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山抹微云

作者: 秦观 朝代: 宋代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

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

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万点 一作:数点)销魂。

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

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

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

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

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万点 一作:数点)会稽山上,云朵淡淡的像是水墨画中轻抹上去的一半;

越州城外,衰草连天,无穷无际。

城门楼上的号角声,时断时续。

在北归的客船上,与歌妓举杯共饮,聊以话别。

回首多少男女间情事,此刻已化作缕缕烟云散失而去。

眼前夕阳西下,万点寒鸦点缀着天空,一弯流水围绕着孤村。

销魂。

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

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

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悲伤之际又有柔情蜜意,心神恍惚下,解开腰间的系带,取下香囊。

徒然赢得青楼中薄情的名声罢了。

此一去,不知何时重逢?

离别的泪水沾湿了衣襟与袖口。

正是伤心悲情的时候,城已不见,万家灯火已起,天色已入黄昏。

参考资料: 1、 叶嘉莹 徐培均.秦观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2003:73-83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qiáo)门。

暂停征棹(zhào),聊共引离尊。

多少蓬(péng)莱(lái)旧事,空回首、烟霭(ǎi)纷纷。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万点 一作:数点)连:一作“黏”。

谯门:城门。

引:举。

尊:酒杯。

蓬莱旧事:男女爱情的往事。

烟霭:指云雾。

销魂。

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谩(màn)赢得、青楼薄幸名存。

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

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消魂:形容因悲伤或快乐到极点而心神恍惚不知所以的样子。

谩:徒然。

薄幸:薄情。

参考资料: 1、 叶嘉莹 徐培均.秦观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2003:73-83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qiáo)门。

暂停征棹(zhào),聊共引离尊。

多少蓬(péng)莱(lái)旧事,空回首、烟霭(ǎi)纷纷。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万点 一作:数点)会稽山上,云朵淡淡的像是水墨画中轻抹上去的一半;

越州城外,衰草连天,无穷无际。

城门楼上的号角声,时断时续。

在北归的客船上,与歌妓举杯共饮,聊以话别。

回首多少男女间情事,此刻已化作缕缕烟云散失而去。

眼前夕阳西下,万点寒鸦点缀着天空,一弯流水围绕着孤村。

连:一作“黏”。

谯门:城门。

引:举。

尊:酒杯。

蓬莱旧事:男女爱情的往事。

烟霭:指云雾。

销魂。

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谩(màn)赢得、青楼薄幸名存。

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

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悲伤之际又有柔情蜜意,心神恍惚下,解开腰间的系带,取下香囊。

徒然赢得青楼中薄情的名声罢了。

此一去,不知何时重逢?

离别的泪水沾湿了衣襟与袖口。

正是伤心悲情的时候,城已不见,万家灯火已起,天色已入黄昏。

消魂:形容因悲伤或快乐到极点而心神恍惚不知所以的样子。

谩:徒然。

薄幸:薄情。

参考资料: 1、 叶嘉莹 徐培均.秦观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2003:73-83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

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

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万点 一作:数点)销魂。

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

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

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这首《满庭芳》是秦观最杰出的词作之一。

起拍开端“山抹微云,天连衰草”,雅俗共赏,只此一个对句,便足以流芳词史了。

一个“抹”字出语新奇,别有意趣。

“抹”字本意,就是用别一个颜色,掩去了原来的底色之谓。

传说,唐德宗贞元时阅考卷,遇有词理不通的,他便“浓笔抹之至尾”。

至于古代女流,则时时要“涂脂抹粉”亦即用脂红别色以掩素面本容之义。

  按此说法,“山抹微云”,原即山掩微云。

若直书“山掩微云”四个大字,那就风流顿减,而意致全无了。

词人另有“林梢一抹青如画,知是淮流转处山。

”的名句。

这两个“抹”字,一写林外之山痕,一写山间之云迹,手法俱是诗中之画,画中之诗,可见作者是有意将绘画笔法写入诗词的。

少游这个“抹”字上极享盛名,婿宴席前遭了冷眼时,便“遽起,叉手而对曰:”某乃山抹微云女婿也!

“以至于其虽是笑谈,却也说明了当时人们对作者炼字之功的赞许。

山抹微云,非写其高,概写其远。

它与”天连衰草“,同是极目天涯的意思:一个山被云遮,便勾勒出一片暮霭苍茫的境界;

一个衰草连天,便点明了暮冬景色惨淡的气象。

全篇情怀,皆由此八个字里而透发。

  “画角”一句,点明具体时间。

古代傍晚,城楼吹角,所以报时,正如姜白石所谓“正黄昏,清角吹寒,都空城”,正写具体时间。

“暂停”两句,点出赋别、饯送之本事。

词笔至此,便有回首前尘、低回往事的三句,稍稍控提,微微唱叹。

妙“烟霭纷纷”四字,虚实双关,前后相顾。

“纷纷”之烟霭,直承“微云”,脉络清晰,是实写;

而昨日前欢,此时却忆,则也正如烟云暮霭,分明如,而又迷茫怅惘,此乃虚写。

  接下来只将极目天涯的情怀,放眼前景色之间,又引出了那三句使千古读者叹为绝唱的“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于是这三句可参看元人马致远的名曲《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天涯”,抓住典型意象,巧用画笔点染,非大手不能为也。

少游写此,全神理,谓天色既暮,归禽思宿,却流水孤村,如此便将一身微官濩落,去国离群的游子之恨以“无言”之笔言说得淋漓尽致。

词人此际心情十分痛苦,他不去刻画这一痛苦的心情,却将它写成了一种极美的境界,难怪令人称奇叫绝。

  下片中“青楼薄幸”亦值得玩味。

此是用“杜郎俊赏”的典故:杜牧之,官满十年,弃而自便,一身轻净,亦万分感慨,不屑正笔稍涉宦郴字,只借“闲情”写下了那篇有名的“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其词意怨愤谑静。

而后人不解,竟以小杜为“冶游子”。

少游之感慨,又过乎牧之之感慨。

  结尾“高城望断”。

“望断”这两个字,总收一笔,轻轻点破题旨,此前笔墨倍添神采。

而灯火黄昏,正由山林微云的傍晚到“纷纷烟霭”的渐重渐晚再到满城灯火,一步一步,层次递进,井然不紊,而惜别停杯,流连难舍之意也就尽其中了。

  这首词笔法高超还韵味深长,至情至性而境界超凡,非用心体味,不能得其妙也。

后,秦观因此得名“山抹微云君”。

参考资料: 1、 周汝昌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826-831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wen/1/30983775.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