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侍御赴安西

作者: 高适 朝代: 唐代

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

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

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

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

  此诗为送友人从军塞外而作,其中强烈表达了立功异域的战斗激情,和乐观豪迈的昂扬意绪。

  首联“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紧扣题意,写李侍御即将跨马远征。

以“飞蓬”喻“行子”,自然使人联想到“行子”身影的轻疾,可谓形神毕现。

  “铁骢”为青黑色相杂的马,本已矫健迅疾,再加上主人挥鞭,自然是凌厉如飞了。

以“金”、“铁”来修饰“鞭”和“骢”,平添坚强的力度。

故一发端,颇具顿挫之力,使“行子”轻捷如飞,意气昂扬的气势与英姿如在眼前。

  颔联“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紧承上联送别之意。

友人远征“万里”,是为求取“功名”,自当鼓励,因此不得挽留。

临别之际,万千“心事”,一言难尽,全寄托在“一杯”别酒之中。

此联极尽纵横捭阖之能事。

先从“万里外”一笔推开,展现出巨大的空间,表现李侍御豪迈的激情、飞动的气势。

但紧接着一笔收勒,又回到别筵。

这“一杯”中包含了哪些“心事”,诗人没有明写,但不难推测,它包含着深挚的惜别,“万里”征途的担心;

前程珍重的祝愿;

“功名”早立的期望等等,感情极为深沉厚重。

一开一阖之际,极富抑扬顿挫之力。

  颈联“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

指李侍御远赴安西所经之地。

汉代李陵与匈奴交战的遮虏障远在燕支山之北,而李侍御所赴的安西则更在此之外。

此句上承“金鞭”句、 “功名”句;

对句指李侍御家室亲友所在之地——太白峰东的长安。

这句上承“行子”句、“心事”句,虽不明言心事,而心事自含其中。

“虏障”与“秦城”之间,遥隔万里,临发之际,回望秦城, 自不免有所系恋,但“功名万里外”的豪情壮志又激励征人挥鞭直指前路。

这一联只列地名,不直接书事言情,而情、事俱含其中。

  尾联再一笔宕开,境界进一步扩大。

安西与长安,相距万里,关山阻隔,归路茫茫,在地域广阔的画面上,浓墨重彩的勾勒,既是写景,更是托情。

尾联继“离魂莫惆怅”的殷切劝慰之后,奇峰突起,以“看取宝刀雄”的放声高唱,将激昂壮别、立功异域的雄心壮志喷涌而出,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

  这首送别诗最动人的地方,是融注于诗中的雄壮豪放之情,同时,诗人以意驱象,既有“飞蓬”、“铁骢”的形象描绘,又有广袤万里的空间描绘,这些超迈遒劲、雄浑阔大的形象,不仅体现了诗人感情的豪壮,同时也焕发出昂扬奋发的盛唐时代精神。

参考资料: 1、 刘学锴撰.《唐诗选注评鉴 上卷》:中州古籍出版社,2013.09:第475页 2、 《唐诗鉴赏辞典补编》.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年6月版,第206-208页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wen/1/31460341.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