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十里楼台倚翠微 文翻注译赏
十里楼台倚翠微。
百花深处杜鹃啼。
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
声声只道不如归。
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十里楼台倚翠微。
百花深处杜鹃啼。
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春天,诗人在偎依着青山的十里楼台边,听见了从盛开的百花深处传来的杜鹃啼叫声。
那声声杜鹃鸣就像和行道中人说话似的,与那随意飞飞停停的流莺不同。
惊梦觉,弄晴时。
声声只道不如归。
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在晴明的春日,杜鹃不断卖弄它那“不如归去”的“殷勤”的叫声,“行人”似从梦中惊醒。
这“行人”岂是不想回家啊,只是回家的日子还不能期望定下啊。
参考资料: 1、 常振国.分调绝妙好词 鹧鸪天:东方出版社,2001:13 2、 袁建林.杜鹃啼归:杜鹃: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56-57
十里楼台倚翠微。
百花深处杜鹃啼。
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翠微:青翠的山气,此指青翠掩映的山间幽深处。
杜鹃:又名杜宇、子规,叫声像“不如归去”;
啼:叫。
行人:离别在外的游子。
流莺:指黄莺。
取次:随意、任意。
惊梦觉,弄晴时。
声声只道不如归。
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惊梦觉:从睡梦中惊醒;
弄晴时:弄指卖弄,杜鹃在晴明的春日卖弄自己的叫声。
不如归:杜鹃的叫声像“不如归去”。
争奈:怎奈。
惊梦”两句:在晴朗温和的春日,杜鹃似乎在卖弄叫声,将客人砂梦中惊醒。
未可期:未可肯定的意思。
“期“,必韵意思。
参考资料: 1、 常振国.分调绝妙好词 鹧鸪天:东方出版社,2001:13 2、 袁建林.杜鹃啼归:杜鹃: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56-57
十里楼台倚翠微。
百花深处杜鹃啼。
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春天,诗人在偎依着青山的十里楼台边,听见了从盛开的百花深处传来的杜鹃啼叫声。
那声声杜鹃鸣就像和行道中人说话似的,与那随意飞飞停停的流莺不同。
翠微:青翠的山气,此指青翠掩映的山间幽深处。
杜鹃:又名杜宇、子规,叫声像“不如归去”;
啼:叫。
行人:离别在外的游子。
流莺:指黄莺。
取次:随意、任意。
惊梦觉,弄晴时。
声声只道不如归。
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在晴明的春日,杜鹃不断卖弄它那“不如归去”的“殷勤”的叫声,“行人”似从梦中惊醒。
这“行人”岂是不想回家啊,只是回家的日子还不能期望定下啊。
惊梦觉:从睡梦中惊醒;
弄晴时:弄指卖弄,杜鹃在晴明的春日卖弄自己的叫声。
不如归:杜鹃的叫声像“不如归去”。
争奈:怎奈。
惊梦”两句:在晴朗温和的春日,杜鹃似乎在卖弄叫声,将客人砂梦中惊醒。
未可期:未可肯定的意思。
“期“,必韵意思。
参考资料: 1、 常振国.分调绝妙好词 鹧鸪天:东方出版社,2001:13 2、 袁建林.杜鹃啼归:杜鹃: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56-57
十里楼台倚翠微。
百花深处杜鹃啼。
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
声声只道不如归。
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这首词通过咏杜鹃而思归怀人,构思巧妙。
上片写羁旅行人梦中得到杜鹃“殷勤”劝慰:山色青翠、春深花繁之时,流莺漫不经心地随意飞鸣,唯有杜鹃善解人意,于百花深处向行人殷勤劝慰。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写鹃啼的环境和季节。
青翠的山色,如何逊“《仰赠从兄兴宁真南》:“高山郁翠微”;
也用以指代青山,如杜牧《九日齐山登高》:“与客携壶上翠微”。
此处指青山,说在靠着青山的十里楼台的旁边,在春天百花盛开的深处,听见了杜鹃啼叫。
“殷勤白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说杜鹃在花间不断地叫着,好像对“行人”很有情感,不惜“殷勤”相告,比起黄莺的随意飞动,对人漠不关心,大不相同。
黄庭坚《次韵裴仲谋同年》:“烟沙篁竹江南岸,输与鸬鹚取次眠。
”也是用这个词来写鸟。
“行人”走在春色绚烂的优美环境中,心情本来是会愉悦的,但因为离家作客,所以听了杜鹃叫声,不免会引起思家之念,作客之愁。
那么,词中所写的美丽景色,又正好为杜鹃叫声的感人作了反衬。
下片写杜鹃对行人梦醒之后的声声规劝:羁旅之人一梦惊醒,已是阳光明媚,杜鹃仍在喋喋不休,“声声只道不如归”,本是好心规劝,谁知却帮了倒忙,反而使得羁旅之人益发孤寂、更多春愁,惹得他久久蓄积在心的思归怀人之情倾泻而出,再也控制不住,因而斥责杜鹃,“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在晴明的春日,杜鹃偏又卖弄它的叫声,“行人”从梦中惊醒,听到的还是声声的“不如归去”。
前面路上初闻鹃啼,感到“殷勤”;
听得太多,睡在床上也被叫得不安,叫的又是一句人所做不到的话,那“行人”心中自然也就变得有点烦躁了。
“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不是自己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生活不能由自己主宰,没有什么办法。
结句以反诘句收束全词,突出行客思归怀人之深切,点明本词题旨,同时又回答了杜鹃“不如归去”的声声规劝,句法巧妙,抒情委婉沉郁。
这是在烦躁中的思念,说是自言自语行,说是对杜鹃的回答也行。
这里表面上有埋怨鹃鸟无知、强聒难耐的意思,但归根到底,是对真正“作弄”人的生活遭遇的愤慨。
这片词,话说得比较直致,但内容还有曲折。
同样听到一种鹃声,不同的诗人、词家,可以从各自的处境、各样的角度写出不同的感受。
杜荀鹤的“啼得血流无用处,不如缄口过残春”,是愤慨文章无用之言;
韦应物的“邻家孀妇抱儿泣,我独展转为何情”,是同情丈夫死在外地的寡妇之言;
朱敦儒的“月解重圆星解聚,如何不见人归?
今春还听杜鹃啼”,是痛心国土沦陷,南北亲人不能团聚之言;
范仲淹的“春光无限好,犹道不如归”,是豁达之言;
杨万里的“自出锦江归未得,至今犹劝别人归”,是诙谐之言。
晏几道这首词,则是对浪迹在外、有家难归的生活的叹息之言,写得真切,有一定的感染力;
结尾两句,用反跌之笔表曲折之情,意境尤深。
参考资料: 1、 袁建林.杜鹃啼归:杜鹃: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56-57 2、 苏骅.月虽故乡明:乡情篇: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132-133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wen/1/30104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