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落日古城角 文翻注译赏
落日古城角,把酒劝君留。
长安路远,何事风雪敝貂裘。
散尽黄金身世,不管秦楼人怨,归计狎沙鸥。
明夜扁舟去,和月载离愁。
功名事,身未老,几时休。
诗书万卷,致身须到古伊周。
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何处依刘客,寂寞赋登楼。
落日古城角,把酒劝君留。
长安路远,何事风雪敝貂裘。
散尽黄金身世,不管秦楼人怨,归计狎沙鸥。
明夜扁舟去,和月载离愁。
夕阳照在城墙的一角,我端起酒杯劝说您留下。
京城离这里太远了,为什么还要穿着破旧的衣服冒着艰辛赶去呢?
我担心你像苏秦一样盘缠用尽,还会遭到妻子的埋怨,不如早点归来,与沙鸥亲近为好。
明晚月色下,你就要带着满身的离愁乘船而去。
功名事,身未老,几时休。
诗书万卷,致身须到古伊周。
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何处依刘客,寂寞赋登楼。
追逐功名利禄,恐怕是到老了以后才会罢休吧?
饱读诗书,应该像古代的伊尹和周公一样为国事操劳。
不要效仿班超投笔从戎,即使能够万里封侯,也会长期的滞留边疆,到老才能回来。
在哪里可以找到可以依附的人呢?
只怕是空自孤独寂寞,作《登楼赋》那样思念家乡的文章。
参考资料: 1、 毛佩琦 .辛弃疾词 :万卷出版社 ,2009年6月1日 :第30页 .
落日古城角,把酒劝君留。
长安路远,何事风雪敝貂裘。
散尽黄金身世,不管秦楼人怨,归计狎沙鸥。
明夜扁舟去,和月载离愁。
敝貂裘:破旧的貂皮衣服秦楼:汉乐府《陌上桑》:“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此以罗敷女指代妻室。
狎沙鸥:与沙鸥相近,指隐居生涯。
功名事,身未老,几时休。
诗书万卷,致身须到古伊周。
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何处依刘客,寂寞赋登楼。
致身:出仕做官伊周:伊尹和周公,二人都是古代著名的贤相。
班超投笔:《后汉书 班超传》东汉班超家境穷困,在官府做抄写工作,曾经掷笔长叹说,大丈夫应当在边疆为国立功,像傅介子张骞一样,哪能老在笔砚之间讨生活呢!
参考资料: 1、 毛佩琦 .辛弃疾词 :万卷出版社 ,2009年6月1日 :第30页 .
落日古城角,把酒劝君留。
长安路远,何事风雪敝貂裘。
散尽黄金身世,不管秦楼人怨,归计狎沙鸥。
明夜扁舟去,和月载离愁。
夕阳照在城墙的一角,我端起酒杯劝说您留下。
京城离这里太远了,为什么还要穿着破旧的衣服冒着艰辛赶去呢?
我担心你像苏秦一样盘缠用尽,还会遭到妻子的埋怨,不如早点归来,与沙鸥亲近为好。
明晚月色下,你就要带着满身的离愁乘船而去。
敝貂裘:破旧的貂皮衣服秦楼:汉乐府《陌上桑》:“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此以罗敷女指代妻室。
狎沙鸥:与沙鸥相近,指隐居生涯。
功名事,身未老,几时休。
诗书万卷,致身须到古伊周。
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何处依刘客,寂寞赋登楼。
追逐功名利禄,恐怕是到老了以后才会罢休吧?
饱读诗书,应该像古代的伊尹和周公一样为国事操劳。
不要效仿班超投笔从戎,即使能够万里封侯,也会长期的滞留边疆,到老才能回来。
在哪里可以找到可以依附的人呢?
只怕是空自孤独寂寞,作《登楼赋》那样思念家乡的文章。
致身:出仕做官伊周:伊尹和周公,二人都是古代著名的贤相。
班超投笔:《后汉书 班超传》东汉班超家境穷困,在官府做抄写工作,曾经掷笔长叹说,大丈夫应当在边疆为国立功,像傅介子张骞一样,哪能老在笔砚之间讨生活呢!
参考资料: 1、 毛佩琦 .辛弃疾词 :万卷出版社 ,2009年6月1日 :第30页 .
落日古城角,把酒劝君留。
长安路远,何事风雪敝貂裘。
散尽黄金身世,不管秦楼人怨,归计狎沙鸥。
明夜扁舟去,和月载离愁。
功名事,身未老,几时休。
诗书万卷,致身须到古伊周。
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何处依刘客,寂寞赋登楼。
词上片充满对友人的不舍之情,对友人之远行表示担忧。
“落日古城角,把酒劝君留。
”二句开篇点题,直接劝告友人不要远行。
“长安路远,何事风雪敝貂裘。
散尽黄金身世,不管秦楼人怨,归计狎沙鸥。
”五句都是词人为友人感到担心,即言前路之艰难,又怕友人时运不济,像当年入秦的苏秦一样,最终落魄而归,招致亲戚朋友的冷落。
用“归计狎沙鸥”的归隐山林之路,反衬追求功名利禄的道路上充满了艰难险阻。
上片末句表达的是对友人一心向往功名富贵的感叹。
下片“诗书万卷,致身须到古伊周。
”,肯定了友人杰出的才学,希望友人此行能够获得成功,像伊尹和周公一样成为国之栋梁。
同时词人又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劝慰友人不要一味为了功名富贵而像班超一样,有家难回。
结尾处“何处依刘客,寂寞赋登楼。
”,乃是作者联系自身的境遇,自比王桀,感叹自己身似浮萍,漂泊不定,空自思乡,落得孤独寂寞。
这首词充满了一种悲慨之情,通篇都是对友人求仕的劝解之辞,但实际上却是对朝廷不能重用人才,埋没人才,使友人和自己这样的有识之士壮志难酬,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讽刺与悲愤。
参考资料: 1、 毛佩琦 .辛弃疾词 :万卷出版社 ,2009年6月1日 :第30页 .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wen/1/6379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