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除夜立春 文翻译赏
翦红情,裁绿意,花信上钗股。
残日东风,不放岁华去。
有人添烛西窗,不眠侵晓,笑声转、新年莺语。
旧尊俎。
玉纤曾擘黄柑,柔香系幽素。
归梦湖边,还迷镜中路。
可怜千点吴霜,寒销不尽,又相对、落梅如雨。
翦红情,裁绿意,花信上钗股。
残日东风,不放岁华去。
有人添烛西窗,不眠侵晓,笑声转、新年莺语。
剪一朵红花,载着春意。
精美的花和叶,带着融融春意,插在美人头上。
斜阳迟迟落暮,好像要留下最后的时刻。
窗下有人添上新油,点亮守岁的灯火,人们彻夜不眠,在笑语欢声中,共迎新春佳节。
旧尊俎。
玉纤曾擘黄柑,柔香系幽素。
归梦湖边,还迷镜中路。
可怜千点吴霜,寒销不尽,又相对、落梅如雨。
回想旧日除夕的宴席,美人白暂的纤手曾亲自把黄桔切开。
那温柔的芳香朦胧,至今仍留在我的心中。
我渴望在梦境中回到湖边,那湖水如镜,使人留连忘返,我又迷失了路径,不知处所。
可怜吴地白霜染发点点如星,仿佛春风也不能将寒霜消融,更何况斑斑发发对着落梅如雨雪飘零。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翦红情,裁绿意,花信上钗股。
残日东风,不放岁华去。
有人添烛西窗,不眠侵晓,笑声转、新年莺语。
剪一朵红花,载着春意。
精美的花和叶,带着融融春意,插在美人头上。
斜阳迟迟落暮,好像要留下最后的时刻。
窗下有人添上新油,点亮守岁的灯火,人们彻夜不眠,在笑语欢声中,共迎新春佳节。
花信:花信风的简称,犹言花期。
钗股:花上的枝权。
残日:指除岁。
侵晓:指天亮。
新年莺语:杜甫诗:“莺入新年语。
” 旧尊俎。
玉纤曾擘黄柑,柔香系幽素。
归梦湖边,还迷镜中路。
可怜千点吴霜,寒销不尽,又相对、落梅如雨。
回想旧日除夕的宴席,美人白暂的纤手曾亲自把黄桔切开。
那温柔的芳香朦胧,至今仍留在我的心中。
我渴望在梦境中回到湖边,那湖水如镜,使人留连忘返,我又迷失了路径,不知处所。
可怜吴地白霜染发点点如星,仿佛春风也不能将寒霜消融,更何况斑斑发发对着落梅如雨雪飘零。
尊俎:古代盛酒肉的器具。
俎:砧板。
玉纤擘黄柑:玉纤,妇女手指;
擘黄柑,剖分水果。
擘(bāi):分开,同“掰”。
幽素:幽美纯洁的心地。
镜中路:湖水如镜。
吴霜:指白发。
李贺《还自会吟》:“吴霜点归发。
”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翦红情,裁绿意,花信上钗股。
残日东风,不放岁华去。
有人添烛西窗,不眠侵晓,笑声转、新年莺语。
旧尊俎。
玉纤曾擘黄柑,柔香系幽素。
归梦湖边,还迷镜中路。
可怜千点吴霜,寒销不尽,又相对、落梅如雨。
“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是人之常情。
除夕,恰恰又逢立春,浪迹异乡的游子,心情之难堪,正是“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这首词上片极为烘托节日的欢乐气氛,从而反衬自己的凄苦。
先写立春。
“剪红情,裁绿意,花信上钗股。
”“红情”、“绿意”指红花、绿叶。
赵彦昭《奉和对圣制立春日侍宴内殿出剪彩花应制》诗:“花随红意发,叶就绿情新”。
花信,指花信风,应花期而来的风。
立春,人们剪好红花绿叶,作成春幡,插鬓戴发,以应时令。
春风吹钗股,象是吹开了满头花朵。
“花信上钗股”,着一“上”字,运笔细腻,可与温飞卿词“玉钗头上风”(《菩萨蛮》)媲美,似比辛稼轩词“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汉宫春》)更显风流。
再写除夕守岁。
“残日东风,不放岁华去。
”夕阳亦像人一样,对即将逝去的一年恋恋不舍,不肯轻易落山,同时东风又带来了春的讯息,给人新的希望。
这两句已有除旧迎新之意,切合“除夜立春”的题意。
“放”用字尤其贴切,显示出梦窗炼字的功夫。
“有人添烛西窗,不眠侵晓,笑声转、新年莺语。
”终于,除夕之夜降临,守岁的人们彻夜不眠,剪烛夜话,笑声不绝,在莺啼声中迎来了新春的清晨。
“新年莺语”,援用杜甫“莺入新年语”(《伤春》)诗意。
以上的一切,欢欢喜喜,均为客居他乡者的耳闻目睹,其人心境之孤寂愁苦,自在不言中了。
周围的热闹与欢乐更加反衬出作者的寂寞和哀伤,而且使这份寂寞的哀伤更让人难以承受。
这位客居、有家难归的人,失去了与亲人团圆之乐,真是“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无名氏《青玉案》)啊。
上片渲染了浓厚的节日气氛,不能不唤起下片对温馨家庭生活的回忆。
陈洵评此词云:“前阕极写人家守岁之乐,全为换头三句追摄远神。
”(《海绡说词》) 换头云:“旧尊俎,玉纤曾擘黄柑,柔香系幽素。
”尊俎:古代盛酒肉的器皿,借指宴席。
词人仿佛回到了昔日除夕之夜的家宴上,美人用纤纤玉手为自己破开黄橙,那幽香似乎还萦绕在周围。
回忆及此,当然别是一番滋味。
上片以景之可喜反衬处境之可悲,人之欢乐反衬己之愁苦,此处又以昔之温馨反衬今之凄苦。
对往事的追忆、神往,终于走进了梦境。
而相隔既久,山水迢递,过去的美好回忆,连梦中也难以追寻了:“归梦湖边,还迷境中路。
”湖水如镜,梦影朦胧,难觅归路。
往事散如轻烟,徒增无穷怅惘而已。
往事如烟,而今,与谁相对呢?
“可怜千点吴霜,寒销不尽,又相对、落梅如雨。
”吴霜,用李贺《还自会稽歌》字面:“吴霜点归鬓。
”此时是春风吹融了冰雪,可是永远不能销去飞上鬓角的寒霜,已经够可悲的了;
更何况,落梅如雨,斑斑白发与点点白梅相对,这岂不令人凄绝!
杜甫咏梅诗意:“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
”与此词意趣相一致。
梦窗此词委曲含蓄,欲藏还露,颇得清真风神,而其抒情笔触又了然可寻。
吴梅论梦窗词云:“貌观之,雕缋满眼,而实有灵气行乎其间。
细心吟绎,觉味美于方回,引人入胜,既不病其晦涩,亦不见其堆垛。
”(《词学通论》)自是研讨有得之言。
真情实感是艺术的生命。
有真情流贯其间,则无论表现为何种形式与风格,都有其动人之处。
此词后半,愈来愈奇。
“归梦湖边,还迷镜中路”,意境的幽深冷峭,词中少见,唯白石名句“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踏莎行》),可与比照。
歇拍处,情意的痛切,设想的妙巧,堪与东坡咏榴花词“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
共粉泪、两簌簌(《虞美人》)前后相映生辉。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wen/1/32019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