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作者: 陶渊明 朝代: 魏晋

草庐寄穷巷,甘以辞华轩。

正夏长风急,林室顿烧燔。

一宅无遗宇,肪舟荫门前。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果菜始复生,惊鸟尚未还。

中宵伫遥念,一盼周九天。

总发抱孤介,奄出四十年。

形迹凭化往,灵府长独闲。

贞刚自有质,玉石乃非坚。

仰想东户时,余粮宿中田。

鼓腹无所思;

朝起暮归眠。

既已不遇兹,且遂灌我园。

草庐寄穷巷,甘以辞华轩。

茅屋盖在僻巷边,远避仕途心甘愿。

正夏长风急,林室顿烧燔。

当夏长风骤然起,林园宅室烈火燃。

一宅无遗宇,肪舟荫门前。

房屋焚尽无住处,船内遮荫在门前。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初秋傍晚景远阔,高高明月又将圆。

果菜始复生,惊鸟尚未还。

果菜开始重新长,惊飞之鸟尚未还。

中宵伫遥念,一盼周九天。

夜半久立独沉思,一眼遍观四周天。

总发抱孤介,奄出四十年。

年少守操即谨严,转眼已逾四十年。

形迹凭化往,灵府长独闲。

生命托付与造化,内心恬淡长安闲。

贞刚自有质,玉石乃非坚。

我性坚贞且刚直,玉石虽坚逊色远。

仰想东户时,余粮宿中田。

遥想东户季子世,余粮存放在田间。

鼓腹无所思;

朝起暮归眠。

饱食终日无忧虑,日出而作日入眠。

既已不遇兹,且遂灌我园。

既然我未逢盛世,姑且隐居浇菜园。

参考资料: 1、 孟二冬 .陶渊明集译注 :昆仑出版社 ,2008-01 . 2、 《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9月版,第545页

草庐寄穷巷,甘以辞华轩。

寄:寄托,依附。

甘:自愿。

辞:拒绝,告别,华轩:指富贵者乘坐的车子。

轩:占代一种供大夫以上乘坐的轻便车,“华轩”在这里是代指仕途之功名富贵。

正夏长风急,林室顿烧燔。

长风:大风。

林室:林木和住宅。

从此诗“果菜始复生”句可知,大火不仅焚毁了房屋,连同周围的林园也一并遭灾。

顿:顿时,立刻。

燔(fán烦):烧。

一宅无遗宇,肪舟荫门前。

宇:屋檐,引申为受覆庇、遮盖处。

航(f áng仿):船。

荫门前:谓遮荫于门前。

林室皆焚毁,只有门前的航舟内尚有遮荫处。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迢迢:遥远的样子。

这里形容秋夕景象的空阔辽远。

新秋夕:初秋的傍晚。

亭亭:高貌。

曹丕《杂诗》:“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

” 果菜始复生,惊鸟尚未还。

始复生:开始重新生长。

惊鸟:被火惊飞的鸟。

中宵伫遥念,一盼周九天。

中宵:半夜。

伫(zhǜ往):长时间地站立。

遥念:想得很远。

盼:看。

周:遍,遍及。

九天:这里指整个天地。

总发抱孤介,奄出四十年。

总发:即“总角”,称童年时代。

古时儿童束发于头顶。

陶渊明《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

”孤介:谓操守谨严,不肯同流合污。

奄:忽,很快地。

出:超出。

形迹凭化往,灵府长独闲。

形迹:身体,指生命。

凭:任凭。

化:造化,自然。

往:指变化。

灵府:指心。

《庄子·德充符):“不可入于灵府。

”成玄英疏:“灵府者,精神之宅也,所谓心也。

” 贞刚自有质,玉石乃非坚。

贞刚:坚贞刚直。

自:本来。

质:品质、品性。

乃:却。

这两句是说,我的品质坚贞刚直,比玉石都更坚贞。

仰想东户时,余粮宿中田。

仰想:遥想。

东户:东户季子,传说中上古太平时代的君主。

《淮南子·缨称训》:“昔东户季子之世,道路不拾遗,耒耜余粮宿诸田首。

”宿:存放。

中田:即田中。

鼓腹无所思;

朝起暮归眠。

鼓腹:饱食。

《庄子·马蹄》:“夫赫胥氏之时,民居而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

”无所思:无忧无虑。

既已不遇兹,且遂灌我园。

遂:就。

灌我园:浇灌我的田园。

这里指隐居躬耕。

参考资料: 1、 孟二冬 .陶渊明集译注 :昆仑出版社 ,2008-01 . 2、 《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9月版,第545页

草庐寄穷巷,甘以辞华轩。

正夏长风急,林室顿烧燔。

一宅无遗宇,肪舟荫门前。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果菜始复生,惊鸟尚未还。

中宵伫遥念,一盼周九天。

总发抱孤介,奄出四十年。

形迹凭化往,灵府长独闲。

贞刚自有质,玉石乃非坚。

仰想东户时,余粮宿中田。

鼓腹无所思;

朝起暮归眠。

既已不遇兹,且遂灌我园。

  “草庐寄穷巷,甘以辞华轩。

”起头这两句是写他这几年的平静生活。

“草庐”即他归田后营建的“草屋八九间”。

“穷巷”,偏僻的村巷。

“华轩”,达官乘坐的漂亮的车子,这里代指仕宦生活。

居陋巷而绝功名之念,这样的意思在归田后许多诗中屡见陈述。

这里用一个“甘”字,见出他这种态度出于自觉自愿,也显见他心情的平静自然。

可是,“正夏长风急,林室顿烧燔。

”天炎风息,丛集在一起的房子顿时烧掉了。

着一“顿”字,见出打击的沉重。

“一宅无遗宇,舫舟荫门前。

”他的住宅没有剩下一间房子,只好将船翻盖在门前,以遮蔽风雨。

“舫舟荫门前”一般解释为寄居在船上,似非确。

《归园田居》“榆柳荫后檐”与这句结构相同,“荫”也为覆盖的意思。

在陆地上以舟作棚,现时还常见着。

以上可谓第一段,写“遇火”情况。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曰“新秋”,曰“月将圆”,见出是七月将半的时令,离遇火已近一个月了。

“迢迢”,意同遥遥,显出秋夜给人漫长的感觉。

“亭亭”,高远的样子,这是作者凝视秋月的印象。

这两句既写出了节令的变化,又传出了作者耿耿不寐的心情。

这是火灾予他心理的刺激。

“果菜始复生,惊鸟尚未还。

”遭火熏烤的周围园圃中的果菜又活过来了,但受惊的鸟雀还没有飞回。

从“果菜始复生”见出他生计还有指望,而后一种情况又表示创巨的痛深。

在这样的秋夜里,他的心情是很不平静的:“中宵伫遥念,一盼周九天。

”半夜里他伫立遥想,顾盼之间真是“心事浩茫连广宇”了。

以上是第二段,写“遇火”后心情的不平静。

  下面第三段,所写是“中宵伫遥念”的内容。

作者先是自述平生操行:“总发抱孤介,奄出四十年。

”他说:我从小就有正直耿介的性格,一下子就是四十年了(作者此时四十四岁)。

“形迹凭化往,灵府长独闲。

”形体、行事随着时间的过去而衰老、而变化,可心灵一直是安闲的,没有染上尘俗杂念。

“孤介”、“独闲”,都表示他不同于流俗。

“贞刚自有质,玉石乃非坚。

”这两句意思说:我具备的贞刚的禀性,玉石也比不上它坚固。

这六句是对自己平生的检点,自慰的口吻里又显出自信。

他是在遭遇灾变之时作如此回想的,这也表示了他还将这样做,不因眼下困难而动摇。

接着他又想起一种理想的生活:“仰想东户时,余粮宿中田。

”“东户”,指传说中的古代帝王东户季子,据说那时民风淳朴,道不拾遗,余粮储放在田中也无人偷盗。

“中田”即田中。

“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

”这是说,那时候人们生活无忧无虑,人人都安居乐业。

这些“仰想”,表现了作者的向往之情,他当时处于那种艰难境地作这种联想,实在也是很自然的。

但是,这毕竟是空想。

“既已不遇兹,且遂灌我园。

”意思是说:既然已经遇不上这样的时代了,还是灌我的园、耕我的田吧。

这表现了作者面对现实的态度。

想起“东户时”,他的情绪不免又波动起来,但他又立即回到眼前的现实,心情又平静下来了。

后两句似乎还有这样的意思:丰衣足食不能凭空想,要靠自己的劳动。

这就与两年后写的《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所表达的思想相一致了。

  这首诗写作者“遇火”前后的生活情景和心情,很是真切,也很自然。

比如遇火前后作者心情由平静到不平静,是几经波折,多种变化,但都显得入情入理,毫不给人以故作姿态之感。

火灾的打击是沉重的,不能不带来情绪的反应,此诗若一味旷达,恐非合乎实际了。

诗人的可贵,就是以平素的生活信念来化解灾变的影响,以面对现实的态度坚定躬耕的决心,他终于经受住这次考验了。

参考资料: 1、 《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9月版,第544-545页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wen/1/15220208.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