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真曲(有序)

作者: 贝琼 朝代: 明代

断丝弃道边,何日缘长松。

堕羽别炎洲,不复巢梧桐。

请君且勿饮,听我歌《懊闉》。

在昔全盛时,冠盖纷相从。

盘游易水上,意气天山雄。

金刀手割鲜,酒给葡萄浓。

坐有一枝春,秀色不可双。

娉婷刘碧玉,绰约商玲珑。

宝髻金雀钗,已觉燕赵空。

或闻操南音,未解歌北风。

上客惊且疑,姓字初未通。

问之惭复泣,乃起陈始终。

妾本建宁女,远出西山翁。

父母生妾时,谓是金母童。

梨花锁院落,燕子窥帘栊。

迢迢官朔方,南归山水重。

侵贷国有刑,......更多

行路难·采玉于阗河

作者: 贝琼 朝代: 明代

采玉于阗河,问君勃律何?

时过采珠鲛人室,问君百粤何时出?

珠玉岁久同为尘,君胡重利不重身。

海有波,缺我楫。

山有石,摧我轮。

行路难,出门即羊肠,何况万里道?

管叔危周公,匡人仇鲁叟。

尊有酒,盘有壶。

鼓坎坎,歌乌乌。

海不可涉,山不可徒,路旁之人爱尔玉与珠。

行路难,我以为父,安知非虎?

我以为兄,安知非狼?

仰天悲歌,泣下沾裳。

杂诗(二首)

作者: 贝琼 朝代: 明代

薛公未罢相,宾客竞相倾。

一朝偶失意,门无珠履声。

贵贱已如此,何论死与生。

秋燕辞空室,春蝶抱留英。

盈虚信物理,聚散亦人情。

达士甘寂寞,力耕谢华缨。

道尊岂恋禄,心远孰希名。

腐鼠非吾饵,朱凤以时鸣。

悠然动遐想,五鼎益为轻。

西湖竹枝

作者: 贝琼 朝代: 明代

六月玉泉来看鱼,湖头雨过尽芙蕖。

芙蕖花开郎更远,玉泉鱼少亦无书。

董逃行

作者: 贝琼 朝代: 明代

北风破肉胡兵利,汉将驱人死胡地。

丈夫四出妇女号,长安十日城门闭。

夜入南山忍冲虎,尚胜迢迢随捕虏。

城中有地尽蓬篙,城下何人种禾黍!

夜间董逃四面歌,却思乡土泪滂沱。

杂诗(二首)

作者: 贝琼 朝代: 明代

春山一雨过,百草皆纵横。

百草不出山,山中人远行。

怀金别妻子,殉禄辞父兄。

寒暑忽已易,燕赵千里程。

龙门能碎舟,风浪安可争。

性命轻鸿毛,苦为朝暮营。

愧此山中草,萋萋林下生。

¤

已酉端午

作者: 贝琼 朝代: 元代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已酉年的端午那天,天公不作美,狂风大作,暴雨倾盆,一眼望去,一片天昏地暗;

整个汨罗江上,没有一处可以让人竞渡龙舟,借以凭吊远古英雄屈原的灵魂。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石榴花如火地开着,似乎正在笑话我,我只好自我解嘲道:其实,陶渊明既使不喝酒,也一样仰慕屈原卓然不群的清醒。

今天,我虽无法凭吊屈原,我也一样仰慕他。

参考资料: 1、 温广义. 《历代诗人咏屈原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1982年:99—100

风雨端阳生晦(huì)冥(míng),汨(mì)罗无处吊英灵。

端阳:端午节。

晦冥:昏暗;

阴沉,昏暗气象,出自《史记.龟策列传》。

汨罗:汨罗江。

吊:凭吊,吊祭。

英灵:指屈原。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海榴:即石榴,古人以石榴传自海外,故名。

渊明:指陶渊明,东晋诗人。

独:独自。

醒:清醒。

参考资料: 1、 温广义. 《历代诗人咏屈原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1982年:99—100

风雨端阳生晦(huì)冥(míng),汨(mì)罗无处吊英灵。

已酉年的端午那天,天公不作美,狂风大作,暴雨倾盆,一眼望去,一片天昏地暗;

整个汨罗江上,没有一处可以让人竞渡龙舟,借以凭吊远古英雄屈原的灵魂。

端阳:端午节。

晦冥:昏暗;

阴沉,昏暗气象,出自《史记.龟策列传》。

汨罗:汨罗江。

吊:凭吊,吊祭。

英灵:指屈原。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石榴花如火地开着,似乎正在笑话我,我只好自我解嘲道:其实,陶渊明既使不喝酒,也一样仰慕屈原卓然不群的清醒。

今天,我虽无法凭吊屈原,我也一样仰慕他。

海榴:即石榴,古人以石榴传自海外,故名。

渊明:指陶渊明,东晋诗人。

独:独自。

醒:清醒。

参考资料: 1、 温广义. 《历代诗人咏屈原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1982年:99—100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诗人在端午节遇到风雨,天气昏暗,使得汨罗江上没有人祭奠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者,屈原忠心为国却屡遭贬谪,怀才不遇,千年后的风雨还耽误了人们对屈原的祭奠和怀念,整个汨罗江上没有一处可以凭吊屈原英魂的地方,诗人心中不由得伤感起来,然而开放的榴花似乎在嘲笑诗人自寻烦恼,于是诗人只好自嘲的引用陶渊明的事迹,纵然陶渊明这样的纵情山水的隐士,对屈原的仰慕之情也丝毫未减。

全诗在平淡的天气描写和议论中抒发情感。

  此诗起句写景,先写端午节的天气,晦冥而有风雨,借景抒情,运用风雨之景为下文抒情做铺垫,第二句兴“英灵何在”之叹,诗人想起了屈原的怀才不遇,运用屈原之典故,进而感伤身世,为屈原以及自己的怀才不遇而感到愤懑,“汨罗无处吊英灵”一句中的“无处”既对应了上文的风雨晦暝,也抒发了屈原英灵无人凭吊的伤感。

  后两句将“榴花”拟人化,一个“笑”字赋予榴花以人的情感,使得全诗生动而蕴含趣味,诗人在与榴花的交流中,借榴花之“笑”流露自己虽有才华但是不得志的情感。

巧用了陶渊明的典故,运用对比的方法,表在自嘲,实指超脱自我。

一个”醒“字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回味无穷。

  整首诗委婉多姿,工致含蓄,表现了诗人贝琼对自己怀才不遇的哀伤,也同时抒发虽不被赏识但仍旧洒脱的豁达精神,表达诗人对隐士人格和精神的向往。

参考资料: 1、 孙正国.元代以来的端午诗词: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191

赠迮元霖

作者: 贝琼 朝代: 明代

迮生固长贫,赋诗朝忍饥。

破裘连百结,但觉诗愈奇。

锵然击天球,未作秋蛩悲。

呜呼识者死,举国无人知。

鼓柁洞庭湖,远过三高祠。

我无一斗酒,为生开两眉。

宇宙非不大,四顾将安之。

日落万山黑,百鸟争寒枝。

翩翩五色凤,寂寞双翅垂。

圣人坐明光,迟汝一来仪。

耕乐轩

作者: 贝琼 朝代: 明代

隐者东海头,安时事耕凿。

有田百亩余,相率治皛蜺。

我稼没牛腹,我书挂牛角。

三洲雷雨均,既耕必有获。

吹箫赛田租,操豚不为薄。

上给县官租,酣歌见真乐。

江南风景异,况乃赋敛数。

连云桑柘尽,池台总零落。

尚恐兵未休,远近无土著。

全生虎豹群,岂忍厌藜藿。

十月既望凤凰山晚归

作者: 贝琼 朝代: 明代

村黑畏冲虎,且复归柴门。

风林月未出,宿鸟争且喧。

浮云忽断续,万丈飞金盆。

湛湛天宇高,光气相吐吞。

我行月还逐,是身亦无根。

试求不死药,飞腾同久存。

老妻有斗酒,洗盏当前轩。

酌酒消我忧,万事俱忘言。

12345 共9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