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送文太师致仕还洛三

作者: 苏辙 朝代: 宋代

齐鲁元勋古太师,寂寥千载恐无之。

昔归蹔缩经邦手,复起还当问道时。

入谒何曾须掖侍,到家依旧拥旌麾。

孔公灵寿固应在,秋晚香山访佛祠。

种药苗二首其二种决

作者: 苏辙 朝代: 宋代

决明明目,功见本草。

食其花叶,亦去热恼。

有能益人,矧可以饱。

二嗅不食,笑杜陵老。

次韵子瞻颍州留别二首

作者: 苏辙 朝代: 宋代

托身游宦乡,终老羡箕颍。

隐居亦何乐,亲爱形随影。

念兄适吴越,霜降水初冷。

翩然事舟楫,弃此室庐静。

平明知当发,中夜抱虚警。

永怀江上宅,归计失不猛。

人生徇所役,有若鱼堕井。

远行岂易还,剧饮终难醒。

不如早自乞,闲日庶犹永。

世事非所忧,多忧亦谁省。

放舟清淮上,荡潏洗心胸。

所遇日转胜,恨我不得同。

江淮忽中断,陂埭何重重。

紫蟹三寸筐,白凫五尺童。

赤鲤寒在汕,红粳满霜风。

西成百物贱,加餐慰贫穷。

胡为复相念,未肯......更多

次韵分司南京李诚之待制求酒二首

作者: 苏辙 朝代: 宋代

世上升沉都梦里,春来强健斗樽前。

公田种秫全抛却,坐客无毡谁与钱。

春深风雨半相和,节物令人意绪多。

中酒何须问贤圣,和诗今尚许羊何。

次韵仇池冬至日见寄

作者: 苏辙 朝代: 宋代

身如草木顺阴阳,附火重裘百日强。

渐喜微和解凝烈,半酣起舞意仓忙。

吾兄去我行三腊,千里今宵共一觞。

世事只今人自解,苦寒须尽酒如汤。

戏题菊花

作者: 苏辙 朝代: 宋代

春初种菊助盘蔬,秋晚开花插酒壼。

微物不多分地力,终年乃尔任人须。

天随匕箸几时辍,彭泽樽罍未遽无。

更拟食根花落後,一依本草太伤渠。

次韵答王巩

作者: 苏辙 朝代: 宋代

君家当盛时,画戟拥朱户。

中书十八年,清明日方午。

形容画云阁,功业载盟府。

中庭三槐在,遗迹百世睹。

子孙尽豪俊,岂类世寒寠。

胡为久邅厄,黾勉受侵侮。

往来两都间,奔走未安土。

愿言解缨绂,归去事农圃。

嘉禾根未拔,且忍俟甘雨。

拂衣走东皋,此说吾不取。

聊复放襟怀,清谈对僧麈。

躬耕未可言,知田顾乃父。

传经台

作者: 苏辙 朝代: 宋代

轮扁不能令子巧,老聃虽智若为传。

遗经尚在台如故,弟子今无似喜贤。

怀渑池寄子瞻兄

作者: 苏辙 朝代: 宋代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遥想独游佳味少,无方骓马但鸣嘶。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同行兄弟在郑原野上话别,共同担心前路艰难。 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骑马回头还在大梁田间巡行,想来远行家兄已经翻过崤西古道。 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曾经做过渑池主簿百姓知否?还和父兄歇宿僧房共题壁诗。 遥想独游佳味少,无方骓马但鸣嘶。遥想兄台独行一定旅途寂寞,前路迷茫只能听到骓马嘶鸣。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网友蜀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蜀人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遥想独游佳味少,无方骓马但鸣嘶。  苏辙在该诗自注中写道“昔与子瞻应举,过宿县中寺舍题其老僧奉闲之壁”。因为他十九岁时曾被任命为渑池县的主簿(由于考中进士,未到任),又经过这里,有访僧留题之事。所以在诗里写道:“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 这些经历是偶然还是必然?他充满了疑惑,也是表达心中的感慨。同时在首联中抒发了他与兄长依依惜别的难舍之情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这个“怕”字含有双关涵义,一是人生道路艰难,二是一种无可奈何。苏辙的这首诗的主题是怀旧,又是回忆,又是惜别。回忆当年“曾为县吏”,回忆“共题僧房”,数年光景晃如昨日,不免令人感叹,又惜别哥哥“独游”,想必这趟旅程是“佳味少”了,不过有什么办法呢?一踏入仕途,就像棋盘上的棋子,只能任人摆往各个位置,实在身不由己,骓马走累了可以“鸣嘶”,但人因属人管,不能摆脱命运的安排。所以这首诗真正的体现还是人生感叹!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调啸词(效韦苏州·二之一)

作者: 苏辙 朝代: 宋代

渔父。

渔父。

水上微风细雨。

青蓑黄箬裳衣。

红酒白鱼暮归。

暮归、暮归、归暮。

长笛一声何处。

12345 共116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