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酉端午

作者: 贝琼 朝代: 元代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已酉年的端午那天,天公不作美,狂风大作,暴雨倾盆,一眼望去,一片天昏地暗;

整个汨罗江上,没有一处可以让人竞渡龙舟,借以凭吊远古英雄屈原的灵魂。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石榴花如火地开着,似乎正在笑话我,我只好自我解嘲道:其实,陶渊明既使不喝酒,也一样仰慕屈原卓然不群的清醒。

今天,我虽无法凭吊屈原,我也一样仰慕他。

参考资料: 1、 温广义. 《历代诗人咏屈原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1982年:99—100

风雨端阳生晦(huì)冥(míng),汨(mì)罗无处吊英灵。

端阳:端午节。

晦冥:昏暗;

阴沉,昏暗气象,出自《史记.龟策列传》。

汨罗:汨罗江。

吊:凭吊,吊祭。

英灵:指屈原。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海榴:即石榴,古人以石榴传自海外,故名。

渊明:指陶渊明,东晋诗人。

独:独自。

醒:清醒。

参考资料: 1、 温广义. 《历代诗人咏屈原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1982年:99—100

风雨端阳生晦(huì)冥(míng),汨(mì)罗无处吊英灵。

已酉年的端午那天,天公不作美,狂风大作,暴雨倾盆,一眼望去,一片天昏地暗;

整个汨罗江上,没有一处可以让人竞渡龙舟,借以凭吊远古英雄屈原的灵魂。

端阳:端午节。

晦冥:昏暗;

阴沉,昏暗气象,出自《史记.龟策列传》。

汨罗:汨罗江。

吊:凭吊,吊祭。

英灵:指屈原。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石榴花如火地开着,似乎正在笑话我,我只好自我解嘲道:其实,陶渊明既使不喝酒,也一样仰慕屈原卓然不群的清醒。

今天,我虽无法凭吊屈原,我也一样仰慕他。

海榴:即石榴,古人以石榴传自海外,故名。

渊明:指陶渊明,东晋诗人。

独:独自。

醒:清醒。

参考资料: 1、 温广义. 《历代诗人咏屈原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1982年:99—100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诗人在端午节遇到风雨,天气昏暗,使得汨罗江上没有人祭奠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者,屈原忠心为国却屡遭贬谪,怀才不遇,千年后的风雨还耽误了人们对屈原的祭奠和怀念,整个汨罗江上没有一处可以凭吊屈原英魂的地方,诗人心中不由得伤感起来,然而开放的榴花似乎在嘲笑诗人自寻烦恼,于是诗人只好自嘲的引用陶渊明的事迹,纵然陶渊明这样的纵情山水的隐士,对屈原的仰慕之情也丝毫未减。

全诗在平淡的天气描写和议论中抒发情感。

  此诗起句写景,先写端午节的天气,晦冥而有风雨,借景抒情,运用风雨之景为下文抒情做铺垫,第二句兴“英灵何在”之叹,诗人想起了屈原的怀才不遇,运用屈原之典故,进而感伤身世,为屈原以及自己的怀才不遇而感到愤懑,“汨罗无处吊英灵”一句中的“无处”既对应了上文的风雨晦暝,也抒发了屈原英灵无人凭吊的伤感。

  后两句将“榴花”拟人化,一个“笑”字赋予榴花以人的情感,使得全诗生动而蕴含趣味,诗人在与榴花的交流中,借榴花之“笑”流露自己虽有才华但是不得志的情感。

巧用了陶渊明的典故,运用对比的方法,表在自嘲,实指超脱自我。

一个”醒“字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回味无穷。

  整首诗委婉多姿,工致含蓄,表现了诗人贝琼对自己怀才不遇的哀伤,也同时抒发虽不被赏识但仍旧洒脱的豁达精神,表达诗人对隐士人格和精神的向往。

参考资料: 1、 孙正国.元代以来的端午诗词: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191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wen/1/105190485.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