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溪始泛三首(此诗乃长庆间以病在告日所作)

作者: 韩愈 朝代: 唐代

榜舟南山下,上上不得返。

幽事随去多,孰能量近远。

阴沈过连树,藏昂抵横坂。

石粗肆磨砺,波恶厌牵挽。

或倚偏岸渔,竟就平洲饭。

点点暮雨飘,梢梢新月偃。

馀年懔无几,休日怆已晚。

自是病使然,非由取高蹇。

南溪亦清驶,而无楫与舟。

山农惊见之,随我劝不休。

不惟儿童辈,或有杖白头。

馈我笼中瓜,劝我此淹留。

我云以病归,此已颇自由。

幸有用馀俸,置居在西畴。

囷仓米谷满,未有旦夕忧。

上去无得得,......更多

北山暮归示道人

作者: 王安石 朝代: 宋代

千山复万山,行路有无间。

花发蜂递绕,果垂猿对攀。

独寻寒水度,欲趁夕阳还。

天黑月未上,儿童初掩关。

书任村马铺

作者: 王安石 朝代: 宋代

儿童系马黄河曲,近岸河流如可掬。

任村炊米朝食鱼,日暮荥阳驿中宿。

投老经过身独在,当时洲渚今平陆。

秫黍冥冥十数家,仰视荒蹊但乔木。

冰盘鱠美客自知,起看白水还东驰。

尔来百口皆年少,归与何人共此悲。

得书知二弟附陈师道舟上汴

作者: 王安石 朝代: 宋代

儿童闻太丘,邂逅两心投。

与汝今为伴,知吾不复忧。

园桃已解萼,沙水欲惊舟。

一见南飞雁,江边肯更留。

吐绶鸡

作者: 王安石 朝代: 宋代

樊笼寄食老低摧,组丽深藏肯自媒。

天日清明聊一吐,儿童初见互惊猜。

新桃行

作者: 张籍 朝代: 唐代

桃生叶婆娑,枝叶四向多。

高未出墙颠,蒿苋相凌摩。

植之三年馀,今年初试花。

秋来已成实,其阴良已嘉。

青蝉不来鸣,安得迅羽过。

常恶牵丝虫,蒙幂成网罗。

顾托戏儿童,勿折吾柔柯。

明年结其实,磊磊充汝家。

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作者: 杨万里 朝代: 宋代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梅子味道很酸,吃过之后,余酸还残留在牙齿之间;芭蕉初长,而绿阴映衬到纱窗上。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春去夏来,日长人倦,午睡后起来,情绪无聊,闲着无事观看儿童戏捉空中飘飞的柳絮。 参考资料: 1、 章楚藩 等.杨万里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94:37-40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梅子:一种味道极酸的果实。软齿牙:一作溅齿牙,指梅子的酸味渗透牙齿。芭蕉分绿:芭蕉的绿色映照在纱窗上。与窗纱:《四部备要》本《诚斋集》作“上窗纱”,此据《杨万里选集》。与,给予的意思。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无情思:没有情绪,指无所适从,不知做什么好。思,意,情绪。捉柳花:戏捉空中飞舞的柳絮。柳花,即柳絮。 参考资料: 1、 章楚藩 等.杨万里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94:37-40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梅子味道很酸,吃过之后,余酸还残留在牙齿之间;芭蕉初长,而绿阴映衬到纱窗上。梅子:一种味道极酸的果实。软齿牙:一作溅齿牙,指梅子的酸味渗透牙齿。芭蕉分绿:芭蕉的绿色映照在纱窗上。与窗纱:《四部备要》本《诚斋集》作“上窗纱”,此据《杨万里选集》。与,给予的意思。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春去夏来,日长人倦,午睡后起来,情绪无聊,闲着无事观看儿童戏捉空中飘飞的柳絮。无情思:没有情绪,指无所适从,不知做什么好。思,意,情绪。捉柳花:戏捉空中飞舞的柳絮。柳花,即柳絮。 参考资料: 1、 章楚藩 等.杨万里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94:37-40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这首诗写芭蕉分绿,柳花戏舞,诗人情怀也同有景物一样清新闲适,童趣横生。儿童捉柳花,柳花似也有了无限童心,在风中与孩童们捉迷藏。不时有笑声漾起,诗人该是从睡梦中被它叫醒的。首二句点明初夏季节,后二句表明夏日昼长,百无聊赖之意。这首诗选用了梅子、芭蕉、柳花等物象来表现初夏这一时令特点。诗人闲居乡村,初夏午睡后,悠闲地看着儿童扑捉戏玩空中飘飞的柳絮,心情舒畅。诗中用“软”字,表现出他的闲散的意态;“分”字也很传神,意蕴深厚而不粘滞;尤其是“闲”字,不仅淋漓尽致地把诗人心中那份恬静闲适和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表现出来,而且非常巧妙地呼应了诗题。 参考资料: 1、 缪钺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1073-1074

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二

作者: 杨万里 朝代: 宋代

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

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

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

松阴之下长着半弓的草苔,想看书可又懒得去翻开。

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

百无聊赖中掬起泉水去浇芭蕉,那淅沥水声惊动了正在玩耍的儿童,他们还以为骤然下起雨来。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

半弓:半弓之地,形容面积极小。

弓,古时丈量地亩的器具,后为丈量地亩的计算单位。

一弓等于1.6米。

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

掬:两手相合捧物。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

松阴之下长着半弓的草苔,想看书可又懒得去翻开。

半弓:半弓之地,形容面积极小。

弓,古时丈量地亩的器具,后为丈量地亩的计算单位。

一弓等于1.6米。

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

百无聊赖中掬起泉水去浇芭蕉,那淅沥水声惊动了正在玩耍的儿童,他们还以为骤然下起雨来。

掬:两手相合捧物。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

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

  这首诗写作者闲适、慵倦的情绪。

他想看书,可是刚刚翻开又兴致索然,百无聊赖中掬起泉水去浇芭蕉。

那淅沥水声惊动了正在玩耍的儿童,他们还以为骤然下起雨来。

这儿以诗人的闲散无聊与儿童的天真烂漫相比较,一个“戏”字,一个“误”字起到相互映衬的作用,而情景宛然,含有无穷乐趣,写出了诗人的恬静闲适,抒发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诗人善于捕捉生活中瞬间的形象和自己偶然触发的兴会,在这两句中也得到生动的显示。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白莲

作者: 杨万里 朝代: 宋代

花头素片剪成冰,叶背青琼刻作棱。

珍重儿童轻手折,绿针剌手却渠憎。

樱桃

作者: 杨万里 朝代: 宋代

樱桃一雨半雕零,更与黄鹂翠羽争。

计会小风留紫脆,殷勤落日弄红明。

摘来珠颗光如湿,走下金盘不待倾。

天上荐新旧分赐,儿童犹解忆寅清。

2122232425 共66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