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伯夷庙

作者: 卢纶 朝代: 唐代

中条山下黄礓石,垒作夷齐庙里神。

落叶满阶尘满座,不知浇酒为何人。

送从叔牧永州

作者: 卢纶 朝代: 唐代

五侯轩盖行何疾,零陵太守登车日。

零陵太守泪盈巾, 此日长安方欲春。

虎府龙节照岐路,何苦愁为江海人。

彼方韶景无时节,山水诸花恣开发。

客投津戍少闻猿, 雁过潇湘更逢雪。

郡斋无事好闲眠,粳稻油油绿满川。

浪里争迎三蜀货,月中喧泊九江船。

今朝小阮同夷老, 欲问明年借几年。

华清宫

作者: 卢纶 朝代: 唐代

汉家天子好经过,白日青山宫殿多。

见说只今生草处,禁泉荒石已相和。

水气朦胧满画梁,一回开殿满山香。

宫娃几许经歌舞,白首翻令忆建章。

和徐法曹赠崔洛阳斑竹杖以诗见答

作者: 卢纶 朝代: 唐代

玉干一寻馀,苔花锦不如。

劲堪和醉倚,轻好向空书。

采拂稽山曲,因依释氏居。

方辰将独步,岂与此君疏。

送赵真长归夏县旧山依阳征君读书

作者: 卢纶 朝代: 唐代

临杯忽泫然,非是恶离弦。

尘陌望松雪,我衰君少年。

幽僧曝山果,寒鹿守冰泉。

感物如有待,况依回也贤。

送袁偁

作者: 卢纶 朝代: 唐代

谏猎名空久,多因病与贫。

买书行几市,带雨别何人。

客路山连水,军州日映尘。

凄凉一分手,俱恨老相亲。

小鱼咏寄泾州杨侍郎

作者: 卢纶 朝代: 唐代

莲花影里暂相离,才出浮萍值罟师。

上得龙门还失浪,九江何处是归期。

皇帝感词

作者: 卢纶 朝代: 唐代

提剑风雷动,垂衣日月明。

禁花呈瑞色,国老见星精。

发棹鱼先跃,窥巢鸟不惊。

山呼一万岁,直入九重城。

天香五凤彩,御马六龙文。

雨露清驰道,风雷翊上军。

高旍花外转,行漏乐前闻。

时见金鞭举,空中指瑞云。

妙算干戈止,神谋宇宙清。

两阶文物盛,七德武功成。

校猎长杨苑,屯军细柳营。

归来献明主,歌舞溢春城。

天乐下天中,云輧俨在空。

铅黄艳河汉,笑语合笙镛。

已见长随凤,仍闻不避熊。

君王亲试舞,阊阖静无风。

送盐铁裴判官入蜀

作者: 卢纶 朝代: 唐代

传诏收方贡,登车著赐衣。

榷商蛮客富,税地芋田肥。

云白风雷歇,林清洞穴稀。

炎凉君莫问,见即在忘归。

长安春望

作者: 卢纶 朝代: 唐代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

(春生 一作:春来)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

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

东风吹拂,微微春雨洒过青山;

登高远望,长安城中房舍叠嶂,草色闲闲。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

(春生 一作:春来)故园就在梦中,可是何时才能归还;

冬去春来,江上舟来舟往,又有几人得以还家。

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

长安城外,河流原野,纵横交错,一直延伸到天边浮云之外,长安城中,宫阙参差错落,笼罩在一片残阳之中。

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又有谁理解我这位读书人,生逢乱世,孤身一人,满头白发,形容憔悴,漂泊流荡在荒远的秦关。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 .全唐诗(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10月版 :第707页 . 2、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年12月版 :第276-277页 .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

“东风”句:语从陶渊明《读山海经》“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化出。

草色:一作“柳色”。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

(春生 一作:春来)春生:一作“春归”,一作“春来”。

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què)参差落照间。

川原:即郊外的河流原野,这里指家乡。

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bìn)客秦关。

逢世难:一作“多失意”,意即遭逢乱世。

秦关:秦地关中,即长安所在地。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 .全唐诗(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10月版 :第707页 . 2、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年12月版 :第276-277页 .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

东风吹拂,微微春雨洒过青山;

登高远望,长安城中房舍叠嶂,草色闲闲。

“东风”句:语从陶渊明《读山海经》“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化出。

草色:一作“柳色”。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

(春生 一作:春来)故园就在梦中,可是何时才能归还;

冬去春来,江上舟来舟往,又有几人得以还家。

春生:一作“春归”,一作“春来”。

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què)参差落照间。

长安城外,河流原野,纵横交错,一直延伸到天边浮云之外,长安城中,宫阙参差错落,笼罩在一片残阳之中。

川原:即郊外的河流原野,这里指家乡。

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bìn)客秦关。

又有谁理解我这位读书人,生逢乱世,孤身一人,满头白发,形容憔悴,漂泊流荡在荒远的秦关。

逢世难:一作“多失意”,意即遭逢乱世。

秦关:秦地关中,即长安所在地。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 .全唐诗(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10月版 :第707页 . 2、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年12月版 :第276-277页 .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

(春生 一作:春来)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

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此诗首联“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

开篇紧扣题目,写在长安“春望”。

“东风”句,侧重写望中所见。

卢纶是河中蒲人(今山西永济县人),家乡刚好位于长安的东面,说“东风吹雨”,是说东风从家乡吹来,自然引出思乡之情。

“却望”,是回头望。

“千门”,泛指京城。

“草色闲”的闲字用得巧,春草之闲正好与人心之愁形成强烈对比,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首联是登高而望,在景语之中,流露出复杂感情。

  颔联正面抒发思乡望归之情。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

”这两句为全诗的警句,是春望时所产生的联想。

出句是恨自己不能回去,家乡只能在梦中出现,对句是妒他人得归,恨自己难返,语中有不尽羡慕之意。

“大历十才子”擅长描写细微的心理情态。

(《小澥草堂杂论诗》)他们伤时感乱的情绪,常通过“醉”和“梦”表现出来,像“我有惆怅词,待君醉时说”(李端《九日寄司空文明》),“别后依依寒梦里,共君携手在东田”(《送冷朝阳还上元》),“宿蒲有归梦,愁猿莫夜鸣”(钱起《早下江宁》)等等。

他们写醉,是因为清醒时感到痛苦而无奈,只有在醉中才会稍微得到解脱。

写“梦”,是感到时代动乱,浮生短促,或者想在梦中召回一些因战乱丧失的美好事物,这种心情相当悲哀、细微。

  颈联又转入写景,仍然景中含情。

“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

”“川原”即家乡,这句说极目远望,家乡在浮云之外,渺不可见,远不可及。

“宫阙”句又接至眼前近景,只见长安的宫殿,错落有致,笼罩在一片夕阳之中,这一联表面上写景很壮观,其实隐含着一种衰飒之意。

  尾联收束到感时伤乱和思家盼归的主题。

“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大意是说:自己以一儒生遭遇世难,独自客居长安,又有谁来怜悯我呢。

“衰鬓”,并非指衰老,而是表现一种衰颓感伤的神态。

沈德潜说“遭乱意上皆蕴含,至末点出”,确实如此。

  金圣叹批后两联(后解)云:“‘川原’七字中有无数亲故,‘宫阙’七字中止夕阳一人。

‘谁’便是无数亲故也,‘独’便是夕阳一人也。

不知唐诗(之)人,谓五六只是写景。

”(《金圣叹选批唐诗》)认为五六句不是纯粹写景,而与七八句的抒情密切关联,分析得相当精辟、透彻。

  这首诗中抒发了诗人在乱离中的思家之情。

诗体现了“十才子”诗中的“阴柔之美”。

沈德潜《唐诗别裁》用这首诗作例子,将大历诗与盛唐诗进行了一番比较:“诗贵一语百媚,大历十子是也,尤贵一语百情,少陵摩诘是也。

”并说这首《长安春望》“夷犹绰约,风致天然”。

这种“阴柔之美”,主要表现在诗中浓重的悲哀情绪。

诗人感乱思家,眼中所见,心中所思,无非都是伤心之景,悲哀之情,浅吟低唱,一咏三叹,读后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同情和怜悯,这正是阴柔美的表现。

姚鼐《复鲁絜非书》论具有“阴柔之美”的文章云:“其得于阴与柔之美者,则其文如鸿鹄之鸣而入寥廓;

其如人也,谬乎其如叹,邈乎其如有思,乎其如喜,愀忽其如悲。

”所谓“如叹”“如有思”“如悲”的阴柔这美,正是《长安春望》及“十才子”许多诗篇审美特征的概括。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年12月版 :第276-277页 . 2、 周啸天 等 .唐诗鉴赏辞典补编 .成都 :四川文艺出版社 ,1990年6月版 :第402-404页 .

678910 共25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