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行岚州 文赏
北地春光晚,边城气候寒。
往来花不发,新旧雪仍残。
水作琴中听,山疑画里看。
自惊牵远役,艰险促征鞍。
北地春光晚,边城气候寒。
往来花不发,新旧雪仍残。
水作琴中听,山疑画里看。
自惊牵远役,艰险促征鞍。
诗人所在的隰城县距岚州不是很远,但岚州的西、北、南三面皆有山,比隰城高寒。
诗人两次经过岚州的时间都是春天,去时约在阴历二月底,返时大概是三月初。
三月底隰城一带已是杏红柳绿,三月初也已桃李芬芳。
而同期的岚州却仍冬意萧索花树皆未发。
所以诗的首联说:“北地春光晚,边城气候寒”,北地,指当时的河东道的北面地方,边城指岚州城。
这里春天来得迟,料峭春寒如同暮冬气象。
颔联“往来花不发,新旧雪仍残”,是篇中写景的名句。
这联诗的妙处在于容量大,意象丰富。
它以生动的形象确切地描述了岚州的“春光晚”和“气候寒”。
“往来”、“新旧”,细致入微地表现了时间的变化和空间的层次。
“往”“来”两个动词连用作时间副词,既点出了诗人往返行程又表现出时空的跨度。
“新”“旧”两个形容词连用,既再次点明往返的季节又真实形象地记录了雪景环境。
“花不发”,是芽苞欲萌,还是含苞待放呢?
这给读者留下驰骋想象的空间。
“雪仍残”也同样耐人寻味,冰雪正在消融,还是尚未消融?
任由读者想象。
这毕竟是岚州特有的景象,但又不是不可捉摸的,“来往”是写诗人的活动,“花不发”是诗人往来时的观察。
其中便暗寓了比较。
这比较是与诗人所出发之地及所返回之地隰城的比较,从这联诗可以体会到诗人以少胜多的深厚笔力。
颈联描摹岚州山水的可爱,“水作琴中听,山疑画里看”,流水淙淙,清音若琴声,白雪皑皑,山如画的一般。
这景色已足以悦耳怡目,然而“水作琴中听”,又唤起人们的艺术联想,产生了伯牙弹琴的意境:巍巍乎高山,汤汤乎流水!
怡人心神,荡除烦嚣。
这也许就是诗人所感触的美的所在。
在这高山流水的境界里,诗人似乎忘掉了一切凡尘琐事,但转瞬之间,他又意识到自己有公务在身,不可贪赏山水久逗留。
因此尾联说:“自惊牵远役,艰险促征鞍”。
诗人怀着惋惜与赞叹的心情,扬鞭催马,继续行进在艰险的山路上。
杜审言是善于发现美、表现美的人,凡是他到过的地方无不对之产生美感,无论是北国、南荒、江左、中原,祖国的大地山河在他的笔下都异彩纷呈,各自显现出独特的美来。
就是边城岚州,诗人也把它写得美丽动人。
诗人通过这些诗歌表现出对祖国山河深挚的热爱。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wen/1/71327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