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红梅花得“花”字

作者: 曹雪芹 朝代: 清代

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竞奢华。

闲庭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

幽梦冷随红袖笛,游仙香泛绛河槎。

前身定是瑶台种,无复相疑色相差。

(出自《红楼梦》第五十回。

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竞奢华。

“春妆”句:为红梅花设喻。

春妆,亦即红妆之意。

闲庭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

“闲庭”二句:通过写景含蓄地说梅花不是白梅,而是红梅。

余雪,喻白梅。

唐代戎昱《早梅》诗:“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春雪未消。

”落霞,喻红梅。

宋代毛滂《木兰花·红梅》词:“酒晕晚霞春态度,认是东君偏管顾。

”闲庭,幽静的庭院。

幽梦冷随红袖笛,游仙香泛绛河槎。

“幽梦”句:意思是随着女子所吹的凄清的笛声,梅花也做起幽梦来了。

以“冷”、“笛”烘染梅花,以“红袖”的“红”点出花的颜色。

“游仙”句:意思是梅花的香气使人如游仙境。

乘槎游仙的传说,见《博物志》记载:银河与海隔空相望,居住在海岛的人,年年八月定期可见有木筏从水上来去。

有人便带了粮食,登上木筏而去,结果碰到了牛郎和织女。

泛,飘浮,乘舟。

绛河,传说中仙界之水。

《拾遗记》:“绛河去日南十万里,波如绛色。

”乘槎本当用“天河”、“银河”,而换用“绛河”,是为了点出花的红色。

槎,木筏。

前身定是瑶台种,无复相疑色相差。

瑶台:仙境。

咏梅诗词多有此类比喻,如杜牧《梅》诗:“掩敛下瑶台。

”瑶台种,就是说它是“阆苑仙葩”。

“无复”句:不要因为红梅花不够艳丽而怀疑它曾是瑶台所种。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wen/1/56267695.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