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双燕·小桃谢后 文注赏
小桃谢后,双双燕,飞来几家庭户。
轻烟晓暝,湘水暮云遥度,帘外余寒未卷,共斜入、红楼深处。
相将占得雕梁,似约韶光留住。
堪举。
翩翩翠羽。
杨柳岸,泥香半和梅雨。
落花风软,戏促乱红飞舞。
多少呢喃意绪。
尽日向、流莺分诉。
还过短墙,谁会万千言语。
小桃谢后,双双燕,飞来几家庭户。
轻烟晓暝,湘水暮云遥度,帘外余寒未卷,共斜入、红楼深处。
相将占得雕梁,似约韶光留住。
云:一本作“雨”。
堪举。
翩翩翠羽。
杨柳岸,泥香半和梅雨。
落花风软,戏促乱红飞舞。
多少呢喃意绪。
尽日向、流莺分诉。
还过短墙,谁会万千言语。
促:一本作“从”,一作“逐”。
还:一本作“还又怜”。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小桃谢后,双双燕,飞来几家庭户。
轻烟晓暝,湘水暮云遥度,帘外余寒未卷,共斜入、红楼深处。
相将占得雕梁,似约韶光留住。
堪举。
翩翩翠羽。
杨柳岸,泥香半和梅雨。
落花风软,戏促乱红飞舞。
多少呢喃意绪。
尽日向、流莺分诉。
还过短墙,谁会万千言语。
此首词与史达祖词《双双燕·咏燕》略有不同,全词九十六字(若下片未尾第二句作六字句式,则仍九十八字),上片一、二、三句两词不同。
史词首句是一、二、一句式,中间两字相连;
吴词首句是二、二句式。
二、三句,史词是五、四句;
吴词是三、六句式。
另史词上片第二句,下片第三句都是第一字为领格字,宜用去声,而吴词无此例。
再则,两词都为咏燕,素材相同,但所咏角度不同:史词开头、结尾都作人事;
吴词却纯以拟人手法全篇咏燕不离本题。
“小桃”三句,点燕来时节。
言在桃花谢了的时候燕子开始成双结对地回归,在各家各户中飞进飞出地寻找旧巢。
“轻烟”两句,写燕之旅途劳累。
此言燕儿从南边遥远的地方赶清晨、宿昏暝,渡过山山水水千万苦终于来到这里。
“湘水”,在湖南,这里泛指南方的山山水水。
“帘外”两句,言室外的余寒还没有消尽,燕子已双双展翅斜飞回到了旧居—— “ 红楼深处”。
“共斜入”,绘出双燕飞翔神态,妙极。
“ 相将”两句,双燕商量语。
“相将”,可释为行将, 将要。
言双燕商量着:“我们将要在这旧居的‘雕梁’上共筑爱。
那末似乎应该把这大好春光挽留住啊。
”“韶光”,即春光也。
留住春光。
双燕就可以长期享受春天的美景。
“堪举”四句,述燕筑窠。
“举”,飞也。
言双燕鼓动羽翼双双飞翔在水畔岸边的柳林间,共同衔来带有梅雨的泥土,忙着在雕梁上筑窠。
“泥”、“雨”都是筑窠的材料;
“梅雨”,又点出了燕子筑窠的大致时间。
“落花”两句,言落花时节,暖风醉人,双燕又可以伴着熏风落花飞舞嬉戏,因为双燕翻飞,促使落红更加飘舞不定。
“风软”,即软风,亦即暖风也。
林升“暖风熏得游人醉”可证之。
“多少”两句,给“燕”、“莺”以人性化。
言燕儿叽叽喳喳互相诉说不定,却还是意犹未尽,所以两只燕子还要每天分别去向黄莺儿争说家事,求它评定。
“还过短墙”两句作结。
据《梅溪词》,下片结句时两句都作六字句,而这首词,第一句只四字,因此宜将“又怜”两字补上,作“还又怜过短墙”。
此处是说:只可怜燕儿双双飞过短墙进入人类社会之后,可惜没有什么人能够理会得了它们叽叽喳喳的万千言语。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wen/1/32074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