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黄花城早望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五夜光寒,照来积雪平于栈。

西风何限,自起披衣看。

对此茫茫,不觉成长叹。

何时旦,晓星欲散,飞起平沙雁。

五夜光寒,照来积雪平于栈。

西风何限,自起披衣看。

初雪后的五更之夜,黄花城中弥漫着寒光,积雪的峭壁上,栈道显得平滑了许多。

无边的寒风也阻挠不了我披衣观景的兴致。

对此茫茫,不觉成长叹。

何时旦,晓星欲散,飞起平沙雁。

面对这茫茫雪色,不觉心中怅然,无限慨叹!

什么时候才能天亮,天空中的晨星要消散了,广漠沙原上的大雁也已经起飞开始新的征程。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纳兰词 插图本:凤凰出版社,2012.05:37-38

五夜光寒,照来积雪平于栈。

西风何限,自起披衣看。

初雪后的五更之夜,黄花城中弥漫着寒光,积雪的峭壁上,栈道显得平滑了许多。

无边的寒风也阻挠不了我披衣观景的兴致。

五夜:即五更。

古代将一夜分为甲、乙、丙、丁、戊五段,故称。

南朝梁陆佐公《新刻漏铭》:“六日无辨,五夜不分。

”注引《汉旧仪》:“五夜者,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也。

”栈(zhàn):栈道。

于绝险之地架木而成的道路。

对此茫茫,不觉成长叹。

何时旦,晓星欲散,飞起平沙雁。

面对这茫茫雪色,不觉心中怅然,无限慨叹!

什么时候才能天亮,天空中的晨星要消散了,广漠沙原上的大雁也已经起飞开始新的征程。

平沙雁:广漠沙原上之大雁。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纳兰词 插图本:凤凰出版社,2012.05:37-38

五夜光寒,照来积雪平于栈。

西风何限,自起披衣看。

对此茫茫,不觉成长叹。

何时旦,晓星欲散,飞起平沙雁。

  这首词描绘了黄花城雪后将晓的景象,与《烷溪沙·姜女庙》等或为同时之作。

词全用白描,但朴质中饶含韵致,清奇中极见情味。

黄花城奇异的景观,作者无聊赖的心绪跃然纸上。

  词的上片描写边塞地区凌晨的景色。

“五夜”二句谓落了一夜的雪,五更天色欲明之时,雪已经堆得与栅栏相平了。

“西风”二句紧扣上文,所以要“看”,是由于积雪的寒光,使人误以为天色已明;

“披衣”是由于西风劲吹,寒气袭人。

  下片“对此”二句,又与“看”字关联。

看到这白茫茫的一片大雪,无边无际,不觉令人百感交集,不住叹息。

“何时旦”句用提问表明此时尚未天明,刚才只是误以为天明罢了。

最后二句,又是对“何时旦”这一问题的答覆。

星光渐淡,大雁开始起飞,离天明也不远了。

“平沙”当然是指“平于栈”的积雪。

遣词造句都有着落,前后互相呼应,行文十分绵密。

  通篇只描写景物,而寓情于景,以景抒情。

词人用开阔的意象表现内心的情感,将环境的空旷凄凉映照在情感上,将大的环境空间叠加在深沉而复杂的小的情感上,给人呈现一种极具艺术感染力的表现方式。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纳兰性德词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06月第1版,:第15页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wen/1/8779588.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