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蜀僧濬弹琴 / 听蜀僧浚弹琴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蜀僧怀抱着绿绮琴,来自遥远的峨眉山。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为我随意挥手一弹,如同听到万壑松声。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余音袅袅,汇入霜天钟声,我心清静,如经流水洗过。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不知不觉,暮色笼罩青山,秋云黯淡,布满黄昏天空。

参考资料: 1、 裴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168-170 2、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919-920 3、 蘅塘退士 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107

蜀僧(sēng)抱绿绮(qǐ),西下峨眉峰。

蜀僧濬:即蜀地的僧人名濬的。

有人认为“蜀僧濬”即李白集中《赠宣州灵源寺仲濬公》中的仲濬公。

绿绮:琴名。

晋傅玄《琴赋序》:“楚王有琴曰绕梁,司马相如有绿绮,蔡邕有焦尾,皆名器也。

”诗中以绿绮形容蜀僧濬的琴很名贵。

峨眉:山名,在四川省峨眉县。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hè)松。

一:助词,用以加强语气。

挥手:这里指弹琴。

万壑松:指万壑松声。

这是以万壑松声比喻琴声。

琴曲有《风入松》。

壑:山谷。

这句是说,听了蜀僧濬的琴声好像听到万壑松涛雄风。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客心”句:意思是说,听了蜀僧濬弹的美妙琴声,客中郁结的情怀,像经过流水洗了一样感到轻快。

客:诗人自称。

流水:《列子·汤问》:“伯牙鼓瑟,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峨峨然若泰山;

’志在流水,曰:‘洋洋乎若江河。

’子期死,伯牙绝弦,以无知音者。

”这句诗中的“流水”,语意双关,既是对僧濬琴声的实指,又暗用了伯牙善弹的典故。

馀响:指琴的余音。

霜钟:指钟声。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碧山”句:意思是说,因为听得入神,不知不觉天就黑下来了。

秋云:秋天的云彩。

暗几重:意即更加昏暗了,把上句“暮”字意伸足。

参考资料: 1、 裴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168-170 2、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919-920 3、 蘅塘退士 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107

蜀僧(sēng)抱绿绮(qǐ),西下峨眉峰。

蜀僧怀抱着绿绮琴,来自遥远的峨眉山。

蜀僧濬:即蜀地的僧人名濬的。

有人认为“蜀僧濬”即李白集中《赠宣州灵源寺仲濬公》中的仲濬公。

绿绮:琴名。

晋傅玄《琴赋序》:“楚王有琴曰绕梁,司马相如有绿绮,蔡邕有焦尾,皆名器也。

”诗中以绿绮形容蜀僧濬的琴很名贵。

峨眉:山名,在四川省峨眉县。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hè)松。

为我随意挥手一弹,如同听到万壑松声。

一:助词,用以加强语气。

挥手:这里指弹琴。

万壑松:指万壑松声。

这是以万壑松声比喻琴声。

琴曲有《风入松》。

壑:山谷。

这句是说,听了蜀僧濬的琴声好像听到万壑松涛雄风。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余音袅袅,汇入霜天钟声,我心清静,如经流水洗过。

“客心”句:意思是说,听了蜀僧濬弹的美妙琴声,客中郁结的情怀,像经过流水洗了一样感到轻快。

客:诗人自称。

流水:《列子·汤问》:“伯牙鼓瑟,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峨峨然若泰山;

’志在流水,曰:‘洋洋乎若江河。

’子期死,伯牙绝弦,以无知音者。

”这句诗中的“流水”,语意双关,既是对僧濬琴声的实指,又暗用了伯牙善弹的典故。

馀响:指琴的余音。

霜钟:指钟声。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不知不觉,暮色笼罩青山,秋云黯淡,布满黄昏天空。

“碧山”句:意思是说,因为听得入神,不知不觉天就黑下来了。

秋云:秋天的云彩。

暗几重:意即更加昏暗了,把上句“暮”字意伸足。

参考资料: 1、 裴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168-170 2、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919-920 3、 蘅塘退士 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107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这首五律写的是听琴,听蜀地一位法名叫濬的和尚弹琴。

开头两句:“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说明这位琴师是从四川峨眉山下来的。

李白是在四川长大的,四川绮丽的山水培育了他的壮阔胸怀,激发了他的艺术想象。

峨眉山月不止一次地出现在他的诗里。

他对故乡一直很怀恋,对于来自故乡的琴师当然也格外感到亲切。

所以诗一开头就说明弹琴的人是自己的同乡。

“绿绮”本是琴名,汉代司马相如有一张琴,名叫绿绮,这里用来泛指名贵的琴。

司马相如是蜀人,这里用“绿绮”更切合蜀地僧人。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简短的十个字,把这位音乐家写得很有气派,表达了诗人对他的倾慕与敬佩。

  二三句正面描写蜀僧弹琴。

“挥手”是弹琴的动作。

嵇康《琴赋》:“伯牙挥手,钟期听声。

”“挥手”二字就是出自这里的。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这两句用大自然宏伟的音响比喻琴声,使人感到这琴声一定是极其铿锵有力的。

  “客心洗流水”,这一句就字面讲,是说听了蜀僧的琴声,自己的心好像被流水洗过一般地畅快、愉悦。

但它还有更深的含义,其中包涵着一个古老的典故,即《列子·汤问》中“高山流水”的典故,借它,表现蜀僧和自己通过音乐的媒介所建立的知己之感。

“客心洗流水”五个字,很含蓄,又很自然,虽然用典,却毫不艰涩,显示了李白卓越的语言技巧。

  下面一句“余响入霜钟”也是用了典的。

“霜钟”出于《山海经·中山经》:“丰山……有九钟焉,是知霜鸣。

”郭璞注:“霜降则钟鸣,故言知也。

”“霜钟”二字点明时令,与下面“秋云暗几重”照应。

“余响入霜钟”,意思是说,音乐终止以后,余音久久不绝,和薄暮时分寺庙的钟声融合在一起。

这句诗写琴音与钟声交响,也兼寓有知音的意思。

《列子·汤问》里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话。

宋代苏东坡在《前赤壁赋》里用“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形容洞箫的余音。

这都是乐曲终止以后,入迷的听者沉浸在艺术享受之中所产生的想象。

“余响入霜钟”也是如此。

清脆、流畅的琴声渐远渐弱,和薄暮的钟声共鸣着,这才发觉天色已经晚了:“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诗人听完蜀僧弹琴,举目四望,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青山已罩上一层暮色,灰暗的秋云重重叠叠,布满天空。

感觉时间过得真快。

  唐诗里有不少描写音乐的佳作。

白居易的《琵琶行》用“大珠小珠落玉盘”来形容忽高忽低、忽清忽浊的琵琶声,把琵琶所特有的繁密多变的音响效果表现了出来。

唐代另一位诗人李颀有一首《听安万善吹觱篥歌》,用不同季节的不同景物,形容音乐曲调的变化,把听觉的感受诉诸视觉的形象,取得很好的艺术效果。

李白这首诗描写音乐的独到之处是,除了“万壑松”之外,没有别的比喻形容琴声,而是着重表现听琴时的感受,表现弹者、听者之间感情的交流。

其实,“如听万壑松”这一句也不是纯客观的描写,诗人从琴声联想到万壑松声,联想到深山大谷,是结合自己的主观感受来写的。

  律诗讲究平仄、对仗,格律比较严。

而李白的这首五律却写得极其清新、明快,似乎一点也不费力。

其实,无论立意、构思、起结、承转,或是对仗、用典,都经过一番巧妙的安排,只是不着痕迹罢了。

这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的艺术美,比一切雕饰更能打动人的心灵。

参考资料: 1、 袁行霈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356-358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wen/1/86745.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