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岳阳城下 / 泊岳阳楼下 文翻注译赏
江国逾千里,山城仅百层。
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江国逾千里,山城仅百层。
南国的江河众多,水程超过一千。
岳阳城在巴陵山上,将近百层。
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湖岸的风翻起晚浪,舟外的雪飘落灯前。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
留滞他乡,有才无用,艰危时局,气节弥坚。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图南之举未可逆料,但鲲鹏变化是巨大的,将会飞向南天。
参考资料: 1、 陈元生,高金波 .历代长江诗选 :长江文艺出版社 ,1993.8 :第296页 .
江国逾千里,山城仅百层。
江国:江河纵横的地方。
逾:越过。
仅:几乎,将近。
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图南:语出《庄子》,谓鹏背青天,下乘风脊,一凌霄汉,图度南冥。
今用为表示事业发韧,具有雄心壮志。
鲲鹏:庄子所假托的大鱼大鸟。
《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I鹏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 参考资料: 1、 陈元生,高金波 .历代长江诗选 :长江文艺出版社 ,1993.8 :第296页 .
江国逾千里,山城仅百层。
南国的江河众多,水程超过一千。
岳阳城在巴陵山上,将近百层。
江国:江河纵横的地方。
逾:越过。
仅:几乎,将近。
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湖岸的风翻起晚浪,舟外的雪飘落灯前。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
留滞他乡,有才无用,艰危时局,气节弥坚。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图南之举未可逆料,但鲲鹏变化是巨大的,将会飞向南天。
图南:语出《庄子》,谓鹏背青天,下乘风脊,一凌霄汉,图度南冥。
今用为表示事业发韧,具有雄心壮志。
鲲鹏:庄子所假托的大鱼大鸟。
《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I鹏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 参考资料: 1、 陈元生,高金波 .历代长江诗选 :长江文艺出版社 ,1993.8 :第296页 .
江国逾千里,山城仅百层。
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这首诗主要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首先,它的创作背景应该从“大历三年(768)冬”推出,安史之乱发生于756年,这场战乱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转变,也给知识分子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阴影。
这点也反映到杜甫的诗歌当中,从“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
”一句可以看出杜甫此时的心情是很失落的。
也是很迷茫的。
因为他说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 安史之乱后的现实并未改变杜甫的忠君恋阙的心,但也流露出了一种迷茫的情绪。
前途未卜,不知何去何从。
其次,我们知道杜甫的诗歌十分重视炼字,他很讲究对 仗,“江国逾千里,山城近百层。
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的对仗十分工整,其中“翻”和“洒”字用的也十分贴切。
最后,杜甫在此诗中还用了典故,就是 “鲲鹏”,他引用了《庄子·逍遥游》中的典故,以鲲鹏的变化无常来暗示前途的不可预料。
非常贴切。
以“江国逾千里,山城近百层”开端,写作者对岳阳的初识:浩瀚的江河之国有千里之大,层峦的山城有百层之高。
气势宏博,旋即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接下来转写近景:河岸的风吹卷着夜晚的江浪,小船上冰冷的灯光映照着纷飞落雪。
由远及近,由大及小,既是对比,又是承辅,以浩瀚开篇,续写冷风寒灯,一远一近,一大一冷托衬出别样的悲怆。
“滞留才难尽,艰危气益增”:即使遭遇苦境停滞无法前行,心中的雄才大略也不会消退;
艰难和危险反而更加激励气魄壮大,临危无惧而弥坚。
接下来“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句以图南,鲲鹏自喻远大之志向无可披靡。
顺承上句的情感又更升一层,至此,诗歌的情境推向最高潮,并与前段的宏伟景色遥相呼应,似断犹续,首尾相照。
整首诗歌以豪景与壮志衬托出豪迈基调,又岸风夕浪,舟雪寒灯做起伏,及滞留,危难而转图南鲲鹏,意境起伏,富于节奏;
承转顿挫,铿锵有力;
情景呼应,浑然无间。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wen/1/3245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