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江南·兰烬落 文翻注译赏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
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
人语驿边桥。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
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
人语驿边桥。
兰膏的灯花已经残落,屏风上的红蕉变得暗淡幽茫。
闲来梦中又看到江南正是黄梅成熟的时光。
夜晚的小船上吹着笛子,细雨儿正轻轻地作响,有人悄语在驿站小桥旁。
参考资料: 1、 亦冬译注.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 唐五代词选译 修订版:凤凰出版社,2011.05.:41页 2、 徐培均选注.婉约词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7页
兰烬(jìn)落,屏上暗红蕉。
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
人语驿(yì)边桥。
兰烬:烛火的灰烬,因烛光似兰,故称。
烬:物体燃烧后剩下的部分。
暗红蕉:谓更深烛尽,画屏上的美人蕉模糊莫辨。
梅熟日:指江南夏初黄梅时节,时阴雨连绵。
萧萧:同潇潇,形容雨声。
驿:馆驿。
古代官吏住宿、换马之处。
驿边有桥称驿桥。
参考资料: 1、 亦冬译注.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 唐五代词选译 修订版:凤凰出版社,2011.05.:41页 2、 徐培均选注.婉约词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7页
兰烬(jìn)落,屏上暗红蕉。
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
人语驿(yì)边桥。
兰膏的灯花已经残落,屏风上的红蕉变得暗淡幽茫。
闲来梦中又看到江南正是黄梅成熟的时光。
夜晚的小船上吹着笛子,细雨儿正轻轻地作响,有人悄语在驿站小桥旁。
兰烬:烛火的灰烬,因烛光似兰,故称。
烬:物体燃烧后剩下的部分。
暗红蕉:谓更深烛尽,画屏上的美人蕉模糊莫辨。
梅熟日:指江南夏初黄梅时节,时阴雨连绵。
萧萧:同潇潇,形容雨声。
驿:馆驿。
古代官吏住宿、换马之处。
驿边有桥称驿桥。
参考资料: 1、 亦冬译注.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 唐五代词选译 修订版:凤凰出版社,2011.05.:41页 2、 徐培均选注.婉约词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7页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
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
人语驿边桥。
这是一首描写旅客思乡之作。
先写旅邸的夜景,然后转入梦境,通过对梦中江南暮春夜景绘声绘色的描写,词人把自己的情绪全部隐藏到具体的景物背后,诗情含而不露,情景交融。
落笔之处,尽显词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
”“兰烬”,兰膏燃烧的余烬。
起二句八字写夜深人静,室内昏暗,灯花已经残落,画屏上鲜红的美人蕉,在微弱的灯光下,颜色也已显得暗淡,这正是入睡的时刻。
这是一个寂寞的夜晚,隐约地透出人的黯然心情,经过这一铺垫,下面便转入了梦境的描写。
“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
人语驿边桥。
”后三句进入梦境,却完全是另一种景象:梦中的江南,情调清朗,色彩明丽,梅子正熟,风景绝佳。
恰在这时,夜雨轻飘,船泊泽国,笛声悠扬;
人语驿桥,春水碧波。
这里,有景,有情,有色彩,有声音,还有人,这是一个多么令人难忘的夜晚!
梦里梦外,都是夜景,但现实的夜如此凄清、冷寂,蕴涵着丝丝哀怨;
而梦中江南的夜,却是那样欢乐、愉快、醉人。
今昔对比,作者对江南故乡怀念的深情,隐约可见。
全词从室内屏风上的人工画面、写到室外江南水乡真实的自然图景,由绘色(红蕉、黄梅)到绘声(吹笛、人语、夜雨潇潇),亦即从视觉到听觉,构思新奇,意境清幽,动静兼备。
诗人把自己的情感全灌注在用景物描绘所铸成的形象画面之中,含有不尽之意,令人思索玩味。
参考资料: 1、 徐庆宜选析.唐宋词三百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7页 2、 唐圭璋,钟振振.唐宋词鉴赏辞典:安徽文艺出版社,2006.10:42-43 3、 艾治平.花间词品读: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12:40-41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wen/1/85866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