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 文翻注译赏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稀。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新春时节,我穿着白夹衣,怅然地卧在床上;
白门寂寞,令我心中万分感伤。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隔着蒙蒙细雨凝视着那座红楼,只觉得凄冷茫茫,我只好顶着珠帘般的细雨,在依稀闪烁的灯光中黯然归来。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稀。
凄楚的暮春,遥远的路途,哪里可以寄托我的悲凄伤感?
缠绵的思绪,化做空泛的梦,在残宵的梦中依稀与你相见。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有玉珰一双作为信物,怎么样才可以送达;
我只有寄希望于万里长空中,那一只刚刚飞来的鸿雁。
参考资料: 1、 赵丹萍,从《春雨》看李商隐诗歌的美感,《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16)
怅卧新春白袷(jiá)衣,白门寥(liáo)落意多违。
白袷衣:即白夹衣,唐人以白衫为闲居便服。
白门:指今江苏南京市。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bó)飘灯独自归。
红楼:华美的楼房,多指女子的住处。
珠箔:珠帘,此处比喻春雨细密。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xiāo)犹得梦依稀。
晼晚:夕阳西下的光景,此处还蕴涵年复一年、人老珠黄之意。
玉珰(dāng)缄(jiān)札(zhá)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珰:耳环。
云罗:像螺纹般的云片。
参考资料: 1、 赵丹萍,从《春雨》看李商隐诗歌的美感,《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16)
怅卧新春白袷(jiá)衣,白门寥(liáo)落意多违。
新春时节,我穿着白夹衣,怅然地卧在床上;
白门寂寞,令我心中万分感伤。
白袷衣:即白夹衣,唐人以白衫为闲居便服。
白门:指今江苏南京市。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bó)飘灯独自归。
隔着蒙蒙细雨凝视着那座红楼,只觉得凄冷茫茫,我只好顶着珠帘般的细雨,在依稀闪烁的灯光中黯然归来。
红楼:华美的楼房,多指女子的住处。
珠箔:珠帘,此处比喻春雨细密。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xiāo)犹得梦依稀。
凄楚的暮春,遥远的路途,哪里可以寄托我的悲凄伤感?
缠绵的思绪,化做空泛的梦,在残宵的梦中依稀与你相见。
晼晚:夕阳西下的光景,此处还蕴涵年复一年、人老珠黄之意。
玉珰(dāng)缄(jiān)札(zhá)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有玉珰一双作为信物,怎么样才可以送达;
我只有寄希望于万里长空中,那一只刚刚飞来的鸿雁。
珰:耳环。
云罗:像螺纹般的云片。
参考资料: 1、 赵丹萍,从《春雨》看李商隐诗歌的美感,《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16)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稀。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一个春雨绵绵的早晨,诗中的男主人公穿着白布夹衫,和衣怅卧。
他的心中究竟隐藏着什么?
究竟何以如此呢?
诗在点明怅卧之后,用一句话作了概括的交待 :“白门寥落意多违 。
”据南朝民歌《杨叛儿》:“暂出白门前,杨柳可藏乌。
欢作沉水香,侬作博山炉 。
”白门当指男女欢会之所。
过去的欢会处,今日寂寞冷落,不再看见对方的踪影。
与所爱者分离的失意,便是他愁思百结地怅卧的原因。
怅卧中,他的思绪浮动,回味着最后一次访见对方的情景:“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仍然是对方住过的那座熟悉的红楼,但是他没有勇气走进去,甚至没有勇气再靠近它一点,只是隔着雨凝视着。
往日在他的感觉里,是那样亲切温存的红楼,如今是那样地凄寒。
在这红楼前,他究竟站了多久,也许连自己都不清楚。
他发现周围的街巷灯火已经亮了,雨从亮着灯光的窗口前飘过,恍如一道道珠帘。
在这珠帘的闪烁中,他才迷蒙地沿着悠长而又寂寥的雨巷独自走回来。
他是这样地茫然若失,所爱者的形影,始终在他的脑际萦回。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
”他想象着 ,在远方的那人也应为春之将暮而伤感吧?
如今蓬山远隔,只有在残宵的短梦中依稀可以相会了。
强烈的思念 ,促使他修下书札,侑以玉珰一双,作为寄书的信物 。
这是奉献给对方的一颗痛苦的心,但路途遥远 ,障碍重重,纵有信使,又如何传递呢?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
”且看窗外的天空,阴云万里,纵有一雁传书,又能穿过这罗网般的云天么?
以上是这首诗大致包含的意境。
男主人公的处境、活动、心情,基本上是清楚的。
读者所难于知道这种恋爱的具体对象和性质。
据作品本身看,所爱的对方大约是由于某种不得已的原因,远离而去了。
李商隐在他的组诗柳枝五首》序中便曾述及洛阳有一个女子属意于他,但不幸被“东诸候取去 ”,而铸成了遗憾事。
《春雨》诗中推想对方“远路应悲春晼晚”,又感到当时的环境如“万里云罗 ”,可见这种恋爱或许也是与受到“东诸侯”之类权势者的阻离有关。
不过,这终究只能是一种推测。
李商隐在这首诗中,赋予爱情以优美动人的形象。
诗借助于飘洒天空的春雨 ,融入主人公迷茫的心境、依稀的梦境,以及春晼晚、万里云罗等自然景象,烘托别离的寥落,思念的深挚,构成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一联,前一句色彩(红)和感觉(冷)互相比照。
红的色彩本来是温暖的,但隔雨怅望反觉其冷;
后一句珠箔本来是明丽的,却出之于灯影前对雨帘的幻觉,极细微地写出主人公寥寂而又迷茫的心理状态。
末联“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也富于象征色彩。
特别有创造性地借助于自然景,把“锦书难托”的预感形象化了,并把忧郁怅惘的情绪与广阔的云天,融为一体。
凡此,都成功地表现出了主人公的生活、处境和感情,情景、色调和气氛都令人久久难忘。
这种真挚动人的感情和优美生动的形象结合在一起,构成一种艺术魅力,在它面前,人们是免不了要支付出自己的同情的。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wen/1/8184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