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乐章三十首其二十皇帝饮福酒奏禧安之曲

作者: 杨亿 朝代: 宋代

祀帝圜丘,九州献力。

礼行于郊,百神受职。

灵祇格思,享我明德。

天鉴孔昭,玄祉昭锡。

咏傀儡

作者: 杨亿 朝代: 宋代

鲍老当筵笑郭郎,笑他舞袖太郎当。

若教鲍老当筵舞,转更郎当舞袖长。

鲍老当筵笑郭郎,笑他舞袖太郎当。

若教鲍老当筵舞,转更郎当舞袖长。

  这首诗用朴素自然的语言咏傀儡以言情,形象生动,耐人咀嚼。

诗题《咏傀儡》,意为吟咏木偶戏中的木偶。

诗的前两句“鲍老当筵笑郭郎,笑他舞袖太郎当”,“鲍老”,是宋代戏剧中的角色;

“郭郎”,是戏剧中的丑角,诗中系指木偶戏中的木偶。

这里,着墨无多,却使鲍老与郭郎的形象跃然纸上。

诗人写鲍老,突出一个“笑”字;

写郭郎,则紧扣其“舞袖太郎当”(衣服宽大,与身材不称)。

透过这两行诗,我们仿佛目睹鲍老当筵笑郭郎的笑容,耳闻其笑语,也仿佛看到郭郎甩动着宽长的衣袖机械起舞的舞姿。

  诗的后两句“若教鲍老当筵舞,转更郎当舞袖长”,笔锋一转,作出假设:倘若让鲍老当筵舞,则鲍老的舞袖较之郭郎反而更显得宽长。

这两行诗,令人读后忍俊不禁:哦,原来那个讥笑郭郎舞袖太郎当的鲍老,其舞袖更为郎当。

这样,鲍老就成了一个缺乏自知之明的角色,他对郭郎的讥笑,也就变为他的自我嘲笑。

  显然,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特色是寓讥刺于幽默之中,诗旨不在写鲍老笑郭郎舞袖太郎当,而在讥刺鲍老缺乏自知之明,以及傀儡的身不由己。

但诗人不是以一副严肃的面孔,声色俱厉地呵斥之,而是面露笑容,说出蕴藏着讥刺锋芒的幽默话来,从而,令人于一阵轻松发笑之后,陷入沉思,有所领悟。

这种寓讥刺于幽默之中的艺术,较之直露讥刺锋芒要委婉含蓄,耐人寻味。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太常乐章三十首其二十七第二

作者: 杨亿 朝代: 宋代

偃伯灵台,功成作乐。

以昭德容,以清戎索。

万邦会同,群慝箫勺。

尽善尽美,侔彼韶箾。

太常乐章三十首其二十三引群官作正安之曲

作者: 杨亿 朝代: 宋代

万邦来同,九宾在位。

奉璋薦绅,陟降庭止。

文思安安,威仪棣棣。

臣哉邻哉,介尔蕃祉。

太常乐章三十首其二十九皇帝御楼奏隆安之曲

作者: 杨亿 朝代: 宋代

圜丘类上帝,六变降天神。

禋燔礼云毕,使卫肃以陈。

天颜瞻咫尺,王泽熙阳春。

玉帛臻禹会,动植沾尧仁。

太常乐章三十首其二十六武舞第一

作者: 杨亿 朝代: 宋代

武功既成,缀兆有翼。

以节八音,以象七德。

俣俣蹲蹲,朱干玉戚。

发扬蹈厉,其仪不忒。

太常乐章三十首其二十一皇帝回仗干元殿奏采

作者: 杨亿 朝代: 宋代

礼成于郊,迎日之至。

时乘六龙,天旋象魏。

端门九重,虎贲万骑。

四夷来王,群后辑瑞。

太常乐章三十首其七酌献第三室奏大顺之舞曲

作者: 杨亿 朝代: 宋代

明明我祖,积德累仁。

居晦匿曜,迈種惟勤。

帝图天锡,辉光日新。

寝廟绎绎,昭事同寅。

太常乐章三十首其二十五第二

作者: 杨亿 朝代: 宋代

阊阖天开,群后在位。

设业设虡,庭燎晰晰。

斧扆当阳,虎贲夹陛。

舞之蹈之,四隩来暨。

太常乐章三十首其二十四皇帝正冬御殿文舞第

作者: 杨亿 朝代: 宋代

八佾俱陈,万邦有奕。

既以象功,又以观德。

进旅退旅,执籥秉翟。

玄化怀柔,远人来格。

12345 共42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