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三十首·二十六

作者: 元好问 朝代: 金朝

金入洪炉不厌频,精真那计受纤尘。

苏门果有忠臣在,肯放坡诗百态新?

金入洪炉不厌频,精真那计受纤尘。

苏门果有忠臣在,肯放坡诗百态新?

  这首诗是评苏轼及其后学的诗,可与第二十二首对照看。

苏轼是一位天才的文学巨匠,在等多方面都达到极高的造诣,堪称宋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

苏轼学博才高,以翻新出奇的精神对待艺术规范,纵意所如,触手成春,在艺术上开一代之风。

苏诗虽然有议论化、散文化倾向,但是由于苏轼杰出的才能,他的诗多数比喻生动新奇,妙喻连生;

用典稳妥精当,浑然天成;

对仗精工活泼,不落俗套。

苏轼对艺术技巧的把握可谓挥洒自如,如行云流水不留锻炼痕迹。

所以元好问给予苏轼诗歌以高度评价,称赞他的诗是经得起锤炼,不受纤尘的真金。

  苏轼在当是文坛上有巨大的声誉,有许多文人围绕在其周围。

著名的有苏门四学士: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秦观。

这四人都没有继承苏轼的思想和艺术。

黄庭坚是江西诗派的开创者,秦观长于词,其诗如词一样婉约。

张、晁成就不大。

至于其他后学者既没有苏轼的思想,又没有苏轼的才力,往往在文字、典故、辞藻方面追求新奇,以至于怪样百出。

于是在这首诗的后两句,元好问不满并批评了这种风气。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wen/1/60132067.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