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传

作者: 司马槱 朝代: 宋代

银河漾漾。

正桐飞露井,寒生斗帐。

芳草梦惊,人忆高唐惆怅。

感离愁,甚情况。

春风二月桃花浪。

扁舟征棹,又过吴江上。

人去雁回,千里风云相望。

倚江楼,倍凄怆。

黄金缕·妾本钱塘江上住

作者: 司马槱 朝代: 宋代

妾本钱塘江上住。

花落花开,不管流年度。

燕子衔将春色去,纱窗几阵黄梅雨。

斜插犀梳云半吐,檀板轻敲,唱彻黄金缕。

望断行云无觅处,梦回明月生南浦。

妾本钱塘江上住。

花落花开,不管流年度。

燕子衔将春色去,纱窗几阵黄梅雨。

我的家就在繁华的钱塘江畔,花开花落,任凭岁月流逝。

而今燕子又要把美好的春光带走了,在这黄昏时节,纱窗外下起了一阵潇潇细雨。

斜插犀梳云半吐,檀板轻敲,唱彻黄金缕。

望断行云无觅处,梦回明月生南浦。

我把犀梳斜插在头上,让头发半垂鬓边,敲响檀板,唱清丽的歌曲。

抬眼望高空白云,不知它漂泊何处,梦醒后只见皎洁的明月从春江江畔冉冉升起。

参考资料: 1、 刘默,陈思思,黄桂月.宋词鉴赏大全集 上: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315 2、 唐圭璋.《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1076

妾本钱塘江上住。

花落花开,不管流年度。

燕子衔将春色去,纱窗几阵黄梅雨。

本:原,原本。

钱塘江:古称浙,最早见名于《山海经》,因流经古钱塘县(今杭州)而得名。

黄梅雨:长江中下游流域春末夏初黄梅季节下的雨,也叫“梅雨”、“霉雨”。

此指绵绵细雨。

斜插犀梳云半吐,檀板轻敲,唱彻黄金缕。

望断行云无觅处,梦回明月生南浦。

犀梳:犀牛角做成的梳子。

檀板:即拍板。

黄金缕:《黄金缕》,即《蝶恋花》调的别名,以冯延巳《蝶恋花》词中有“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而得名。

行云:指情人。

南浦:泛指离别地点。

参考资料: 1、 刘默,陈思思,黄桂月.宋词鉴赏大全集 上: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315 2、 唐圭璋.《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1076

妾本钱塘江上住。

花落花开,不管流年度。

燕子衔将春色去,纱窗几阵黄梅雨。

我的家就在繁华的钱塘江畔,花开花落,任凭岁月流逝。

而今燕子又要把美好的春光带走了,在这黄昏时节,纱窗外下起了一阵潇潇细雨。

本:原,原本。

钱塘江:古称浙,最早见名于《山海经》,因流经古钱塘县(今杭州)而得名。

黄梅雨:长江中下游流域春末夏初黄梅季节下的雨,也叫“梅雨”、“霉雨”。

此指绵绵细雨。

斜插犀梳云半吐,檀板轻敲,唱彻黄金缕。

望断行云无觅处,梦回明月生南浦。

我把犀梳斜插在头上,让头发半垂鬓边,敲响檀板,唱清丽的歌曲。

抬眼望高空白云,不知它漂泊何处,梦醒后只见皎洁的明月从春江江畔冉冉升起。

犀梳:犀牛角做成的梳子。

檀板:即拍板。

黄金缕:《黄金缕》,即《蝶恋花》调的别名,以冯延巳《蝶恋花》词中有“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而得名。

行云:指情人。

南浦:泛指离别地点。

参考资料: 1、 刘默,陈思思,黄桂月.宋词鉴赏大全集 上: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315 2、 唐圭璋.《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1076

妾本钱塘江上住。

花落花开,不管流年度。

燕子衔将春色去,纱窗几阵黄梅雨。

斜插犀梳云半吐,檀板轻敲,唱彻黄金缕。

望断行云无觅处,梦回明月生南浦。

  此词以优美的意境和音韵,描写钱塘江畔歌妓的生活。

上片以女子口吻出之,写梦中女子所歌,下片追忆梦中情景,抒写对远别情人刻骨的相思。

  上片是梦中女子所歌,故以女子口吻出之。

首句“妾本钱塘江上住”,写女子自道所居,看似平平,实在颇堪玩味。

北宋时杭州已是繁华都会,多酒楼妓馆,朝歌暮弦,摇荡心目。

句中已暗示这位女子的身份。

紧接“花落”二语,已含深怨。

岁岁芳春,花开花落,更惋伤那美好的华年如水般流逝。

这本是旧诗词中的常语,可是这里加上“不管”二字,所感尤大。

等闲开落,何其无情,全不管人们的伤春心事,那就更加深了身世的悲感了。

这位家在钱塘江上住的女郎,也许是司马旧日的情侣,作者托诸梦寐,以寄相思相别之情。

前三句写一位风尘女子,感年光易逝,世事无常,想必也厌倦了歌妓生涯,而又苦于无法从中摆脱出来吧。

“燕子衔将春色去,纱窗几阵黄梅雨”,写残春风物,补足“流年度”之意。

燕子衔着沾满落花的香泥筑巢,仿佛也把美好的春光都衔去了。

“衔”字语意双关,有很强的表现力。

燕子归来,行人未返,又正是恼人的黄梅时节,不时听到几阵敲窗的雨声,楼中人孤独的情怀可想而知了。

黄梅雨,是江南暮春的景物,蒙蒙一片,日夜飘洒,恰与在纱窗下凝思的歌女凄苦的内心世界相称。

  下片写词人追忆“梦中”情景,实际上是写对远别的情人刻骨的相思。

“斜插”句,描写歌女的发式:半圆形的犀角梳子,斜插在鬓云边,仿佛像明月从乌云中半吐出来。

句意与毛熙震《浣溪沙》词“象梳欹鬓月生云”同。

女子的装饰,给词人留下很深的印象。

她轻轻地敲着檀板按拍,唱一曲幽怨的《黄金缕》。

《春渚纪闻》载,梦中女子歌“妾本”五句,司马爱其词,因询曲名,女子答是《黄金缕》。

唐代有流行歌曲《金缕衣》,当时名妓杜秋娘曾经唱过它:“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花,象征着青春,象征着欢爱。

歌曲的主题是劝人及时行乐,不要辜负了大好时光。

梦中女子唱《黄金缕》,大概也是这个用意。

联系起上片“花落”二语,益见其怨恨之深。

情人远别,负却华年,花谢春归,使人满怀幽怨。

  “望断行云无觅处,梦回明月生南浦”,全词至此,作一大顿挫。

写词人梦醒后的感怀。

“行云”,用神女“旦为朝云,暮为行雨”的典故,暗示女子的歌妓身份,也写她的行踪漂流不定,难以寻觅。

“南浦”,因用为离别之典。

两句写梦回之后,女子的芳踪已杳,只见到明月在南浦上悄悄升起。

这里的“梦回”,也意味着前尘如梦,那一段恋爱生活再也不可复得了。

参考资料: 1、 刘默,陈思思,黄桂月.宋词鉴赏大全集 上: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315

黄金缕·家在钱塘江上住

作者: 司马槱 朝代: 宋代

家在钱塘江上住。

花落花开,不管年华度。

燕子又将春色去。

纱窗一阵黄昏雨。

(家在 一作:妾本)斜插犀梳云半吐。

檀板清歌,唱彻黄金缕。

望断云行无去处。

梦回明月生春浦。

黄金缕/蝶恋花

作者: 司马槱 朝代: 宋代

家在钱塘江上住。

花落花开,不管年华度。

燕子又将春色去。

纱窗一阵黄昏雨。

斜插犀梳云半吐。

檀板清歌,唱彻黄金缕。

望断云行无去处。

梦回明月生春浦。

河传·银河漾漾

作者: 司马槱 朝代: 宋代

银河漾漾。

正桐飞露井,寒生斗帐。

芳草梦惊,人忆高唐惆怅。

感离愁,甚情况。

春风二月桃花浪。

扁舟征棹,又过吴江上。

人去雁回,千里风云相望。

倚江楼,倍凄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