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值雨

作者: 温庭筠 朝代: 唐代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濛隔钓船。

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濛隔钓船。

在咸阳桥上遇雨了,那牛毛细雨随风飘摇不定,宛如悬在空中的水晶帷帘;

那泊着的钓鱼船被这连绵的水晶帷帘阻隔,如烟如画。

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眼前这烟水空濛的景色多么像初春时节洞庭湖上那烟波浩渺的景致;

还有那沉沉的暮霭,好像正驮载着水气缓缓地向岳阳城的上空飘去,真是美极了。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 .全唐诗(下)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1481 . 2、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 :388 .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濛(méng)隔钓船。

咸阳桥:又名西渭桥,故址在今陕西省咸阳市南,古代多于此送别。

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还:一作“绝”。

将:携带。

岳阳天:岳阳楼在洞庭湖边,可俯瞰洞庭春色。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 .全唐诗(下)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1481 . 2、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 :388 .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濛(méng)隔钓船。

在咸阳桥上遇雨了,那牛毛细雨随风飘摇不定,宛如悬在空中的水晶帷帘;

那泊着的钓鱼船被这连绵的水晶帷帘阻隔,如烟如画。

咸阳桥:又名西渭桥,故址在今陕西省咸阳市南,古代多于此送别。

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眼前这烟水空濛的景色多么像初春时节洞庭湖上那烟波浩渺的景致;

还有那沉沉的暮霭,好像正驮载着水气缓缓地向岳阳城的上空飘去,真是美极了。

还:一作“绝”。

将:携带。

岳阳天:岳阳楼在洞庭湖边,可俯瞰洞庭春色。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 .全唐诗(下)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1481 . 2、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 :388 .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濛隔钓船。

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这是一首对雨即景之作,明快、跳荡,意象绵渺,别具特色。

咸阳桥,又名便桥,在长安北门外的渭水之上,是通往西北的交通孔道。

古往今来,有多少悲欢离合、兴废存亡的历史在这里幕启幕落。

然而诗人此番雨中徜徉,却意度闲适,并无愁眉锁眼之态,笔墨染出,是一派清旷迷离的山水图景。

  首句入题。

“咸阳桥”点地,“雨”点景,皆直陈景物,用语质朴。

句末炼出一个“悬”字,便将一种雨脚绵延如帘箔之虚悬空际的质感,形象生动地传出,健捷而有气势,令人神往。

接下一句,诗人把观察点从桥头推向远处的水面,从广阔的空间来描写这茫茫雨色。

这是一种挺接密衔的手法。

“万点”言雨阵之密注。

“空蒙”二字最有分量,烘托出云行雨施、水气蒸薄的特殊氛围,点出这场春雨所引起的周围环境的色调变化来。

用笔很像国画家的晕染技法,淡墨抹出,便有无限清蔚的佳致。

这种烟雨霏霏的景象类似江南水乡的天气,是诗人着力刻画的意境,并因而逗出下文的联翩浮想,为一篇转换之关键。

“钓船”是诗中实景,诗人用一个“隔”字,便把它推到迷蒙的烟雨之外,若隐若现,似有似无,像是要溶化在设色清淡的画面里一样,有超于象外的远致。

  前两句一起一承,围绕眼前景物生发,第三句纵笔远扬,转身虚际,出人意外地从咸阳的雨景,一下转到了洞庭的春色。

论地域,天远地隔;

论景致,晴雨不侔。

实现这两幅毫不相干的水天图画的联结转化的媒介,乃是存在于二者之间的某种共同点—即上面提到的烟水空蒙的景色。

这在渭水关中也许是难得一见的雨中奇观,但在洞庭泽国,却是一种常见的色调。

诗人敏感地抓住这一点,发挥艺术的想象,利用“还似”二字作有力的兜转,就把它们巧妙在联到一起,描绘出一幅壮阔飞动、无比清奇的图画来。

洞庭湖为海内巨浸,气蒸波撼,吞天无际。

在诗人看来,湿漉的晓云好像是驮载着接天的水气飘进了岳阳古城的上空。

这是极其壮观的景象。

“将入”二字,可说是笔挟云涛。

  作者着意描写巴陵湖畔的云容水色,其目的在于用它来烘托咸阳的雨景,使它更为突出。

这是一种借助联想,以虚间实,因宾见主的借形之法,将两种似乎无关的景物,从空间上加以联系,构成了此诗在艺术上的特色。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1114-1115 .

谢亭送别

作者: 许浑 朝代: 唐代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唱完了一曲送别的歌儿,你便解开了那远别的行舟,两岸是青山,满山是红叶,水呀,在急急地东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当暮色降临,我醒来了,才知道人已远去,而这时候,满天风雨,只有我一个人的身影独自离开了那西楼。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唱完了一曲送别的歌儿,你便解开了那远别的行舟,两岸是青山,满山是红叶,水呀,在急急地东流。

劳歌:本指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泛指送别歌。

劳劳亭,在今南京市南面,李白诗有“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水急流:暗指行舟远去,与“日暮酒醒”、“满天风雨”共同渲染无限别意。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当暮色降临,我醒来了,才知道人已远去,而这时候,满天风雨,只有我一个人的身影独自离开了那西楼。

西楼即指送别的 谢亭 ,古代诗词中“南浦 ”、“西楼”都常指送别之处。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桑茶坑道中八首

作者: 杨万里 朝代: 宋代

下山入屋上山鉏,图得生涯总近居。

桑眼未开先著椹,麦胎才茁便生须。

壬子正月四日後圃行散四首

作者: 杨万里 朝代: 宋代

傅语春光恰好穠,太穠恐怕恼衰翁。

日华五色无寻处,只在蛛丝来去中。

雪小霁,顺风过谢阳湖

作者: 杨万里 朝代: 宋代

都梁三日雪没屋,小船行水如行陆。

山阳一朝帆遇风,大船行水如行空。

昨来牵天冻得泣,买芦燎衣芦自湿。

朝来牵夫皆上船,收缆脱巾篷底眠。

楼船忽然生两翼,横飞直过阳侯国。

千村一抹片子时,四岸人家眼中失。

似闻咫尺是杨州,更数宝应兼高邮。

青天万里当径度,不堪回首都梁路。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

作者: 杨万里 朝代: 宋代

政是行人肠断时,子规得得向人啼。

若能泪得居人脸,始信春愁总为伊。

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

作者: 贯休 朝代: 唐代
柴门寂寂黍饭馨,山家烟火春雨晴。庭花蒙蒙水泠泠,小儿啼索树上莺。 水香塘黑蒲森森,鸳鸯鸂鶒如家禽。前村后垄桑柘深,东邻西舍无相侵。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
柴门寂寂黍饭馨,山家烟火春雨晴。柴门一片寂静屋里米饭香喷喷,农家炊烟袅袅春雨过后天放晴。 庭花蒙蒙水泠泠,小儿啼索树上莺。院内鲜花迷蒙山间流水清泠泠,小儿又哭又闹索要树上的黄莺。 水香塘黑蒲森森,鸳鸯鸂鶒如家禽。池塘黑水飘香蒲草长得密森森,鸳鸯鸂鶒在水中嬉戏好像家禽。 前村后垄桑柘深,东邻西舍无相侵。村前村后田间地头桑柘多茂盛,东邻西舍界限分明彼此不相侵。 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养蚕女在前面清澈的溪中洗茧,牧童吹着短笛穿衣在水中洗浴。 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山翁好客热情挽留我一住在住,笑着指点西坡说瓜豆就要成熟。 参考资料: 1、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859-860
柴门寂寂黍饭馨,山家烟火春雨晴。黍饭:黄米饭,唐人常以之待客。馨:香。 庭花蒙蒙水泠泠,小儿啼索树上莺。蒙蒙:形容雨点细小。泠泠:形容流水清脆的声音。 水香塘黑蒲森森,鸳鸯鸂鶒如家禽。鸂(xī)鶒(chì):一种水鸟,形大于鸳鸯,而多紫色,好并游。俗称紫鸳鸯。唐温庭筠《开成五年秋以抱疾郊野一百韵》:“溟渚藏鸂鶒,幽屏卧鹧鸪。” 前村后垄桑柘深,东邻西舍无相侵。桑柘(zhè):桑木与柘木。深:茂盛。 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蚕:农家养蚕女。渌(lù):水清而深的样子。 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 参考资料: 1、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859-860
柴门寂寂黍饭馨,山家烟火春雨晴。柴门一片寂静屋里米饭香喷喷,农家炊烟袅袅春雨过后天放晴。黍饭:黄米饭,唐人常以之待客。馨:香。 庭花蒙蒙水泠泠,小儿啼索树上莺。院内鲜花迷蒙山间流水清泠泠,小儿又哭又闹索要树上的黄莺。蒙蒙:形容雨点细小。泠泠:形容流水清脆的声音。 水香塘黑蒲森森,鸳鸯鸂鶒如家禽。池塘黑水飘香蒲草长得密森森,鸳鸯鸂鶒在水中嬉戏好像家禽。鸂(xī)鶒(chì):一种水鸟,形大于鸳鸯,而多紫色,好并游。俗称紫鸳鸯。唐温庭筠《开成五年秋以抱疾郊野一百韵》:“溟渚藏鸂鶒,幽屏卧鹧鸪。” 前村后垄桑柘深,东邻西舍无相侵。村前村后田间地头桑柘多茂盛,东邻西舍界限分明彼此不相侵。桑柘(zhè):桑木与柘木。深:茂盛。 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养蚕女在前面清澈的溪中洗茧,牧童吹着短笛穿衣在水中洗浴。蚕:农家养蚕女。渌(lù):水清而深的样子。 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山翁好客热情挽留我一住在住,笑着指点西坡说瓜豆就要成熟。 参考资料: 1、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859-860

大蜀皇帝寿春节进尧铭舜颂二首。舜颂

作者: 贯休 朝代: 唐代

高高历山,有黍有粟。

皇皇大舜,合尧玄德。

五典克从, 四门伊穆。

大道将行,天下为公。

临下有赫,选贤用能。

吾皇则之,无斁无逸。

绥厥品汇,光光得一。

千辐临顶, 十在随跸。

大哉大同,为光为龙。

吾皇则之,圣谋隆隆。

纳隍孜孜,考考切切。

六宗是禋,五瑞斯列。

排麟环凤, 披香立雪。

四夷纳赆,九围有截。

昔救世师,降生竺乾。

寿春亦然,万年万年。

大蜀皇帝寿春节进尧铭舜颂二首·尧铭

作者: 贯休 朝代: 唐代

金册昭昭,列圣孤标。

仲尼有言,巍巍帝尧。

承天眷命,罔厥矜骄。

四德炎炎,阶蓂不凋。

永孚于休,垂衣飘飖。

吾皇则之,小心翼翼。

秉阳亭毒,不遑暇食。

土阶苔绿,茅茨雪滴。

君既天赋,相亦天锡。

德輈金镜,以圣继圣。

汉高将将,太宗兵柄。

吾皇则之,日新德盛。

朽索六马,罔坠厥命。

熙熙蓼萧,块润风调。

舞擎干羽,囿入刍荛。

既玉其叶,亦金其枝。

叶叶枝枝,百工允釐。

享国如尧,不疑不疑。

旅次甬西见儿童以竹枪纸旗戏为阵列…余因感之

作者: 韦庄 朝代: 唐代

已闻三世没军营,又见儿孙学战争。

见尔此言堪恸哭,遣予何日望时平。

3637383940 共14660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