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送述古 文翻注译
回首乱山横。
不见居人只见城。
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
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
一枕初寒梦不成。
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
秋雨晴时泪不晴。
回首乱山横。
不见居人只见城。
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
迎客西来送客行。
回头看横亘的远山,已看不见城中的人影,只隐隐看见一座城。
谁像那临平山上的高塔,亭亭伫立,迎送往来的客人。
归路晚风清。
一枕初寒梦不成。
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
秋雨晴时泪不晴。
回家的路上,晚风凄清,枕上初寒,难以入眠。
今夜残灯斜照,微光闪烁,秋雨虽停但泪还未尽。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周汝昌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04:656 2、 邹同庆,王宗堂.苏轼词编年校注:中华书局,2002-09:85
回首乱山横。
不见居人只见城。
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
迎客西来送客行。
不见居人只见城:取自唐·欧阳詹《初发太原途中寄太原所思》中的“驱马觉渐远,回头长路尘。
高城已不见,况复城中人”,谓城、人皆不可见。
此谓见城不见人(指述古),稍作变化。
临平山:在杭州东北。
苏轼《次韵杭人裴惟甫诗》“余杭门外叶飞秋,尚记居人挽去舟。
一别临平山上塔,五年云梦泽南州”,临平塔时为送别的标志。
亭亭,直立的样子。
归路晚风清。
一枕初寒梦不成。
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
秋雨晴时泪不晴。
归路,回家的路上。
荧荧,既指“残灯斜照”,又指泪光,比喻贴切新颖。
这里指残灯照射泪珠的闪光。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周汝昌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04:656 2、 邹同庆,王宗堂.苏轼词编年校注:中华书局,2002-09:85
回首乱山横。
不见居人只见城。
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
迎客西来送客行。
回头看横亘的远山,已看不见城中的人影,只隐隐看见一座城。
谁像那临平山上的高塔,亭亭伫立,迎送往来的客人。
不见居人只见城:取自唐·欧阳詹《初发太原途中寄太原所思》中的“驱马觉渐远,回头长路尘。
高城已不见,况复城中人”,谓城、人皆不可见。
此谓见城不见人(指述古),稍作变化。
临平山:在杭州东北。
苏轼《次韵杭人裴惟甫诗》“余杭门外叶飞秋,尚记居人挽去舟。
一别临平山上塔,五年云梦泽南州”,临平塔时为送别的标志。
亭亭,直立的样子。
归路晚风清。
一枕初寒梦不成。
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
秋雨晴时泪不晴。
回家的路上,晚风凄清,枕上初寒,难以入眠。
今夜残灯斜照,微光闪烁,秋雨虽停但泪还未尽。
归路,回家的路上。
荧荧,既指“残灯斜照”,又指泪光,比喻贴切新颖。
这里指残灯照射泪珠的闪光。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周汝昌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04:656 2、 邹同庆,王宗堂.苏轼词编年校注:中华书局,2002-09:85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wen/1/4142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