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碧桃天上栽和露

作者: 秦观 朝代: 宋代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

乱山深处水萦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

轻寒细雨情何限!

不道春难管。

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

乱山深处水萦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

天上碧桃露滋养,不同俗卉与凡花。

乱山之中,萦水之畔,可惜一支如画为谁开?

轻寒细雨情何限!

不道春难管。

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

清寒细雨显柔情,怎奈春光短暂,美景将逝。

为君酣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分人断肠。

参考资料: 1、 王友胜选注.唐宋词选:太白文艺出版社,2004年:256 2、 蔡毅 胡有清.中国历代饮酒诗赏析:江苏文艺出版社,1991年:214-215 3、 程艳杰 靳艳萍编著.宋词三百首 精读·故事 (上册):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314-316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

乱山深处水萦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

碧桃:一种观赏桃花。

此指仙桃,借以赞颂主人的宠姬碧桃。

数:辈。

萦(yíng)回:盘转回旋。

轻寒细雨情何限!

不道春难管。

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

不道:不奈,不堪。

这里“春”为双关语,既指喻作者对碧桃的赏爱,也寓有碧桃春心萌动,又难以表述之意。

君:指花,也指双方。

参考资料: 1、 王友胜选注.唐宋词选:太白文艺出版社,2004年:256 2、 蔡毅 胡有清.中国历代饮酒诗赏析:江苏文艺出版社,1991年:214-215 3、 程艳杰 靳艳萍编著.宋词三百首 精读·故事 (上册):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314-316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

乱山深处水萦(yíng)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

天上碧桃露滋养,不同俗卉与凡花。

乱山之中,萦水之畔,可惜一支如画为谁开?

碧桃:一种观赏桃花。

此指仙桃,借以赞颂主人的宠姬碧桃。

数:辈。

萦回:盘转回旋。

轻寒细雨情何限!

不道春难管。

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

清寒细雨显柔情,怎奈春光短暂,美景将逝。

为君酣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分人断肠。

不道:不奈,不堪。

这里“春”为双关语,既指喻作者对碧桃的赏爱,也寓有碧桃春心萌动,又难以表述之意。

君:指花,也指双方。

参考资料: 1、 王友胜选注.唐宋词选:太白文艺出版社,2004年:256 2、 蔡毅 胡有清.中国历代饮酒诗赏析:江苏文艺出版社,1991年:214-215 3、 程艳杰 靳艳萍编著.宋词三百首 精读·故事 (上册):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314-316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

乱山深处水萦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

轻寒细雨情何限!

不道春难管。

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

  这首词有一段颇具传奇色彩的本事:“秦少游寓京师,有贵官延饮,出宠妓碧桃侑觞,劝酒惓惓。

少游领其意,复举觞劝碧桃。

贵官云:‘碧桃素不善饮。

’意不欲少游强之。

碧桃曰:‘今日为学士拼了一醉!

”引巨觞长饮。

少游即席赠《虞美人》词曰(略)。

合座悉恨。

贵官云:‘今后永不令此姬出来!

’满座大笑。

”(《绿窗新话》卷上)   是否真有此“本事”,不得而知。

但它对理解此词的蕴意、寄托却颇有启发。

生于非地的一支碧桃,在乱山深处孤独自开,不被人赏,那正是美人命运的象征。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

”首句化用唐诗人高蟾《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语。

先声夺人,高雅富丽。

那是只有天宫才可能有的一株碧桃啊!

又况和露而种,更呈其鲜艳欲滴之娇情妍态。

如此光艳照人,自然不是凡花俗卉之胚数。

词人从正、反两面对其褒扬至极。

“不是”二字颇耐人玩味。

诗歌理论家们常常强调中国诗词在不用系词的情况下所取得的成就,并认为这种成就正是得益于系词的缺失。

其实,这并不完全正确。

系词的出现,从语法角度看,它表示的只是两个词之间的等同,但当其运用于中国古典诗词之中时,它却传达出某些与这种等同相抵触的言外之意,换言之,“是”暗含了“不是”或“也许不是”,“不是”又暗含着“已经是”或“然而却是”,以其内在的歧义达到一种反讽的陈述。

“不是凡花数”越是说得斩钉截铁,越是让人感到隐含有不愿接受的现实在。

事实正是如此:“乱山深处水萦回。

”一“乱”一“深”,见其托身非所、处地之荒僻。

尽管依然在萦回盘旋的溪水边开得盈盈如画,“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

”没人欣赏没人问,美又何然?

也许可以保持那份高洁与矜持,然而总是遗恨!

从而表现出碧桃不得意的遭遇和寂寞难耐的凄苦心境。

杜甫有:“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陆游有“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意蕴与此略似,而此篇吟咏之深沉过之。

杜诗、陆词皆正面点出花之“无主”,而秦词只以“为谁开”的探询语气,将“无主”之慨妥婉出之,音情更显得低徊摇荡。

  上片以花象征美人,然着笔在花。

高贵不凡之身无奈托于荒山野岭,盈盈如画只是孤独自开,洁爱自好也难禁凄凄含愁,款款妙笔传其形神兼备。

  下片始转写美人。

前二句见其惜春之心。

微微春寒,细雨霏霏,这如画一枝桃花更显出脉脉含情。

然而也许女主人公的忧虑太深重了,春天宜人的风物也很快从她忧伤的目光底下滑过去,终于发出了“不道春难管”的一声伤叹。

是啊,无奈春光不由人遣,无法把留。

它已经是“寂寞开无主”了,有何人来怜爱它呢?

到了明年此时,它是否还是“依旧笑春风”呢?

叹之、怜之、伤之。

伤春也是自伤。

即如此般芳洁光艳,终是青春难驻,年华易往!

尾末两句写惜别。

“为君沉醉又何妨。

”难得知音怜爱,却又要匆匆行别,为报所欢,拼却一醉,应是理所为然,何况更是欲借以排遣愁绪。

醉意恍惚中也许能减却几分离索的凄凉吧!

可是转念一想:“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

”如今一醉颜红,自然是容易的,然而,酒醒之后呢?

心爱的人儿不见了,不是更令人肠断?

不,不能沉醉,哪怕只是一起度过这短暂的离别时分也是好的啊!

沉醉又不能沉醉的矛盾以“只怕”二字委婉出之。

“何妨”是为了他,“只怕”也是因为他,惜别之情深自见。

  全词情感发展万转千回,深沉蕴藉。

词情亦进亦退,亦退亦进地委婉曲折地前进,每一份情感,都紧紧地跟随着它的否定:“不是凡花数”却是凡花命;

乱山深处“一枝如画”,依然无人赏识;

“轻寒细雨”,风物宜人,又恨留春不住;

为君不惜一醉颜红,又怕酒醒时候更添愁,只好任凭愁来折磨她了。

最后,在“断人肠”的怨叹声中词情戛然而止,收到了凄咽恻断的艺术效果。

  词作在艺术表现上运用的是传统的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

花,为美人之象征,在美人身上,我们又不难看出词人自身的影子,亦花亦美人亦词人。

词人本是一位“少豪俊,慷慨溢于言辞”(《宋史·秦观传》)的才俊之士,却不为世用,仕途抑塞,历尽坎坷,自然是满腹怀才不遇的不平。

然而在那埋没人才的社会里,这不平,向谁去诉说?

诉说又有何用?

只好“借他人酒杯,浇胸中块垒”。

于是当词人为美人的命运深情叹咏的时候,他其实正是在寄寓身世,抒自身怀抱。

也正是词人身世之感的打入,使得此词的意义大大超越于这则“本事”。

词心所系,寄托遥深,乃是香草美人手法极其成功的运用。

全词处处紧扣,而又不着痕迹,极尽含蓄委婉之致,表现了精湛的艺术技巧。

读者可知,骚赋之法,“衣被辞人,非一代也”。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wen/1/30994742.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