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萧萧几叶风兼雨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萧萧几叶风兼雨,离人偏识长更苦。

欹枕数秋天,蟾蜍下早弦。

夜寒惊被薄,泪与灯花落。

无处不伤心,轻尘在玉琴。

萧萧几叶风兼雨,离人偏识长更苦。

欹枕数秋天,蟾蜍下早弦。

风雨萧萧,落叶片片。

秋夜里,数着长更,更长愁更长。

这时候,斜靠在枕头上,仰望星空。

月亮已经经过了上弦,慢慢趋于圆满。

秋风秋雨,寒凉惊心。

夜寒惊被薄,泪与灯花落。

无处不伤心,轻尘在玉琴。

罗衾不耐,孤枕难忍。

号角催晓,漏滴花阴。

泪花伴随着灯花,被烧成灰烬。

没有一个地方不让人伤心。

瑶琴知我意,也早已蒙上了一层薄薄的灰尘。

参考资料: 1、 施议对.纳兰性德集:凤凰出版社,2011:51-52 2、 张秉戍.纳兰词笺注:北京出版社,2000:6

萧萧几叶风兼雨,离人偏识长更苦。

欹枕数秋天,蟾蜍下早弦。

“萧萧”二句:萧萧,风雨声。

秦观《满江红》:“风雨萧萧,长途上、春泥没足。

”长更:长夜,南唐李煜《三台令》:“不寐倦长更,披衣出户行。

”“欹枕”二句:欹(qī)枕,斜靠着枕头。

蟾蜍,代指月亮。

早弦,即上弦。

二句亦布景,展示秋夜的上弦月。

夜寒惊被薄,泪与灯花落。

无处不伤心,轻尘在玉琴。

“夜寒”二句:灯花,油灯结成花形的余烬。

戎昱《桂州腊月》:”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

“仲胤妻《伊川令(寄外)》:”教奴独自守空房,泪珠与、灯花共落。

“二句意谓寒夜被薄,泪花伴随着灯花,被烧成灰烬。

玉琴:琴之美称。

参考资料: 1、 施议对.纳兰性德集:凤凰出版社,2011:51-52 2、 张秉戍.纳兰词笺注:北京出版社,2000:6

萧萧几叶风兼雨,离人偏识长更苦。

欹枕数秋天,蟾蜍下早弦。

风雨萧萧,落叶片片。

秋夜里,数着长更,更长愁更长。

这时候,斜靠在枕头上,仰望星空。

月亮已经经过了上弦,慢慢趋于圆满。

秋风秋雨,寒凉惊心。

“萧萧”二句:萧萧,风雨声。

秦观《满江红》:“风雨萧萧,长途上、春泥没足。

”长更:长夜,南唐李煜《三台令》:“不寐倦长更,披衣出户行。

”“欹枕”二句:欹(qī)枕,斜靠着枕头。

蟾蜍,代指月亮。

早弦,即上弦。

二句亦布景,展示秋夜的上弦月。

夜寒惊被薄,泪与灯花落。

无处不伤心,轻尘在玉琴。

罗衾不耐,孤枕难忍。

号角催晓,漏滴花阴。

泪花伴随着灯花,被烧成灰烬。

没有一个地方不让人伤心。

瑶琴知我意,也早已蒙上了一层薄薄的灰尘。

“夜寒”二句:灯花,油灯结成花形的余烬。

戎昱《桂州腊月》:”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

“仲胤妻《伊川令(寄外)》:”教奴独自守空房,泪珠与、灯花共落。

“二句意谓寒夜被薄,泪花伴随着灯花,被烧成灰烬。

玉琴:琴之美称。

参考资料: 1、 施议对.纳兰性德集:凤凰出版社,2011:51-52 2、 张秉戍.纳兰词笺注:北京出版社,2000:6

萧萧几叶风兼雨,离人偏识长更苦。

欹枕数秋天,蟾蜍下早弦。

夜寒惊被薄,泪与灯花落。

无处不伤心,轻尘在玉琴。

  《菩萨蛮·萧萧几叶风兼雨》通篇用白描的写法,从多个方面去描写和渲染,写思妇的苦情。

“风兼雨”“长更”是耳闻,“蟾蜍下早弦”是眼见,“夜寒”是身体感受,“无处不伤心”是心理感受。

容若将离人苦夜长,相思难解,无处不伤心的苦况写得精细到位,末一句雅而伤,词中女子显然是淑女,风格姿态不同于《古诗十九首》里的“荡子妇”。

“轻尘”两字更将闺阁寂寥的氛围摹写得深细。

凄婉之情溢于词表。

上片展现自然景象,秋天的风雨和秋天的月。

下片是社会事相,泪花和灯花。

  上阙写景。

首句中,词人描写了凄风苦雨下,落叶萧萧的景象,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悲凉的氛围。

“长更”一句,从李煜《三台令》词中化出,写长夜漫漫,无法入睡,词人索性抬头望天,不知不觉,月亮已在上弦处了,表明词人孤卧时间之久,寂寞难耐。

词的下阙写词人好不容易入睡,却因凉夜被薄惊醒,孤凄寒冷透彻心扉,不觉泪水伴着灯花淌落。

满心伤怀,更奈何,眼望去,竟是伊人昔日所弹之琴,如今古琴都蒙上了灰尘,更休提伊人如今飘然远去了。

  词人所描之景,在古琴处停止,仿佛古琴余音,婉转低回,回味无穷。

参考资料: 1、 施议对.纳兰性德集:凤凰出版社,2011:51-52 2、 《家藏经典文库》编委会.人间最美纳兰词:中国工商出版社,2013-2:13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wen/1/8662939.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