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翠密红繁 文
陪王卿郎中游南池 文
相和歌辞。懊恼曲 文
藕丝作线难胜针,蕊粉染黄那得深。
玉白兰芳不相顾, 倡楼一笑轻千金。
莫言自古皆如此,健剑刜钟铅绕指。
三秋庭绿尽迎霜,惟有荷花守红死。
西江小吏朱斑轮, 柳缕吐芽香玉春。
两股金钗已相许,不令独作空城尘。
悠悠楚水流如马,恨紫愁红满平野。
野土千年怨不平, 至今烧作鸯鸯瓦。
相和歌辞·懊恼曲 文
藕丝作线难胜针,蕊粉染黄那得深。
玉白兰芳不相顾,倡楼一笑轻千金。
莫言自古皆如此,健剑刜钟铅绕指。
三秋庭绿尽迎霜,惟有荷花守红死。
西江小吏朱斑轮,柳缕吐芽香玉春。
两股金钗已相许,不令独作空城尘。
悠悠楚水流如马,恨紫愁红满平野。
野土千年怨不平,至今烧作鸯鸯瓦。
杂曲歌辞·乐府三首 文
送同年崔先辈 文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文翻注译赏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六月里西湖的风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时节的不一样: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
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毕竟: 到底。
六月中:六月中旬。
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
同:相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接天:像与天空相接。
无穷:无边无际。
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
映日:指阳光。
映照着日光。
。
别样:宋代俗语,特别,不一样。
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六月里西湖的风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时节的不一样:毕竟: 到底。
六月中:六月中旬。
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
同:相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
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
接天:像与天空相接。
无穷:无边无际。
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
映日:指阳光。
映照着日光。
。
别样:宋代俗语,特别,不一样。
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是一首描写杭州西湖六月美丽景色的诗。
全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深情的眷恋。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诗人开篇即说毕竟六月的西湖,风光不与四时相同,这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说明六月西湖与其他季节不同的风光,是足可留恋的。
这两句是写六月西湖给诗人的总的感受。
“毕竟”二字,突出了六月西湖风光的独特、非同一般,给人以丰富美好的想象。
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
诗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
然后,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给读者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精彩绝艳的画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两句具体地描绘了“毕竟”不同的风景图画:随着湖面而伸展到尽头的荷叶与蓝天融合在一起,造成了“无穷”的艺术空间,涂染出无边无际的碧色;
在这一片碧色的背景上,又点染出阳光映照下的朵朵荷花,红得那么娇艳、那么明丽。
连天“无穷碧”的荷叶和映日“别样红”的荷花,不仅是春、秋、冬三季所见不到,就是夏季也只在六月中荷花最旺盛的时期才能看到。
诗人抓住了这盛夏时特有的景物,概括而又贴切。
这种在谋篇上的转化,虽然跌宕起伏,却没有突兀之感。
看似平淡的笔墨,给读者展现了令人回味的艺术境地。
杨万里的诗以白描见长,就这点来说,这是诗不失为他的代表作之一。
从艺术上来说,出了白描以外,此诗还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虚实相生。
前两句直陈,只是泛说,为虚;
后两句描绘,展示具体形象,为实。
虚实结合,相得益彰。
二是刚柔相济。
后两句所写的莲叶荷花,一般归入阴柔美一类,而诗人却把它写得非常壮美,境界阔大,有“天”,有“日”。
语言也很有气势:“接天”“无穷”。
这样,阳刚与柔美,就在诗歌中得到了和谐统一。
参考资料: 1、 缪钺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1088-1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