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桂花 文翻注译赏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深红 一作:轻)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阑 通:栏)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深红 一作:轻)淡黄色的桂花,并不鲜艳,但体态轻盈。
于幽静之处,不惹人注意,只留给人香味。
不需要具有名花的红碧颜色。
桂花色淡香浓,应属最好的。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阑 通:栏) (和桂花相比)梅花一定妒嫉,菊花自当羞惭。
桂花是秋天里百花之首,天经地义。
可憾屈原对桂花不太了解,太没有情意了。
不然,他在《离骚》中赞美那么多花,为什么没有提到桂花呢?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深红 一作:轻)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lán)开处冠中秋。
骚(sāo)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阑 通:栏) “画阑”句:化用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的“画栏桂树悬秋香”之句意,谓桂花为中秋时节首屈一指的花木。
“骚人”二句:取意于陈与义《清平乐·木犀》的“楚人未识孤妍,《离骚》遗恨千年”之句意。
“骚人”、“楚人”均指屈原。
可煞:疑问词,犹可是。
情思:情意。
何事:为何。
此二句意谓《离骚》多载花木名称而未及桂花。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深红 一作:轻)淡黄色的桂花,并不鲜艳,但体态轻盈。
于幽静之处,不惹人注意,只留给人香味。
不需要具有名花的红碧颜色。
桂花色淡香浓,应属最好的。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lán)开处冠中秋。
骚(sāo)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阑 通:栏) (和桂花相比)梅花一定妒嫉,菊花自当羞惭。
桂花是秋天里百花之首,天经地义。
可憾屈原对桂花不太了解,太没有情意了。
不然,他在《离骚》中赞美那么多花,为什么没有提到桂花呢?
“画阑”句:化用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的“画栏桂树悬秋香”之句意,谓桂花为中秋时节首屈一指的花木。
“骚人”二句:取意于陈与义《清平乐·木犀》的“楚人未识孤妍,《离骚》遗恨千年”之句意。
“骚人”、“楚人”均指屈原。
可煞:疑问词,犹可是。
情思:情意。
何事:为何。
此二句意谓《离骚》多载花木名称而未及桂花。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深红 一作:轻)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阑 通:栏) 咏物诗词一般以咏物抒情为主,绝少议论。
李清照的这首咏桂词一反传统,以议论入词,又托物抒怀。
咏物既不乏形象,议论也能充满诗意,堪称别开生面。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短短十四字却形神兼备,写出了桂花的独特风韵。
上句重在赋“色”,兼及体性;
下句重在咏怀,突出“香”字。
据有关记载,桂树花白者名银桂,黄者名金桂,红者为丹桂。
它常生于高山之上,冬夏常青,以同类为林,间无杂树。
又秋天开花者为多,其花香味浓郁。
色黄而冠之以“轻”,再加上“暗淡”二字,说明她不以明亮炫目的光泽和秾艳娇媚的颜色取悦于人。
虽色淡光暗,却秉性温雅柔和,像一位恬静的淑女,自有其独特的动人风韵。
令人爱慕不已。
她又情怀疏淡,远迹深山,惟将浓郁的芳香常飘人间,犹如一位隐居的君子,以其高尚的德行情操,赢得了世人的敬佩。
首二句咏物,以下转入议论。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反映了清照的审美观,她认为品格的美、内的美尤为重要。
“何须”二字,把仅以“色”美取胜的群花一笔荡开,而推出色淡香浓、迹远品高的桂花,大书特书。
“自是花中第一流”为第一层议论。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
”为第二层议论。
连清照一生酷爱的梅花“暗淡轻黄体性柔”的桂花面前,也不能不油然而生忌妒之意。
而作者颇为称许的菊花也只能掩面含羞,自叹弗如。
接着又从节令上着眼,称桂花为中秋时节的花中之冠。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为第三层议论。
传说屈原当年作《离骚》,遍收名花珍卉,以喻君子修身美德,唯独桂花不其列。
清照很为桂花抱屈,因而毫不客气地批评了这位先贤,说他情思不足,竟把香冠中秋的桂花给遗漏了,实乃一大遗恨。
陈与义在《清平乐·木犀》中说:“楚人未识孤妍,《离骚》遗恨千年。
”意思和此词大体上是一致的,皆以屈原的不收桂花入《离骚》为憾事,以为这是屈原情思不足的缘故。
李清照的这首咏物词咏物而不滞于物。
草间或以群花作比,或以梅菊陪衬,或评骘古人,从多层次的议论中,形象地展现了她那超尘脱俗的美学观点和对桂花由衷的赞美和崇敬。
桂花貌不出众,色不诱人,但却“暗淡轻黄”、“情疏迹远”而又馥香自芳,这正是词人品格的写照。
这首词显示了词人卓尔不群的审美品味,值得用心玩味。
参考资料: 1、 朱德才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1203-1204 2、 管士光 选注.宋词精选.郑州:大象出版社,2012:115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wen/1/7156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