烟熏了;

到打谷场上,山农为天晴可以打谷而欣喜不禁。

嗔:嫌怨。

焙茶:用微火烘烤茶叶,使返潮的茶叶去掉水分。

焙:用微火烘。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 :280-281 .

登楼望水

作者: 顾况 朝代: 唐代

鸟啼花发柳含烟,掷却风光忆少年。

更上高楼望江水,故乡何处一归船。

鸟啼花发柳含烟,掷却风光忆少年。

更上高楼望江水,故乡何处一归船。

  首句“鸟啼花发柳含烟”,诗人便点出了此时其身处的美好风光,可是风光大好,诗人却在下句用了“抛却”,这则点明了,诗人此时带愁,无暇眷顾风景,这同时也衬托出诗人的愁,点明诗人的遭遇,是不堪看呀。

后二句,应该是虚写,诗人开始去眺望故乡,想着何时故乡才能迎来他的这一只归船,看到这里,我们就全明了,诗人愁之来源,是身处异乡而不得归也。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行路难三首

作者: 顾况 朝代: 唐代

君不见担雪塞井空用力,炊砂作饭岂堪食。

一生肝胆向人尽,相识不如不相识。

冬青树上挂凌霄, 岁晏花凋树不凋。

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

行路难,行路难,何处是平道。

中心无事当富贵, 今日看君颜色好。

君不见少年头上如云发,少壮如云老如雪。

岂知灌顶有醍醐,能使清凉头不热。

吕梁之水挂飞流, 鼋鼍蛟蜃不敢游。

少年恃险若平地,独倚长剑凌清秋。

行路难,行路难。

昔少年,今已老。

前朝竹帛......更多

12345 共21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