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晶帘一片伤心白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晶帘一片伤心白,云鬟香雾成遥隔。

无语问添衣,桐阴月已西。

西风鸣络纬,不许愁人睡。

只是去年秋,如何泪欲流。

晶帘一片伤心白,云鬟香雾成遥隔。

无语问添衣,桐阴月已西。

白得叫人心惊的月光,映照在水晶帘上;

我俩遥遥相隔,看不到你如云的秀发,嗅不到你似雾的浓香。

想问候一声要不要多添件衣裳,却毫无办法;

月挂西天,梧桐的树阴已经拉得很长。

西风鸣络纬,不许愁人睡。

只是去年秋,如何泪欲流。

西风起,蟋蟀声声鸣响;

不让忧愁的人儿睡下;

秋天还是去年的秋天,可为什么面对秋景,泪水总想流上我的脸庞?

参考资料: 1、 张秉戍.纳兰词笺注:北京出版社,2005-5-1:14

晶帘一片伤心白,云鬟香雾成遥隔。

无语问添衣,桐阴月已西。

白得叫人心惊的月光,映照在水晶帘上;

我俩遥遥相隔,看不到你如云的秀发,嗅不到你似雾的浓香。

想问候一声要不要多添件衣裳,却毫无办法;

月挂西天,梧桐的树阴已经拉得很长。

“晶帘”:水晶帘。

伤心,极言之辞。

伤心白即极白。

李白词:“寒山一带伤心碧”,皆类于此。

此句谓在月光的映衬下水晶帘看上去一片白。

西风鸣络纬,不许愁人睡。

只是去年秋,如何泪欲流。

云鬟香雾”句:语出杜甫《月夜》:“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这是杜甫写给妻子的诗,容若用此亦代妻子。

此句谓头发乌黑如云,香气似雾浓,以此代指所爱所思的女子。

“无语”句,承上句,谓所思的人不再身边,即使天气寒冷,也无法问她要不要加衣裳,照应了前句的“成遥隔”。

“添衣”两字,平淡深情。

“桐阴”:梧桐树阴,此句谓月已西沉,即夜色已深。

“络纬”:蟋蟀“桐阴”:梧桐树阴,此句谓月已西沉,即夜色已深。

制衣,如斯似是习以为常,总觉得天长日久,手中好光阴无从消磨。

你我似陌上戏春的孩童,看见花开花谢都惘然欢喜心无凄伤。

只是今日,你离开我以后,再没有人为我添衣,管我寒暖,而我亦失去照顾疼惜你的机会。

看得见吗?

是一样的秋色。

秋风月夜,我伫立在桐阴之下。

仍似去年秋,你知我为何泪欲流?

生死相隔,我如此地无能为力。

西风鸣络纬,不许愁人睡。

只是去年秋,如何泪欲流。

西风起,蟋蟀声声鸣响;

不让忧愁的人儿睡下;

秋天还是去年的秋天,可为什么面对秋景,泪水总想流上我的脸庞?

“络纬”:蟋蟀。

一说纺织娘。

“只是”句:谓秋色和去年秋天相同。

去年秋时人尚在,今年秋时,风景不改,人已不在。

这阕小令所截取的,不过是生活中“添衣”这么一个细小的事。

除却“云鬟香雾”的指代,言语极平实,上下阕折转之间也是从容淡定,然而于小处极见真情,凄婉动人之处,似是眼前梨花飞舞,细碎地散落一地,让人心意黯然。

此词当是康熙十六年秋之作。

亦是容若小令中的经典之作。

“只是去年秋,如何泪欲流。

”的“欲”字更是用的恰倒好处,“欲”是将出未出,想流不能流,容若将那种哀极无泪的情状写地极精准。

一说纺织娘。

“只是”句:谓秋色和去年秋天相同。

参考资料: 1、 张秉戍.纳兰词笺注:北京出版社,2005-5-1:14

晶帘一片伤心白,云鬟香雾成遥隔。

无语问添衣,桐阴月已西。

西风鸣络纬,不许愁人睡。

只是去年秋,如何泪欲流。

  李白《菩萨蛮》词有“寒山一带伤心碧”,指日暮之时,山色转深。

伤心是极言之辞。

伤心碧即山色深碧,伤心白即极白。

后人之词多类于此。

在月光的映衬下水晶帘看上去一片白。

水晶帘内端坐的美人已然不在。

全词除却“云鬟香雾”的指代略露艳色之外,言语极平实。

如果知晓这指代是化自杜甫《月夜》,明白杜甫藏在“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后面的相思凄苦,恐怕只有艳丽之后掩饰的惘然。

  细读“只是去年秋,如何泪欲流。

”“欲”字更是用的恰到好处,“欲”是将出未出,想流不能流,容若将那种哀极无泪的情状写地极精准。

  年年秋日,看时光流转,如习以为常,总觉得日久天长,看见花谢都心无凄伤。

待得一日光阴流尽,才醒转过来。

秋风虫鸣月色深浓,仍似去年秋,你知为飘渺孤鸿?

感情的付出是相互映衬的。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wen/1/8677894.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