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游 文
水龙吟·次歆林圣予惜春 文翻注译赏
问春何苦匆匆,带风伴雨如驰骤。
幽葩细萼,小园低槛,壅培未就。
吹尽繁红,占春长久,不如垂柳。
算春长不老,人愁春老,愁只是、人间有。
春恨十常八九,忍轻孤、芳醪经口。
那知自是,桃花结子,不因春瘦。
世上功名,老来风味,春归时候。
纵樽前痛饮,狂歌似旧,情难依旧。
问春何苦匆匆,带风伴雨如驰骤。
幽葩细萼,小园低槛,壅培未就。
吹尽繁红,占春长久,不如垂柳。
算春长不老,人愁春老,愁只是、人间有。
请问春天何苦这样匆匆,夹风带雨好似骏马驰骋。
幽幽花朵、细瓣绿萼,在小园的低槛里,还没等人把土培好,就被风吹得满地落红。
这百花占有春天的时间,还不如垂柳长久。
其实春天周而复始永不老,只是人总爱忧愁春老,这忧愁只有人间才有。
春恨十常八九,忍轻孤、芳醪经口。
那知自是,桃花结子,不因春瘦。
世上功名,老来风味,春归时候。
纵樽前痛饮,狂歌似旧,情难依旧。
一年中春恨占有十之八九,怎忍心辜负时光不饮美酒。
难道不知,桃花凋谢是因自己要结果,并不是因为春去而消瘦。
世上功名利禄也是如此,人到了老年之境界,就如春天到了晚暮时候。
今天纵使能举杯痛饮,像过去一样狂歌,但心情却不可能依旧。
参考资料: 1、 《传统国学典藏》编委会编著.宋词三百首:中国画报出版社,2011.06:第167页 2、 张傲飞.唐诗鉴赏辞典 宋词鉴赏辞典: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06,:第587页
问春何苦匆匆,带风伴雨如驰骤。
幽葩细萼,小园低槛,壅培未就。
吹尽繁红,占春长久,不如垂柳。
算春长不老,人愁春老,愁只是、人间有。
幽葩(pā):清幽的花朵。
壅(yōng):把土或肥培在根上。
春恨十常八九,忍轻孤、芳醪经口。
那知自是,桃花结子,不因春瘦。
世上功名,老来风味,春归时候。
纵樽前痛饮,狂歌似旧,情难依旧。
孤:辜负。
芳醪(láo):芳醇的美酒。
自是:本是,原严明。
风味:风度,风采。
参考资料: 1、 《传统国学典藏》编委会编著.宋词三百首:中国画报出版社,2011.06:第167页 2、 张傲飞.唐诗鉴赏辞典 宋词鉴赏辞典: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06,:第587页
问春何苦匆匆,带风伴雨如驰骤。
幽葩细萼,小园低槛,壅培未就。
吹尽繁红,占春长久,不如垂柳。
算春长不老,人愁春老,愁只是、人间有。
请问春天何苦这样匆匆,夹风带雨好似骏马驰骋。
幽幽花朵、细瓣绿萼,在小园的低槛里,还没等人把土培好,就被风吹得满地落红。
这百花占有春天的时间,还不如垂柳长久。
其实春天周而复始永不老,只是人总爱忧愁春老,这忧愁只有人间才有。
幽葩(pā):清幽的花朵。
壅(yōng):把土或肥培在根上。
春恨十常八九,忍轻孤、芳醪经口。
那知自是,桃花结子,不因春瘦。
世上功名,老来风味,春归时候。
纵樽前痛饮,狂歌似旧,情难依旧。
一年中春恨占有十之八九,怎忍心辜负时光不饮美酒。
难道不知,桃花凋谢是因自己要结果,并不是因为春去而消瘦。
世上功名利禄也是如此,人到了老年之境界,就如春天到了晚暮时候。
今天纵使能举杯痛饮,像过去一样狂歌,但心情却不可能依旧。
孤:辜负。
芳醪(láo):芳醇的美酒。
自是:本是,原严明。
风味:风度,风采。
参考资料: 1、 《传统国学典藏》编委会编著.宋词三百首:中国画报出版社,2011.06:第167页 2、 张傲飞.唐诗鉴赏辞典 宋词鉴赏辞典: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06,:第587页
问春何苦匆匆,带风伴雨如驰骤。
幽葩细萼,小园低槛,壅培未就。
吹尽繁红,占春长久,不如垂柳。
算春长不老,人愁春老,愁只是、人间有。
春恨十常八九,忍轻孤、芳醪经口。
那知自是,桃花结子,不因春瘦。
世上功名,老来风味,春归时候。
纵樽前痛饮,狂歌似旧,情难依旧。
本篇抒写惜春情怀,层层铺叙,多有转折,但却不厌其详尽情发露,在于真情贯注,气势充沛。
“ 问春何苦匆匆,带风伴雨如驰骤”。
这一问,从古到今真不知重复了多少遍。
问春何苦匆匆,问春去往何处,问春几时归来;
问得带七分难舍,问得带三分哀怨。
而本词以一问起篇,惜春怜春之情,更是直泻而出。
然而,百唤千呼,春光终究难留,挟风带雨,如快马般一霎急逝而去。
“幽葩细萼,小园低槛,壅培未就”。
小园中新种下了娇嫩的花儿,还都未来得及培土,就已是“风雨送春归”。
一夜醒来,园中泥土湿润,空气清新,园中花儿,却是绿肥红瘦了。
“吹尽繁红,占春长久,不如垂柳”。
繁华易落,倒是那嫩黄的杨柳,几番雨水后,反是一树青翠。
不知那风中摇曳的万千柔条,是否试图绾系住渐远的春天?
莫非是因为对春天的相思,才催生如此绵长的柳枝?
此处写春花易谢,春柳不凋,则不仅有物情的体会,还有哲理的蕴藏。
后四句“算春长不老,人愁春老,愁只是、人间有",抒发了词人的感慨:其实春天周而复始永不老,只是人总爱忧愁春老,这忧愁只有人间才有。
写到这里,词人已阐述清楚了自己对“惜春”这个题目的见解,有景有情,颇具苏东坡的旷逸之气。
“春恨十常八九,忍轻辜、芳醪经口"承接上文,世间春恨十常八九,每到此时,必生怅恨,只能借助美酒才能排遣。
“那知自是,桃花结子,不因春瘦”。
此语用唐诗人王建《宫词》“树头树底觅残红,一片西飞一片东。
自是桃花贪结子,错教人恨五更风”的诗意。
桃花会谢,结子是为了下个春天,而非春天让它瘦了。
但即便如此,“狂风落尽深红色,绿树成阴子满枝”,惆怅遗憾,怕也是终究难免吧。
“桃花”句已暗蕴人生哲理,而‘世上功名,老来风味,春归时候”,更是直写人生体悟了。
词人将春愁与人间意脉扭结,将“惜春”归拢到叹老,事业无成,而人生已到了“春归时候”,倾吐出功业难就,岁月迟暮之感。
“不怕逢花瘦,只愁怕、老来风味”,看花老眼,伤时清泪,这世上的功名、老来的情味,春快要走的时候,总是多有感慨。
“纵樽前痛饮,狂歌似旧,情难依旧”。
今日纵然能够举杯痛饮,像过去一样狂歌,但心情却不可能依旧。
此三句表达了对人生和青春的惋惜之情。
这首词以物之理,通观人之情,以达明理,花开花落,春来春去,时日推移,季节代序,本于常理,春归不必惜。
由物之理,推及人情,岁月催人老,亦属人之常理,不足惜。
关键是暮年与挚友,金樽对饮,以叙友情,重夕阳,重有为,以求进取和康泰,不惜而惜,惜得更有价值。
这首词,情中景,理中情,景化情中,情以入理,物我相一。
可谓笔如游龙盘旋下,惜春笔墨悟人生。
参考资料: 1、 秋实.唐诗·宋词·元曲大全集:中国画报出版社,2011.01:第212页 2、 谢真元.一生必读宋词三百首鉴赏: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2:664-665 3、 上彊村民选编;李森等编译.精译赏析宋词三百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06:第201页 4、 郭竹平.宋词三百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3:第184页
摸鱼儿·东皋寓居 文注赏
买陂塘、旋栽杨柳,依稀淮岸江浦。
东皋嘉雨新痕涨,沙觜鹭来鸥聚。
堪爱处最好是、一川夜月光流渚。
无人独舞。
任翠幄张天,柔茵藉地,酒尽未能去。
青绫被,莫忆金闺故步。
儒冠曾把身误。
弓刀千骑成何事,荒了邵平瓜圃。
君试觑。
满青镜、星星鬓影今如许。
功名浪语。
便似得班超,封侯万里,归计恐迟暮。
买陂(bēi)塘、旋栽杨柳,依稀淮(huái)岸江浦。
东皋嘉雨新痕涨,沙觜(zuǐ)鹭(lù)来鸥聚。
堪爱处,最好是、一川夜月光流渚(zhǔ)。
无人独舞。
任翠幄(wò)张天,柔茵藉地,酒尽未能去。
陂塘:池塘。
旋:很快,不久。
依稀:好像是。
嘉雨:一场好雨。
沙觜:从水中突出和陆地相连的沙滩。
渚:水中的小洲(岛)。
翠幄:绿色的帐子。
这里指杨柳。
柔茵:柔软的褥子。
这里指草地。
藉:铺垫。
青绫(líng)被,莫忆金闺故步。
儒冠曾把身误。
弓刀千骑(jì)成何事,荒了邵平瓜圃。
君试觑(qù)。
满青镜、星星鬓(bìn)影今如许。
功名浪语。
便似得班超,封侯万里,归计恐迟暮。
青绫被:汉朝时,尚书郎值夜班,官家给青缣白绫被褥使用。
金闺:汉朝宫门的名称,又叫金马门,是学士们著作和草拟文稿的地方。
此指朝廷。
晁补之曾做过校书郎、著作佐郎这样的官。
“儒冠曾把身误”:说读书、做官耽误了自己。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诗有“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的句子,这里是借用。
弓刀千骑:说达官贵人出行时护卫侍从很多。
邵平瓜圃:邵平是秦朝的官员。
秦朝灭亡后,他就做老百姓,在城外种瓜。
觑:细看。
“满青镜、星星鬓影今如许”:说从镜子里看到,自己的鬓发已经白了不少。
青镜:古代镜子多用青铜制成,故称青镜。
星星:指头发花白的样子。
如许:这么多。
浪语:空话,废话。
“便似得班超,封侯万里,归计恐迟暮”:说像班超那样,虽然做了高官,回归故乡时已经年岁老大,有些晚了。
汉朝班超少年有大志,后来在西域立了大功,封了侯,在外30多年,回到京城洛阳时已经70多岁,不久便死了。
迟暮,晚年,此指归来已晚。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买陂塘、旋栽杨柳,依稀淮岸江浦。
东皋嘉雨新痕涨,沙觜鹭来鸥聚。
堪爱处最好是、一川夜月光流渚。
无人独舞。
任翠幄张天,柔茵藉地,酒尽未能去。
青绫被,莫忆金闺故步。
儒冠曾把身误。
弓刀千骑成何事,荒了邵平瓜圃。
君试觑。
满青镜、星星鬓影今如许。
功名浪语。
便似得班超,封侯万里,归计恐迟暮。
上片写景,描绘出一幅冲淡平和 ,闲适宁静的风景画:陂塘杨柳,野趣天成,仿佛淮水两岸,湘江之滨的青山绿水。
东皋新雨,草木葱茏,山间溪水的涨痕清晰可辨,沙州上聚集着白鹭、鸥鸟,一片静穆明净的景色 。
开头,“买陂塘、旋栽杨柳,依稀淮岸江浦。
”买到池塘,在岸边栽上杨柳,看上去好似淮岸江边,风光极为秀美。
“沙觜”,沙嘴,即突出在水中的沙洲。
“翠幄”,绿色的帐幕,指池岸边的垂柳。
“柔茵”,软草。
“东皋”句以下九句是说,刚下过雨,鹭、鸥在池塘中间的沙洲上聚集,很是好看;
池岸边的垂柳,遮住了天空;
池塘四周,绿草如茵。
作者一个人,坐在池塘边上,自斟自饮。
描写了田园优美恬静、爽朗明快的风光。
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此美景由衷的喜爱,从而,衬托出他洁身自好的情怀。
“东皋嘉雨新痕涨”、“一川夜月光流渚”,均系作者从心底深处有感而发的佳句。
然而其中最令人神往的 ,莫过于满山明月映照着溪流 ,将那一川溪水与点点沙洲裹上了一层银装 。
以“ 一川”形容夜月,可见月色朗洁,清辉遍照。
“光流渚”三字则将宁谧的月色写得流动活跃,水与月浑然一体,那滔滔汩汩流动着的,难以辩识那是溪水还是月光。
完全是一幅动静谐和的山中月夜图。
面对着此景,词人翩然起舞,头上是浓绿的树幕,脚底有如茵的柔草,偌大的世界好象只剩下他一个人,他尽情地领略这池塘月色 ,酒尽了还不忍离开。
词之上片,寓情于景 。
表现了归隐的乐趣。
绘色绘影的描写中,可见到作者“诗传画外意,贵有画中态 。
”的高超艺术表现力 。
词中用了由大及细 ,由抽象到具体的写法,先说园内景色如淮岸湘浦,是大处落墨,总述全貌 。
接着写雨至水涨,鸥鹭悠闲,是水边常见景物,但已见其明丽清幽。
最后以“堪爱处”、“最好是”引出野居幽栖的最佳景象。
下片抒情。
“青绫被,莫忆金闺故步。
儒冠曾把身误。
”青绫被,汉代制度规定,尚书郎值夜班,官供新青缣白绫被或锦被。
这里用来代表做官时的物质享受。
金闺,金马门的别称。
江淹《别赋》:“金闺之诸彦。
”李善注:“金闺,金马门也。
”这里泛指朝廷。
儒冠,指读书人。
杜甫《奉赠韦左丈二十二韵》:“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这三句是说不要留恋过去的仕宦生涯,读书做官是耽误了自己。
“弓刀千骑成何事,荒了邵平瓜圃。
”弓刀千骑,指地方官手下佩带武器的卫队。
邵平:秦时人,曾被封为东陵侯。
秦亡,在长安城东种瓜,瓜有五色,味很甜美。
世称东陵瓜。
这三句是说自己曾做过地方官,但仍一事无成,反而因做官而使田园荒芜。
“君试觑,满青镜、星星鬓影今如许。
”觑,细观。
青镜,青铜镜。
细看镜中鬓发,已经是两鬓花白了。
“功名浪语。
便似得班超,封侯万里,归计恐迟暮。
”这几句是说,所谓“功名”,不过是一句空话。
连班超那样立功于万里之外,被封为定远侯,但回来不久便死去了。
班超,东汉名将,在西域三十余年,七十余岁才回到京都洛阳,不久即去世。
作者通过此句来表现厌弃官场、激流勇退的情怀。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文翻注译赏
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
永夜闲阶卧桂影。
露凉时、零乱多少寒螀,神京远,惟有蓝桥路近。
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
待都将许多明,付与金尊,投晓共、流霞倾尽。
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
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
永夜闲阶卧桂影。
露凉时、零乱多少寒螀,神京远,惟有蓝桥路近。
青色的烟云,遮住了月影,从碧海般的晴空里飞出一轮金灿灿的明镜。
长夜的空阶上卧着挂树的斜影。
夜露渐凉之时,多少秋蝉零乱地嗓鸣。
思念京都路远,论路近唯有月宫仙境。
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
待都将许多明,付与金尊,投晓共、流霞倾尽。
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
高卷水晶帘儿,展开云母屏风,美人的淡淡脂粉浸润了夜月的清冷。
待我许多月色澄辉,倾入金樽,直到拂晓连同流霞全都倾尽。
再携带一张胡床登上南楼,看白玉铺成的人间,领略素白澄洁的千顷清秋。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青烟幂(mì)处,碧海飞金镜。
永夜闲阶卧桂影。
露凉时、零乱多少寒螀(jiāng),神京远,惟有蓝桥路近。
幂:烟雾弥漫貌。
永:长,兼指时间或空间。
寒螀:即寒蝉,体小,秋出而鸣。
神京:指北宋京城汴梁。
蓝桥:谓秀才裴航于蓝桥会仙女云英事。
唐裴铏《传奇·裴航》云:长庆中,有秀才裴航,行于湘汉。
同行樊夫人,国色天姿,航欲求之,夫人与诗曰:“一饮琼浆百感生,玄霜捣尽见云英。
蓝桥便是神仙宫,何必崎岖上玉清。
”后经蓝桥驿侧近,因渴甚,遂下道求浆而饮,会云英,以玉杵臼为礼,结为连理。
方知云英为仙女、樊夫人则云英之姐也。
蓝桥,今陕西省蓝田县西南蓝溪之上,故名。
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
待都将许多明,付与金尊,投晓共、流霞倾尽。
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
云母屏:云母为花岗岩主要成分,可作屏风,艳丽光泽。
佳人:这里指席间的女性。
流霞:本天上云霞,语意双关,借指美酒。
《太平广记》引《抱朴子·须曼卿》曰:蒲坂有须曼卿者曰:“在山中三年精思,有仙人来迎我,乘龙升天。
龙行甚疾,头昂尾低,令人在上危怖。
及到天上,先过紫府,金床玉几,晃晃昱昱,真贵处也。
仙人以流霞一杯饮我,辄不饥渴。
忽然思家,天帝前谒拜失仪,见斥来还。
令更自修责,乃可更往。
昔淮南王刘安,升天见上帝,而箕坐大言,自称寡人,遂见谪,守天厕三年。
吾何人哉?
”河东因号曼卿为“斥仙人”。
胡床:古代一种轻便坐具,可以折叠。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青烟幂(mì)处,碧海飞金镜。
永夜闲阶卧桂影。
露凉时、零乱多少寒螀(jiāng),神京远,惟有蓝桥路近。
青色的烟云,遮住了月影,从碧海般的晴空里飞出一轮金灿灿的明镜。
长夜的空阶上卧着挂树的斜影。
夜露渐凉之时,多少秋蝉零乱地嗓鸣。
思念京都路远,论路近唯有月宫仙境。
幂:烟雾弥漫貌。
永:长,兼指时间或空间。
寒螀:即寒蝉,体小,秋出而鸣。
神京:指北宋京城汴梁。
蓝桥:谓秀才裴航于蓝桥会仙女云英事。
唐裴铏《传奇·裴航》云:长庆中,有秀才裴航,行于湘汉。
同行樊夫人,国色天姿,航欲求之,夫人与诗曰:“一饮琼浆百感生,玄霜捣尽见云英。
蓝桥便是神仙宫,何必崎岖上玉清。
”后经蓝桥驿侧近,因渴甚,遂下道求浆而饮,会云英,以玉杵臼为礼,结为连理。
方知云英为仙女、樊夫人则云英之姐也。
蓝桥,今陕西省蓝田县西南蓝溪之上,故名。
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
待都将许多明,付与金尊,投晓共、流霞倾尽。
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
高卷水晶帘儿,展开云母屏风,美人的淡淡脂粉浸润了夜月的清冷。
待我许多月色澄辉,倾入金樽,直到拂晓连同流霞全都倾尽。
再携带一张胡床登上南楼,看白玉铺成的人间,领略素白澄洁的千顷清秋。
云母屏:云母为花岗岩主要成分,可作屏风,艳丽光泽。
佳人:这里指席间的女性。
流霞:本天上云霞,语意双关,借指美酒。
《太平广记》引《抱朴子·须曼卿》曰:蒲坂有须曼卿者曰:“在山中三年精思,有仙人来迎我,乘龙升天。
龙行甚疾,头昂尾低,令人在上危怖。
及到天上,先过紫府,金床玉几,晃晃昱昱,真贵处也。
仙人以流霞一杯饮我,辄不饥渴。
忽然思家,天帝前谒拜失仪,见斥来还。
令更自修责,乃可更往。
昔淮南王刘安,升天见上帝,而箕坐大言,自称寡人,遂见谪,守天厕三年。
吾何人哉?
”河东因号曼卿为“斥仙人”。
胡床:古代一种轻便坐具,可以折叠。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
永夜闲阶卧桂影。
露凉时、零乱多少寒螀,神京远,惟有蓝桥路近。
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
待都将许多明,付与金尊,投晓共、流霞倾尽。
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
此词通篇都写赏月。
上片开头写词人仰望浩月初升情景。
首二句化用李白诗中“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句意,“青烟”指遮蔽月光的云影。
夜空像茫茫碧海,无边无际;
一轮明月穿过云层,像一面金镜飞上碧空,金色的光辉照亮了天上人间。
“飞”字写乍见月之突然升起,使人感到似是何处飞来,充满惊异欣喜之情。
“永夜”三句,通过永夜、闲阶、凉露、寒蝉等物象,极写月夜的静寂清冷,描绘出一幅充满凉意的,悠长寂寞的中秋月夜图,烘托出词人的孤寂心境和万千感慨,流露出词人对美好月色的珍惜眷恋。
以下两句,写因望月而生的身世感慨。
词中引用,以蓝桥神仙窟代指蟾宫月窟。
这两句意思是说,京城邈远难至,倒是这一轮明月,与人为伴,对人更加亲近。
作者为苏门四学士之一,曾三次任京官,后面两次都是因牵连党争而去职,被贬外郡;
作此词前不久词人虽得脱出党籍,起任泗州知州,但朝中已无知音。
“神京远”的“远”,主要是从政治的含意说的。
上面这几句赞美眷恋中透出了几分凄清。
这时作者已五十八岁,前次去官回家,就已修葺归来园隐居,自号“归来子”,忘情仕进,此词对仕途坎坷,也仅微露怅恨而已,全词的主调,仍然是旷达豪放的。
两句明白点出孤寂心情,意脉紧接上文,而扬景则由环境景物转到望月抒怀。
下片转写室内宴饮赏月。
卷帘、开屏,都是为使月光遍满,为下文“付与金尊”预作地步,表现了对明月的极端爱悦。
“淡指粉”的“淡”字也与月光极协调。
水晶做成的帘子高高卷起,云母屏风已经打开,明月的冷光照入室内,宛如浸润着佳人的淡淡脂粉。
筵上的人频频举怀,饮酒赏月,似乎要把明月的清辉全部纳入金尊之中,待天晓时同着流霞,一道饮尽。
这里把月下筵面的高雅素美,赏月兴致的无比浓厚,都写到极致。
月光本来无形。
作者却赋予它形体,要把它“付与金尊”,真奇思妙想也。
天晓时分,月尚未落,朝霞已生;
将二者同时倾尽,意思是说赏月饮酒,打算直到月落霞消方罢。
结尾写登楼赏月,由室内转到室外。
夜更深,月更明,虽然夜深露冷,作者赏月的兴致不但没有衰减,反而更加豪壮。
这时他想起《世说新语·容止》记载的一个故事:晋庾亮武昌,尝秋夜与诸佐吏殷浩之徒南楼赏月,据胡床咏谑。
作者觉得庭中赏月不能尽兴,所以要象庾亮那样登上南楼,去观赏那月光下如白玉做成的人无际素白澄澈的清秋气象。
古代五行说以秋配金,其色白,故称秋天为素秋。
用“玉做人间”比喻月光普照大地,可谓奇想自外飞来。
它既写月色,也暗含希望人间消除黑暗和污浊,像如玉的明月一般美好之意。
“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作豪放之语,两句包举八荒,丽而且壮,使通篇为之增色。
全词从天上到人间,又从人间到天上,天上人间浑然一体,境界阔大,想象丰富,词气雄放,与东坡词颇有相似之处。
全词以月起,以月结,首尾呼应,浑然天成。
篇中明写、暗写相结合,将月之色、光、形、神,人对月之怜爱迷恋,写得极为生动入微。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临江仙·信州作 文翻注译
谪宦江城无屋买,残僧野寺相依。
松间药臼竹间衣。
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
一个幽禽缘底事,苦来醉耳边啼?
月斜西院愈声悲。
青山无限好?
犹道不如归。
谪宦江城无屋买,残僧野寺相依。
松间药臼竹间衣。
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
被贬来到江城买不起房屋,只能与仅存的几个和尚在野外的寺庙里相依。
在松林捣药竹林中挂放长衣,来到水源穷尽处,坐而远眺白云涌起时。
一个幽禽缘底事,苦来醉耳边啼?
月斜西院愈声悲。
青山无限好?
犹道不如归。
一只幽栖的鸟儿为什么在我这醉汉耳边苦苦悲啼?
月向院西斜移而鸟鸣之声更悲切。
青山虽然无限好,但杜鹃鸟还是说“不如归去”。
参考资料: 1、 周笃文编著 .婉约词典评 :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9 :59 . 2、 郑竹青,周双利主编 .中华诗词经典 第四卷 :学习出版社 ,2011 :2534-2535 .
谪宦江城无屋买,残僧野寺相依。
松间药臼竹间衣。
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
江城:即信州,因处江边,故称。
残僧:老僧。
语自杜甫《山寺》:“野寺残僧少,山园细路高”。
“松间”句:在松下捣药,竹间晒衣。
水穷句:王维《终南别业》有“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此词化用王维诗句而略有变化。
一个幽禽缘底事,苦来醉耳边啼?
月斜西院愈声悲。
青山无限好?
犹道不如归。
幽禽:指杜鹃。
缘底事:为什么。
青山二句:这两句全部袭用范仲淹《越上闻子规》诗成句。
不如归:杜鹃鸣声悲切,如呼“不如归去”。
参考资料: 1、 周笃文编著 .婉约词典评 :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9 :59 . 2、 郑竹青,周双利主编 .中华诗词经典 第四卷 :学习出版社 ,2011 :2534-2535 .
谪宦江城无屋买,残僧野寺相依。
松间药臼竹间衣。
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
被贬来到江城买不起房屋,只能与仅存的几个和尚在野外的寺庙里相依。
在松林捣药竹林中挂放长衣,来到水源穷尽处,坐而远眺白云涌起时。
江城:即信州,因处江边,故称。
残僧:老僧。
语自杜甫《山寺》:“野寺残僧少,山园细路高”。
“松间”句:在松下捣药,竹间晒衣。
水穷句:王维《终南别业》有“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此词化用王维诗句而略有变化。
一个幽禽缘底事,苦来醉耳边啼?
月斜西院愈声悲。
青山无限好?
犹道不如归。
一只幽栖的鸟儿为什么在我这醉汉耳边苦苦悲啼?
月向院西斜移而鸟鸣之声更悲切。
青山虽然无限好,但杜鹃鸟还是说“不如归去”。
幽禽:指杜鹃。
缘底事:为什么。
青山二句:这两句全部袭用范仲淹《越上闻子规》诗成句。
不如归:杜鹃鸣声悲切,如呼“不如归去”。
参考资料: 1、 周笃文编著 .婉约词典评 :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9 :59 . 2、 郑竹青,周双利主编 .中华诗词经典 第四卷 :学习出版社 ,2011 :2534-2535 .
凤凰台上忆吹箫 文
才短官慵,命奇人弃,年年故里来还。
记往岁、莲塘送我,远赴荆蛮。
莫道风情似旧,青镜里、绿鬓新斑。
佳人怪,把盏为我,微敛眉山。
从来嗣宗高韵,独见赏,青云敻绝尘间。
谩回首、平生醉语,一梦惊残。
莫笑移花种柳,应备办、投老同闲。
从枯槁,松桧耐得霜寒。
鹧鸪天(杜四侍郎郡君十二姑生日) 文
御街行 文
天街月照珠帘粉。
亸辔曾相近。
繁华乐事老来慵,对酒尚怜佳景。
王孙年少,风流应更,无奈春愁闷。
幽期莫误香闺恨。
罗带今朝褪。
月圆花好一般春,触处总堪乘兴。
有人惆怅,何如归好,相见凭君问。
金凤钩·送春 文赏
春辞我,向何处?
怪草草、夜来风雨。
一簪华发,少欢饶恨,无计殢春且住。
春回常恨寻无路,试向我、小园徐步。
一栏红药,倚风含露。
春自未曾归去。
春辞我,向何处?
怪草草、夜来风雨。
一簪华发,少欢饶恨,无计殢春且住。
春回常恨寻无路,试向我、小园徐步。
一栏红药,倚风含露。
春自未曾归去。
这首词抒写春恨。
上片着力描写留春无计的遗憾,下片写寻春而觅得的欣慰之情。
“春辞我,向何处?
”这二句起首便设问,这一方面为下面的感叹找到一个适当的喷射口,另一方面又为下片寻觅春的归路设下伏笔。
“怪草草、夜来风雨”与“春辞我”相呼应,词人说:春啊!
你为什么要辞我而去呢?
你为何去得又是那样草草匆忙呢?
既不打招呼,又毫无留恋,便这样匆匆走了。
“夜来风雨”似乎是在回答一二句的诘问,实际上只是点明了春归的缘由和去向:春啊!
你是被夜来的横雨狂风挟持而去了吧!
这横风狂雨既指自然界的“夜来风雨”,也可指政治的雷雨风暴。
词人在仕途中并不得意,他曾有过几度宦海浮沉颠沛的经历,因而不管是实写还是虚写,这“夜来风雨”送春归的意象,总包含着诗人自己命运的影子,是宦海中的风风雨雨,草草地送走了诗人的青春年华。
这表达了词人对“春去也,太匆匆”的留恋、怨怼与惋惜之情。
“一簪华发”几句,由物及人,由景入情,正由于青春草草而逝才落得今朝“一簪华发”。
这“一簪华发”不仅意味着年龄的衰老,青丝成雪,而且还包含着饱经沧桑、遍尝忧患的内涵。
由此,下句的“少欢饶恨”则是自然而然的了。
春光是留不住的,从而青春也是难以挽回的。
这含蓄曲折地表达了词人对青春易逝的憾恨。
下片,词人的情绪心态却来了一个巨大的转折,“春回常恨寻无路”是情绪上的过渡,对上片抒写的情景是一个形象的总括,而“常”“路”二字却为下文的词句进行了铺垫:“常恨”意味着往昔,而今将有一种新的心境产生,往昔的“无路”即暗示着今朝的有路,这样词作便极为自然地过渡到下句。
“试向我、小园徐步,”这里“试”与“无路”紧密相连,正因为“无路”而企求“有路”,才“试”着前去探索。
“试向我”中的“我”字,强调了只有在“我”自己惨淡经营的园地里才有永恒的春色,这正是一种象征性的暗示。
“一栏红药,倚风含露”紧承上句,十分形象传神地显现了词人的小园中,春光永驻的景象。
一栏鲜艳娇嫩的芍药花倚风而立,含露而开,仪态万方,艳丽异常。
这里“倚风”,写出了芍药绰约飘洒的风姿,“含露”画出了它鲜润欲滴的妩媚。
那临风摇曳含露而开的芍药花,不正是春天的极富情趣的象征吗?
不也正是词人理想、希望、事业、追求的写照吗?
不也正是一个纯洁无瑕的美的缩影吗?
“春自未曾归去”紧承前两句,词人以芍药花作为不凋的春光的标志,由“倚风含露”的“一栏红药”联想到“春自未曾归去”便显得十分自然,毫无矫饰之处了。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