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影·梅影

作者: 张炎 朝代: 宋代

黄昏片月。

似碎阴满地,还更清绝。

枝北枝南,疑有疑无,几度背灯难折。

依稀倩女离魂处,缓步出、前村时节。

看夜深、竹外横斜,应妒过云明灭。

窥镜蛾眉淡抹。

为容不在貌,独抱孤洁。

莫是花光,描取春痕,不怕丽谯吹彻。

还惊海上然犀去,照水底、珊瑚如活。

做弄得、酒醒天寒,空对一庭香雪。

黄昏片月。

似碎阴满地,还更清绝。

枝北枝南,疑有疑无,几度背灯难折。

依稀倩女离魂处,缓步出、前村时节。

看夜深、竹外横斜,应妒过云明灭。

窥镜蛾眉淡抹。

为容不在貌,独抱孤洁。

莫是花光,描取春痕,不怕丽谯吹彻。

还惊海上然犀去,照水底、珊瑚如活。

做弄得、酒醒天寒,空对一庭香雪。

  梅、兰、竹、菊,古人称之为“四君子”。

其中梅以纤尘不染,高洁雅致为世人所称。

古人说:梅以韵胜,以格高,即说于此。

古今诗词诸家咏梅者众,而张炎的这首咏梅词立意深远,其超脱了梅的形质本体,专咏梅影,其意似在韵格之外。

  上片首先,“黄昏片月”,写梅而先言片月,继承古人咏梅传统,即咏梅影必先写月,以月来衬托梅影,为梅影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接下来,词人精雕细刻,为月下梅影传神写照。

词人从七个方面刻画梅影,这里姑且称为“梅影七笔”。

曰:“清绝影”,“疑似影”,“缥缈影”,“竹外影”,“淡洁影”,“贞固影”,“玲珑影”。

七笔连环,惟妙惟肖。

初笔“似碎阴满地,还更清绝”,写“清绝影”。

  词人先以“碎阴”比喻梅影,进而又用“还更清绝”,以“清绝”形容梅影纤尘不染,绝顶高洁的品格。

一个“清”字,道出梅的出凡脱裕。

以前的诗词名家都曾咏梅,曰:“雪魄冰魂”,“冰肌玉骨”,而这里一个“清”字更是比“雪”、“冰”、“玉”高出一筹,且是“清”至于“绝”,更是使人产生更多驰骋想象的余地。

  次笔以“枝北”三句写“疑似影”。

梅影既至清绝,使词顿生爱意,欲得而甘之,因而枝南枝北,环绕寻觅,及至“背灯”折取,却又不可捉摸。

“背灯”是指离开灯光。

作者用“几度”,“疑有疑无”,“背灯难折”,了了几笔,勾画出词人对梅影的挚爱,及至到了难舍难分,迷离悄恍的境界,确实为神来之笔。

  第三笔,“依稀倩女”几句,写“缥纱影”。

“倩女离魂”出自唐代陈玄祐的小说《离魂词》,言衡州张镒之女倩娘与表兄王宙相恋,但因镒将女另配他人,使王宙含恨离去。

倩娘与王宙感情至深,闻王宙离去,神魂离壳于夜间追到王宙船上,随其入蜀。

倩娘也因而从此卧床不起。

及至五年后,两人回倩娘家,房内卧病的倩娘闻声相迎,两女遂合为一体。

从此两人才得到圆满的结局。

词人在此以倩女比梅,而又以其“魂”比梅影,魂从倩女出,影从梅中来,其比喻之巧妙,令人叹服。

一个“魂”字使梅影的轻盈缥缈脱然而出。

“缓步”两句更使这首词描述的梅影活化,使人神往。

  第四笔,“看夜深、竹外横斜,应妒过云明天”写了“竹外影”。

“竹外”出自苏轼《和秦太虚梅花》有“竹外一枝斜更好”的诗句,“横斜”出自林逋咏梅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

词句以“横斜”来指梅影,短短几句以忽明忽暗的云彩,以岁寒三友的竹衬托出梅影的美好,衬托梅的高洁。

  第五笔,词的下片,以“窥镜蛾眉”三句写“淡洁影”,词人不再写月下之梅,竹外之梅,而写镜中之梅。

在词人眼里,镜中更显梅的清绝圣洁。

深夜,皎洁的月光把梅影映照在屋内镜面上。

一个“窥”字,立刻使人一种美人临窗,飘然欲入的美感。

一个“淡”字又给人美自天然雕刻的感觉。

“为容不在貌”化用杜荀鹤《春宫怨》“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句意。

但词人又翻陈出新加上了“独抱孤洁”一句,柳貌而扬神,道出梅影的洁身自好,独抱孤洁的追求。

这句话是全词的主旨所在,词人不平的遭遇,内心的愤懑,对美的追求,种种复杂的内心世界,都深深地隐含在其中,使人回味。

  第六笔,“莫是花光”三句,写“贞固影”。

花光即僧仲仁,宋代蘅州花光山长老,与苏轼、黄庭坚同时,黄曾诗言“雅闻花光能画梅,更乞一枝洗烦恼”,可见其画笔之神。

“莫是花光”以疑问的语气表达出肯定的语气。

这娟娟的梅影,难道是花光和尚笔下所描取的一痕春色吗?

“丽谯”指城门上的城楼。

“不怕丽谯吹彻”,写出梅超俗脱凡,贞而不堕,孤洁长存,即使城楼号角吹响也无所畏惧。

梅的傲风霜笑雪雨,其铁骨幽香,不知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

词人在此的含意,熟悉张炎的读者都会不言自明。

  第七笔,“还惊海上”三句是“写玲珑影”。

“燃犀”出自《晋书。

温峤传》,用晋温峤在采石机燃犀牛角照水底灵怪的故事。

依者极具渲染地描写海底的珊瑚,言其玲珑晶莹,活灵活现。

其实用意在以尽珊瑚之美,目的在于表现梅影形象之美。

  全词以那么多的篇幅,七笔连环,描写梅影。

把“影”写活,呼之欲出。

然而词的末句,笔锋一转,原来是酒醒天空,空对一庭香雪,使读者从那迷离神往的境界出脱醒悟:原来一切美好的境界,却因为“酒”在做怪,醉眼看世界,似梦似幻还似真!

“酒醒”还有一个典故:隋时赵师雄迁罗浮,日暮于林间酒肆旁,见一美人淡装素服出迎,与语,芳香袭人。

因与扣酒家共饮。

雄醉寝,及至酒醒,始知身在梅花树下,美人已去,雄惆怅不已,才知是遇上了梅花神(《龙城录》)。

全词用典颇多,而此故事最是贴切。

倩女离魂不就是这样的梅花神吗?

怎样才能写好“梅影”,这首词给了读者太多的启示。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南乡子

作者: 张炎 朝代: 宋代

野色一桥分。

活水流云直到门。

落叶堆篱从不扫,开尊。

醉里教儿诵楚文。

隔断马蹄痕。

商鼎熏花独自闻。

吟思更添清绝处,黄昏。

月白枝寒雪满村。

渔歌子

作者: 张炎 朝代: 宋代

□□□□濯尘缨。

严濑磻溪有重轻。

多少事,古今情。

今人当似古人清。

烛影摇红

作者: 张炎 朝代: 宋代

二三友行歌云舞绣中,亦清时之可乐,以词写之。

舟舣鸥波,访邻寻里愁都散。

老来犹似柳风流,先露看花眼。

闲把花枝试拣。

笑盈盈,和香待翦。

也应回首,紫曲门荒,当年游惯。

箫鼓黄昏,动人心处情无限。

锦街不甚月明多,早已骄尘满。

才过风柔夜暖。

渐迤逦、芳程递趱。

向西湖去,那里人家,依然莺燕。

西子妆慢

作者: 张炎 朝代: 宋代

寓罗江,与罗景良野游江上。

绿阴芳草,景况离离,因填此解。

惜旧谱零落,不能倚声而歌也。

白浪摇天,青阴涨地,一片野怀幽意。

杨花点点是春心,替风前、万花吹泪。

遥岑寸碧。

有谁识、朝来清气。

自沈吟、甚流光轻掷,繁华如此。

斜阳外。

隐约孤村,隔坞闲门闭。

渔舟何似莫归来,想桃源、路通人世。

危桥静倚。

千年事、都消一醉。

谩依依,愁落鹃声万里。

渔歌子

作者: 张炎 朝代: 宋代

画溪,作渔歌子十解,述古调也。

□卯湾头屋数间。

放船收尽一溪山。

聊适兴,且怡颜。

问天难买是真闲。

柳梢青(清明夜雪)

作者: 张炎 朝代: 宋代

一夜凝寒,忽成琼树,换却繁华。

因甚春深,片红不到,绿水人家。

眼惊白昼天涯。

空望断、尘香钿车。

独立回风,不阑惆怅,莫是梨花。

浪淘沙(题陈汝朝百鹭画卷)

作者: 张炎 朝代: 宋代

玉立水云乡。

尔我相忘。

披离寒羽庇风霜。

不趁白鸥游海上,静看鱼忙。

应笑我凄凉。

客路何长。

犹将孤影侣斜阳。

花底鹓行无认处,却对秋塘。

壶中天

作者: 张炎 朝代: 宋代

绕枝倦鹊,鬓萧萧、肯信如今犹客。

风雪荷衣寒叶补,一点灯花悬壁。

万里舟车,十年书剑,此意青天识。

泛然身世,故家休问清白。

却笑醉倒衰翁,石床飞梦,不入槐安国。

只恐溪山游未了,莫叹飘零南北。

滚滚江横,呜呜歌罢,渺渺情何极。

正无聊赖,天风吹下孤笛。

踏莎行(郊行,值游女以花掷水,余得之,戏作此解)

作者: 张炎 朝代: 宋代

花引春来,手擎春住。

芳心一点谁分付。

微歌微笑蓦思量,瞥然抛与东流去。

带润偷拈,和香密护。

归时自有留连处。

不随烟水不随风,不教轻把刘郎误。

12345 共44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