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金山观月

作者: 张孝祥 朝代: 宋代

江山自雄丽,风露与高寒。

寄声月姊,借我玉鉴此中看。

幽壑鱼龙悲啸,倒影星辰摇动,海气夜漫漫。

涌起白银阙,危驻紫金山。

表独立,飞霞佩,切云冠。

漱冰濯雪,眇视万里一毫端。

回首三山何处,闻道群仙笑我,要我欲俱还。

挥手从此去,翳凤更骖鸾。

江山自雄丽,风露与高寒。

寄声月姊,借我玉鉴此中看。

幽壑鱼龙悲啸,倒影星辰摇动,海气夜漫漫。

涌起白银阙,危驻紫金山。

山河是如此的雄伟壮丽,露珠滚滚,微风轻拂,顿感微微寒意。

寄声月亮,能否借我镜子让我看清这月下美景。

那深谷中的鱼龙凄戚长鸣久久不绝,倒映在水面上的星辰也随着微波摇动,海面上水雾弥漫黑夜漫长。

远远望去,月光下那紫金山上的建筑犹如银阙晶宫。

表独立,飞霞佩,切云冠。

漱冰濯雪,眇视万里一毫端。

回首三山何处,闻道群仙笑我,要我欲俱还。

挥手从此去,翳凤更骖鸾。

以飞霞为玉佩,头戴高冠,遗世独立俯视这人间大地。

月光如冰雪般洁白,照耀的大地明亮透澈,那万里之外的景物都能看的清清楚楚。

回首遥望那海上三神山,仿佛群仙都在对我笑,邀我与他们同游。

乘着那鸾鸟驾驶由凤羽为车盖的马车,挥挥手扬长而去。

参考资料: 1、 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白马非马译注,作者邮箱:930331075@qq.com

江山自雄丽,风露与高寒。

寄声月姊(zǐ),借我玉鉴(jiàn)此中看。

幽壑(hè)鱼龙悲啸,倒影星辰摇动,海气夜漫漫。

涌起白银阙(què),危驻紫金山。

江山:借指国家的疆土、政权。

自雄:自豪;

自以为了不起。

风露:风和露。

高寒:指月光;

月亮。

寄声:托人传话。

月姊:原指传说中的月中仙子、月宫、嫦娥,借指月亮。

玉鉴:镜的美称。

中看:好看;

顺眼。

幽壑:深谷;

深渊。

鱼龙:鱼和龙。

泛指鳞介水族。

悲啸:凄戚长鸣。

倒影:物体倒映于水中。

星辰:指列星。

摇动:摇摆,晃动。

海气:海面上或江面上的雾气。

夜漫漫:黑夜漫长。

比喻苦难岁月。

白银:即银。

金属的一种。

古代也用作通货。

紫金山:山名。

一称钟山,在江苏省南京市市区东。

表独立,飞霞佩,切云冠。

漱冰濯雪,眇(miǎo)视万里一毫端。

回首三山何处,闻道群仙笑我,要我欲俱还。

挥手从此去,翳(yì)凤更骖(cān)鸾(luán)。

独立:孤立无所依傍。

霞佩:亦作“霞佩”。

仙女的饰物。

借指仙女。

切云冠:高冠名。

眇视:仔细观看。

毫端:细毛的末端。

比喻极细微。

回首:回头;

回头看。

三山:传说中的海上三神山。

何处:哪里,什么地方。

闻道:听说。

挥手:挥动手臂。

表示告别。

从此:从此时或此地起。

翳凤:本谓以凤羽为车盖,后用为乘凤之意。

骖鸾:谓仙人驾驭鸾鸟云游。

参考资料: 1、 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白马非马译注,作者邮箱:930331075@qq.com

江山自雄丽,风露与高寒。

寄声月姊(zǐ),借我玉鉴(jiàn)此中看。

幽壑(hè)鱼龙悲啸,倒影星辰摇动,海气夜漫漫。

涌起白银阙(què),危驻紫金山。

山河是如此的雄伟壮丽,露珠滚滚,微风轻拂,顿感微微寒意。

寄声月亮,能否借我镜子让我看清这月下美景。

那深谷中的鱼龙凄戚长鸣久久不绝,倒映在水面上的星辰也随着微波摇动,海面上水雾弥漫黑夜漫长。

远远望去,月光下那紫金山上的建筑犹如银阙晶宫。

江山:借指国家的疆土、政权。

自雄:自豪;

自以为了不起。

风露:风和露。

高寒:指月光;

月亮。

寄声:托人传话。

月姊:原指传说中的月中仙子、月宫、嫦娥,借指月亮。

玉鉴:镜的美称。

中看:好看;

顺眼。

幽壑:深谷;

深渊。

鱼龙:鱼和龙。

泛指鳞介水族。

悲啸:凄戚长鸣。

倒影:物体倒映于水中。

星辰:指列星。

摇动:摇摆,晃动。

海气:海面上或江面上的雾气。

夜漫漫:黑夜漫长。

比喻苦难岁月。

白银:即银。

金属的一种。

古代也用作通货。

紫金山:山名。

一称钟山,在江苏省南京市市区东。

表独立,飞霞佩,切云冠。

漱冰濯雪,眇(miǎo)视万里一毫端。

回首三山何处,闻道群仙笑我,要我欲俱还。

挥手从此去,翳(yì)凤更骖(cān)鸾(luán)。

以飞霞为玉佩,头戴高冠,遗世独立俯视这人间大地。

月光如冰雪般洁白,照耀的大地明亮透澈,那万里之外的景物都能看的清清楚楚。

回首遥望那海上三神山,仿佛群仙都在对我笑,邀我与他们同游。

乘着那鸾鸟驾驶由凤羽为车盖的马车,挥挥手扬长而去。

独立:孤立无所依傍。

霞佩:亦作“霞佩”。

仙女的饰物。

借指仙女。

切云冠:高冠名。

眇视:仔细观看。

毫端:细毛的末端。

比喻极细微。

回首:回头;

回头看。

三山:传说中的海上三神山。

何处:哪里,什么地方。

闻道:听说。

挥手:挥动手臂。

表示告别。

从此:从此时或此地起。

翳凤:本谓以凤羽为车盖,后用为乘凤之意。

骖鸾:谓仙人驾驭鸾鸟云游。

参考资料: 1、 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白马非马译注,作者邮箱:930331075@qq.com

江山自雄丽,风露与高寒。

寄声月姊,借我玉鉴此中看。

幽壑鱼龙悲啸,倒影星辰摇动,海气夜漫漫。

涌起白银阙,危驻紫金山。

表独立,飞霞佩,切云冠。

漱冰濯雪,眇视万里一毫端。

回首三山何处,闻道群仙笑我,要我欲俱还。

挥手从此去,翳凤更骖鸾。

  金山在江苏镇江。

宋时原本矗立在长江之中,后经泥沙冲合,遂与南岸毗连。

山上之金山寺为著名古刹。

作者在乾道三年(1167)三月中旬,舟过金山,登临山寺,夜观月色,江水平静,月色皎洁,如同白昼,此情此景,诗人心中生起无限的遐想和情思,于是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词篇。

  词的上阕描写雄丽的长江夜景。

“江山自雄丽”二句,既写出江山雄伟、壮阔的气势,又点明夜间登临时的风露与春寒的感觉。

“寄声月姊”二句,运笔不凡。

“玉鉴”,指玉镜。

词人置身于雄丽金山之中,驰骋着奇幻的想象:他对月倾吐心声;

欲借用她那珍贵的玉镜来了望这美妙的景色。

“幽壑鱼龙”三句,承上意而具体描绘登山寺所见的各种景象。

也许是借助着宝镜的神威吧,词人的视角不仅能看到天上的无数星辰倒影在浩渺的江面上,随着微波摇动,山下的烟雾,一片迷漫,而且还能窥视躲藏在深水沟壑里的鱼龙在张口悲啸。

晋书其意。

“涌起”二句,由大江转写山景。

“白银阙”借指金山寺。

《史记·封禅书》说海山三神山“黄金银为宫阙”,《艺文类聚》卷六十二引作“黄金白银为阙”。

苏轼游庐山作《开先漱玉亭》诗云:“我来不忍去,月出飞桥东。

荡荡白银阙,沉沉水精宫。

”写金山上开先禅院等建筑物在月下的奇妙景象有如仙山上的银阙晶宫,可以参读。

“危驻”犹高驻,紫金山指金山。

山在江中,寺在山上,亦如水中涌起。

  下阕接前结山上意指,写词人在山头观月的遐想,由自然景象的描写转而抒发富有浪漫气息的感情。

“表独立”三句,既是作者对自己的一幅素描画像,又是词人心胸的袒露。

“表独立”化用屈原《九歌·山鬼》“表独立兮山之上”句意,表现出词人屹然独立在金山之巅的潇洒出尘的神态。

“飞霞佩”,韩愈《调张籍》:“乞君飞霞佩,与我高颉颃。

”这是在服饰上来描绘。

  “切云”,古代一种高冠的名称。

《楚辞·涉江》:“冠切云之崔嵬。

”“漱冰濯雪”二句,承上进一层抒写自然外景沁入词人内心的感受。

作者完全沉浸在如冰雪一样的月光里。

感到整个世界是那么广阔洁净,又是那么深高幽远,似乎在万里之外的细微景物也能看得清楚。

  “回首三山何处”三句,由上面不同凡俗的气象转而,引出古代传说中的三神山,即蓬莱、方丈、瀛洲。

但这里不是李清照《渔家傲》词中“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的意象,而是把内心浓郁的感情移进虚拟的物象中,转化成心灵的情致创造出另一种美妙的艺术境界。

词人说:听说神山上的群仙,一个个都在向我打招呼满面笑容地邀我去邀游那缥缈虚幻的世界。

  最后二句分别化用李白《送友人》“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和韩愈《送桂州严大夫》“远胜登仙去,飞鸾不暇骖”的诗意。

借写由不暇骖转化为骖鸾腾飞,登仙而去了。

“翳凤”,以凤羽作华盖。

“骖鸾”,用鸾鸟来驾车。

词中结尾的虚拟与首起的实景,首尾照应,构成一个虚实相合、情景交融的整体。

  陈应行在《于湖先生雅词序》中说:张孝祥“所作长短句凡数百篇,读之泠然洒然,真非烟火食人辞语。

予虽不及识荆,然其潇洒出尘之姿,自然如神之笔,迈往凌云之气,犹可以想见也。

”所谓“非烟火食人辞语”,大体都指这一类词作。

但是这首词的艺术构思,独具一格。

词人面对如此雄丽的江山、洁白的月色,心物感应由外在的直觉,渐渐地发展到内心的感受,相互渗透,从而创造出一种更为浪漫的飘然欲仙的艺术境界,显示出作者的奇特才气和旷达的心胸。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wen/1/43595825.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