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当日佳期鹊误传

作者: 晏几道 朝代: 宋代

当日佳期鹊误传。

至今犹作断肠仙。

桥成汉渚星波外,人在鸾歌凤舞前。

欢尽夜,别经年。

别多欢少奈何天。

情知此会无长计,咫尺凉蟾亦未圆。

当日佳期鹊误传。

至今犹作断肠仙。

桥成汉渚星波外,人在鸾歌凤舞前。

鹊误传:传说鹊鸣兆有来客。

欢尽夜,别经年。

别多欢少奈何天。

情知此会无长计,咫尺凉蟾亦未圆。

凉蟾:冷月。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当日佳期鹊误传。

至今犹作断肠仙。

桥成汉渚星波外,人在鸾歌凤舞前。

欢尽夜,别经年。

别多欢少奈何天。

情知此会无长计,咫尺凉蟾亦未圆。

  这是一首七夕词,写的仍是人们所熟悉的神话故事。

把牛郎、织女称作“断肠仙”,颇新颖,当时小晏的创意,而“佳期鹊误传”的情节,则未知其具体缘由和相关依据,尚待有关资料之发现,方可查考。

全词的重点,当是过片三句所抒发的感慨:“欢尽夜,别经年。

别多欢少奈何天”!

牛、女盼望一年,方可一夕相逢,七夕之夜纵然可以尽情欢乐,也抵挡不了三百六十四天的离别相思之苦,这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无可奈何,就是明明知道它不公平、不合理,可就是没法改变这样的事实,左思右想,拿它没办法。

这就是不能解决的矛盾,不能愈合的创伤,不能消除的恨事:这也正是七夕故事的“悲剧性”之所在,也是它获得关注、获得同情的根本原因。

就这一点看,小晏这首词还是颇有深度的。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wen/1/30118379.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