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作者: 秦观 朝代: 宋代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

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

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

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

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

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

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西城的杨柳逗留着春天的柔情,使我想起离别时的忧伤,眼泪很难收回。

还记得当年你为我拴着归来的小舟。

绿色的原野,红色的桥,是我们当时离别的情形。

而如今你不在,只有水孤独地流着。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

飞絮花时候、一登楼。

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美好的青春不为少年时停留,离别的苦恨,何时才到头?

飘飞的柳絮,落花满地的时候我登上楼台。

即使江水都化作泪水,也流不尽,依然有愁苦在心头。

参考资料: 1、 陆林 编注.白话解说——宋词.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92-93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

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

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弄春:谓在春日弄姿。

明徐渭《赋得万绿枝头红一点》诗:“名园树树老啼莺,叶底孤花巧弄春。

”离忧:离别的忧思;

离人的忧伤。

唐杜甫《长沙送李十一》诗:“李杜齐名真忝窃,朔云寒菊倍离忧。

”多情:指钟情的人。

宋张先《南乡子·京口》词:“春水一篙残照阔,遥遥,有个多情立画桥。

”归舟:返航的船。

南朝宋谢灵运《酬从弟惠连》诗:“梦寐伫归舟,释我吝与劳。

” 韶(sháo)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

飞絮(xù)花时候、一登楼。

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韶华:美好的时光。

常指春光。

唐戴叔伦《暮春感怀》诗:“东皇去后韶华尽,老圃寒香别有秋。

”飞絮:飘飞的柳絮。

北周庾信《杨柳歌》:“独忆飞絮鹅毛下,非复青丝马尾垂。

”春江:春天的江。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 参考资料: 1、 陆林 编注.白话解说——宋词.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92-93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

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

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西城的杨柳逗留着春天的柔情,使我想起离别时的忧伤,眼泪很难收回。

还记得当年你为我拴着归来的小舟。

绿色的原野,红色的桥,是我们当时离别的情形。

而如今你不在,只有水孤独地流着。

弄春:谓在春日弄姿。

明徐渭《赋得万绿枝头红一点》诗:“名园树树老啼莺,叶底孤花巧弄春。

”离忧:离别的忧思;

离人的忧伤。

唐杜甫《长沙送李十一》诗:“李杜齐名真忝窃,朔云寒菊倍离忧。

”多情:指钟情的人。

宋张先《南乡子·京口》词:“春水一篙残照阔,遥遥,有个多情立画桥。

”归舟:返航的船。

南朝宋谢灵运《酬从弟惠连》诗:“梦寐伫归舟,释我吝与劳。

” 韶(sháo)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

飞絮(xù)花时候、一登楼。

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美好的青春不为少年时停留,离别的苦恨,何时才到头?

飘飞的柳絮,落花满地的时候我登上楼台。

即使江水都化作泪水,也流不尽,依然有愁苦在心头。

韶华:美好的时光。

常指春光。

唐戴叔伦《暮春感怀》诗:“东皇去后韶华尽,老圃寒香别有秋。

”飞絮:飘飞的柳絮。

北周庾信《杨柳歌》:“独忆飞絮鹅毛下,非复青丝马尾垂。

”春江:春天的江。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 参考资料: 1、 陆林 编注.白话解说——宋词.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92-93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

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

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

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

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首句“西城杨柳弄春柔”貌似纯写景,实则有深意。

因为这柳色,通常能使人联想到青春及青春易逝,又可以使人感春伤别。

“弄春柔”的“柔”字,便有百种柔情,“弄”字则有故作撩拨之意。

赋予无情景物以有情,寓拟人之法于无意中。

“杨柳弄春柔”的结果,便是惹得人“动离忧,泪难收”。

以下写因柳而有所感忆:“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

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这里暗示,这杨柳不是任何别的地方的杨柳,而是靠近水驿的长亭之柳,所以当年曾系归舟,曾有离别情事这地方发生。

那时候,一对有情人,就踏过红色的板桥,眺望春草萋萋的原野,这儿话别。

一切都记忆犹新,可是眼前呢,风景不殊,人儿已天各一方了。

“水空流”三字表达的惆怅是深长的。

  过片“韶华不为少年留”是因为少年既是风华正茂,又特别善感的缘故,所谓说“恨悠悠,几时休?

”两句无形中又与前文的“泪难收”、“水空留”唱和了一次。

“飞絮落花时节一登楼”说不登则已,“一登”就这杨花似雪的暮春时候,真正是“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这是一个极其巧妙的比喻,它妙就妙一下子将从篇首开始逐渐写出的泪流、水流、恨流挽合做一江春水,滔滔不尽地向东奔去,使人沉浸感情的洪流中。

这比喻不是突如其来的,而是逐渐汇合,水到渠成的。

  此词写柳,妙“弄春柔”一语,笔意入微,妥贴自然,把拟人手法于无意中出之,化无情之柳为多情之物;

此词写愁,妙引而不发,语气微婉,最后由景触发一个巧妙的比喻:清泪、流水和离恨融汇成一股情感流,言尽而情不尽。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wen/1/30987763.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