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 文注
观李九少府翥树宓子贱神祠碑 文
吾友吏兹邑,亦尝怀宓公。
安知梦寐间,忽与精灵通。
一见兴永叹,再来激深衷。
宾从何逶迤,二十四老翁。
于焉建层碑,突兀长林东。
作者无愧色,行人感遗风。
坐令高岸尽,独对秋山空。
片石勿谓轻,斯言固难穷。
龙盘色丝外,鹊顾偃波中。
形胜驻群目,坚贞指苍穹。
我非王仲宣,去矣徒发蒙。
行路难二首 文
长安少年不少钱,能骑骏马鸣金鞭。
五侯相逢大道边, 美人弦管争留连。
黄金如斗不敢惜,片言如山莫弃捐。
安知憔悴读书者,暮宿灵台私自怜。
君不见富家翁,旧时贫贱谁比数。
一朝金多结豪贵, 万事胜人健如虎。
子孙成行满眼前,妻能管弦妾能舞。
自矜一身忽如此,却笑傍人独愁苦。
东邻少年安所如, 席门穷巷出无车。
有才不肯学干谒,何用年年空读书。
燕歌行 文翻注译赏
人日寄杜二拾遗 文翻译赏
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
身在远藩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
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
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
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人日这天,我给杜甫写一首诗寄到成都草堂,我在这儿怀念你,怀念我们共同的故乡。
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
春天到来,柳叶萌芽,梅花盛开,本该令人愉悦,但飘泊异地的游子却被撩动了乡愁。
身在远藩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
当时国家多难,干戈未息,以高适的文才武略,本应参与朝廷大政,建树功业,可是偏偏远离京国,身在南蕃。
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正承百忧千虑而来,身当乱世,作客他乡,今年此时,已是相思不见,明年又在何处,难以预料。
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
生活虽困顿,却也闲散自适,不可能知道此时竟辜负了随身的书剑,老于宦途风尘之中。
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
这是说自己老迈疲癃之身,辱居刺史之位,国家多事而无所作为,内心有愧于到处飘泊流离的友人。
参考资料: 1、 《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387页 2、 《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386-387页
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人日这天,我给杜甫写一首诗寄到成都草堂,我在这儿怀念你,怀念我们共同的故乡。
人日:汉族传统节日,时在农历正月初七。
农历正月初七。
薛道衡《人日思归》“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 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
春天到来,柳叶萌芽,梅花盛开,本该令人愉悦,但飘泊异地的游子却被撩动了乡愁。
身在远藩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
当时国家多难,干戈未息,以高适的文才武略,本应参与朝廷大政,建树功业,可是偏偏远离京国,身在南蕃。
远蕃:蜀。
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正承百忧千虑而来,身当乱世,作客他乡,今年此时,已是相思不见,明年又在何处,难以预料。
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
生活虽困顿,却也闲散自适,不可能知道此时竟辜负了随身的书剑,老于宦途风尘之中。
书剑:喻文武。
《史记》“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
这是说自己老迈疲癃之身,辱居刺史之位,国家多事而无所作为,内心有愧于到处飘泊流离的友人。
二千石:汉太守官俸二千石。
东西南北人:丘曾称“今丘也,东南西北之人也”,指四方奔走。
参考资料: 1、 《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387页 2、 《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386-387页
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
身在远藩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
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
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
此诗是高适在蜀州刺史任上寄怀杜甫之作。
人日,是农历正月初七日。
杜二,即杜甫。
杜甫居成都时,高适与之过从甚密,此诗慰故人思乡之情,发世事难料之叹,抒无所作为之憾。
全诗每四句一段,共分三段。
每段换韵,开头是平声阳韵,中间是仄声御韵,末段是平声真韵。
“人日题诗寄草堂”,起句便单刀直入点题。
人日:农历正月初七。
古人相信天人感应,以岁后第七日为人日。
汉魏以后,人日逐渐从单一的占卜活动,发展成为包括庆祝、祭祀等活动内容的节日。
到了唐代,民间仍相当重视人日节。
不仅仅专用作祈祥祝安,又衍添了一层思亲念友的气氛。
此节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
“遥怜故人思故乡”,“遥怜”的“怜”,正是表示二人感情的字眼,通篇都围绕这“怜”字生发展开。
“思故乡”,既是从自己说,也是从杜甫说,满目疮痍的中原,同是他们的故乡。
紧接着“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便是这思乡情绪的具体形容。
春天到时,柳叶萌芽,梅花盛开,应该是令人愉悦的,但在飘泊异地的游子心中,总是容易撩动乡愁,而使人“不忍见”,一见就“断肠”,感情不能自已了。
中间四句是诗意的拓展和深化,有不平,有忧郁,又有如大海行舟、随波飘转、不能自主的渺茫与怅惘,感情是复杂的。
换用仄声韵,正与内容十分协调。
“身在南蕃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
”“预”是参与朝政之意。
尽管如此,诗人的爱国热忱却未衰减,面对动荡不已的时局,自然是“心怀百忧复千虑”了。
当时,不仅安史叛军在中原还很猖獗,即就蜀中局势而言,也并不平静,此诗写后的两三个月,便发生了梓州刺史段子璋的叛乱。
这“百忧千虑”,也正是时局艰难的反映。
杜甫《追酬高蜀州人日见寄》:“叹我凄凄求友篇,感君郁郁匡时略”,是很深刻地领会到高适这种复杂情思的。
“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此忧之深,虑之远,更说明国步艰难,有志莫申。
深沉的感喟中,隐藏了内心无限的哀痛。
瞻望未来,深感渺茫,回顾往昔,事难前定。
这就自然地逗出了末段。
“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
”诗人早年曾隐身“渔樵”《封丘作》,“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
”这“愧”的内涵是丰富的,它蕴含着自己匡时无计的孤愤,和对友人处境深挚的关切。
这种“愧”,更见得两人交谊之厚,相知之深。
这首诗,没有华丽夺目的词藻,也没有刻意雕琢的警句,有的只是浑朴自然的语言,发自肺腑的真情流贯全篇。
那抑扬变换的音调,很好地传达了起伏跌宕的感情。
像这种“直举胸情,匪傍书史”的佳作,可算是汉魏风骨的嗣响。
参考资料: 1、 《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385页 2、 《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386-387页
送李少府时在客舍作 文翻译
相逢旅馆意多违,暮雪初晴候雁飞。
主人酒尽君未醉,薄暮途遥归不归。
相逢旅馆意多违,暮雪初晴候雁飞。
你我在旅馆相遇,不由我忧喜交集。
暮雪才刚刚停下,归雁正向南飞去。
主人酒尽君未醉,薄暮途遥归不归。
主人的酒已喝光,为友你还无醉意。
天色晚路程遥遥,不知你归不归去?
参考资料: 1、 高光复.高适岑参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11月第1版:135-137
相逢旅馆意多违,暮雪初晴候雁飞。
你我在旅馆相遇,不由我忧喜交集。
暮雪才刚刚停下,归雁正向南飞去。
“相逢”句:说与李少府在旅馆相逢,不由心意徘徊,充满矛盾。
违,徘徊。
《诗·邶风·谷风》:“中心有违”。
“暮雪”句。
说薄暮时分,大雪初晴,北雁南飞。
候雁,随季节变换,春时北飞,冬时南归的大雁。
主人酒尽君未醉,薄暮途遥归不归。
主人的酒已喝光,为友你还无醉意。
天色晚路程遥遥,不知你归不归去?
“主人”句:说主人的酒已喝光,而客人您还未喝够量。
主人,诗人自指。
“薄暮”句。
说天色将晚,路程还远,不知您还回不回家了?
薄暮,傍晚,太阳将要落山的时候。
参考资料: 1、 高光复.高适岑参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11月第1版:135-137
别韦参军 文翻
二十解书剑,西游长安城。
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
国风冲融迈三五,朝廷欢乐弥寰宇。
白璧皆言赐近臣,布衣不得干明主。
归来洛阳无负郭,东过梁宋非吾土。
兔苑为农岁不登,雁池垂钓心长苦。
世人遇我同众人,唯君于我最相亲。
且喜百年见交态,未尝一日辞家贫。
弹棋击筑白日晚,纵酒高歌杨柳春。
欢娱未尽分散去,使我惆怅惊心神。
丈夫不作儿女别,临岐涕泪沾衣巾。
二十解书剑,西游长安城。
二十岁便文武精通,向西游历闯荡京城。
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
抬头仰望宫廷大门,指日便可位取公卿。
国风冲融迈三五,朝廷欢乐弥寰宇。
国家风气和洽超过三皇五帝,朝廷的礼乐教化已遍及寰宇。
白璧皆言赐近臣,布衣不得干明主。
白玉珍宝都说赐给身边近臣,百姓平民就不可能拜见明主。
归来洛阳无负郭,东过梁宋非吾土。
回到了洛阳却没有半垅良田,东行梁宋这也不是我的故土。
兔苑为农岁不登,雁池垂钓心长苦。
在兔苑里垦田没有多少收成,在雁池边垂钓内心常常痛苦。
世人遇我同众人,唯君于我最相亲。
世人待我如同众多普通的人,只有您对我来说才最为知心。
且喜百年见交态,未尝一日辞家贫。
更欣喜一生相交态度无改变,没有一次推却称说自家清贫。
弹棋击筑白日晚,纵酒高歌杨柳春。
我们一起下棋奏乐从早到晚,纵酒高歌在杨柳青青的早春。
欢娱未尽分散去,使我惆怅惊心神。
欢乐没有尽兴就要分手离去,这让我惆怅不已又黯然伤神。
丈夫不作儿女别,临岐涕泪沾衣巾。
大丈夫不作小儿女那样分别,在路口挥洒热泪打湿了衣巾。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501-502 2、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218-219
送蹇秀才赴临洮 文翻
怅望日千里,如何今二毛。
犹思阳谷去,莫厌陇山高。
倚马见雄笔,随身唯宝刀。
料君终自致,勋业在临洮。
怅望日千里,如何今二毛。
怅望一日千里,如今头上有了白发。
犹思阳谷去,莫厌陇山高。
还想奔赴阳谷,不嫌陇山山高。
倚马见雄笔,随身唯宝刀。
倚马可见纸笔,随身只带宝刀。
料君终自致,勋业在临洮。
预料你终能自致高位,建功立业的地方就在临洮。
参考资料: 1、 谢楚发 等.高适岑参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2:82-83
奉酬北海李太守丈人夏日平阴亭 文
天子股肱守,丈人山岳灵。
出身侍丹墀,举翮凌青冥。
当昔皇运否,人神俱未宁。
谏官莫敢议,酷吏方专刑。
谷永独言事,匡衡多引经。
两朝纳深衷,万乘无不听。
盛烈播南史,雄词豁东溟。
谁谓整隼旟,翻然忆柴扃。
寄书汶阳客,回首平阴亭。
开封见千里,结念存百龄。
隐轸江山丽,氛氲兰茝馨。
自怜遇时休,漂泊随流萍。
春野变木德,夏天临火星。
一生徒羡鱼,四十犹聚萤。
从此日闲放,焉能怀拾青。
听张立本女吟 文翻注
危冠广袖楚宫妆,独步闲庭逐夜凉。
自把玉钗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
危冠广袖楚宫妆,独步闲庭逐夜凉。
少女戴着高高的帽子,拂动着宽广的衣袖,打扮成南方贵族妇女的模样,夜晚独自在凉爽寂静的庭院中漫步。
自把玉钗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
自己拿着玉钗敲台阶下的竹子,打出拍子,一曲清越的歌声之后,月色显得十分皎洁。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 .全唐诗(下)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10月版 :第1960-1961页 . 2、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年12月版 :第113-114页 .
危冠广袖楚宫妆,独步闲庭逐夜凉。
危冠:高冠。
楚宫妆:即南方贵族妇女式样的打扮。
闲庭:空旷的庭院。
自把玉钗(chāi)敲砌(qì)竹,清歌一曲月如霜。
玉钗:一种妇女头饰。
砌竹:庭院中临阶而生的竹子。
月如霜:月光皎洁。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 .全唐诗(下)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10月版 :第1960-1961页 . 2、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年12月版 :第113-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