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竹深不放斜阳度 文赏
竹深不放斜阳度,横披澹墨林沼。
断莽平烟,残莎剩水,宜得秋深才好。
荒亭旋扫。
正著酒寒轻,弄花春小。
障锦西风,半围歌袖半吟草。
独游清兴易懒,景饶人未胜,乐事长少。
柳下交车,尊前岸帻,同抚云根一笑。
秋香未老。
渐风雨西城,暗欹客帽。
背月移舟,乱鸦溪树晓。
竹深不放斜阳度,横披澹墨林沼。
断莽平烟,残莎剩水,宜得秋深才好。
荒亭旋扫。
正著酒寒轻,弄花春小。
障锦西风,半围歌袖半吟草。
独游清兴易懒,景饶人未胜,乐事长少。
柳下交车,尊前岸帻,同抚云根一笑。
秋香未老。
渐风雨西城,暗欹客帽。
背月移舟,乱鸦溪树晓。
“毗陵”,《汉书·地理志》会稽郡县毗陵。
注:季扎所居延陵,汉改之。
《宋史·地理志》两浙常州毗陵郡。
宋置常州毗陵郡,属江苏。
“竹深”两句,应题。
即席绘出丁园中的主要景色:竹林。
此言园中一大片幽深茂密的竹林拦住了夕阳光,似乎想把夕照美景留住,不肯放它轻易过去。
横放斜插的竹枝、竹叶,形成了庞大的阴影,笼罩了林旁的小池塘。
“断莽”三句,叙园外之景。
此言丁园四周空旷平坦,远处一缕孤烟在地平线上袅袅飘升;
浅浅的河水上浮动着败草残叶,这种景色只有深秋季节才能般配啊。
“断莽平烟”句,有王维“大漠孤烟直”的意境。
“荒亭”三句,复述园景。
言园子里那个荒凉的亭子由于要在那里设宴,所以刚刚才打扫好。
秋深风紧,我们正好借酒暖身。
但是眼前已不再是早春时来过的景色了,所以没有了“满园春色关不住”的感觉。
从此处可知“丁园”是词人常游之地。
“障锦”两句,写挡风的围屏。
主人用织锦屏风围着“荒亭”,就阻住了西风的肆虐,见那屏风上面一半绘着美人歌舞图,一半书写有龙飞凤舞般的题辞。
从词人对屏风中景致的描述来看,可知“丁园”的主人也是个风雅中人。
上片描述“丁园”的内外景色。
“独游”三句,从眼前的聚宴联想开去。
此言如果是孤零零的一个人来此的话,那游乐的兴趣就会很快消失;
又如果园中的景点太多,也会使人感到眼花缭乱而无所适从;
并且走马观花般的匆匆游览,又会使人觉得乐趣似乎太短促些了。
三句既照应词题“两别驾招饮”,解决了词人的孤独感和时间上的短促感;
又赞美了丁园的景点设置恰到好处。
“柳下”三句,述宴中情景。
“交车”(或“停车”),似为下象棋,南宋时象棋已风行。
“云根”,为园中一假山也。
此言在宴饮时,既可以闲适地坐在柳树下,车将、炮跳地下象棋;
又能不时回来亭上帽饰交擦互相敬酒;
还能够与友人一起出没在假山中间,一笑解千愁。
“秋香”三句,由园景生发,宕开一笔,插叙时令。
此言秋天的菊花还未凋残,而秋风秋雨已经静悄悄地光临西城。
在亭中饮酒的客人(即词人)也被西风不知不觉地吹歪了帽子。
“背月”两句,宴散乘舟回家也。
因丁园地处城西(从“风雨西城”可知),所以词人在一夜欢宴后,背向着西坠的月亮乘舟而归,只听见群鸦已在两岸的树上迎着朝霞聒噪了。
结句呼应词题中“招饮”,词人尽兴而归矣。
且“溪树晓”又与首句“斜阳度”遥接,点明这是作通宵之宴也。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wen/1/32123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