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彩云易向秋空散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彩云易向秋空散,燕子怜长叹。

几翻离合总无因,赢得一回僝僽一回亲。

归鸿旧约霜前至,可寄香笺字。

不如前事不思量,且枕红蕤欹侧看斜阳。

彩云易向秋空散,燕子怜长叹。

几翻离合总无因,赢得一回僝僽一回亲。

天高气爽的秋季,彩云最容易被风吹散开去,燕子听到满腹心事之人的长叹,也会感到怜惜,几次离合总是没有来由,让人感到时而忧愁,时而温馨。

归鸿旧约霜前至,可寄香笺字。

不如前事不思量,且枕红蕤欹侧看斜阳。

归雁飞来的时候。

霜期已经到来,可以托大雁把书信带给那远行的人吗?

还是不要想以前的那些事了,暂且倚着绣枕看那西下的落日吧。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侯清恒,李少辉注评,纳兰词赏析:中国言实出版社,2015.04:第57页 2、 (清)纳兰性德著.孙红颖解译,纳兰词全鉴:中国纺织出版社,2016.02:第139页

彩云易向秋空散,燕子怜长叹。

几翻离合总无因,赢得一回僝僽一回亲。

僝僽(chán zhòu):烦恼、愁苦。

归鸿旧约霜前至,可寄香笺字。

不如前事不思量,且枕红蕤欹侧看斜阳。

“归鸿”二句:香笺(jiān):指散发有香气的信笺。

此二句意谓远行的丈夫曾约定霜期之前即归来,既是如此,也应该寄封书信来慰相思啊!

红蕤(ruí):红蕤枕。

传说中的仙枕,此处代指绣花枕。

唐张谓《宣室志》卷六载,玉清宫有有三宝,碧玉环、红蕤枕、紫玉函。

 红蕤枕,似玉微红,有纹如粟。

宋毛滂《小重山·春雪小醉》:“十年旧事梦如新,红蕤枕,犹暖楚峰云。

”欹(qī):斜着。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侯清恒,李少辉注评,纳兰词赏析:中国言实出版社,2015.04:第57页 2、 (清)纳兰性德著.孙红颖解译,纳兰词全鉴:中国纺织出版社,2016.02:第139页

彩云易向秋空散,燕子怜长叹。

几翻离合总无因,赢得一回僝僽一回亲。

天高气爽的秋季,彩云最容易被风吹散开去,燕子听到满腹心事之人的长叹,也会感到怜惜,几次离合总是没有来由,让人感到时而忧愁,时而温馨。

僝僽(chán zhòu):烦恼、愁苦。

归鸿旧约霜前至,可寄香笺字。

不如前事不思量,且枕红蕤欹侧看斜阳。

归雁飞来的时候。

霜期已经到来,可以托大雁把书信带给那远行的人吗?

还是不要想以前的那些事了,暂且倚着绣枕看那西下的落日吧。

“归鸿”二句:香笺(jiān):指散发有香气的信笺。

此二句意谓远行的丈夫曾约定霜期之前即归来,既是如此,也应该寄封书信来慰相思啊!

红蕤(ruí):红蕤枕。

传说中的仙枕,此处代指绣花枕。

唐张谓《宣室志》卷六载,玉清宫有有三宝,碧玉环、红蕤枕、紫玉函。

 红蕤枕,似玉微红,有纹如粟。

宋毛滂《小重山·春雪小醉》:“十年旧事梦如新,红蕤枕,犹暖楚峰云。

”欹(qī):斜着。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侯清恒,李少辉注评,纳兰词赏析:中国言实出版社,2015.04:第57页 2、 (清)纳兰性德著.孙红颖解译,纳兰词全鉴:中国纺织出版社,2016.02:第139页

彩云易向秋空散,燕子怜长叹。

几翻离合总无因,赢得一回僝僽一回亲。

归鸿旧约霜前至,可寄香笺字。

不如前事不思量,且枕红蕤欹侧看斜阳。

  这首词是从闺中人的角度写的,写她想思的愁情难耐,写她痛苦矛盾的心理。

  上片写二人总是轻易地分离,且没有任何缘由。

“彩云易向秋空散,燕子怜长叹”,是说彩云易散,好景难留。

独居深闺盼人归的女子满腹心事,想起欢聚时的温馨和离别时的不舍,她不免一会儿欢喜,一会儿忧愁正满腹心事,却又见北燕南去,直惹来声声长叹,连燕子都觉得自己可怜:“几番离合总无因,赢得一回僝僽一回亲”,虽然每次的离合没有什么原因,但每次却都带来一次伤感,相逢时又更加亲近。

  下片首二句写他又一次爽约,连书信都没有寄来。

“归鸿旧约霜前至,可寄香笺字”,句中还可以读出些许怨恨,是说当初分别的时候。

虽然曾定好霜期之前就会归来,但在回来之前。

应该寄封书信来一解自己的相思之苦啊。

“不如前事不思量。

且枕红蕤欹侧看斜阳”两句是女子的自我安慰之语,看似自我解脱,实透露着无奈和伤感。

这是整首词最妙之处,女子愁罢叹罢,忽而觉得自己的情绪有些莫名其妙,于是自我安慰、自我开解一番,索性侧身看那夕阳去。

这般极富生活化的场景真实得仿佛就在我们每个人身边,妙趣冲淡了愁苦,感伤中又带着几分难察的俏皮。

词的婉转味道因而又平添了几分,这比起说来说去只有“思念”二字的诗词更容易贴近人心。

  全词明白如话,短短两片词,闺中女子相思甚苦、愁情难耐的矛盾心理跃然纸上。

而这一番小女子的细腻心思、扭捏姿态却出于一个男人笔下,让人不得不感叹纳兰容若的情愫之敏感、体物之细微。

参考资料: 1、 中国《金瓶梅》研究会编.金瓶梅研究 第11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07:第200页 2、 纳兰容若著.一生最爱纳兰词 全词彩插珍藏版:石油工业出版社,2014.11:第73页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wen/1/8771612.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