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催花未歇花奴鼓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催花未歇花奴鼓,酒醒已见残红舞。

不忍覆馀觞,临风泪数行。

粉香看又别,空剩当时月。

月也异当时,凄清照鬓丝。

催花未歇花奴鼓,酒醒已见残红舞。

不忍覆馀觞,临风泪数行。

催促春花盛开的鼓声一直还没有停,酒醒之后已经看见落花纷纷扬扬。

不忍倾杯一饮而尽这酒杯中残余的薄酒。

面对秋风,离情别绪顿生,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

粉香看又别,空剩当时月。

月也异当时,凄清照鬓丝。

可爱的人儿阿,如今这离别又出现在眼前,寂空无所依,只留下一轮圆月,独立天际,甚至就连这月亮也与当时我们在一起时不同,你看这凄凉的清光缕缕地照在我的青丝上,如何不催人泪下。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

聂小晴注译,纳兰词全编笺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08,第206页 2、 李国强 白冬雁选注,历朝送别忆旧诗:踏莎行卷,华夏出版社,2000年02月第1版,第348页

催花未歇花奴鼓,酒醒已见残红舞。

不忍覆馀觞,临风泪数行。

花奴:唐玄宗时汝阳王李琎的小字。

残红舞:指花落。

覆:倾翻酒杯,指饮酒。

馀觞(yúshāng):杯中所剩残酒。

粉香看又别,空剩当时月。

月也异当时,凄清照鬓丝。

粉香:代指钟爱的女子。

“月也”二句:如今的月光也与当时不同了,只照着我的鬓发。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

聂小晴注译,纳兰词全编笺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08,第206页 2、 李国强 白冬雁选注,历朝送别忆旧诗:踏莎行卷,华夏出版社,2000年02月第1版,第348页

催花未歇花奴鼓,酒醒已见残红舞。

不忍覆馀觞,临风泪数行。

催促春花盛开的鼓声一直还没有停,酒醒之后已经看见落花纷纷扬扬。

不忍倾杯一饮而尽这酒杯中残余的薄酒。

面对秋风,离情别绪顿生,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

花奴:唐玄宗时汝阳王李琎的小字。

残红舞:指花落。

覆:倾翻酒杯,指饮酒。

馀觞(yúshāng):杯中所剩残酒。

粉香看又别,空剩当时月。

月也异当时,凄清照鬓丝。

可爱的人儿阿,如今这离别又出现在眼前,寂空无所依,只留下一轮圆月,独立天际,甚至就连这月亮也与当时我们在一起时不同,你看这凄凉的清光缕缕地照在我的青丝上,如何不催人泪下。

粉香:代指钟爱的女子。

“月也”二句:如今的月光也与当时不同了,只照着我的鬓发。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

聂小晴注译,纳兰词全编笺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08,第206页 2、 李国强 白冬雁选注,历朝送别忆旧诗:踏莎行卷,华夏出版社,2000年02月第1版,第348页

催花未歇花奴鼓,酒醒已见残红舞。

不忍覆馀觞,临风泪数行。

粉香看又别,空剩当时月。

月也异当时,凄清照鬓丝。

  这首词通过临别前和临别时的环境以及心理描写,来渲染相思之情。

上片通过临别前饮酒与心绪不宁的矛盾心态,下片更进一步,通过写马上要离别时,突然感到物非人非的强烈情感,表达了面对离别而无法自禁的剧烈情感变化。

  上片情感表现还在自控的范围内,最多是愁肠百结而“不忍覆余觞”,实在不能忍受心中痛苦也只是“临风泪数行”,或许情人问起,她可能还会忍住说是眼中吹进了沙子。

  下片就显然增强了情感。

眼看马上所爱的人就会很难再看见一次,情感上难以忍受,原本物是人非都已是催人肝肠寸断的了,她却说就连物也并非原来的物了,天上那轮见证过你我二人爱情事实的圆月也突然冷酷无情起来,这营造了一种极大的内心恐惧感、寂寞感、空虚感。

  这首词中“催花未歇花奴鼓”句引了唐代玄宗时人物李琏的典故。

他是大唐睿宗皇帝嫡孙,是唐朝宗室让皇帝李宪的长子,正由于他是让皇帝的长子,所以被封为汝阳郡王。

他小名叫花奴,是个长得面容俊美姣好的美男子,并且音乐能力很强,可谓才貌双全。

他还擅长弓和羯鼓,聪明敏捷。

众所周知,唐玄宗也是历史上一个极富艺术修养的皇帝,在音乐舞蹈方面都是行家,身边有个多才多艺、才貌双全的美男子花奴,玄宗当然对他很是喜欢,并曾亲自教他音律,据说玄宗还亲自教授他羯鼓。

  这首词写思恋、写离别,本身用词也巧,典故也大有可玩味处,真可读可感:花奴不鼓,唯见残红飞舞,前欢不再,而其悲则无穷,读之惨然,起身无绪,怅然若有所思。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

聂小晴编著,纳兰词全编笺注典评,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05,第248-249页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wen/1/8693846.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