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芳新·吴中元日承天寺游人

作者: 吴文英 朝代: 宋代

九街头,正软尘润酥,雪销残溜。

禊赏祇园,花艳云阴笼昼。

层梯峭空麝散,拥凌波、萦翠袖。

叹年端、连环转,烂漫游人如绣。

肠断回廊伫久。

便写意溅波,传愁蹙岫。

渐没飘鸿,空惹闲情春瘦。

椒杯香乾醉醒,怕西窗、人散后。

暮寒深,迟回处、自攀庭柳。

九街头,正软尘润酥,雪销残溜。

禊赏祇园,花艳云阴笼昼。

层梯峭空麝散,拥凌波、萦翠袖。

叹年端、连环转,烂漫游人如绣。

肠断回廊伫久。

便写意溅波,传愁蹙岫。

渐没飘鸿,空惹闲情春瘦。

椒杯香乾醉醒,怕西窗、人散后。

暮寒深,迟回处、自攀庭柳。

  “九街头”三句,点出地点、时令。

承天寺地处吴中闹区,即“九街头”。

早春元日,乍暖还寒时候,残雪将尽未尽,道路酥润、泥泞。

“禊赏”两句,“禊”,祭也。

“祗园”,即祗树给孤独园的略称。

传说佛在王舍城说法时,给孤独长者乞佛来舍卫城弘法,欲购祗陀太子园林献佛。

祗陀戏言,布金遍地,乃卖。

给孤独竟如其言。

然园虽为给孤独所购,林树仍属祗陀,故称祗树给孤独园,简称祗园。

这里借代作承天寺。

此言词人元日前去承天寺烧香,寺内布置得花团锦簇,天上却显得阴沉沉的。

“层梯”四句,言承天寺建造得殿阁重重,寺内香烛旺盛,烟雾弥漫;

寺中的放生池里水波荡漾;

游寺的男男女女身穿彩衣摩肩接踵,拥来拥去。

“萦”,有旋绕之意,这里指游人袖与袖相缠绕,即形容游人之多也。

“叹年端”三句,言词人感叹元日岁岁有,但是每年仍旧有这许多淑女、士人前来寺内焚香拜佛啊。

词中偶句有双声字,必用叠韵字对者,此“叹年端”一句中,“叹”到“漫”八字连叠,则创见也。

上片扣题述“元日承天寺游人”。

     “肠断”一句,总领下片叹别离。

词人在寺内回廊伫立良久,见他人都是双双游寺,而自己却只有孤身一人,不由牵动心中的离愁别恨。

“便写意”四句,细写愁绪。

词人愁肠百转,蹙眉溅泪,内外俱悲,这是因为离人(指苏妾)去后音讯皆无,而词人思念之心却有增无减,所以他为了这闲情“空惹春瘦”。

“飘鸿”,即暗喻去妾也。

“椒杯香”四句,言椒酒延年使人醉,情人贵聚首恨别离。

词人心中最希望能够日日醉佳酿,天天伴佳人也,然而眼前他的遭遇刚好与此相反,是“西窗人散”,难免不忧愁。

“西窗”两句,反用李商隐《夜雨寄北》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句意。

“暮寒深”三句,从感叹中惊醒,复归现实。

言他游寺晚归,春寒料峭中自折垂柳枝,寄托离别情。

下片词人游寺感叹。

     据词中“飘鸿”、“西窗人散”等句之意,此词应作于其苏妾已离他而去,但梦窗尚在苏州之时。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wen/1/32091442.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