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并州大兴国寺诗

作者: 李世民 朝代: 唐代

回銮游福地,极目玩芳晨。

梵钟交二响,法日转双轮。

宝刹遥承露,天花近足春。

未佩兰犹小,无丝柳尚新。

圆光低月殿,碎影乱风筠。

对此留馀想,超然离俗尘。

赋得白日半西山

作者: 李世民 朝代: 唐代

红轮不暂驻,乌飞岂复停。

岑霞渐渐落,溪阴寸寸生。

藿叶随光转,葵心逐照倾。

晚烟含树色,栖鸟杂流声。

春池柳

作者: 李世民 朝代: 唐代

年柳变池台,隋堤曲直回。

逐浪丝阴去,迎风带影来。

疏黄一鸟弄,半翠几眉开。

萦雪临春岸,参差间早梅。

赋得含峰云

作者: 李世民 朝代: 唐代

翠楼含晓雾,莲峰带晚云。

玉叶依岩聚,金枝触石分。

横天结阵影,逐吹起罗文。

非复阳台下,空将惑楚君。

赋秋日悬清光赐房玄龄

作者: 李世民 朝代: 唐代

秋露凝高掌,朝光上翠微。

参差丽双阙,照耀满重闱。

仙驭随轮转,灵乌带影飞。

临波无定彩,入隙有圆晖。

还当葵藿志,倾叶自相依。

咏乌代陈师道

作者: 李世民 朝代: 唐代

凌晨丽城去,薄暮上林栖。

辞枝枝暂起,停树树还低。

向日终难托,迎风讵肯迷。

只待纤纤手,曲里作宵啼。

赐萧瑀

作者: 李世民 朝代: 唐代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在猛烈狂疾的大风中才能看得出是不是强健挺拔的草,在激烈动荡的年代里才能识别出是不是忠贞不二的臣。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一勇之夫怎么懂得为公为国为民为社稷的正义的道理,而智勇兼具的人内心里必然怀有忠君为民的仁爱之情。

参考资料: 1、 余建忠 .古代名诗词译赏 .昆明市: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57-58页 2、 宋厚泽.唐诗三百首精读故事(上册).长春市: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2页 3、 游光中 黄代夕 .中国古代哲理诗译注 上.成都市: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年:259页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疾风:大而急的风。

劲草:强劲有力的草。

板荡:动乱之世。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勇夫:有胆量的人。

智者:有见识的人。

参考资料: 1、 余建忠 .古代名诗词译赏 .昆明市: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57-58页 2、 宋厚泽.唐诗三百首精读故事(上册).长春市: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2页 3、 游光中 黄代夕 .中国古代哲理诗译注 上.成都市: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年:259页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在猛烈狂疾的大风中才能看得出是不是强健挺拔的草,在激烈动荡的年代里才能识别出是不是忠贞不二的臣。

疾风:大而急的风。

劲草:强劲有力的草。

板荡:动乱之世。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一勇之夫怎么懂得为公为国为民为社稷的正义的道理,而智勇兼具的人内心里必然怀有忠君为民的仁爱之情。

勇夫:有胆量的人。

智者:有见识的人。

参考资料: 1、 余建忠 .古代名诗词译赏 .昆明市: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57-58页 2、 宋厚泽.唐诗三百首精读故事(上册).长春市: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2页 3、 游光中 黄代夕 .中国古代哲理诗译注 上.成都市: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年:259页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这首诗极富于哲理。

诗的前两句是历来传颂的名句。

“疾风知劲草”一语,出自宋·范晔《后汉书·王霸传》。

此语原为汉光武帝刘秀赞誉王霸之言。

光武谓霸曰:“颍川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努力,疾风知劲草。

”后世遂用以比喻只有经过危难或战乱的严峻考验,才能识别出谁的意志坚强,谁是忠诚可靠者。

作者李世民在此诗中用此赞美萧瑀。

次句的“板荡”乃《诗经·大雅》中两篇作品的名称。

《板》、《荡》二诗讥刺周厉王无道,败坏政局。

后以“板荡”代指政局变乱。

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劲草”混同于一般的草;

在和平安定的环境中,“诚臣”也容易混同于一般的人,其特殊性没有显现出来,因而不易鉴别。

只有经过猛烈大风和动乱时局的考验,才能看出什么样的草是强劲的,什么样的人是忠诚的。

  后二句则另换角度,继续盛赞萧瑀。

徒有一时之勇的“勇夫”并不懂得真正的“义”,而真正的“智者”必然心怀仁德。

这里告诉读者,只有忠诚还是不够的,要智勇双全,才算是有用之才。

有勇无谋,莫言义;

有智无勇,难施仁。

  这首诗诗意浅显,说理形象,寓意深刻,言简意赅地揭示了“智”、“勇”、“仁”、“义”之间的辩证关系。

这不仅对于知人善任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对于读者的自我完善,如何使自己成为智勇双全的有用之才方面,也具有启迪作用。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二句,如今引用它,比喻只有经过尖锐复杂斗争的考验,才能考查出一个人的真正品质和节操,才能显示出谁是忠贞的强者。

参考资料: 1、 余建忠 .古代名诗词译赏 .昆明市: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57-58页 2、 孙鑫亭.古今中外哲理诗鉴赏辞典.郑州市: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53页

咏雨

作者: 李世民 朝代: 唐代

罩云飘远岫,喷雨泛长河。

低飞昏岭腹,斜足洒岩阿。

泫丛珠缔叶,起溜镜图波。

濛柳添丝密,含吹织空罗。

罩云飘远岫,喷雨泛长河。

远处的山峦笼罩着一片乌云,大雨倾盆而下,河水上涨。

低飞昏岭腹,斜足洒岩阿。

乌云低飞使半山腰一片昏暗,风吹雨斜撒满了山的曲折处。

泫丛珠缔叶,起溜镜图波。

一串串雨滴如珍珠般滴下,又如珍珠般结在树叶上;

大雨在如镜的湖面上泛起了一阵阵涟漪。

濛柳添丝密,含吹织空罗。

柳丝在雨气中一片迷濛(或说迷濛的雨气使柳丝密密麻麻的分不出个来了),连绵的大雨如帘,风吹雨丝在空中织起了一片片罗幕。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罩云飘远岫(xiù),喷雨泛长河。

罩:覆盖、笼罩。

罩云:笼罩在天空中的乌云。

远岫:是指远处的峰峦。

低飞昏岭腹,斜足洒岩阿。

岭腹:即半山腰。

岩阿:是指山的曲折处。

泫丛珠缔(dì)叶,起溜镜图波。

泫:水珠下滴。

泫丛:一串串下滴的水珠。

缔叶:(雨滴)结在树叶上。

起溜:是指河水泛起了一阵阵涟漪。

濛(méng)柳添丝密,含吹织空罗。

含吹:这两个字是唐代才有的词,见于唐代的诗文中,它的本意就是“风吹”。

如唐.李峤的诗句:“青苹含吹转,紫蒂带波流。

”(〈萍〉)也许是古人认为风是“风神”从嘴里吹出的一口气吧,所以把“风次”说成为“含吹”。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罩云飘远岫(xiù),喷雨泛长河。

远处的山峦笼罩着一片乌云,大雨倾盆而下,河水上涨。

罩:覆盖、笼罩。

罩云:笼罩在天空中的乌云。

远岫:是指远处的峰峦。

低飞昏岭腹,斜足洒岩阿。

乌云低飞使半山腰一片昏暗,风吹雨斜撒满了山的曲折处。

岭腹:即半山腰。

岩阿:是指山的曲折处。

泫丛珠缔(dì)叶,起溜镜图波。

一串串雨滴如珍珠般滴下,又如珍珠般结在树叶上;

大雨在如镜的湖面上泛起了一阵阵涟漪。

泫:水珠下滴。

泫丛:一串串下滴的水珠。

缔叶:(雨滴)结在树叶上。

起溜:是指河水泛起了一阵阵涟漪。

濛(méng)柳添丝密,含吹织空罗。

柳丝在雨气中一片迷濛(或说迷濛的雨气使柳丝密密麻麻的分不出个来了),连绵的大雨如帘,风吹雨丝在空中织起了一片片罗幕。

含吹:这两个字是唐代才有的词,见于唐代的诗文中,它的本意就是“风吹”。

如唐.李峤的诗句:“青苹含吹转,紫蒂带波流。

”(〈萍〉)也许是古人认为风是“风神”从嘴里吹出的一口气吧,所以把“风次”说成为“含吹”。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罩云飘远岫,喷雨泛长河。

低飞昏岭腹,斜足洒岩阿。

泫丛珠缔叶,起溜镜图波。

濛柳添丝密,含吹织空罗。

  通过笔者的讲解,我想大家可以发现,唐太宗写的这首诗,每一句就如一段动画,而整首诗又构成了一幅远近景色结合的动态的“山雨飘洒图”。

各位读者可以看看本文所配的图片,这张图片用“珠缔叶”三个字就说明了,而“泫丛(一串串雨滴如珍珠般滴下)”的动态景象却看不到。

换一句话说,笔者所找到的这张图片只是“泫丛珠缔叶”这个动画片中的一个画面。

  这首诗还有一个写作特点是每句都包含了一个动词的片语,这些片语是 罩云、喷雨、低飞、斜足、泫从、起溜、濛柳、含吹。

这八个词把雨写活了,就好像是施雨龙王、推云童子、布风婆婆等天神在天上操控的那样。

现在有些人不相信有神的存在,认为下雨是自然现象,其实就笔者个人在很浅的层次上所见,所谓的“自然”其实是不存在的,神在控制着一切。

请各位读者权且相信有施雨龙王、推云童子、布风婆婆等天神的存在,并重新读一下这首诗,可能您会发现对诗的意境的理解和您刚开始读的时候不一样了。

也许您会发现,万事万物在唐太宗的笔下都是活的,都是有生命的。

也就是把大自然的神韵通过诗的形式描写出来了。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守岁

作者: 李世民 朝代: 唐代
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傍晚的夕阳斜照着华丽的宫殿,岁月使宫廷更加美丽。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年终岁寒,冬雪消融,暖洋洋的宫闱里似乎吹进了和煦的春风。 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巨大红烛点燃了,远远看上去,像一簇簇花团。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君臣欢宴饮酒,喜度良宵,迎新年,辞旧岁,通宵歌舞。 参考资料: 1、 王远国著.中华传统节日诗赏析: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996年10月第1版:第374页
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qǐ)宫。芳殿:华丽的宫殿。下文绮宫亦同。丽:使动用法,使······美丽。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阶馥(fù)舒梅素,盘花卷烛红。馥:香气。盘花:此指供品。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参考资料: 1、 王远国著.中华传统节日诗赏析: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996年10月第1版:第374页
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这首诗选用诸如“辞”、“去”、“带”、“入”、“舒”、“卷”等一系列动态词语,娓娓道来,贴切自然,清新可读。它属初唐难得的好诗之一。   第一,二句“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以夕阳斜照、“年华”把芳殿、绮宫装扮得更加金碧辉煌来点明皇上于宫苑逢除夕,暗示题旨,给人以富丽堂皇之感。   第三,四句“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紧承首联指出除夕是冬春交替之际——冰雪消融,寒冷的隆冬过去了;暖气回升,和煦的春天来到了。在这里,诗人从时令的转换角度给人以温馨的快意,酿造了一种暖洋洋、乐融融的节日气氛。   第五,六句“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出句叙写梅花绽开,阵阵飘香。进一步渲染了春意。对句紧扣首联对句突出宫中守岁的景象:宫廷内外.张灯结彩,光辉灿烂;摆上供品,敬神祭祖,守岁辞旧。显得热烈而庄重。   最后两句“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紧扣“守岁”,由宫廷而至天下,推而广之.概述举国欢庆、共度良宵,辞旧迎新的普遍现象,从而浓化了宫苑守岁的热烈气氛。 参考资料: 1、 王远国著.中华传统节日诗赏析: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996年10月第1版:第374页 2、 佘克勤,王远国著.中国人必读的节日诗: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03:第283页 3、 王远国著.中华传统节日诗赏析: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6年10月第1:第374至375页 4、 佘克勤,王远国著.中国人必读的节日诗: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03:第282页

望雪

作者: 李世民 朝代: 唐代

冻云宵遍岭,素雪晓凝华。

入牖千重碎,迎风一半斜。

不妆空散粉,无树独飘花。

萦空惭夕照,破彩谢晨霞。

冻云宵遍岭,素雪晓凝华。

冷的天气里山林上空的云都好像被冻住了,洁白的冰雪凝聚了江山。

入牖千重碎,迎风一半斜。

看似美丽的风景却是一碰即碎的画卷,好像被风吹斜了一半。

不妆空散粉,无树独飘花。

天空到处飘散着雪花仿佛不需要化妆的大地也画上了浓妆,满山遍野的树都在尽情的用花瓣展现自己的美丽。

萦空惭夕照,破彩谢晨霞。

望着天空上快落下的太阳自己有一丝愧疚,没有早上美丽的晨霞,也不会有黄昏邂逅的七彩。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冻云宵遍岭,素雪晓凝华。

冻云:严冬的阴云。

素雪:白雪。

入牖千重碎,迎风一半斜。

牖(yǒu):窗户。

不妆空散粉,无树独飘花。

不妆:不用化妆。

萦空惭夕照,破彩谢晨霞。

晨霞:朝霞。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冻云宵遍岭,素雪晓凝华。

冷的天气里山林上空的云都好像被冻住了,洁白的冰雪凝聚了江山。

冻云:严冬的阴云。

素雪:白雪。

入牖千重碎,迎风一半斜。

看似美丽的风景却是一碰即碎的画卷,好像被风吹斜了一半。

牖(yǒu):窗户。

不妆空散粉,无树独飘花。

天空到处飘散着雪花仿佛不需要化妆的大地也画上了浓妆,满山遍野的树都在尽情的用花瓣展现自己的美丽。

不妆:不用化妆。

萦空惭夕照,破彩谢晨霞。

望着天空上快落下的太阳自己有一丝愧疚,没有早上美丽的晨霞,也不会有黄昏邂逅的七彩。

晨霞:朝霞。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冻云宵遍岭,素雪晓凝华。

入牖千重碎,迎风一半斜。

不妆空散粉,无树独飘花。

萦空惭夕照,破彩谢晨霞。

  寒冷的天气里山林上空的云都好像被冻住了,洁白的冰雪凝聚了江山。

看似美丽的风景却是一碰即碎的画卷,好像被风吹斜了一半。

天空到处飘散着雪花仿佛不需要化妆的大地也画上了浓妆,满山遍野的树都在尽情的用花瓣展现自己的美丽。

望着天空上快落下的太阳自己有一丝愧疚,没有早上美丽的晨霞,也不会有黄昏邂逅的七彩。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678910 共9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