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书秋日有怀青社旧游因书一首 文
邺中和崔迈著作 文
春日登楼怀归 文翻注
咏华山 文翻注译赏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华山的上面只有青天,世上更是找不到和它齐平的山。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在山顶抬头就能看到红色的太阳有多近,回头看甚至觉得白云都很低。
参考资料: 1、 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方相氏译注,作者邮箱:1572076419@qq.com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与齐:与之齐的省略,即没有山和华山齐平。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举头:抬起头。
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回首:这里作低头,与“举头”相对应。
参考资料: 1、 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方相氏译注,作者邮箱:1572076419@qq.com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华山的上面只有青天,世上更是找不到和它齐平的山。
与齐:与之齐的省略,即没有山和华山齐平。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在山顶抬头就能看到红色的太阳有多近,回头看甚至觉得白云都很低。
举头:抬起头。
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回首:这里作低头,与“举头”相对应。
参考资料: 1、 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方相氏译注,作者邮箱:1572076419@qq.com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咏华山》是宋朝宰相寇准七岁时咏诵的一首诗。
诗的大意是: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华山脚下。
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
寇准是北宋时期稀世神童,聪慧过人。
他咏的这首诗,缘境构诗,诗与境谐。
孩子的诗是即景即情之作,与先前的爬山描写投榫合缝,都突出了华山的高峻陡峭,气势不凡,显得贴合山势,准确传神,应该说是难能可贵了。
据记载,寇准小时候,其父大宴宾客,饮酒正酣,客人请小寇准以附近华山为题,作《咏华山》诗,寇准在客人面前踱步思索,一步、二步,到第三步便随口吟出一首五言绝句:“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比世人皆知的曹植七步成诗还要快出许多,真是才思敏捷,出口成章。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点绛唇 文
甘草子 文
阳关引 文
塞草烟光阔,渭水波声咽。
春朝雨霁轻尘歇。
征鞍发。
指青青杨柳,又是轻攀折。
动黯然,知有后会甚时节。
更尽一杯酒,歌一阕。
叹人生,最难欢聚易离别。
且莫辞沉醉,听取阳关彻。
念故人,千里自此共明月。
踏莎行·寒草烟光阔 文赏
寒草烟光阔,渭水波声咽。
春潮雨霁轻尘歇。
征鞍发。
指青青杨柳,又是轻攀折。
动黯然,知有后会甚时节?
更进一杯酒,歌一阕。
叹人生,最难欢聚易离别。
且莫辞沉醉,听取阳关彻。
念故人,千里至此共明月。
寒草烟光阔,渭水波声咽。
春潮雨霁轻尘歇。
征鞍发。
指青青杨柳,又是轻攀折。
动黯然,知有后会甚时节?
更进一杯酒,歌一阕。
叹人生,最难欢聚易离别。
且莫辞沉醉,听取阳关彻。
念故人,千里至此共明月。
这是一首送别词,首句描写边关壮阔的山河,早春烟草犹寒,渭水河水声呜咽,以愁心观景,景物也仿佛凝愁一般。
后面的几句化用“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诗意,也就是说春雨涨潮,雨后出发时,马蹄扬不起飞尘,(能见度很好)。
柳与“留”音近,折柳赠别是古代常见习俗,折柳送人时黯然伤神,不知再次相逢是何年何月了。
下阕写饯别敬酒,继续化用王维的诗意,饮酒饯别,由眼前的离别,联想到人生苦短,别时容易见时难,所以更要把握眼前相聚的时光,不要推辞说喝醉了,阳关就是《阳关三叠》,由王维的《渭城曲》改编的配乐歌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用《阳关三叠》曲子做劝酒之辞,让朋友一定要喝尽兴,今天聚过之后,以后只能对着明月思念远方的朋友了。
(后来苏轼也以此意写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知名度更高。
)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