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宫燕

作者: 李益 朝代: 唐代

燕语如伤旧国春,宫花一落已成尘。

自从一闭风光后,几度飞来不见人。

燕语如伤旧国春,宫花一落已成尘。

燕语呢喃声声,好似在伤感旧日的朝庭之春,官花寂寞开放,凋落后旋即化作泥尘。

自从一闭风光后,几度飞来不见人。

自从国亡之后,关闭了这风光绮丽的官庭,燕子啊,几个年度飞来都见不到人。

参考资料: 1、 杨光治.唐诗三百首 最新版.广州市: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181页 2、 袁运.唐宋名诗新译 下 .海口市:南海出版公司,1992年:414页

燕语如伤旧国春,宫花一落已成尘。

燕语呢喃声声,好似在伤感旧日的朝庭之春,官花寂寞开放,凋落后旋即化作泥尘。

旧国:指隋朝。

一落:很快飘落。

“一落”一作为“旋落”。

自从一闭风光后,几度飞来不见人。

自从国亡之后,关闭了这风光绮丽的官庭,燕子啊,几个年度飞来都见不到人。

一闭风光:指隋亡后,行宫关闭。

参考资料: 1、 杨光治.唐诗三百首 最新版.广州市: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181页 2、 袁运.唐宋名诗新译 下 .海口市:南海出版公司,1992年:414页

燕语如伤旧国春,宫花一落已成尘。

自从一闭风光后,几度飞来不见人。

  隋炀帝杨广在位十三年,三下江都(今江苏扬州)游玩,耗费大量民力、财力,最后亡国丧身。

因此“隋宫”(隋炀帝在江都的行宫)就成了隋炀帝专制腐败、迷于声色的象征。

李益对隋宫前的春燕呢喃,颇有感触,便以代燕说话的巧妙构思,抒发吊古伤今之情。

  “燕语如伤旧国春”,目睹过隋宫盛事的燕子正在双双低语,像是为逝去的“旧国”之“春”而感伤。

这感伤是由眼前的情景所引起的。

君不见“宫花旋落已成尘”,此时春来隋宫只有那不解事的宫花依旧盛开,然而也转眼就凋谢了,化为泥土,真是花开花落无人问。

况且此等景象已不是一年两年,而是“自从一闭风光后,几度飞来不见人”。

燕子尚且感伤至此,而何况是人。

笔致含蓄空灵,是深一层的写法。

  天下当然没有如此多情善感、能“伤旧国”之“春”的燕子。

然而“诗有别趣,非关理也”(严羽《沧浪诗话》)。

读者并不觉得它荒诞,反而认真地去欣赏它、体味它。

因为它虚中有实,幻中见真。

隋宫确曾有过热闹繁华的春天;

而后“一闭风光”,蔓草萋萋;

春到南国,燕子归来,相对呢喃如语;

这些都是“实”。

尽管隋宫已经荒凉破败,隋宫燕却依然年年如期而至。

燕子衔泥筑巢,所以那宫花凋落,旋成泥土,也很能反映燕子的眼中所见,心中所感。

燕子要巢居在屋内,自然会留意巢居的屋子有没有人。

这些都是“真”。

诗人就是这样通过如此细致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将隋宫的衰飒和春燕归巢联系起来,把燕子的特征和活动化为具有思想内容的艺术形象,这种“虚实相成,有无互立”(叶燮《原诗》)的境界,增强了诗的表现力,给人以更美、更新鲜、更富情韵的艺术享受。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wen/1/48406350.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