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为问封姨 文翻注译赏
为问封姨,何事却、排空卷地。
又不是、江南春好,妒花天气。
叶尽归鸦栖未得,带垂惊燕飘还起。
甚天公、不肯惜愁人,添憔悴。
搅一霎,灯前睡。
听半晌,心如醉。
倩碧纱遮断,画屏深翠。
只影凄清残烛下,离魂飘缈秋空里。
总随他、泊粉与飘香,真无谓。
为问封姨,何事却、排空卷地。
又不是、江南春好,妒花天气。
叶尽归鸦栖未得,带垂惊燕飘还起。
甚天公、不肯惜愁人,添憔悴。
想问风神你为何掀起如此狂暴的飓风,毕竟这不是江南的春天,有似锦的繁花,让你心生妒忌。
看啊,狂风卷过。
树叶尽被吹落,归巢的乌鸦认不出自己的栖所,画轴上垂下的纸带,也仿佛受惊的燕子,飘摇不定。
上天为何不给忧伤的人一些怜悯,反而让这狂风催人憔悴。
搅一霎,灯前睡。
听半晌,心如醉。
倩碧纱遮断,画屏深翠。
只影凄清残烛下,离魂飘缈秋空里。
总随他、泊粉与飘香,真无谓。
刚刚在灯前昏睡过去,忽然被狂暴的风声惊醒。
听了半晌风声,心内惆怅转为凄迷。
我蓦然想到,远在故乡的爱人,此刻也正听狂风肆虐的声音,希望她的碧纱窗可以将狂风挡在外面,不要吹乱深翠色的画屏。
烛光即将熄灭。
她形单影只,魂魄仿佛飘在半空中,渺渺难寻,漫无目的地随着被风卷起,就像风中的花瓣与花香,身不由己,唯有任狂风蹂躏。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
邢学波笺注.纳兰词笺注全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10:第58页 2、 严迪昌选注;
马大勇整理.纳兰词选:中华书局,2011.03:50 3、 (清)纳兰性德著;
墨香斋译评.纳兰词 双色插图版:中国纺织出版社,2015.10:第191页
为问封姨,何事却、排空卷地。
又不是、江南春好,妒花天气。
叶尽归鸦栖未得,带垂惊燕飘还起。
甚天公、不肯惜愁人,添憔悴。
为问:犹相问、借问。
封姨:风神。
诗文中常以之代指大风等。
带垂:指帘幕丝带之类。
惊燕:郑谷《题汝州从事厅》:“惊燕拂帘闲睡觉,落花沾砚会餐归。
” 搅一霎,灯前睡。
听半晌,心如醉。
倩碧纱遮断,画屏深翠。
只影凄清残烛下,离魂飘缈秋空里。
总随他、泊粉与飘香,真无谓。
一霎(shà):一瞬间。
陈造《夜宿商卿家》:“蝶梦蘧蘧才一霎。
”半饷:饷通“晌”,一会儿。
韩愈《醉赠张秘书》“:虽得一饷乐,有如聚飞蚊。
”心如醉:《诗·王风·黍离》:“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倩:乞求、恳求。
碧纱:碧纱窗、绿色的窗户。
只影(zhī yǐng):谓孤独无偶。
离魂:指远游他乡的旅人。
飘渺: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泊,通“薄”。
轻微、少许之意。
泊粉:即指少许的残花。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
邢学波笺注.纳兰词笺注全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10:第58页 2、 严迪昌选注;
马大勇整理.纳兰词选:中华书局,2011.03:50 3、 (清)纳兰性德著;
墨香斋译评.纳兰词 双色插图版:中国纺织出版社,2015.10:第191页
为问封姨,何事却、排空卷地。
又不是、江南春好,妒花天气。
叶尽归鸦栖未得,带垂惊燕飘还起。
甚天公、不肯惜愁人,添憔悴。
想问风神你为何掀起如此狂暴的飓风,毕竟这不是江南的春天,有似锦的繁花,让你心生妒忌。
看啊,狂风卷过。
树叶尽被吹落,归巢的乌鸦认不出自己的栖所,画轴上垂下的纸带,也仿佛受惊的燕子,飘摇不定。
上天为何不给忧伤的人一些怜悯,反而让这狂风催人憔悴。
为问:犹相问、借问。
封姨:风神。
诗文中常以之代指大风等。
带垂:指帘幕丝带之类。
惊燕:郑谷《题汝州从事厅》:“惊燕拂帘闲睡觉,落花沾砚会餐归。
” 搅一霎,灯前睡。
听半晌,心如醉。
倩碧纱遮断,画屏深翠。
只影凄清残烛下,离魂飘缈秋空里。
总随他、泊粉与飘香,真无谓。
刚刚在灯前昏睡过去,忽然被狂暴的风声惊醒。
听了半晌风声,心内惆怅转为凄迷。
我蓦然想到,远在故乡的爱人,此刻也正听狂风肆虐的声音,希望她的碧纱窗可以将狂风挡在外面,不要吹乱深翠色的画屏。
烛光即将熄灭。
她形单影只,魂魄仿佛飘在半空中,渺渺难寻,漫无目的地随着被风卷起,就像风中的花瓣与花香,身不由己,唯有任狂风蹂躏。
一霎(shà):一瞬间。
陈造《夜宿商卿家》:“蝶梦蘧蘧才一霎。
”半饷:饷通“晌”,一会儿。
韩愈《醉赠张秘书》“:虽得一饷乐,有如聚飞蚊。
”心如醉:《诗·王风·黍离》:“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倩:乞求、恳求。
碧纱:碧纱窗、绿色的窗户。
只影(zhī yǐng):谓孤独无偶。
离魂:指远游他乡的旅人。
飘渺: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泊,通“薄”。
轻微、少许之意。
泊粉:即指少许的残花。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
邢学波笺注.纳兰词笺注全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10:第58页 2、 严迪昌选注;
马大勇整理.纳兰词选:中华书局,2011.03:50 3、 (清)纳兰性德著;
墨香斋译评.纳兰词 双色插图版:中国纺织出版社,2015.10:第191页
为问封姨,何事却、排空卷地。
又不是、江南春好,妒花天气。
叶尽归鸦栖未得,带垂惊燕飘还起。
甚天公、不肯惜愁人,添憔悴。
搅一霎,灯前睡。
听半晌,心如醉。
倩碧纱遮断,画屏深翠。
只影凄清残烛下,离魂飘缈秋空里。
总随他、泊粉与飘香,真无谓。
这首词写塞上秋风排空卷地之景,抒发凄清无聊之情。
上片描绘出秋风瑟瑟,摧花落叶的情景,使人平添无限别恨和相思,无从排遣。
而词中不是所谓的“江南春好,妒花天气”,却要如此“排空卷地”、吹尽落叶。
使弱小的鸦、燕无处可栖。
故词首对封姨的“为问”,实表露出词人的怨恨口气,因此词人要怨恨“天公”为什么偏偏要令愁人无寐,而使人倍添憔悴。
下片四句说愁人在灯前刚刚睡去,却又被狂暴的风声搅醒,而耳听着片刻的风声,就令人心醉。
乞请那碧纱窗和深翠的画屏以遮断狂风声,但在凄清残烛光影下,只剩下孤影摇曳,而离魂却“飘缈秋空里”,窗外“泊粉与飘香”也随风飘去。
令人倍觉凄清伤情。
“真无谓”三个字,恰与首句的“问为”相应,结束了他内心自问自答的一个过程。
他问封姨,只为问,问是他心里汩汩待流的愁怨找的一个出口,所以,容若表面上是描绘对封姨的怨恨,事实是借怨封姨表达了对亡妻的哀思与怀念,层层衬垫,宛转递进,要抒写之情更显得含婉动人,令人深深为之感动。
此词构思纤巧细腻,词意模糊凄迷,借势欲扫尽人间一切美好情景的塞上秋风,来衬托人世问情爱的脆弱和易受伤害,故词人借怨恨代表强暴力量的封姨,表达了对亡妻的哀思和怀念,由此层层衬垫,婉转入深,缠绵悱惆,使所抒写之情更为委婉动人。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
聂小晴编著.纳兰词全编笺注典评: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05:第115页 2、 纳兰性德著;
亦歌解析.落尽梨花月又西: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01:第199页 3、 顾宠义 蒋灵编著.仰天长啸:上海书店,2002年10月第1版:第158页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wen/1/8666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