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

作者: 唐寅 朝代: 明代

无风眼界白云悠,红雨心波漾尽头。

纷簌簌然丛脞弃,脏兮兮地秽淫流。

栋梁本色擎天柱,蝥贼原形钓欲?。

铲却筌蹄窥远奥,拈花莞尔有何愁。

桃花庵歌

作者: 唐寅 朝代: 明代
桃花坞裏桃花庵,桃花庵裏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折花枝当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花前花後日复日,酒醉酒醒年复年。不愿鞠躬车马前,但愿老死花酒间。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世人笑我忒风颠,我咲世人看不穿。记得五陵豪杰墓,无酒无花锄作田。弘治乙丑三月桃花庵主人唐寅(原版)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更多
桃花坞裏桃花,桃花庵裏桃花仙。桃花坞里有桃花庵,桃花庵下有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折花枝当酒钱。桃花仙人种了桃树,又折下桃花枝去抵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酒醒了也只是坐在桃花前,喝醉了就要在桃花下睡觉。 花前花后日复日,酒醉酒醒年复年。日复一日的在桃花旁,年复一年的酒醉又酒醒。 不愿鞠躬车马前,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意在华贵的车马前弯腰屈从,只希望在赏花饮酒中度日死去。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如果将富贵和贫贱相比,那是天壤之别。 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车马奔波是富贵人的乐趣所在,而无财的人追寻的是酒盏和花枝。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如果将清贫的生活与车马劳顿的生活相比,他们得到的是奔波之苦,我得到的是闲适之乐。 世人笑我忒疯颠,我咲世人看不穿。世间的人笑我太疯癫了,我笑他们都太肤浅。 记得五陵豪杰墓,无酒无花锄作田。还记得五陵豪杰的墓前没有花也没有酒,如今都被锄作了田地。 弘治乙丑三月桃花庵主人唐寅(原版)弘治乙丑年三月桃花庵的主人唐寅作。 参考资料: 1、 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方相氏译注,作者邮箱:1572076419@qq.com
桃花坞裏桃花(ān),桃花庵裏桃花仙。庵:屋舍也。桃花坞:坞为四面高,中间低的地方,今江苏省苏州市有地名“桃花坞”。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折花枝当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 花前花后日复日,酒醉酒醒年复年。 不愿鞠躬车马前,但愿老死花酒间。鞠躬:恭敬谨慎的样子,表示屈从,屈服。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世人笑我忒(tuī)疯颠,我咲世人看不穿。忒:太。 记得五陵豪杰墓,无酒无花锄作田。五陵豪杰墓: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即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都在长安附近,后人也用“五陵”指富贵人家聚居长安的地方。无花无酒:指没有人前来祭祀,摆花祭酒是祭祀的礼俗。 弘治乙丑三月桃花庵主人唐寅(原版) 参考资料: 1、 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方相氏译注,作者邮箱:1572076419@qq.com
桃花坞裏桃花(ān),桃花庵裏桃花仙。桃花坞里有桃花庵,桃花庵下有桃花仙。庵:屋舍也。桃花坞:坞为四面高,中间低的地方,今江苏省苏州市有地名“桃花坞”。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折花枝当酒钱。桃花仙人种了桃树,又折下桃花枝去抵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酒醒了也只是坐在桃花前,喝醉了就要在桃花下睡觉。 花前花后日复日,酒醉酒醒年复年。日复一日的在桃花旁,年复一年的酒醉又酒醒。 不愿鞠躬车马前,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意在华贵的车马前弯腰屈从,只希望在赏花饮酒中度日死去。鞠躬:恭敬谨慎的样子,表示屈从,屈服。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如果将富贵和贫贱相比,那是天壤之别。 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车马奔波是富贵人的乐趣所在,而无财的人追寻的是酒盏和花枝。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如果将清贫的生活与车马劳顿的生活相比,他们得到的是奔波之苦,我得到的是闲适之乐。 世人笑我忒(tuī)疯颠,我咲世人看不穿。世间的人笑我太疯癫了,我笑他们都太肤浅。忒:太。 记得五陵豪杰墓,无酒无花锄作田。还记得五陵豪杰的墓前没有花也没有酒,如今都被锄作了田地。五陵豪杰墓: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即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都在长安附近,后人也用“五陵”指富贵人家聚居长安的地方。无花无酒:指没有人前来祭祀,摆花祭酒是祭祀的礼俗。 弘治乙丑三月桃花庵主人唐寅(原版)弘治乙丑年三月桃花庵的主人唐寅作。 参考资料: 1、 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方相氏译注,作者邮箱:1572076419@qq.com
桃花坞裏桃花庵,桃花庵裏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折花枝当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花前花後日复日,酒醉酒醒年复年。不愿鞠躬车马前,但愿老死花酒间。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世人笑我忒风颠,我咲世人看不穿。记得五陵豪杰墓,无酒无花锄作田。弘治乙丑三月桃花庵主人唐寅(原版)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别人笑我忒风颠,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版本一)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来花下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花酒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别人笑我忒风骚,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酒无花锄作田。(版本二)  全诗画面艳丽清雅,风格秀逸清俊,音律回风舞雪,意蕴醇厚深远。虽然满眼都是花、桃、酒、醉等香艳字眼,却毫无低俗之气,反而笔力直透纸背,让人猛然一醒。唐寅诗画得力处正在于此,这首诗也正是唐寅的代表作。   全诗描绘了两幅画面,一幅是汉朝大官和富人的生活场景,一幅是明朝唐寅自己的生活场景。只用了“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碌碌”等十几个字,就把明朝大官和富人的生活场景传神地勾勒了出来。唐寅自己的生活场景描写得比较详细,“种桃树”、“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复日”、“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酒盏花枝隐士缘”。两幅画面孰优孰劣由读者自己体会和评定。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起首四行,有如一个长长的“推”的镜头,由远及近,将一个画里神仙陡然呈现在读者面前。短短四行,重复用了六个“桃花”,循环复沓,前后钩连,浓墨重彩,迅速堆积出一个花的世界,使人一下子落入其所设定的情境之中。不紧不慢的语调和语速,又加重了读者的亲切感和好奇心:这桃花仙人究竟过得是怎样的神仙生活?接下来的四行便展开一幅“醉卧花间”的美图:“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看这桃花仙人何等逍遥,何等快活,竟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醉酒赏花。这里,花与酒,已不完全是诗人藉以谴怀的外物,简直是诗人生命的一部分,或者说也成了独立的生命个体,花、酒与人,融为一个和谐的整体。以上几句,可谓作者自况,意象生动、鲜明而有深义。那个曾经幻想“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学子唐寅不见了,那个烟花柳巷醉生梦死的风流才子不见了,痛也痛过,乐也乐过,在经历了几年放浪生活之后,唐寅终于还是选择逃离闹市,为自己选定这一处世外桃源,和继娶沈氏,开始了相对平静的隐居生活。虽仕进无门,毕竟身有所托,又值壮年,美景逸思,一咏成诗。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此一句承上启下,道出了诗人的志趣所在:与其为了荣华富贵奔波劳碌屈己下人,何如在花酒间快活逍遥:“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车尘马足”只是富贵者的趣味,而花和酒注定与贫者结缘。如果用金钱和物质来衡量,这两种人两种生活自然有着天壤之别,但换个角度去理解,那些富贵者须得时刻绷紧神经,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地过活,而所谓贫者,却能多几分闲情,多几分逸趣,反而活得更加自然、真实,更加轻松和快乐。以上六行全用对比描写,感情在激烈的碰撞中展开,每一句中,因用韵的关系,前紧后舒,充分表现出诗人傲世不俗的个性,和居处生活的的超脱与释然。   注:“车尘马足显者势,酒盏花枝隐士缘。 若将显者比隐士,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车马,彼何碌碌我何闲。”综合全文意境,显者与隐士的对比,较富者与贫者的对比更贴合,作此诗时,唐寅已经经历过了出仕不利,已经绝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进取之意,是隐居在此。   然而此中真义并非人人悟得,君不见“别人笑我忒疯癫”?而“我”,却不以为然:“我笑他人看不穿。”难道你们没有看到,昔日叱咤风云富贵至极的君王将相,如今又如何呢?不但身已没,势已落,连花和酒这些在他们生前不屑一顾的东西都无法奢望了,甚至连坟茔都不保。如果他们在天有知,也只能无奈地看着农夫在自己葬身的土地上耕作了。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一句收束,戛然而止,余味绵绵。   通观全诗,层次清晰,语言浅近,回旋委婉,近乎民谣式的自言自语,然而就是这样的自言自语,却蕴涵的无限的艺术张力,给人以绵延的审美享受和强烈的认同感,不愧是唐寅诗中之最上乘者。这也正合了韩愈“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音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荆潭唱和诗序》)的著名论断。   这首诗中最突出,给人印象最深的两个意象是“花”和“酒”。桃花,最早见诸文学作品,当于《诗经·周南》之《桃夭》篇,本意表达一种自由奔放的情感。而至晋陶渊明《桃花源记》一出,桃花便更多地被用来表达隐逸情怀了。古代,桃还有驱鬼辟邪的意思,而“桃”与“逃” 谐音,因有避世之意。在唐寅的诗中,“桃花”这一意象频频出现。试举几例: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桃花月满天。 (《把酒对月歌》)   桑出罗兮柘出绫,绫罗妆束出娉婷。娉婷红粉歌金缕,歌与桃花柳絮听。 (《桑图》)   野店桃花万树低,春光多在画桥西。幽人自得寻芳兴,马背诗成路欲迷。 (《题画四首其一》)   花开烂漫满村坞,风烟酷似桃源古。千林映日莺乱啼,万树围春燕双舞。 (《桃花坞》)   草屋柴门无点尘,门前溪水绿粼粼。中间有甚堪图画,满坞桃花一醉人。 (《题画廿四首其十五》)   不难看出,例中桃花意象都是用来表达闲居和隐逸生活的。   “酒”,在中国古代文化和古代士人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可以用来表达悲壮慷慨情怀,更与世事苍凉、傲岸不羁、独行特立结缘。晋有刘伶、嵇康,唐有“饮中八仙”,宋有东坡“把酒问青天”,而到了明代,又有了唐寅醉酒花下眠。   唐寅在世时声名已著,除在绘画史上拥有突出地位外,在诗词上亦有独创的成就。其诗真切平易,不拘成法,大量采用口语,意境警拔清新,在当时独树一帜,并以其独特超凡的个性和艺术气质,从一个侧面,给那个自由、开放近乎荒唐、混沌的时代做出典型、生动的诠释。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把酒对月歌

作者: 唐寅 朝代: 明代

李白前时原有月,惟有李白诗能说。

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

今人犹歌李白诗,明月还如李白时。

我学李白对明月,白与明月安能知!

李白能诗复能酒,我今百杯复千首。

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

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梅花月满天。

(梅花 一作:桃花)

李白前时原有月,惟有李白诗能说。

李白之前本来就有明月,只有李白诗歌才能题写。

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

如今李白已经离开人世仙去,明月在天上几回圆来几回缺?

今人犹歌李白诗,明月还如李白时。

今天的人仍在吟颂李白的诗,明月也还像李白生前的那时。

我学李白对明月,白与明月安能知!

我学着李白对着明月饮酒,月亮和李白又怎么能得知?

李白能诗复能酒,我今百杯复千首。

李太白既能作诗又能喝酒,我如今也喝百杯作诗千首。

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

我虽羞愧没有李白的才华,却料想明月不会嫌我陋丑。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

我也不曾登上天子船,我也不曾到过长安眠。

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梅花月满天。

(梅花 一作:桃花) 住在苏州城外一间茅屋里,无数桃花盛开月光撒满天。

参考资料: 1、 张仲良.壶中天地.武汉市: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188页 2、 李独醉.饮酒古诗文选译.贵阳市: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161-162页

李白前时原有月,惟有李白诗能说。

说:指描写月亮。

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

仙去:对人死的委婉说法。

今人犹歌李白诗,明月还如李白时。

李白诗:指李白的《把酒问月》一诗。

我学李白对明月,白与明月安能知!

安:怎么。

李白能诗复能酒,我今百杯复千首。

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

料应:即应该料想到……。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

天子船:指杜甫《饮中八仙歌》中咏李白的诗句:“天子呼来不上船”句。

长安眠:指杜甫《饮中八仙歌》中咏李白的诗句:“长安街上酒家眠”句。

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梅花月满天。

(梅花 一作:桃花) 姑苏:苏州的别称。

参考资料: 1、 张仲良.壶中天地.武汉市: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188页 2、 李独醉.饮酒古诗文选译.贵阳市: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161-162页

李白前时原有月,惟有李白诗能说。

李白之前本来就有明月,只有李白诗歌才能题写。

说:指描写月亮。

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

如今李白已经离开人世仙去,明月在天上几回圆来几回缺?

仙去:对人死的委婉说法。

今人犹歌李白诗,明月还如李白时。

今天的人仍在吟颂李白的诗,明月也还像李白生前的那时。

李白诗:指李白的《把酒问月》一诗。

我学李白对明月,白与明月安能知!

我学着李白对着明月饮酒,月亮和李白又怎么能得知?

安:怎么。

李白能诗复能酒,我今百杯复千首。

李太白既能作诗又能喝酒,我如今也喝百杯作诗千首。

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

我虽羞愧没有李白的才华,却料想明月不会嫌我陋丑。

料应:即应该料想到……。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

我也不曾登上天子船,我也不曾到过长安眠。

天子船:指杜甫《饮中八仙歌》中咏李白的诗句:“天子呼来不上船”句。

长安眠:指杜甫《饮中八仙歌》中咏李白的诗句:“长安街上酒家眠”句。

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梅花月满天。

(梅花 一作:桃花) 住在苏州城外一间茅屋里,无数桃花盛开月光撒满天。

姑苏:苏州的别称。

参考资料: 1、 张仲良.壶中天地.武汉市: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188页 2、 李独醉.饮酒古诗文选译.贵阳市: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161-162页

李白前时原有月,惟有李白诗能说。

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

今人犹歌李白诗,明月还如李白时。

我学李白对明月,白与明月安能知!

李白能诗复能酒,我今百杯复千首。

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

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梅花月满天。

(梅花 一作:桃花)   这首诗通过歌咏李白并引以自况。

“把酒对月”这个题目本是李白所作的一首诗。

李白一生爱月,所咏明月诸诗脍炙人口。

这首诗一开始就以兀傲的口气,推倒一切月诗,独尊李白:“李白前时原有月,惟有李白诗能说。

”有这样的气概,方许歌咏李白。

这里推崇的“李白诗”,主要是指《把酒问月》这首诗。

而作者唐寅这首诗,主要就受李白诗篇句调的影响,但他在诗中把李白加进去与明月反复对举,又是李白本人不能写的光景。

“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

”后句是李白式的,但配合前句,则是作者新意。

月固有阴晴圆缺,但卒莫消长,而诗仙却不能复生。

作者接着说其实这并不遗憾,因为“今人犹歌李白诗,明月还如李白时”,这句侧面说李白和明月一样永存。

这调门是李白的,新意是作者的。

  这首诗最好的还是诗中在李白与明月之间,加入了“我”。

如果失去了这个“我”,也就失去了李白精神。

“我学李白对明月,月与李白安能知?”李白固不能知,但月能知。

于是作者引李白自况:“李白能诗复能酒,我今百杯复千首。

”“百杯复千首”就是“能诗复能酒”,也就是杜甫所说的“一斗诗百篇”。

敢于自比李白,这也是李白风度,有胆量有信心,并非等同于狂妄,以下一转一合最为妥帖:“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

“前句妙在自知之明;

后句妙在不卑不亢,联想到辛弃疾诗句:“我爱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爱我应如是。

情与貌,两相似。

”这种有分寸的自负之语,读者反而不会感到反感而会容易接受。

好比谢灵运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诗人是说,对李白我佩服得五体投地,而对他人则不多让。

语意皆妙。

  最后作者讲出了他和李白同而不同的一点:“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

”诗句化杜甫《饮中八仙歌》:“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这里是说,我虽然没有李白得到皇帝征诏的经历,但也有他那种豪放不羁的禀性,“不上长安”倒也乐得:“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桃花月满天。

”这个茅屋就是作者在苏州建的桃花庵,作者晚年经常在桃花庵饮酒自乐。

  这首诗倜傥不群、超尘脱俗地追求自由反抗权势的精神,和豪放飘逸的句调风格都酷似李白。

以其人之风格还咏其人,妙在古今同调。

  作者在这首诗中,用“把酒对月”的举动,处处将自己和李白相联系、相对比,用“月”、“诗”、“酒”为诗思的契机,并贯穿全篇,抒写了李白敢于蔑视权贵的品质,表明了作者学习李白不求功名利禄的愿望和蔑视权贵的态度。

参考资料: 1、 腾云.元明清诗选讲 .北京市: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87年:73-74页 2、 周啸天.古典诗词鉴赏方法.成都市: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191-192页

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作者: 唐寅 朝代: 明代

红满苔阶绿满枝,杜宇声声,杜宇声悲!

交欢未久又分离,彩凤孤飞,彩凤孤栖。

别后相思是几时?

后会难知?

后会难期?

此情何以表相思?

一首情词,一首情诗。

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

赏心乐事共谁论?

花下销魂,月下销魂。

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

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红满苔阶绿满枝,杜宇声声,杜宇声悲!

交欢未久又分离,彩凤孤飞,彩凤孤栖(qī)。

别后相思是几时?

后会难知?

后会难期?

此情何以表相思?

一首情词,一首情诗。

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

赏心乐事共谁论?

花下销魂,月下销魂。

“雨打梨花”句:用宋人李重元《忆王孙·春词》结末成句。

销魂:黯然神伤。

愁聚眉峰尽日颦(pín),千点啼痕,万点啼痕。

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颦:皱眉。

“愁聚”句意为整日眉头皱蹙如黛峰耸起。

“晓看”句:两个“看”字实系无意义举止,乃特定心态的外现行为。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红满苔阶绿满枝,杜宇声声,杜宇声悲!

交欢未久又分离,彩凤孤飞,彩凤孤栖。

别后相思是几时?

后会难知?

后会难期?

此情何以表相思?

一首情词,一首情诗。

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

赏心乐事共谁论?

花下销魂,月下销魂。

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

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是明代词人、一代文豪唐寅,即唐伯虎的作品。

这首词的佳处不只在于词句之清圆流转,其于自然明畅的吟哦中所表现的空间阻隔灼痛着痴恋女子的幽婉心态更是动人。

唐寅轻捷地抒述了一种被时空折磨的痛苦,上下片交叉互补、回环往复,将一个泪痕难拭的痴心女形象灵动地显现于笔端。

  唐寅这阕《一剪梅》的佳处不只在于词句之清圆流转,其于自然明畅的吟哦中所表现的空间阻隔灼痛着痴恋女子的幽婉心态更是动人。

空间,既无情地拉开着恋者的距离,而空间的阻隔又必然在一次次“雨打梨花”、春来春去中加重其往昔曾经有过的“赏心乐事”的失落感;

至若青春年华也就无可挽回地在花前月下神伤徘徊之间被残酷地空耗去。

时间在空间中流逝,空间的凝滞、间距的未能缩却,尤加速着时光的消失。

上片的“花下销魂,月下销魂”,是无处不令 “我” 回思往时的温馨;

下片的“行也思君,坐也思君”则写尽朝暮之间无时不在翘首企盼所恋者的归来,重续欢情。

唐寅轻捷地抒述了一种被时空折磨的痛苦,上下片交叉互补、回环往复,将一个泪痕难拭的痴心女形象灵动地显现于笔端,诚无愧其“才子”之誉称。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美人对月

作者: 唐寅 朝代: 明代

斜髻娇娥夜卧迟,梨花风静鸟栖枝。

难将心事和人说,说与青天明月知。

斜髻娇娥夜卧迟,梨花风静鸟栖枝。

娇娥:美人美貌的少女。

难将心事和人说,说与青天明月知。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和沈石田落花诗

作者: 唐寅 朝代: 明代

万紫千红莫谩夸,今朝粉蝶过邻家。

昭君偏遇毛延寿,炀帝难留张丽华。

深院青春空白锁,平原红日又西斜。

小桥流水闲村落,不见啼莺有吠蛙。

万紫千红莫谩夸,今朝粉蝶过邻家。

万紫千红的景色不需过分地夸,今天有只蝴蝶飞别邻居家去了。

昭君偏遇毛延寿,炀帝难留张丽华。

王昭君不幸遇到了画家毛延寿,改变了命运,汤帝容不下陈后主的爱妃张丽华,把她处死了。

深院青春空白锁,平原红日又西斜。

深深的小院白白地锁住了青春,而野外的红日又到了快落时候了。

小桥流水闲村落,不见啼莺有吠蛙。

村边小桥流水景色虽美但村里己萧条无人住了,连流莺都沒有只有青蛙在叫。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夜读

作者: 唐寅 朝代: 明代

夜来欹枕细思量,独卧残灯漏夜长。

深虑鬓毛随世白,不知腰带几时黄。

人言死后还三跳,我要生前做一场。

名不显时心不朽,再挑灯火看文章。

唐寅落花诗

作者: 唐寅 朝代: 明代

刹那断送十分春,富贵园林一洗贫。

借问牧童应没酒,试尝梅子又生仁。

若为软舞欺花旦,难保余香笑树神。

料得青鞋携手伴,日高都做晏眠人。

夕阳黯黯笛悠悠,一霎春风又转头。

控诉欲呼天北极,胭脂都付水东流。

倾盆怪雨泥三尺,绕树佳人绣半钩。

颜色自来皆梦幻,一番添得镜中愁。

春风百五尽须臾,花事飘零剩有无。

新酒快倾杯上绿,衰颜已改镜中朱。

绝缨不见偷香掾,堕溷翻成逐臭夫。

身渐衰颓类如此,树和泪眼合同枯。

时节蚕忙擘黑时,......更多

桃花庵遇仙记

作者: 唐寅 朝代: 明代

那时那日此门中,桃花树下初相逢。

只见仙人种桃树,未闻仙人看花红。

朝朝期待仙人顾,日日桃花笑春风。

忽闻仙踪一朝至,桃花人面分外红。

桃花谷里桃花仙,桃花美人树下眠。

花魂酿就桃花酒,君识花香皆有缘。

美酒消愁愁不见,醉卧花下枕安然。

花中不知日月短,岂料世上已千年。

不入浊世凡尘染,情愿枝头做花仙。

春来三月香风送,便是花奴问君安。

花下酌酒歌

作者: 唐寅 朝代: 明代

九十春光一掷梭,花前酌酒唱高歌。

枝上花开能几日,世上人生能几何。

好花难种不长开,少年易过不重来。

人生不向花前醉,花笑人生也是呆。

12345 共28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