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弩

作者: 王禹偁 朝代: 宋代

蹷张见旧史,强弩亦古官。

如何壮夫事,今作儒者欢。

罚郡在僻左,时清政多闲。

戎装命宾侣,作此开愁颜。

吴弩号健捷,仆夫为吾弯。

正侯废已久,画纸为雕盘。

日晕生几重,挂壁何团团。

记筹鼓声急,中的酒量宽。

诚非军旅事,亦有堵墙观。

安得十万枝,长驱过桑乾。

射彼老上庭,夺取燕脂山。

不见一匈奴,直抵瀚海还。

北方尽纳款,献寿天可汗。

吾徒久不武,干禄为饥寒。

所得才升{左豆右斗},龌龊在朝班。

不如执戈士,意气登韩坛。

笑拥白......更多

和仲咸杏花三绝句

作者: 王禹偁 朝代: 宋代

莫道商山节候犀,晓来帘外半空枝。

明朝落尽无蜂蝶,冷暖人情我最知。

赠虚己

作者: 王禹偁 朝代: 宋代

溪边幽树好烟霞,别後春风几度花。

梦忆一岩红薜荔,心轻三事紫袈裟。

禅机悟了身无着,诗句高来鬓有华。

不还苏州韦应物,昼公篇什向谁夸。

点绛唇·感兴

作者: 王禹偁 朝代: 宋代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

水村渔市。

一缕孤烟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

平生事。

此时凝睇。

谁会凭栏意。

(栏 通:阑)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

水村渔市。

一缕孤烟细。

雨绵绵,恨意难消,云层层,愁绪堆积,江南景色,依旧被称为上好美丽。

水边村落,湖畔渔市,袅袅升起一缕孤零零的炊烟,那么淡,那么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

平生事。

此时凝睇。

谁会凭栏意。

(栏 通:阑) 一行长途跋涉的鸿雁,在那水天相连的遥远的天际,远远望去,款款飞行,好似列队首尾连缀。

回想平生事业,此时此刻,凝视征鸿,谁理会我凭栏远眺的含意!

参考资料: 1、 李静 等 .唐诗宋词鉴赏大全集 .北京 :华文出版社 ,2009 :210 .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

水村渔市。

一缕孤烟细。

孤烟:炊烟。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zhuì)。

平生事。

此时凝睇(dì)。

谁会凭栏意。

(栏 通:阑) 行如缀:排成行的大雁,一只接一只,如同缀在一起。

凝睇:凝视。

睇:斜视的样子。

会:理解。

参考资料: 1、 李静 等 .唐诗宋词鉴赏大全集 .北京 :华文出版社 ,2009 :210 .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

水村渔市。

一缕孤烟细。

雨绵绵,恨意难消,云层层,愁绪堆积,江南景色,依旧被称为上好美丽。

水边村落,湖畔渔市,袅袅升起一缕孤零零的炊烟,那么淡,那么细。

孤烟:炊烟。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zhuì)。

平生事。

此时凝睇(dì)。

谁会凭栏意。

(栏 通:阑) 一行长途跋涉的鸿雁,在那水天相连的遥远的天际,远远望去,款款飞行,好似列队首尾连缀。

回想平生事业,此时此刻,凝视征鸿,谁理会我凭栏远眺的含意!

行如缀:排成行的大雁,一只接一只,如同缀在一起。

凝睇:凝视。

睇:斜视的样子。

会:理解。

参考资料: 1、 李静 等 .唐诗宋词鉴赏大全集 .北京 :华文出版社 ,2009 :210 .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

水村渔市。

一缕孤烟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

平生事。

此时凝睇。

谁会凭栏意。

(栏 通:阑)   此词是北宋最早的小令之一,也是作者唯一的传世之作。

这首词是王禹偁任长州知州时的作品。

  起首一句“雨恨云愁”,借景抒情,借情写景。

云、雨并无喜怒哀乐,但词人觉得,那江南的雨,绵绵不尽,分明是恨意难消;

那灰色的云块,层层堆积,分明是郁积着愁闷。

即使是这弥漫着恨和愁的云雨之中,江南的景色,依旧是美丽的。

南齐诗人谢朓《入朝曲》写道:“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王禹偁用“依旧”二字,表明自己是仅承旧说,透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

    上片煞拍写的是:蒙蒙的雨幕中,村落渔市点缀湖边水畔;

一缕淡淡的炊烟,从村落上空袅袅升起;

水天相连的远处,一行大雁,首尾相连,款款而飞。

但如此佳丽的景色,却未能使词人欢快愉悦,因为“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

古人心目中,由飞鸿引起的感想有许多。

如“举手指飞鸿,此情难具论”(李白《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

这里,词人遥见冲天远去的大雁,触发的是“平生事”的联想,想到了男儿一生的事业。

王禹偁中进士后,只当了长洲知县。

这小小的芝麻官,无法实现他胸中的大志,于是他恨无知音,愁无双翼,不能像“征鸿”一样展翅高飞。

最后,王词将“平生事”凝聚对“天际征鸿”的睇视之中,显得含蓄深沉,言而不尽。

  这首词艺术风格上一改宋初小令雍容典雅、柔靡无力的格局,显示出别具一格的面目。

词中交替运用比拟手法和衬托手法,层层深入,含吐不露,语言清新自然,不事雕饰,读来令人心旷神怡。

从思想内容看,此词对于改变北宋初年词坛上流行的“秉笔多艳冶”的风气起了重要作用,为词境的开拓作了一定的贡献。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清明日独酌

作者: 王禹偁 朝代: 宋代

一郡官闲唯副使,一年冷节是清明。

春来春去何时尽,闲恨闲愁触处生。

漆燕黄鹂夸舌健,柳花榆荚斗身轻。

脱衣换得商山酒,笑把离骚独自倾。

一郡官闲唯副使,一年冷节是清明。

一个地方官清闲的职位唯有(团练)副使,一年之中清冷的节日只是清明节。

春来春去何时尽,闲恨闲愁触处生。

春去春来什么时候是尽头,闲恨闲愁所到之处就萌生。

漆燕黄鹂夸舌健,柳花榆荚斗身轻。

燕子和黄鹂争相鸣叫,柳絮和树荚竞相飞扬。

脱衣换得商山酒,笑把离骚独自倾。

脱去官服换来(隐士所居)商山的酒,独自笑吟《离骚》中的诗句。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一郡官闲唯副使,一年冷节是清明。

一个地方官清闲的职位唯有(团练)副使,一年之中清冷的节日只是清明节。

冷节:寒食节。

在清明前一日。

春来春去何时尽,闲恨闲愁触处生。

春去春来什么时候是尽头,闲恨闲愁所到之处就萌生。

漆燕黄鹂夸舌健,柳花榆荚斗身轻。

燕子和黄鹂争相鸣叫,柳絮和树荚竞相飞扬。

脱衣换得商山酒,笑把离骚独自倾。

脱去官服换来(隐士所居)商山的酒,独自笑吟《离骚》中的诗句。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一郡官闲唯副使,一年冷节是清明。

春来春去何时尽,闲恨闲愁触处生。

漆燕黄鹂夸舌健,柳花榆荚斗身轻。

脱衣换得商山酒,笑把离骚独自倾。

  作者王禹偁(954—1001),北宋政治家、诗人、散文家。

因为官正直,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

这首诗为作者被贬商州(今属陕西商洛)任团练副使时所作。

  诗题点明诗意、诗境,透露出诗人的谪宦之苦。

  首联中“唯”写出了诗人的不满与无奈,“冷”写出了清明的时令特点,都表现了诗人的谪居之感。

  颔联表面上看是恼人的春,实际上是让诗人惊心的“闲”。

颈联的“夸”与“斗”两字生动传神,用拟人手法凸显春天的生趣,同时运用了反衬的手法表现出诗人被贬愁绪与眼前的大自然美景形成鲜明对比,也体现了诗人希望回归自然、脱离世俗的愿望。

  尾联用了商山四皓、屈原《离骚》的典故,诗人情绪变得十分洒脱,既来之则安之,不如将满腔郁闷出之于“笑”,和着《离骚》饮酒赏春也不失为一种乐趣。

  整首诗充分表现了诗人在被贬愁绪中自我排遣、寻求旷达洒脱并享受隐士生活的心境,言浅情深、意味深长。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清明

作者: 王禹偁 朝代: 宋代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我是在无花可观赏,无酒可饮的情况下过这个清明节的,这样寂寞清苦的生活,就像荒山野庙的和尚,一切对于我来说都显得很萧条寂寞。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昨天从邻家讨来新燃的火种,在清明节的一大早,就在窗前点灯,坐下来潜心读书。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兴味:兴趣、趣味。

萧然:清净冷落。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新火:唐宋习俗,清明前一日禁火寒食,到清明节再起火,称为“新火”。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我是在无花可观赏,无酒可饮的情况下过这个清明节的,这样寂寞清苦的生活,就像荒山野庙的和尚,一切对于我来说都显得很萧条寂寞。

兴味:兴趣、趣味。

萧然:清净冷落。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昨天从邻家讨来新燃的火种,在清明节的一大早,就在窗前点灯,坐下来潜心读书。

新火:唐宋习俗,清明前一日禁火寒食,到清明节再起火,称为“新火”。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这首诗所写的应该作者早年读书生活的真实情况,清苦,寂寞,还可能有孤独。

为了前程,也许有兴趣或习惯的原因,临窗攻书,发奋苦读,过着山野僧人般的清苦生活。

即使在清明节,没有像平常人那样外出踏青,去欣赏山花烂漫的春景,也没有邀约友朋饮酒作乐。

君子慎独,作为读书人,没有忘记民俗传统——寒食节禁用烟火。

一到禁忌烟火的期限过了,马上去邻居那里讨来灯火,抓紧时间,在静静的夜里继续苦苦用功,发奋苦读。

  从这里可以看出古人读书的用功程度,我们虽然不推崇“兴味索然”,但是应该学习古人那种读书的毅力。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前赋〈春居杂兴〉诗二首,间半岁,不复省视

作者: 王禹偁 朝代: 宋代
《前赋〈春居杂兴〉诗二首,间半岁,不复省视,因长男嘉[礻右]读杜工部集,见语意颇有相类者,咨于予,且意予窃之也。予喜而作诗,聊以自贺》 命屈由来道日新,诗家权柄敌陶钧。任无功业调金鼎,且有篇章到古人。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子美是前身。从今莫厌闲官职,主管风骚胜要津。

春居杂兴二首

作者: 王禹偁 朝代: 宋代
两株桃杏映篱斜,妆点商山副使家。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 春云如兽复如禽,日照风吹浅又深。谁道无心便容与,亦同翻覆小人心。
两株桃杏映篱斜,妆点商山副使家。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 春云如兽复如禽,日照风吹浅又深。谁道无心便容与,亦同翻覆小人心。  组诗第一首写诗人住所的竹篱下侧生长着桃杏树各一株,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的诗人简陋的住房就靠它装饰点缀着。可是这一日无情的春风不但吹断了几根花枝,连正在树头啭鸣的黄莺也给惊走了。于是诗人责问春风:你为什么容不得我家这点可怜的装饰呢?春风无知,诗人责问得无理,但正是这无理的责问真切地描摹出了诗人心头的恼恨,由此也反衬出了诗人对那倾斜于篱前的桃杏和啭鸣于花间的黄莺的深厚感情,曲折地反映出了诗入生活的孤寂凄凉。同时,这一责问还另有含意。灼灼桃杏和呖呖莺声本是妆点这明媚春光的,而春风又正是召唤花开鸟啭的春天主宰。这有功无过的桃杏装点了明媚的春光,却不为春风所容,正是隐喻诗人的遭遇。作者以桃花杏花自比,用春风暗指皇帝和佞臣,既抒发自己蒙冤受贬之情,也有对皇帝昏庸无知的谴责。以篇幅短小的绝句,不用一典而能包含十分丰富、深远的意蕴,技巧已臻化境。   第二首诗的意思取自杜甫《可叹》诗的“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而进一步将比喻世事变幻无常的题旨改为对翻云覆雨玩弄权术的奸佞小人的憎恨。   《蔡宽夫诗话》云:诗人作此诗后,其子嘉祐曾提出第一首后半与杜甫诗“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相似,建议改写。诗人听后欣然说道:“我所作诗句的精诣,竟然能够暗合杜子美么!”不但没改,反而又咏一首诗道:“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杜甫是前身!”(《苕溪渔隐丛话》引)对自己诗风的“暗合”,其实也就是由学白居易转而向学杜甫,他是抱以欣慰的态度的。此处杜甫诗是指《绝句漫兴九首》之二。王禹偁在遣词命意上与杜诗的确有点类似,但师其辞而不师其意,创造出全新的境界。 参考资料: 1、 李宗为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14

畲田词

作者: 王禹偁 朝代: 宋代

鼓声猎猎酒醺醺,斫上高山入乱云。

自种自收还自足,不知尧舜是吾君。

畲田词

作者: 王禹偁 朝代: 宋代

杀尽鸡豚唤劚畲,由来递互作生涯。

莫言火种无多利,禾明年似乱麻。

12345 共54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