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赋

作者: 宋玉 朝代: 先秦
  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宋玉景差侍。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邪?”宋玉对曰:“此独大王之风耳,庶人安得而共之!”   王曰:“夫风者,天地之气,溥畅而至,不择贵贱高下而加焉。今子独以为寡人之风,岂有说乎?”宋玉对曰:“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其所托者然,则风气殊焉。”   王曰:“夫风始安生哉?”宋玉对曰:“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苹之末。侵淫溪谷,盛怒于......更多
  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宋玉景差侍。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邪?”宋玉对曰:“此独大王之风耳,庶人安得而共之!”  楚襄王在兰台宫游玩,由宋玉景差陪同。一阵风飒飒吹来,楚襄王就敞开衣襟迎着吹来的清风说:“这风好爽快呵!这是我与百姓共同享受的吗?”宋玉回答道:“这只是大王享受的风,百姓怎么能与王共同享受它呢!”     王曰:“夫风者,天地之气,溥畅而至,不择贵贱高下而加焉。今子独以为寡人之风,岂有说乎?”宋玉对曰:“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其所托者然,则风气殊焉。”   楚襄王说。“风是天地间流动的空气,它普遍而畅通无阻地吹送过来,不分贵贱高下,都能吹到。现在你却认为只有我才能享受它,难道有什么理由吗?”宋玉答道。“我听老师说,枳树弯曲多叉,就容易招引鸟来作窝。有空洞的地方,风就会吹过来。由于所依托的环境条件不同,风的气势也就不同了。”     王曰:“夫风始安生哉?”宋玉对曰:“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苹之末。侵淫溪谷,盛怒于土囊之口。缘太山之阿,舞于松柏之下,飘忽淜滂,激飏熛怒。耾耾雷声,回穴错迕。蹶石伐木,梢杀林莽。至其将衰也,被丽披离,冲孔动楗,眴焕粲烂,离散转移。故其清凉雄风,则飘举升降。乘凌高城,入于深宫。抵华叶而振气,徘徊于桂椒之间,翱翔于激水之上。将击芙蓉之精。猎蕙草,离秦衡,概新夷,被荑杨,回穴冲陵,萧条众芳。然后徜徉中庭,北上玉堂,跻于罗帏,经于洞房,乃得为大王之风也。故其风中人状,直惨凄惏栗,清凉增欷。清清泠泠,愈病析酲,发明耳目,宁体便人。此所谓大王之雄风也。”   楚襄王问道:“那风,最初是从哪里生成的呢?”宋玉答道:“风在大地上生成的,从青翠小草尖上兴起,逐渐扩展到山谷,在大山洞口怒吼,沿着大山坳,在松柏林下狂舞。疾风往来不定,形成撞击物体的声音;风势迅疾飘扬,犹如怒火飞腾,风声如雷,风势交错相杂。飞砂走石,大风摧树折木,冲击森林原野。等蓟风势逐渐平息下来,风力微弱,四面散开,只能透进小孔,摇动门栓了。风定尘息之后,景物显得鲜明灿烂,微风渐渐向四面飘散。所以使人感到清凉舒畅的雄风,就飘动升降,凌越高高的城墙,进入深深的王宫。它吹动花草,散发香气,在桂树和椒树之间往来回旋,在疾流的水徊上缓缓飞翔。于是风吹拂水上的荷花,掠过蕙草,分开秦蘅,吹平新夷,覆盖在初生的草木之上,它急剧回旋冲击山陵,致使各种芳草香花凋零殆尽。然后风就在院子里徘徊,向北吹进宫室,上升到丝织的帷帐里,进入深邃的内室,这才成为大王的风了。所以那种风吹到人身上,其情状简直凄凉寒冷得很,清凉的冷风使人为之感叹。清清凉凉的,既能治病,又可解酒,使人耳聪目明,身心安宁,这就是所说的唯大王所有的雄风呀!”     王曰:“善哉论事!夫庶人之风,岂可闻乎?”宋玉对曰:“夫庶人之风,塕然起于穷巷之间,堀堁扬尘,勃郁烦冤,冲孔袭门。动沙堁,吹死灰,骇溷浊,扬腐余,邪薄入瓮牖,至于室庐。故其风中人状,直憞溷郁邑,殴温致湿,中心惨怛,生病造热。中唇为胗,得目为篾,啖齰嗽获,死生不卒。此所谓庶人之雌风也。”    楚襄王说。“你对这件事解说论述得太好了!那么老百姓的风,是不是也可以说给我听听呢?”宋玉回答说:“老百姓的风是从冷落偏僻的小巷中忽然刮起来的,扬起的尘土,烦躁愤懑地回旋盘转,冲击空隙,侵入门户。刮起尘沙,吹散灰堆,搅起污秽肮脏的东西,扬起腐烂的垃圾,歪歪斜斜逼近用破瓮口做的窗户,一直吹到百姓住的草屋里。所以那种风吹到人身上,其情状简直令人心烦意乱,忧郁苦闷,受到闷热之气,得了湿病,使人内心愁昔,生病发烧。风吹到嘴唇上就生唇疮,吹刭眼睛上就使得眼睛红肿,受风得病后使人嘴巴抽搐,咬牙吮咂大叫,陷于半死不活状态。这就是所讲的老百姓的雌风呀。”   参考资料: 1、 赵逵夫.《历代赋评注·先秦卷》.成都:巴蜀书社,2010:359-363 2、 宋凡圣,许新,章士严.《〈大学语文〉古文今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39-40
  楚襄(xiāng)王游于兰台之宫,宋玉景差侍。有风飒(sà)然而至,王乃披襟(jīn)而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邪?”宋玉对曰:“此独大王之风耳,庶(shù)人安得而共之!”    楚襄王:即楚顷襄王,名横,楚怀王之子,周赧王十七年至五十二年(前—前)在位。兰台之宫:朝廷收藏典籍收罗文士之所,也为楚王冶游之处,在郢都以东,汉北云梦之西。景差:楚大夫,《汉书·古今人表》做“景磋”。“差”为“磋”之省借。侍:站立左右侍候,这里指随从。飒:风声。披襟:敞开衣襟。当之:迎着风。当,对着,面对。寡人:古代君王对自己的谦称,意为“寡德之人”。庶人:众人,指人民。共:指共同享有。邪:同“耶”,疑问语气词。   王曰:“夫风者,天地之气,溥(pǔ)畅而至,不择贵贱高下而加焉。今子独以为寡人之风,岂有说乎?”宋玉对曰:“臣闻于师:枳(zhǐ)句(gōu)来巢(cháo),空穴来风。其所托者然,则风气殊焉。”     独:唯独,只是。安:疑问代词,怎么。得:得以,能够。溥:通“普”,普遍。畅:畅通。枳:一种落叶小乔木,也称枸橘,枝条弯曲,有刺。句:弯曲。来:招致。巢:用作动词,筑巢。空穴来风:有洞穴的地方就有风进来。空穴,连绵词,即孔穴。其:指“鸟巢”和“风”。托:依靠,凭借。然:如此,这样。殊:异,不同。   王曰:“夫风始安生哉?”宋玉对曰:“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苹之末。侵淫(yín)溪谷,盛怒于土囊(náng)之口。缘太山之阿(ē),舞于松柏之下,飘忽淜(péng)滂(pāng),激飏(yáng)熛(biāo)怒。耾(hóng)耾雷声,回穴错迕(wǔ)。蹶(jué)石伐木,梢(shāo)杀林莽(mǎng)。至其将衰也,被丽披离,冲孔动楗(jiàn),眴(xuàn)焕粲(càn)烂,离散转移。故其清凉雄风,则飘举升降。乘凌高城,入于深宫。抵华叶而振气,徘(pái)徊(huái)于桂椒(jiāo)之间,翱翔于激水之上。将击芙蓉之精。猎蕙(huì)草,离秦衡,概新夷,被荑(tí)杨,回穴冲陵,萧条众芳。然后徜(cháng)徉(yáng)中庭,北上玉堂,跻(jī)于罗帏(wéi),经于洞房,乃得为大王之风也。故其风中(zhòng)人状,直惨凄惏栗(lì),清凉增欷(xī)。清清泠(líng)泠,愈病析酲(chéng),发明耳目,宁体便人。此所谓大王之雄风也。”     夫:句首发语词,无实义。始:开始,最初。安:怎样。青蘋之末:即青蘋的叶尖。蘋,蕨类植物,多年生浅水草本。亦称“四叶菜”,“田字草”。侵淫:渐渐进入。溪谷:山谷。盛怒:暴怒,形容风势猛烈。囊:洞穴。缘:沿着。泰山:大山。泰:通“太”。阿:山曲。飘忽:往来不定的样子,此处形容风很大。淜滂:大风吹打物体发出的声音。激飏:鼓动疾飞。熛怒:形容风势猛如烈火。熛,火势飞扬。耾耾:风声。雷声:言风声如雷。回穴:风向不定,疾速回荡。错迕:盘旋错杂貌。蹶石:摇动山石,飞沙走石。蹶,撼动。伐木:摧断树木。梢杀林莽:摧毁树林和野草。梢杀,指毁伤草木。莽,草丛。被丽披离:皆连绵词,四散的样子。冲孔:冲进孔穴。动楗:吹动门闩。楗,门闩。眴焕粲烂:皆连绵词,色彩鲜明光华灿烂的样子。离散转移:形容微风向四处飘散的样子。飘举:飘飞飘动的意思。升降:偏义复词,“升”意。乘凌:上升。乘,升。高城:高大的城垣。深宫:深邃的宫苑。抵:触。华:同“花”。振:摇动振荡。桂:桂树,一种香木。椒:花椒,一种香木。翱翔:形容风像鸟一样在空中翱翔回旋。激水:激荡的流水,犹言急水。芙蓉之精:芙蓉的花朵。精,通“菁”,即华(花)。猎:通“躐”,践踏,此处为吹掠之意。蕙:香草名,和兰草同类。离:经历。《史记·苏秦列传》张守节《正义》:“离,历也。”秦蘅:本产于秦地(今天水一带)的一种杜衡。概:古代量谷物时刮平斗斛的器具,此处为吹平意。新夷:即“辛夷”,又名“留夷”,一种香草。被:覆盖,此处为掠过之意。荑杨:初生的杨树。回穴冲陵:回旋于洞穴之中,冲激于陵陆之上。冲,冲撞。陵,通“凌”,侵犯。萧条众芳:使各种香花香草凋零衰败。萧条在此处用为动词。倘佯:犹“徘徊”。中庭:庭院之中。一说即位置居中的庭院。玉堂:玉饰的殿堂,亦为殿堂的美称。跻:上升,登上。罗帷:用丝罗织成的帷幔。洞房:指宫殿中深邃的内室。洞,深。中人状:指风吹到人身上的样子。中,吹中,吹到。状,状况,情形。直:特意,特别。憯凄:凄凉悲痛的样子。惏栗:寒冷的样子。增:通“层”,重复,反复。欷:唏嘘。本是叹息或叹息声,这里是说在酷热的天气,遇到一阵清凉的风吹来,不禁爽快地舒了一口气。清清泠泠:清凉的样子。愈病:治好病。析酲:解酒。酲,病酒,酒后困倦眩晕的状态。发明耳目:使耳目清明。发,开。明,使之明亮。宁体便人:使身体安宁舒适。   王曰:“善哉论事!夫庶人之风,岂可闻乎?”宋玉对曰:“夫庶人之风,塕(wěng)然起于穷巷之间,堀(kū)堁(kè)扬尘,勃(bó)郁烦冤,冲孔袭门。动沙堁,吹死灰,骇溷(hùn)浊,扬腐余,邪薄入瓮(wèng)牖(yǒu),至于室庐。故其风中人状,直憞(dùn)溷郁邑(yì),殴温致湿,中心惨怛(dá),生病造热。中唇为胗(zhěn),得目为篾(miè),啖(dàn)齰(zé)嗽(sòu)获,死生不卒。此所谓庶人之雌风也。”    论事:分析事理。岂:通“其”,表示期望。塕然:风忽然而起的样子。穷巷:偏僻小巷。堀堁:风吹起灰尘。堀,冲起。堁,尘埃。勃郁:抑郁不平。烦冤:烦躁愤懑。袭:入。沙堁:沙尘,沙土。死灰:冷却的灰烬。骇:惊起。此处为搅动之意。溷浊:指污秽肮脏之物。溷,通“混”。腐馀:腐烂的垃圾。邪薄:指风从旁侵入。邪,通“斜”。薄,迫近。瓮牖:在土墙上挖一个圆孔镶入破瓮做成的窗户。瓮,一种圆底圆口的陶制器。牖,窗户。室庐:指庶人所居住的简陋小屋。庐,草屋。憞溷:烦乱。郁邑:忧闷。殴温致湿:驱来温湿之气,使人得湿病。殴,通“驱”。中心:即心中。惨怛:悲惨忧伤。怛,痛苦。造热:得热病。中唇:吹到人的嘴唇上。胗:唇上生的疮。得目为蔑:吹进眼里就得眼病。啖齰嗽获:中风后口动的样子。啖,吃。齰,咬。嗽,嚼。嗽,吸吮。获,大叫。死生不卒:不死不活。此言中风后的状态。生,活下来,指病愈。卒,通“猝”,仓卒,比较快地。 参考资料: 1、 赵逵夫.《历代赋评注·先秦卷》.成都:巴蜀书社,2010:359-363 2、 宋凡圣,许新,章士严.《〈大学语文〉古文今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39-40
  楚襄(xiāng)王游于兰台之宫,宋玉景差侍。有风飒(sà)然而至,王乃披襟(jīn)而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邪?”宋玉对曰:“此独大王之风耳,庶(shù)人安得而共之!”  楚襄王在兰台宫游玩,由宋玉景差陪同。一阵风飒飒吹来,楚襄王就敞开衣襟迎着吹来的清风说:“这风好爽快呵!这是我与百姓共同享受的吗?”宋玉回答道:“这只是大王享受的风,百姓怎么能与王共同享受它呢!”  楚襄王:即楚顷襄王,名横,楚怀王之子,周赧王十七年至五十二年(前—前)在位。兰台之宫:朝廷收藏典籍收罗文士之所,也为楚王冶游之处,在郢都以东,汉北云梦之西。景差:楚大夫,《汉书·古今人表》做“景磋”。“差”为“磋”之省借。侍:站立左右侍候,这里指随从。飒:风声。披襟:敞开衣襟。当之:迎着风。当,对着,面对。寡人:古代君王对自己的谦称,意为“寡德之人”。庶人:众人,指人民。共:指共同享有。邪:同“耶”,疑问语气词。   王曰:“夫风者,天地之气,溥(pǔ)畅而至,不择贵贱高下而加焉。今子独以为寡人之风,岂有说乎?”宋玉对曰:“臣闻于师:枳(zhǐ)句(gōu)来巢(cháo),空穴来风。其所托者然,则风气殊焉。”   楚襄王说。“风是天地间流动的空气,它普遍而畅通无阻地吹送过来,不分贵贱高下,都能吹到。现在你却认为只有我才能享受它,难道有什么理由吗?”宋玉答道。“我听老师说,枳树弯曲多叉,就容易招引鸟来作窝。有空洞的地方,风就会吹过来。由于所依托的环境条件不同,风的气势也就不同了。”  独:唯独,只是。安:疑问代词,怎么。得:得以,能够。溥:通“普”,普遍。畅:畅通。枳:一种落叶小乔木,也称枸橘,枝条弯曲,有刺。句:弯曲。来:招致。巢:用作动词,筑巢。空穴来风:有洞穴的地方就有风进来。空穴,连绵词,即孔穴。其:指“鸟巢”和“风”。托:依靠,凭借。然:如此,这样。殊:异,不同。   王曰:“夫风始安生哉?”宋玉对曰:“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苹之末。侵淫(yín)溪谷,盛怒于土囊(náng)之口。缘太山之阿(ē),舞于松柏之下,飘忽淜(péng)滂(pāng),激飏(yáng)熛(biāo)怒。耾(hóng)耾雷声,回穴错迕(wǔ)。蹶(jué)石伐木,梢(shāo)杀林莽(mǎng)。至其将衰也,被丽披离,冲孔动楗(jiàn),眴(xuàn)焕粲(càn)烂,离散转移。故其清凉雄风,则飘举升降。乘凌高城,入于深宫。抵华叶而振气,徘(pái)徊(huái)于桂椒(jiāo)之间,翱翔于激水之上。将击芙蓉之精。猎蕙(huì)草,离秦衡,概新夷,被荑(tí)杨,回穴冲陵,萧条众芳。然后徜(cháng)徉(yáng)中庭,北上玉堂,跻(jī)于罗帏(wéi),经于洞房,乃得为大王之风也。故其风中(zhòng)人状,直惨凄惏栗(lì),清凉增欷(xī)。清清泠(líng)泠,愈病析酲(chéng),发明耳目,宁体便人。此所谓大王之雄风也。”   楚襄王问道:“那风,最初是从哪里生成的呢?”宋玉答道:“风在大地上生成的,从青翠小草尖上兴起,逐渐扩展到山谷,在大山洞口怒吼,沿着大山坳,在松柏林下狂舞。疾风往来不定,形成撞击物体的声音;风势迅疾飘扬,犹如怒火飞腾,风声如雷,风势交错相杂。飞砂走石,大风摧树折木,冲击森林原野。等蓟风势逐渐平息下来,风力微弱,四面散开,只能透进小孔,摇动门栓了。风定尘息之后,景物显得鲜明灿烂,微风渐渐向四面飘散。所以使人感到清凉舒畅的雄风,就飘动升降,凌越高高的城墙,进入深深的王宫。它吹动花草,散发香气,在桂树和椒树之间往来回旋,在疾流的水徊上缓缓飞翔。于是风吹拂水上的荷花,掠过蕙草,分开秦蘅,吹平新夷,覆盖在初生的草木之上,它急剧回旋冲击山陵,致使各种芳草香花凋零殆尽。然后风就在院子里徘徊,向北吹进宫室,上升到丝织的帷帐里,进入深邃的内室,这才成为大王的风了。所以那种风吹到人身上,其情状简直凄凉寒冷得很,清凉的冷风使人为之感叹。清清凉凉的,既能治病,又可解酒,使人耳聪目明,身心安宁,这就是所说的唯大王所有的雄风呀!”  夫:句首发语词,无实义。始:开始,最初。安:怎样。青蘋之末:即青蘋的叶尖。蘋,蕨类植物,多年生浅水草本。亦称“四叶菜”,“田字草”。侵淫:渐渐进入。溪谷:山谷。盛怒:暴怒,形容风势猛烈。囊:洞穴。缘:沿着。泰山:大山。泰:通“太”。阿:山曲。飘忽:往来不定的样子,此处形容风很大。淜滂:大风吹打物体发出的声音。激飏:鼓动疾飞。熛怒:形容风势猛如烈火。熛,火势飞扬。耾耾:风声。雷声:言风声如雷。回穴:风向不定,疾速回荡。错迕:盘旋错杂貌。蹶石:摇动山石,飞沙走石。蹶,撼动。伐木:摧断树木。梢杀林莽:摧毁树林和野草。梢杀,指毁伤草木。莽,草丛。被丽披离:皆连绵词,四散的样子。冲孔:冲进孔穴。动楗:吹动门闩。楗,门闩。眴焕粲烂:皆连绵词,色彩鲜明光华灿烂的样子。离散转移:形容微风向四处飘散的样子。飘举:飘飞飘动的意思。升降:偏义复词,“升”意。乘凌:上升。乘,升。高城:高大的城垣。深宫:深邃的宫苑。抵:触。华:同“花”。振:摇动振荡。桂:桂树,一种香木。椒:花椒,一种香木。翱翔:形容风像鸟一样在空中翱翔回旋。激水:激荡的流水,犹言急水。芙蓉之精:芙蓉的花朵。精,通“菁”,即华(花)。猎:通“躐”,践踏,此处为吹掠之意。蕙:香草名,和兰草同类。离:经历。《史记·苏秦列传》张守节《正义》:“离,历也。”秦蘅:本产于秦地(今天水一带)的一种杜衡。概:古代量谷物时刮平斗斛的器具,此处为吹平意。新夷:即“辛夷”,又名“留夷”,一种香草。被:覆盖,此处为掠过之意。荑杨:初生的杨树。回穴冲陵:回旋于洞穴之中,冲激于陵陆之上。冲,冲撞。陵,通“凌”,侵犯。萧条众芳:使各种香花香草凋零衰败。萧条在此处用为动词。倘佯:犹“徘徊”。中庭:庭院之中。一说即位置居中的庭院。玉堂:玉饰的殿堂,亦为殿堂的美称。跻:上升,登上。罗帷:用丝罗织成的帷幔。洞房:指宫殿中深邃的内室。洞,深。中人状:指风吹到人身上的样子。中,吹中,吹到。状,状况,情形。直:特意,特别。憯凄:凄凉悲痛的样子。惏栗:寒冷的样子。增:通“层”,重复,反复。欷:唏嘘。本是叹息或叹息声,这里是说在酷热的天气,遇到一阵清凉的风吹来,不禁爽快地舒了一口气。清清泠泠:清凉的样子。愈病:治好病。析酲:解酒。酲,病酒,酒后困倦眩晕的状态。发明耳目:使耳目清明。发,开。明,使之明亮。宁体便人:使身体安宁舒适。   王曰:“善哉论事!夫庶人之风,岂可闻乎?”宋玉对曰:“夫庶人之风,塕(wěng)然起于穷巷之间,堀(kū)堁(kè)扬尘,勃(bó)郁烦冤,冲孔袭门。动沙堁,吹死灰,骇溷(hùn)浊,扬腐余,邪薄入瓮(wèng)牖(yǒu),至于室庐。故其风中人状,直憞(dùn)溷郁邑(yì),殴温致湿,中心惨怛(dá),生病造热。中唇为胗(zhěn),得目为篾(miè),啖(dàn)齰(zé)嗽(sòu)获,死生不卒。此所谓庶人之雌风也。”    楚襄王说。“你对这件事解说论述得太好了!那么老百姓的风,是不是也可以说给我听听呢?”宋玉回答说:“老百姓的风是从冷落偏僻的小巷中忽然刮起来的,扬起的尘土,烦躁愤懑地回旋盘转,冲击空隙,侵入门户。刮起尘沙,吹散灰堆,搅起污秽肮脏的东西,扬起腐烂的垃圾,歪歪斜斜逼近用破瓮口做的窗户,一直吹到百姓住的草屋里。所以那种风吹到人身上,其情状简直令人心烦意乱,忧郁苦闷,受到闷热之气,得了湿病,使人内心愁昔,生病发烧。风吹到嘴唇上就生唇疮,吹刭眼睛上就使得眼睛红肿,受风得病后使人嘴巴抽搐,咬牙吮咂大叫,陷于半死不活状态。这就是所讲的老百姓的雌风呀。”  论事:分析事理。岂:通“其”,表示期望。塕然:风忽然而起的样子。穷巷:偏僻小巷。堀堁:风吹起灰尘。堀,冲起。堁,尘埃。勃郁:抑郁不平。烦冤:烦躁愤懑。袭:入。沙堁:沙尘,沙土。死灰:冷却的灰烬。骇:惊起。此处为搅动之意。溷浊:指污秽肮脏之物。溷,通“混”。腐馀:腐烂的垃圾。邪薄:指风从旁侵入。邪,通“斜”。薄,迫近。瓮牖:在土墙上挖一个圆孔镶入破瓮做成的窗户。瓮,一种圆底圆口的陶制器。牖,窗户。室庐:指庶人所居住的简陋小屋。庐,草屋。憞溷:烦乱。郁邑:忧闷。殴温致湿:驱来温湿之气,使人得湿病。殴,通“驱”。中心:即心中。惨怛:悲惨忧伤。怛,痛苦。造热:得热病。中唇:吹到人的嘴唇上。胗:唇上生的疮。得目为蔑:吹进眼里就得眼病。啖齰嗽获:中风后口动的样子。啖,吃。齰,咬。嗽,嚼。嗽,吸吮。获,大叫。死生不卒:不死不活。此言中风后的状态。生,活下来,指病愈。卒,通“猝”,仓卒,比较快地。 参考资料: 1、 赵逵夫.《历代赋评注·先秦卷》.成都:巴蜀书社,2010:359-363 2、 宋凡圣,许新,章士严.《〈大学语文〉古文今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39-40
  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宋玉景差侍。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邪?”宋玉对曰:“此独大王之风耳,庶人安得而共之!”   王曰:“夫风者,天地之气,溥畅而至,不择贵贱高下而加焉。今子独以为寡人之风,岂有说乎?”宋玉对曰:“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其所托者然,则风气殊焉。”   王曰:“夫风始安生哉?”宋玉对曰:“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苹之末。侵淫溪谷,盛怒于土囊之口。缘太山之阿,舞于松柏之下,飘忽淜滂,激飏熛怒。耾耾雷声,回穴错迕。蹶石伐木,梢杀林莽。至其将衰也,被丽披离,冲孔动楗,眴焕粲烂,离散转移。故其清凉雄风,则飘举升降。乘凌高城,入于深宫。抵华叶而振气,徘徊于桂椒之间,翱翔于激水之上。将击芙蓉之精。猎蕙草,离秦衡,概新夷,被荑杨,回穴冲陵,萧条众芳。然后徜徉中庭,北上玉堂,跻于罗帏,经于洞房,乃得为大王之风也。故其风中人状,直惨凄惏栗,清凉增欷。清清泠泠,愈病析酲,发明耳目,宁体便人。此所谓大王之雄风也。”   王曰:“善哉论事!夫庶人之风,岂可闻乎?”宋玉对曰:“夫庶人之风,塕然起于穷巷之间,堀堁扬尘,勃郁烦冤,冲孔袭门。动沙堁,吹死灰,骇溷浊,扬腐余,邪薄入瓮牖,至于室庐。故其风中人状,直憞溷郁邑,殴温致湿,中心惨怛,生病造热。中唇为胗,得目为篾,啖齰嗽获,死生不卒。此所谓庶人之雌风也。”   风没有生命,本无雄雌之分,但王宫空气清新,贫民窟空气恶浊,这乃是事实。作者从听觉、视觉、嗅觉对风的感知不同,生动、形象、逼真地描述了“雄风”与“雌风”的截然不同,反映了帝王与贫民生活的天壤之别。前者骄奢淫逸,后者凄惨悲凉。寓讽刺于描述之中,意在言外。   帝王幽居深宫,生存环境优越,肆虐的狂风进了高城深宫,早已化为清凉治病的和风;而生活在穷巷贫窟的庶民生存环境恶劣,没有防护实施,狂风肆意侵凌,无奈的遭受着风的凄苦。正如文中指出“枳勾来巢,空穴来风,所托者然也,则风气也殊焉。”因为生存条件的不同,所以对风的感受也就不同,风带给帝王的是享受,带给贫民的是灾难。不管宋玉是插科打诨,逗帝王开心,还是暗藏讽谏,风带给不同条件的人的祸福感受是客观存在的。   文章从开头到“臣闻於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其所托者然,则风气殊焉。”为第一段。这段通过引起“雄风”和“雌风”论辩的背景,提出风气带给人不同感受的论点。   第二段论述了风的形成、起源以及由弱到强、由强衰弱直至进入深宫化为清风四处飘散吸取万物精华而后带给帝王享受的过程。肆虐的狂风在入城前飘散为清风乘越高墙入於深宫,摇动华叶,徘徊香木之间,寻取其幽香;临池采芙蓉芳香;出水掠蕙草浓香;劈开秦衡,摆动新夷掠取清香,披开荑杨收取嫩香,然后带着五香的新鲜徜徉中庭,北上玉宫,又通过层层帷幕进入深宫。这段描写颇为生动,像是描写一个殷情而又谨慎的君王侍臣,小心的调制着君王需求的和风。这里对风的描写暗喻了帝王贪欲的神圣特权,以及臣民伺候帝王的恭敬与虔诚。帝王得到的不像是自然的风,而是精心调制的服务。这风带给帝王的享受,好像是一付神药,这种轻松与愉悦像是病愈酒醒,耳聪目明,舒服至极,使得帝王不由的感叹“好痛快!”这就是帝王享受的雄风。这也是对帝王的生活侧面写照,揭示了帝王生活的奢求与贪欲。   第三段论述了庶人的风。突然起於闭塞的巷道中,扬起沙尘,像愤怒的冤魂恶鬼叫嚣着冲孔袭门。光这来势,就让人感觉这风对于贫民不怀好意的侵犯是何等的嚣张可怕啊!继而卷起沙粒,吹起死灰,搅起污秽肮脏的垃圾,扬起腐臭的气味,斜插进破瓮做的窗户,直冲茅庐。这阴风在贫窟里肆意妄为,使得贫民头昏胸闷,伤心劳神,疲软无力,继而发烧生病,吹到嘴上生口疮,吹到眼上害红眼病,进而嘴巴抽搐吮动,咿呀叫喊,说不出话来,得了中风病。这就是庶人的雌风。通过这段描写,我们可以深切感受的庶民生存环境的恶劣,以及庶民生存的艰难与痛苦。   通过帝王的雄风与贫民的雌风,我们深切感受到同在一片蓝天下的生命是如此的不平等。这不平等的根源不是自然灾害,而是人权的肆意践踏。因为生存环境的不同,造成雄风带来的是无与伦比的享受,而雌风带来的是欲哭无泪的灾殃。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对楚王问

作者: 宋玉 朝代: 先秦
  楚襄王问于宋玉曰:“先生其有遗行与?何士民众庶不誉之甚也!”   宋玉对曰:“唯,然,有之!愿大王宽其罪,使得毕其辞。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有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故鸟有凤而鱼有鲲。凤皇上击九千里,绝云霓,负......更多
  楚襄王问于宋玉曰:“先生其有遗行与?何士民众庶不誉之甚也!”  楚襄王向宋玉问道:“先生难道有什么不好的行为吗?为什么广大士民都说您不好呢?”     宋玉对曰:“唯,然,有之!愿大王宽其罪,使得毕其辞。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有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宋玉回答说:“是的,不错,有这么回事。但希望您能宽恕我的过失,让我把话说完。”“有一位在郢都唱歌的客人,开始他唱《下里》、《巴人》,都城里聚集起来跟着唱的有数千人,接着他唱《阳阿》、《薤露》,都城里聚集起来跟着唱的有数百人,后来他唱《阳春》,《白雪》,都城里聚集起来跟着唱的不过几十人,最后他时而用商音高歌,时而以羽声细吟,其间杂以宛转流利的徵音,这时都城里聚拢来跟着唱的不过数人而已。这说明他唱的歌越是高深,能跟着和唱的就越少。”     故鸟有凤而鱼有鲲。凤皇上击九千里,绝云霓,负苍天,足乱浮云,翱翔乎杳冥之上。夫蕃篱之鷃,岂能与之料天地之高哉?鲲鱼朝发昆仑之墟,暴鬐于碣石,暮宿于孟诸。夫尺泽之鲵,岂能与之量江海之大哉?故非独鸟有凤而鱼有鲲,士亦有之。夫圣人瑰意琦行,超然独处,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   “故此,鸟中有凤凰而鱼中有大鲲。凤凰拍击空气,直上九千里的高空,贯穿云霞,背负青天,在高渺的天空展翅翱翔;而那跳跃于篱笆之间的鷃雀,哪能和风凰同样衡量天地的高大呢?鲲鱼早上从昆仑大山出发,在碣石晒背曝鳍,晚上在孟诸大泽投宿;那处于小小池塘之中的鱼儿,怎能与大鲲一样测知江海的浩瀚呢?不只是鸟中有凤鱼中有鲲啊!在‘士’中也有出类拔萃的人物。那些高洁的人物有如美玉一般的品行,超世独立;而那些世上的凡夫俗子又怎能理解我的行为呢?”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楚襄王问于宋玉曰:“先生其有遗行与?何士民众庶(shù)不誉之甚也!”    其:用在谓语“有”之前,表示询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大概”、“可能”、“或许”等。何士民众庶不誉之甚也:为什么那么多士民不称誉您呀?这是一种委婉的说法,实际的意思是说许多士民在指责你。何,用于句首,与句末的“也”相配合,表示反问或感叹的语气。士民,这里指学道艺或习武勇的人。古代四民之一。众庶,庶民,众民。誉,称誉,赞美。甚,厉害,严重。   宋玉对曰:“唯,然,有之!愿大王宽其罪,使得毕其辞。客有歌于郢(yǐng)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zhǔ)而和(hè)者数千人。其为《阳(ē)阿》、《薤(xiè)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有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mí)寡。    唯:独立成句,表示对对方的话已经听清楚或同意,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是”、“嗯”等。然:这样。用来代上文所说的情况。愿:希望。毕:完毕,结束。客:外来的人。歌:唱。郢:楚国的国都,在今湖北江陵县西北,《下里》、《巴人》:楚国的民间歌曲,比较通俗低级。下里,乡里。巴人,指巴蜀的人民。国:国都,京城,属:连接,跟着。和:跟着唱。《阳阿》、《薤露》:两种稍为高级的歌曲。《阳阿》,古歌曲名。《薤露》,相传为齐国东部(今山东东部)的挽歌,出殡时挽柩人所唱。薤露是说人命短促,有如薤叶上的露水,一瞬即干。《阳春》、《白雪》:楚国高雅的歌曲。引:引用。刻:刻画。商、羽、徽:五个音级中的三个。古代音乐有宫、商、角、徵(zhǐ)、羽五个音级,相当于简谱中的1、2、3、5、6.杂:夹杂,混合。流。流畅。是:这。弥:愈,越。   故鸟有凤而鱼有鲲(kūn)。凤皇上击九千里,绝云霓(ní),负苍天,足乱浮云,翱(áo)翔(xiáng)乎杳(yǎo)冥之上。夫蕃(fán)篱之鷃(yàn),岂能与之料天地之高哉?鲲鱼朝(zhāo)发昆仑之墟(xū),暴鬐(qí)于碣(jié)石,暮宿于孟诸。夫尺泽之鲵(ní),岂能与之量江海之大哉?故非独鸟有凤而鱼有鲲,士亦有之。夫圣人瑰(guī)意琦(qí)行,超然独处,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     凤:凤凰,古代传说中的鸟王。一说雄的叫“凤”,雌的叫“凰”,通常都称作“凤”。鲲: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大鱼。绝:尽,穷。云霓:指高空的云雾。负:背,用背驮东西。苍天:天。翱翔:展开翅膀回旋地飞。平:用法相当于介词“于”,在。杳冥:指极远的地方。夫:那,那个。用在作主语的名词之前,起指示作用。下文的“夫”同。藩篱:篱笆。鷃:一种小鸟。岂:用在谓语“料”前,与句末的“哉”一起,表示反诘。之:作介词“与”的宾语,代上文的“凤凰”。下文的“岂能与之量江海之大哉”的“岂”、“哉”、“之”同。料:估量,估计。朝:早晨。发:出发。昆仑:我国西北部的著名大山,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部,横贯新疆、西藏间,东延入青海境内。墟:土丘。暴:暴露。鬐:鱼脊。碣石:渤海边上的一座山。在今河北昌黎北。孟诸:古代大泽名,在今河南商丘东北、虞城西北。尺泽:尺把大的小池。鲵:小鱼。量:衡量,计量。非独:不但。瑰意琦行:卓越的思想、美好的操行。世俗:指当时的一般人。多含有平常、凡庸的意思。安:怎么,哪里,表示反问。世俗之民:这里是指一般的人,普通人。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楚襄王问于宋玉曰:“先生其有遗行与?何士民众庶(shù)不誉之甚也!”  楚襄王向宋玉问道:“先生难道有什么不好的行为吗?为什么广大士民都说您不好呢?”  其:用在谓语“有”之前,表示询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大概”、“可能”、“或许”等。何士民众庶不誉之甚也:为什么那么多士民不称誉您呀?这是一种委婉的说法,实际的意思是说许多士民在指责你。何,用于句首,与句末的“也”相配合,表示反问或感叹的语气。士民,这里指学道艺或习武勇的人。古代四民之一。众庶,庶民,众民。誉,称誉,赞美。甚,厉害,严重。   宋玉对曰:“唯,然,有之!愿大王宽其罪,使得毕其辞。客有歌于郢(yǐng)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zhǔ)而和(hè)者数千人。其为《阳(ē)阿》、《薤(xiè)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有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mí)寡。  宋玉回答说:“是的,不错,有这么回事。但希望您能宽恕我的过失,让我把话说完。”“有一位在郢都唱歌的客人,开始他唱《下里》、《巴人》,都城里聚集起来跟着唱的有数千人,接着他唱《阳阿》、《薤露》,都城里聚集起来跟着唱的有数百人,后来他唱《阳春》,《白雪》,都城里聚集起来跟着唱的不过几十人,最后他时而用商音高歌,时而以羽声细吟,其间杂以宛转流利的徵音,这时都城里聚拢来跟着唱的不过数人而已。这说明他唱的歌越是高深,能跟着和唱的就越少。”  唯:独立成句,表示对对方的话已经听清楚或同意,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是”、“嗯”等。然:这样。用来代上文所说的情况。愿:希望。毕:完毕,结束。客:外来的人。歌:唱。郢:楚国的国都,在今湖北江陵县西北,《下里》、《巴人》:楚国的民间歌曲,比较通俗低级。下里,乡里。巴人,指巴蜀的人民。国:国都,京城,属:连接,跟着。和:跟着唱。《阳阿》、《薤露》:两种稍为高级的歌曲。《阳阿》,古歌曲名。《薤露》,相传为齐国东部(今山东东部)的挽歌,出殡时挽柩人所唱。薤露是说人命短促,有如薤叶上的露水,一瞬即干。《阳春》、《白雪》:楚国高雅的歌曲。引:引用。刻:刻画。商、羽、徽:五个音级中的三个。古代音乐有宫、商、角、徵(zhǐ)、羽五个音级,相当于简谱中的1、2、3、5、6.杂:夹杂,混合。流。流畅。是:这。弥:愈,越。   故鸟有凤而鱼有鲲(kūn)。凤皇上击九千里,绝云霓(ní),负苍天,足乱浮云,翱(áo)翔(xiáng)乎杳(yǎo)冥之上。夫蕃(fán)篱之鷃(yàn),岂能与之料天地之高哉?鲲鱼朝(zhāo)发昆仑之墟(xū),暴鬐(qí)于碣(jié)石,暮宿于孟诸。夫尺泽之鲵(ní),岂能与之量江海之大哉?故非独鸟有凤而鱼有鲲,士亦有之。夫圣人瑰(guī)意琦(qí)行,超然独处,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   “故此,鸟中有凤凰而鱼中有大鲲。凤凰拍击空气,直上九千里的高空,贯穿云霞,背负青天,在高渺的天空展翅翱翔;而那跳跃于篱笆之间的鷃雀,哪能和风凰同样衡量天地的高大呢?鲲鱼早上从昆仑大山出发,在碣石晒背曝鳍,晚上在孟诸大泽投宿;那处于小小池塘之中的鱼儿,怎能与大鲲一样测知江海的浩瀚呢?不只是鸟中有凤鱼中有鲲啊!在‘士’中也有出类拔萃的人物。那些高洁的人物有如美玉一般的品行,超世独立;而那些世上的凡夫俗子又怎能理解我的行为呢?”  凤:凤凰,古代传说中的鸟王。一说雄的叫“凤”,雌的叫“凰”,通常都称作“凤”。鲲: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大鱼。绝:尽,穷。云霓:指高空的云雾。负:背,用背驮东西。苍天:天。翱翔:展开翅膀回旋地飞。平:用法相当于介词“于”,在。杳冥:指极远的地方。夫:那,那个。用在作主语的名词之前,起指示作用。下文的“夫”同。藩篱:篱笆。鷃:一种小鸟。岂:用在谓语“料”前,与句末的“哉”一起,表示反诘。之:作介词“与”的宾语,代上文的“凤凰”。下文的“岂能与之量江海之大哉”的“岂”、“哉”、“之”同。料:估量,估计。朝:早晨。发:出发。昆仑:我国西北部的著名大山,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部,横贯新疆、西藏间,东延入青海境内。墟:土丘。暴:暴露。鬐:鱼脊。碣石:渤海边上的一座山。在今河北昌黎北。孟诸:古代大泽名,在今河南商丘东北、虞城西北。尺泽:尺把大的小池。鲵:小鱼。量:衡量,计量。非独:不但。瑰意琦行:卓越的思想、美好的操行。世俗:指当时的一般人。多含有平常、凡庸的意思。安:怎么,哪里,表示反问。世俗之民:这里是指一般的人,普通人。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楚襄王问于宋玉曰:“先生其有遗行与?何士民众庶不誉之甚也!”   宋玉对曰:“唯,然,有之!愿大王宽其罪,使得毕其辞。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有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故鸟有凤而鱼有鲲。凤皇上击九千里,绝云霓,负苍天,足乱浮云,翱翔乎杳冥之上。夫蕃篱之鷃,岂能与之料天地之高哉?鲲鱼朝发昆仑之墟,暴鬐于碣石,暮宿于孟诸。夫尺泽之鲵,岂能与之量江海之大哉?故非独鸟有凤而鱼有鲲,士亦有之。夫圣人瑰意琦行,超然独处,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   用现今的话说,宋玉的群带关系大概是糟透了。不仅是同僚中伤他,非议他,没少给他打小报告,就连“士民众庶”都不大说他的好话了,致使楚襄王亲自过问,可见其严重性。面对楚襄王的责问,宋玉不得不为自己辩护,然而整篇应对之词,却又没有一句直接为自己申辩的话,而是引譬设喻,借喻晓理。分别以音乐、动物、圣人为喻作比。先以曲与和作比照,说明曲高和寡;继以凤与鷃、鲲与鲵相提并论,对世俗再投轻蔑一瞥;最后以圣人与世俗之民对比,说明事理。总之,把雅与俗对立起来,标榜自己的绝凡超俗,卓尔不群,其所作所为不为芸芸众生所理解,不足为怪。“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既是对诽谤者的有力回击,也表现了自己孤傲清高的情怀。   宋玉的形象,颇有一定的代表性。在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里,除那些身居高位的官僚文人或未爬上高位的奴才文人之外,绝大多数知识分子都或多或少的具有宋玉的性格特征。他们才高而命薄,正直而软弱,对社会的黑暗与丑恶十分敏感,却又无能为力。他们大都想入仕,想为国为民做一番事业,但“世”是俗的,是小人的天堂,因此,他们常常在仕途上失意潦倒,最后只落个自命不凡,自命清高,怀着不被人理解的痛苦和愤慨而孤芳自赏。这一性格特征演化至现代,便形成所谓的“小资”情调。   宋玉与屈原,都具有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共性,区别仅在于性格的刚毅与软弱。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高唐赋

作者: 宋玉 朝代: 先秦
  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之观,其上独有云气,崪兮直上,忽兮改容,须臾之间,变化无穷。王问玉曰:“此何气也?”玉对曰:“所谓朝云者也。”王曰:“何谓朝云?”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旦朝视之,如言。故为立庙,号曰朝云。”王......更多
  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之观,其上独有云气,崪兮直上,忽兮改容,须臾之间,变化无穷。王问玉曰:“此何气也?”玉对曰:“所谓朝云者也。”王曰:“何谓朝云?”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旦朝视之,如言。故为立庙,号曰朝云。”王曰:“朝云始楚,状若何也?”玉对曰:“其始楚也,榯兮若松榯;其少进也,晰兮若姣姬,扬衭鄣日,而望所思。忽兮改容,偈兮若驾驷马,建羽旗。湫兮如风,凄兮如雨。风止雨霁,云无所处。”王曰:“寡人方今可以游乎?”玉曰:“可。”王曰:“其何如矣?”玉曰:“高矣显矣,临望远矣。广矣普矣,万物祖矣。上属于天,下见于渊,珍怪奇伟,不可称论。”王曰:“试为寡人赋之!”玉曰:“唯唯!”   从前,楚襄王和宋玉游览云梦台,远望高唐观,高唐观上云气特异,状如峰峦,升腾直上,忽然又改变形状,顷刻之间,千变万化。襄王问宋玉:“这是什么云气呀?”宋玉回答:“这就是所说的朝云。”襄王又问:“什么是朝云?”宋玉回答:“从前先王曾经游览高唐观,感到困倦,白天就睡着了,梦见一个女子,说:‘我是巫山之女,高唐之客,听说大王游览高唐观,愿为你侍寝。’先王于是和她同寝,离开时告辞说:‘我住在巫山南面险峻的高山,早上化作灿烂的云霞,傍晚变成霏微的烟雨。朝朝暮暮,就生活在阳台之下。’先王早上起来观看,果真象她说的那样,所以给她修建庙宇,封号为朝云。”襄王问:“朝云刚出现时,是怎样的情景?”宋玉回答说:“她刚出现的时候,宛若茂盛挺拔的青松,稍微过了一会,现出亮丽婀娜的姿容,扬起长袖,遮住眩目的阳光,凝神伫望,若有所思。忽然又变幻了模样,驾着驷马之车疾驰,车上插着饰有羽毛的旌旗,凉风习习,细雨清凄,等到风住雨停,云清雾散,无处可寻。”襄王问:“我现在可以游赏一番吗?”宋玉说:“行啊。”襄王问:“那里的情形如何?”宋玉说:“那里高峻而广阔,登临眺望,极目辽远。宽广无边,好象万物都从那里生出。上接青天,下临深渊,珍贵怪异,奇特伟岸,简直难以用语言来描述。”襄王说:“你试着为我说说看。”宋玉说:“是”。   惟高唐之大体兮,殊无物类之可仪比。巫山赫其无畴兮,道互折而曾累。登巉巗而下望兮,临大阺之稸水。遇天雨之新霁兮,观百谷之俱集。濞汹汹其无声兮,溃淡淡而并入。滂洋洋而四施兮,蓊湛湛而弗上。长风至而波起兮,若丽山之孤亩。势薄岸而相击兮,隘交引而却会。崪中怒而特高兮,若浮海而望碣石。砾磥磥而相摩兮,巆震天之礚礚。巨石溺溺之瀺灂兮,沫潼潼而高厉,水澹澹而盘纡兮,洪波淫淫之溶。奔扬踊而相击兮,云兴声之霈霈。猛兽惊而跳骇兮,妄奔走而驰迈。虎豹豺兕,失气恐喙;雕鹗鹰鹞,飞扬伏窜。股战胁息,安敢妄挚。于是水虫尽暴,乘渚之阳,鼋鼍鱣鮪,交积纵横。振鳞奋翼,蜲蜲蜿蜿。   那高唐的概貌,绝对无物可比。莽莽巫山,何以匹敌。道路错综曲折,重叠层递。登上峭岩下望,长坡潭水蓄积。正遇雨后初晴,远观百川汇聚,波涛汹涌,无声无息。川水交流,水满四溢。集水成潭,水深无底。大风扬波,有如山间高突的田地。大浪拍岸,险隘之处回旋撞击。怒涛奔涌,有如航海望见碣石耸峙。巨响震天,水波撞击累累的山石。巨石沉没水中,大浪高高掀起。水波荡漾,旋转盘曲。大水远流,腾起阵阵雾气。奔涌翻滚,声响入云相激。猛兽拼命远逃,惊骇至极。虎豹豺兕,惊恐万状,全无往日气势;雕鹗鹰鹞,高飞低窜,屏气颤抖,怎敢如往日搏击?于是水族受惊,都浮上水面,到小洲北边躲避;鼋鼍鳣鲔,东歪西斜,纵横交积,张鳞奋翼,游动拥挤。   中阪遥望,玄木冬荣,煌煌荧荧,夺人目精。爛兮若列星,曾不可殚形。榛林郁盛,葩华覆盖;双椅垂房,纠枝还会。徙靡澹淡,随波闇蔼;东西施翼,猗狔丰沛。绿叶紫裹,丹茎白蒂。纤条悲鸣;声似竽籁;清浊相和,五变四会。感心动耳,回肠伤气;孤子寡妇,寒心酸鼻。长吏隳官,贤士失志;愁思无已,叹息垂泪。   站在高坡遥望,冬天的树木依然郁郁苍苍。光彩鲜明,夺人目光。难以言表,烂若群星排列天上。榛林茂盛,重叠的花美丽芬芳。成对的山桐累累,枝叶交错展扬。轻风吹拂,倒影隐约,随波飘荡。伸展的枝条繁茂柔美,就象鸟儿张开翅膀。红茎白蒂,碧绿的叶子中露出紫红的花房。微风吹动,纤枝悲鸣,就像竽籁奏出的乐章。清浊相和,五音变化,应和着四方的音响。闻之动心,荡气回肠。孤儿寡妇,落泪心伤。长官废职,贤士失意惆怅,愁思无尽,叹息流泪彷徨。   登高远望,使人心瘁;盘岸巑,裖陈皑皑。磐石险峻,倾崎崖。巌岖参差,纵横相追。陬互横啎,背穴偃蹠。交加累积,重叠增益。状若砾柱,杂巫山下;仰视山巅,肃何千千。炫燿虹蜺,俯视峥嵘,窐寥窈冥,不见其底,虚闻松声。倾岸洋洋,立而熊经,久而不去,足尽汗出。悠悠忽忽,怊怅自失。使人心动,无故自恐。賁育之断,不能为勇。卒愕异物,不知所出。纵纵莘莘,若生于鬼,若出于神。状似走兽,或象飞禽。谲诡奇伟,不可究陈。上至观侧,地盖底平。箕踵漫衍,芳草罗生。秋兰茝蕙,江离载青。青荃射干,揭车苞并。薄草靡靡,聮延夭夭,越香掩掩;众雀嗷嗷,雌雄相失,哀鸣相号。王鴡鸝黄,正冥楚鸠。秭归思妇,垂鸡高巢。其鸣喈喈,当年遨游。更唱迭和,赴曲随流。   登高远望,使人心伤。盘岸峭壁,整齐排列,巍峨挺拔。磐石险峻,倾斜着像要倒塌。山岩长短纵横,仿佛追逐着一比高下。角落里堵塞道路的岩石横卧,偏僻处洞穴在山岩高挂。山石堆积交加,重重叠叠更是高大。形如中流砥柱,屹立巫山之下。仰望山顶,山林清静浓绿,耀眼如虹霓光华。俯看山下,幽深无底是峥嵘的山崖。只听见松涛阵阵,洋洋大水好象要把江岸冲垮。野熊吓得要死,直立起来往树上攀爬,久久不敢离开,脚心汗水滴下。悠悠忽忽,失意伤感,令人惊心,无故惧怕。既使有孟贲、夏育的决断,要显示勇敢也是无法。突遇不知从何而来的怪物,叫人又惊又怕。怪石林立,形态各异,有如鬼神变化。有的象奔跑的野兽,有的像禽鸟飞上飞下。变幻莫测,奇特瑰伟,不能一一陈叙描画。登上高唐观的旁边,地势一遍平坦。连绵不绝,如簸箕的后半。芬芳的香草,遍地长满。秋兰、茝蕙和江离,鲜花盛开。青荃、射干和揭车,争奇斗妍。草木蘩茂,艳丽绵延。群鸟鸣唱,在花草的芳香里远传。雌雄失伴,鸣声哀婉。王雎、黄鹂、正冥、楚鸠、子规、思妇和垂鸡,把巢筑得高高,百鸟合鸣,其声宛转。当年遨游,唱和交替更换,鸣声如歌,传向极远。   有方之士,羡门高谿。上成郁林,公乐聚榖。进纯牺,祷琁室。醮诸神,礼太一。传祝已具,言辞已毕。王乃乘玉舆,驷仓螭,垂旒旌;旆合谐。紬大絃而雅声流,冽风过而增悲哀。于是调讴,令人惏悽,胁息曾。于是乃纵猎者,基趾如星,传言羽猎;衔枚无声,弓弩不发,罘不倾。涉莽莽,驰苹苹。飞鸟未及起,走兽未及发。何节奄忽,蹄足灑血。举功先得,获车已实。王将欲往见,必先斋戒。差时择日,简舆玄服。建云旆,蜺为旌,翠为盖。风起云止,千里而逝。盖发蒙,往自会,思万方,忧国害,开贤圣,辅不逮,九窍通郁,精神察滞。延年益寿千万岁。    有法术的方士,羡门、高溪、上成、郁林等神仙,在山林间兴高采烈地聚餐。祈祷在玉饰的宫室,供奉纯一色的牺牲,祭祀众多的神灵,向东皇太一礼敬。祝辞已经备好,祷告已经完成。君王才乘着玉舆,驾着青色的蛟龙飞奔。配合协调的旗帜飘飘,那是表示王者身份的旒旌。拨动琴弦,奏出典雅的乐声。寒风吹拂,更添悲哀一层。于是依调而歌,令人悲痛凄惨,屏息伤心。于是就让猎手纵马驰骋,山下人马排列,密如天上繁星。传令羽林骑士,口衔枚,不出声,弓箭不发射,猎网不张挂,在大水中跋涉,在草丛里驰骋。群鸟来不及起飞,野兽来不及逃命。马蹄溅满鲜血,车马片刻暂停。那先获头功的猎手,猎物已装满车乘。大王您想去见巫山之女,必先斋戒沐浴。选择吉日良时,减少车骑,穿上黑衣。车上树起霓旌和云旗,车盖用翠鸟的羽毛装饰。恍如风起雨止,千里转瞬即逝。为了启发蒙昧,前去相会神女。想着天下百姓,为国家祸患忧思。任用贤能之臣,弥补自己过失。九窍通泰,精神舒畅,寿与天齐。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之观,其上独有云气,崪兮直上,忽兮改容,须臾之间,变化无穷。王问玉曰:“此何气也?”玉对曰:“所谓朝云者也。”王曰:“何谓朝云?”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旦朝视之,如言。故为立庙,号曰朝云。”王曰:“朝云始楚,状若何也?”玉对曰:“其始楚也,榯兮若松榯;其少进也,晰兮若姣姬,扬衭鄣日,而望所思。忽兮改容,偈兮若驾驷马,建羽旗。湫兮如风,凄兮如雨。风止雨霁,云无所处。”王曰:“寡人方今可以游乎?”玉曰:“可。”王曰:“其何如矣?”玉曰:“高矣显矣,临望远矣。广矣普矣,万物祖矣。上属于天,下见于渊,珍怪奇伟,不可称论。”王曰:“试为寡人赋之!”玉曰:“唯唯!”   惟高唐之大体兮,殊无物类之可仪比。巫山赫其无畴兮,道互折而曾累。登巉巗而下望兮,临大阺之稸水。遇天雨之新霁兮,观百谷之俱集。濞汹汹其无声兮,溃淡淡而并入。滂洋洋而四施兮,蓊湛湛而弗上。长风至而波起兮,若丽山之孤亩。势薄岸而相击兮,隘交引而却会。崪中怒而特高兮,若浮海而望碣石。砾磥磥而相摩兮,巆震天之礚礚。巨石溺溺之瀺灂兮,沫潼潼而高厉,水澹澹而盘纡兮,洪波淫淫之溶。奔扬踊而相击兮,云兴声之霈霈。猛兽惊而跳骇兮,妄奔走而驰迈。虎豹豺兕,失气恐喙;雕鹗鹰鹞,飞扬伏窜。股战胁息,安敢妄挚。于是水虫尽暴,乘渚之阳,鼋鼍鱣鮪,交积纵横。振鳞奋翼,蜲蜲蜿蜿。   中阪遥望,玄木冬荣,煌煌荧荧,夺人目精。爛兮若列星,曾不可殚形。榛林郁盛,葩华覆盖;双椅垂房,纠枝还会。徙靡澹淡,随波闇蔼;东西施翼,猗狔丰沛。绿叶紫裹,丹茎白蒂。纤条悲鸣;声似竽籁;清浊相和,五变四会。感心动耳,回肠伤气;孤子寡妇,寒心酸鼻。长吏隳官,贤士失志;愁思无已,叹息垂泪。   登高远望,使人心瘁;盘岸巑,裖陈皑皑。磐石险峻,倾崎崖。巌岖参差,纵横相追。陬互横啎,背穴偃蹠。交加累积,重叠增益。状若砾柱,杂巫山下;仰视山巅,肃何千千。炫燿虹蜺,俯视峥嵘,窐寥窈冥,不见其底,虚闻松声。倾岸洋洋,立而熊经,久而不去,足尽汗出。悠悠忽忽,怊怅自失。使人心动,无故自恐。賁育之断,不能为勇。卒愕异物,不知所出。纵纵莘莘,若生于鬼,若出于神。状似走兽,或象飞禽。谲诡奇伟,不可究陈。上至观侧,地盖底平。箕踵漫衍,芳草罗生。秋兰茝蕙,江离载青。青荃射干,揭车苞并。薄草靡靡,聮延夭夭,越香掩掩;众雀嗷嗷,雌雄相失,哀鸣相号。王鴡鸝黄,正冥楚鸠。秭归思妇,垂鸡高巢。其鸣喈喈,当年遨游。更唱迭和,赴曲随流。   有方之士,羡门高谿。上成郁林,公乐聚榖。进纯牺,祷琁室。醮诸神,礼太一。传祝已具,言辞已毕。王乃乘玉舆,驷仓螭,垂旒旌;旆合谐。紬大絃而雅声流,冽风过而增悲哀。于是调讴,令人惏悽,胁息曾。于是乃纵猎者,基趾如星,传言羽猎;衔枚无声,弓弩不发,罘不倾。涉莽莽,驰苹苹。飞鸟未及起,走兽未及发。何节奄忽,蹄足灑血。举功先得,获车已实。王将欲往见,必先斋戒。差时择日,简舆玄服。建云旆,蜺为旌,翠为盖。风起云止,千里而逝。盖发蒙,往自会,思万方,忧国害,开贤圣,辅不逮,九窍通郁,精神察滞。延年益寿千万岁。   宋玉的《高唐赋》和《神女赋》是在内容上相互衔接的姊妹篇,两篇赋都是写楚王与巫山神女梦中相会的爱情故事,但两篇赋的神女形象差别很大。   《高唐赋》中的神女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她自由奔放、大胆追求爱情的举动,所谓“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这是一片赤裸裸的原始激情和欲望的自然流露,是未曾受到任何封建礼教和伦理道德束缚的人性的直接张扬。这种随意放任的性关系并非宋玉的凭空想像,而是原始初民爱情生活的真实反映,是对于原始时代“自由”婚姻的朦胧回忆。就是说,在原始社会的特定发展阶段上,确实存在着无限制的随意婚姻和自由放任的性关系。并且,原始社会结束后,这种状况还有延续。不要说更远,即使是到了一夫一妻制已经建立起来,配偶关系相对稳定的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制社会初期,受传统习俗的影响,性关系还是相当自由和放任的,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旧时性交关系的相对自由,绝没有随着对偶婚制或者甚至个体婚制的胜利而消失。”至于在某些特定的时期,如一些重大的节日,性关系更是随意而放任。古罗马的沙特恩节要举行群众性的盛宴和狂欢,同时“盛行性关系的自由”,沙特恩节因而也就成为纵情欢乐的代名词。中国古代也是如此,《周礼·地官·媒氏》:“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凡男女之阴讼,听之于胜国之社。”郑玄注:“阴讼,争中冓之事以触法者。”从“令会男女”、“奔者不禁”甚至有因婚媾而争讼的情况,说明当时的性关系也是相当自由的。《周礼》所记反映的大约是商周时代的事,是传统习俗的延续和发展,由此不难想像神话产生的原始时代性关系的更大自由和放任。从这个角度来看巫山神女“愿荐枕席”,主动寻求匹偶交欢的举动就很好理解了:既不是反常,也不是“淫惑”,而是她那个时代(即神话时代)的十分正常而普遍的行为。   巫山神女神话特征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她的神奇变化:“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巫山神女没有通过任何中间环节,即直接变为朝云和行雨,是非常神奇的。这种情况根本无法通过经验和理智去解释,而只能通过神话的逻辑——变形法则——去说明。在原始人看来,“在不同的生命领域之间绝没有特别的差异。没有什么东西具有一种限定不变的静止状态:由于一种突如其来的变形,一切事物都可以转化为一切事物。如果神话世界有什么典型特点和突出特征的话,如果它有什么支配它的法则的话,那就是这种变形的法则。”原始初民的想像正是由于轻而易举地越过决定事物性质的界限而显得丰富和大胆。   以上两个方面即追求爱情的方式和神奇变化,充分说明《高唐赋》中的神女是一个具有明显原始神话特征的神话式人物,一个地地道道的女神。   而《神女赋》中的神女完全是另外一副样子:这是一个服饰华美、容貌姣丽、举止端庄、神态娴静的女性。宋玉除了强调她的光彩照人的外貌之外,更强调她的内在的精神和气质,主要突出了两个方面:一是温柔和顺,安闲自得,骨法奇美,适于侍奉君上;一是贞谅清洁,意态高远,以礼自持,凛然难犯。可以看出,以上两个方面无论哪个方面都与原始神话中的女神格格不入,她完全属于另一个时代。《高唐赋》的巫山神女和《神女赋》不是一个形象。   关于《高唐赋》的主题思想,有学者认为高唐神女化为云雨是一种艺术想像,由于这种想像表现了男女交欢时那种像云一样飘忽,像雨一样空灵的感受,符合人们接受的心理基础,因而成为一种文学意象并对后代产生了重大影响。而这种艺术想像正是宋玉突发奇想的神来之笔,是宋玉对中国文学的重要贡献。这些听起来似乎有道理,实际上并不符合实际。   事实上,把男女交欢与云雨联系起来并非宋玉的发明。有学者以中外古代大量的事实证明了这种联系实乃出于一种古老的宗教观念,是交媾致雨宗教观念的反映。原始宗教认为人与自然是交相感应的,人的主观意念和行为可以影响客观事物的发展,巫术“相似律”原理认为,“仅仅通过模仿就实现任何他想做的事”,而男女交媾诱发降雨正是这种神秘的交感观念的反映。他们认为,行云降雨是天地阴阳交会的结果,所谓“天地相会,以降甘露”。(《老子》第32章)《周易·系辞下》:“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而云雨则是使万物化生的最重要条件。原始初民的祈雨方式有多种多样,而交媾致雨的方式由于其自身的特点便成为他们比较常用和普遍的一种方式,有的民族还因此形成了有关的宗教仪式。   有了雨露滋润,草木得以茂盛,五谷得以丰收,因而由交媾致雨又进一步发展为可以促进丰收、富足乃至民族振兴和国家强盛。闻一多先生在研究《诗经》婚俗诗时曾指出:“初民根据其感应魔术原理,以为行夫妇之事,可以助五谷之蕃育,故嫁娶必于二月农事作始之时行之。”初民相信“如果没有人的两性的真正结合,树木花草的婚姻是不可能生长繁殖的”。弗雷泽在考察了中美洲、非洲、澳洲以及亚洲的原始民族之后得出结论:“他们仍然有意识地采用两性交媾的手段来确保大地丰产”,并相信与传说中的神灵交媾也可以达到这个目的。类似的观点在其他宗教文化学和人类文化学著作中也时有所见。   交媾致雨并促进丰收、富足和强盛的观念是特定宗教民俗背景下的产物,是多次发生过的“现实”,高唐神女与怀王交欢之后化为云雨的故事不过是它的神话反映而已,是宋玉对传统宗教和神话所做的比较忠实的记录。宋玉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大胆地吸收民间神话,巧妙地运用它为自己的立意构思服务:借助神话所固有的观念内涵和文化意蕴来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这就是说,《高唐赋》正是在这则神话所固有的文化观念意蕴的基础上的再创作。明确了《高唐赋》与高唐神女神话及其文化观念意蕴之间的关系,实际也就找到了认识作品的思想指向。   《高唐赋》由序和正文构成,实际写了三个内容:一、高唐神女神话及其所体现的交媾致雨的宗教观念。之所以在作品的开头先讲这样一个神话故事,就是以它的文化观念意蕴统摄全文。二、云雨之后山河更加宏伟壮丽,万物充满勃勃生机。这部分篇幅最长,是上述宗教神话的文化观念意蕴的形象表现。三、鼓励襄王往会神女,希望通过与神女交欢给国家和个人带来福祉。这部分是全文的结尾,表明往会神女的目的。这个目的与上述宗教神话的文化观念意蕴是完全一致的。   《高唐赋》的主题思想可以概括如下:根据传统的宗教神话观念,宋玉在赋文中鼓励襄王往会神女,与神女交欢,希望借此达到政治清明、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以及个人身心强健、延年益寿的目的。同时,由衷赞美山河大地的宏伟壮丽和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赞美由神女所化的云雨给世界带来的生机和活力。可以看出,《高唐赋》的立意完全建立在传统的宗教神话观念基础上,是按照古老神话的文化观念意蕴展开铺写的,因此,全文都以交媾致雨并促进丰收、富足和强盛的观念为统摄。也正是因为如此,从文中对于山河大地和云雨的由衷赞美,依稀可以看到原始的自然崇拜观念的踪影。这样理解《高唐赋》的主题思想,使序和正文有机结合起来,从根本上避免了其他各种说法导致的“两回事”的缺欠,并可以从神话故事本身得到进一步的印证:《渚宫旧事》之三引《襄阳耆旧传》写怀王游高唐梦神女与之交欢,神女临别时说:“妾处之,尚莫可言之。今遇君之灵,幸妾之搴。将抚君苗裔,藩乎江汉之间。”原文可能有脱误,大致意思是:“蒙你不弃我的陋质,爱幸于我,我将保佑你的子孙使他们世世代代藩昌于江水和汉水之间。”神话故事本身就说明与神女交欢即可受到神女的保佑,使人口繁衍,民族兴旺。这对于理解《高唐赋》的主题思想很有启发。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神女赋

作者: 宋玉 朝代: 先秦

  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浦,使玉赋高唐之事。

其夜玉寝,果梦与神女遇,其状甚丽,玉异之。

明日,以白王。

王曰:“其梦若何?

”玉对曰:“晡夕之后,精神恍忽,若有所喜,纷纷扰扰,未知何意?

目色仿佛,乍若有记:见一妇人,状甚奇异。

寐而梦之,寤不自识;

罔兮不乐,怅然失志。

于是抚心定气,复见所梦。

”王曰:“状何如也?

”玉曰:“茂矣美矣,诸好备矣。

盛矣丽矣,难测究矣。

上古既无,世所未见,瑰姿玮态,不可胜赞。

其始......更多

  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浦,使玉赋高唐之事。

其夜玉寝,果梦与神女遇,其状甚丽,玉异之。

明日,以白王。

王曰:“其梦若何?

”玉对曰:“晡夕之后,精神恍忽,若有所喜,纷纷扰扰,未知何意?

目色仿佛,乍若有记:见一妇人,状甚奇异。

寐而梦之,寤不自识;

罔兮不乐,怅然失志。

于是抚心定气,复见所梦。

”王曰:“状何如也?

”玉曰:“茂矣美矣,诸好备矣。

盛矣丽矣,难测究矣。

上古既无,世所未见,瑰姿玮态,不可胜赞。

其始来也,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梁;

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

须臾之间,美貌横生:晔兮如华,温乎如莹。

五色并驰,不可殚形。

详而视之,夺人目精。

其盛饰也,则罗纨绮绩盛文章,极服妙采照万方。

振绣衣,被袿裳,秾不短,纤不长,步裔裔兮曜殿堂,忽兮改容,婉若游龙乘云翔。

嫷披服,侻薄装,沐兰泽,含若芳。

性合适,宜侍旁,顺序卑,调心肠。

”王曰:“若此盛矣,试为寡人赋之。

”玉曰:“唯唯。

”  楚襄王和宋玉出游到云梦大泽的岸边,让宋玉向他描述高唐所见的事情。

这天晚上宋玉就寝时,梦到与神女相遇,神女的容貌非常美丽,令宋玉十分惊异。

第二天,宋玉告诉了楚襄王。

楚王问:“你都梦到了什么?

”宋玉回答说:“黄昏以后,我觉得精神恍惚,好像有什么喜事来临。

搅得我心身不安,不知道什么缘故。

正迷迷糊糊的时候,忽然觉得似曾相识的人到来。

睁眼一看是一个女人,相貌非常奇特。

睡着的时候梦见了她,醒来的时候她又不见了。

闹得我心里好不痛快,失落的好像迷失了方向。

这是我尽量定下心来,才又把梦延续下去。

”大王问:“她长得什么样子呢?

”宋玉说:“她那如花似玉的容姿,简直是无可挑剔;

她那丰盈妩媚的仪态也无法寻根究底。

上古时代完全不曾有,当今人间根本找不见;

她那珍奇宝石般的风采,最好的赞美还会有疏漏。

她刚开出现的时候,灿烂的像旭日初升照亮屋梁。

当她走进一些的时候,皎洁的像明月洒下的光芒。

只一会功夫,她的美妙风采我已领略不尽。

时而亮丽的如同鲜花,时而柔和的好似美玉。

五种颜色一起散发,我无法一一具体描绘。

想要仔细观看,却被她的光采照得目晕眼花。

她那华丽的服饰,就像上等丝绸织绘出精美的图案。

绝妙的服饰无论在哪里都光彩照人。

她挥动着身上的锈衣,那衣裙非常合身,既不显瘦,也不见长。

她迈着娇娆的步子走进明亮的殿堂。

忽而又改变姿态,宛如游龙乘云飞翔。

她身穿的丽服盛饰,非常合适的将她的侗体包裹。

她身上沐浴过兰草的雨露,时时散发着宜人的芳香。

她的性情温柔娴雅,很适合侍奉在君王身旁。

她懂得长幼尊卑的礼仪,还会用善解人意的花语调节情绪。

”大王说:“这么美妙诱人的神女啊!

你就尝试着为我描摹吧。

”宋玉说:“好的,好的。

”   夫何神女之姣丽兮,含阴阳之渥饰。

披华藻之可好兮,若翡翠之奋翼。

其象无双,其美无极;

毛嫱鄣袂,不足程式;

西施掩面,比之无色。

近之既妖,远之有望,骨法多奇,应君之相,视之盈目,孰者克尚。

私心独悦,乐之无量;

交希恩疏,不可尽畅。

他人莫睹,王览其状。

其状峨峨,何可极言。

貌丰盈以庄姝兮,苞温润之玉颜。

眸子炯其精朗兮,瞭多美而可视。

眉联娟以蛾扬兮,朱唇地其若丹。

素质干之实兮,志解泰而体闲。

既姽婳于幽静兮,又婆娑乎人间。

宜高殿以广意兮,翼故纵而绰宽。

动雾以徐步兮,拂声之珊珊。

望余帷而延视兮,若流波之将澜。

奋长袖以正衽兮,立踯躅而不安。

澹清静其兮,性沉详而不烦。

时容与以微动兮,志未可乎得原。

意似近而既远兮,若将来而复旋。

褰余而请御兮,愿尽心之。

怀贞亮之清兮,卒与我兮相难。

陈嘉辞而云对兮,吐芬芳其若兰。

精交接以来往兮,心凯康以乐欢。

神独亨而未结兮,魂茕茕以无端。

含然诺其不分兮,扬音而哀叹!

薄怒以自持兮,曾不可乎犯干。

  要说神女姣艳的美丽啊,那真是得天独厚的美质。

身披着水草般的衣裙,就像张开翡翠色的翅膀。

那相貌是举世无双,那美妙乃人间极品。

毛嫱见了她举袖遮面,自知无法比量;

西施与她照面双手捂脸,怎敢和她争艳。

近处瞧已叫人神魂颠倒,远处望更让人魂牵梦绕。

她还有非凡的气质风度,分明是陪伴君王的命相。

看见她可是君王大饱眼福,谁会让她从眼前悄悄溜过?

心想和她私下结为相好,倾慕她的心情无法估量。

只可惜和她交往太少,不敢冒昧地倾吐衷肠。

心愿别的人莫要和她相见,那会把她的体态和我分享。

神女的美丽是那么丰盛,怎可能一下子说完道光?

她的体态丰满庄重,她的容颜温润如玉。

她的美眸炯炯放光,明亮的眼珠流转有神。

弯弯的细眉象蚕蛾飞扬,鲜亮的红唇似点过朱砂。

娇娆的身段富有弹性,娴雅的神态安闲无躁。

既能在幽静处表现文静,又能在众人面前翩翩起舞。

高唐殿这宽敞的地方正合她意,可任她尽情欢舞或是信步徜徉。

裙纱飘动,她轻盈绰约地走来,纱裙拂阶,发出玉佩的响声,她望着我的门帘良久注视,灼热的目光象流波将要奔涌。

她抬起衣袖整理衣襟,站在那里犹豫不决。

表情文静又和悦淑善,秉性安详而又不烦躁。

时而露出微微激动的面容,似乎她的渴望并未如愿。

情在眼前却心向久远,想要走来忽而又回转。

眼看她揭起我的床帐将要款待,我正想尽情地倾吐诚挚的衷肠。

她却怀着坚贞洁清守身,突然表现出对我实难相从。

她委婉地把我规劝一番,高雅的谈吐如嗅兰草。

相互交流着彼此的爱恋,心里充满激昂和欢乐的情绪。

独享着精神欢乐却未能交合,我又无端的感到孤独惆怅。

分不清她是否答应相好,忍不住发出长长的叹息。

她却怒而不发庄重矜持,一副不可触犯的表情。

  于是摇佩饰,鸣玉鸾;

奁衣服,敛容颜;

顾女师,命太傅。

欢情未接,将辞而去;

迁延引身,不可亲附。

似逝未行,中若相首;

目略微眄,精采相授。

志态横出,不可胜记。

意离未绝,神心怖覆;

礼不遑讫,辞不及究;

愿假须臾,神女称遽。

徊肠伤气,颠倒失据,黯然而暝,忽不知处。

情独私怀,谁者可语?

惆怅垂涕,求之至曙。

  这时她摇动佩饰转过身去,敲响车子上的玉铃,整理好自己的衣装,收敛起先前的容颜,回头看身后的女乐师,吩咐侍从们起驾。

这段欢情还未交合,神女就要告辞离去。

她有意和我拉开距离,不让我上前与她亲近。

在将要离去还未上车的时候,中途她好像又回过头来,情意脉脉地瞥了我一眼,传送着依依不舍的哀伤。

她那复杂有矛盾的情态,我实在难以尽数细说。

决意离去而又情意未绝,她心里有多少痛苦的反反复复啊。

临走顾不上礼数小节,更来不及把话说完。

我的心仍然沉湎在分手的时刻,神女啊,你走得太匆忙了!

我是多么的痛苦忧伤,身体摇晃着失去依靠,只觉得天昏地又暗,不知道自己处在什么地方。

我这种失落的独自情怀,说给谁可以理解呢?

伤感失意之下泪流不止,苦苦等待直到天明。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浦,使玉赋高唐之事。

其夜玉寝,果梦与神女遇,其状甚丽,玉异之。

明日,以白王。

王曰:“其梦若何?

”玉对曰:“晡夕之后,精神恍忽,若有所喜,纷纷扰扰,未知何意?

目色仿佛,乍若有记:见一妇人,状甚奇异。

寐而梦之,寤不自识;

罔兮不乐,怅然失志。

于是抚心定气,复见所梦。

”王曰:“状何如也?

”玉曰:“茂矣美矣,诸好备矣。

盛矣丽矣,难测究矣。

上古既无,世所未见,瑰姿玮态,不可胜赞。

其始来也,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梁;

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

须臾之间,美貌横生:晔兮如华,温乎如莹。

五色并驰,不可殚形。

详而视之,夺人目精。

其盛饰也,则罗纨绮绩盛文章,极服妙采照万方。

振绣衣,被袿裳,秾不短,纤不长,步裔裔兮曜殿堂,忽兮改容,婉若游龙乘云翔。

嫷披服,侻薄装,沐兰泽,含若芳。

性合适,宜侍旁,顺序卑,调心肠。

”王曰:“若此盛矣,试为寡人赋之。

”玉曰:“唯唯。

”  夫何神女之姣丽兮,含阴阳之渥饰。

披华藻之可好兮,若翡翠之奋翼。

其象无双,其美无极;

毛嫱鄣袂,不足程式;

西施掩面,比之无色。

近之既妖,远之有望,骨法多奇,应君之相,视之盈目,孰者克尚。

私心独悦,乐之无量;

交希恩疏,不可尽畅。

他人莫睹,王览其状。

其状峨峨,何可极言。

貌丰盈以庄姝兮,苞温润之玉颜。

眸子炯其精朗兮,瞭多美而可视。

眉联娟以蛾扬兮,朱唇地其若丹。

素质干之实兮,志解泰而体闲。

既姽婳于幽静兮,又婆娑乎人间。

宜高殿以广意兮,翼故纵而绰宽。

动雾以徐步兮,拂声之珊珊。

望余帷而延视兮,若流波之将澜。

奋长袖以正衽兮,立踯躅而不安。

澹清静其兮,性沉详而不烦。

时容与以微动兮,志未可乎得原。

意似近而既远兮,若将来而复旋。

褰余而请御兮,愿尽心之。

怀贞亮之清兮,卒与我兮相难。

陈嘉辞而云对兮,吐芬芳其若兰。

精交接以来往兮,心凯康以乐欢。

神独亨而未结兮,魂茕茕以无端。

含然诺其不分兮,扬音而哀叹!

薄怒以自持兮,曾不可乎犯干。

  于是摇佩饰,鸣玉鸾;

奁衣服,敛容颜;

顾女师,命太傅。

欢情未接,将辞而去;

迁延引身,不可亲附。

似逝未行,中若相首;

目略微眄,精采相授。

志态横出,不可胜记。

意离未绝,神心怖覆;

礼不遑讫,辞不及究;

愿假须臾,神女称遽。

徊肠伤气,颠倒失据,黯然而暝,忽不知处。

情独私怀,谁者可语?

惆怅垂涕,求之至曙。

  《神女赋》接着《高唐赋》而来。

《高唐赋》的迟回荡漾之笔,似乎在牵惹楚襄王乃致读者对巫山神女的怀想之情,只是到了《神女赋》,这位隐身云烟、姗姗不临的美丽女神才终于在作者笔下翩然现形。

但作者并没有因让她与早就心驰神往的楚襄王相遇,却幽幽显现在他的侍臣宋玉“梦”中,这是颇耐人寻味的。

  此赋序文叙说的是宋玉和神女相遇。

开笔写的格外迷离。

先以宋玉的神情恍惚、纷纷扰扰为神女降临造境,未入梦已扰人心神,然后才是女神现身,仍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朦胧感觉,继写宋玉梦境又历历如画地重现。

这一节叙说文字扑朔变化,一波三折,显示出作者行文上的腾挪纵收之妙。

  这段序文,由于版本不同,“王”“玉”互讹,梦遇神女的究竟是宋玉还是楚王,自宋以来一直存有争议。

这里暂依清人胡克家《文选考异》之说,考订为宋玉梦遇神女。

  序文大意是说:宋玉跟着楚襄王游云梦,宋玉给楚襄王讲了巫山神女的故事,并为他作了《高唐赋》之后,当夜宋玉果然梦见神女了。

第二天他把他梦见的神女的形象描述给楚襄王听,楚襄王叫宋玉用赋的形式把他梦中的情景描写一番,宋玉照办了。

和《高唐赋》一样,这段散文小序也非常精彩。

它描写宋玉作梦的情景说:“晡夕之后,精神悦忽,若有所喜,纷纷扰扰,未知何意,目色仿佛,若有所喜”了,这恰如今天人们开玩笑所说的“第六感觉”。

宋玉对楚王描述神女的形态说:“其始来也,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梁;

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

须臾之间,美貌横生。

晔兮如华,温乎如莹。

五色并驰,不可殚形。

详而视之,夺人目精。

”这里突出地描写了神女的精神气质,她是那样地神采焕发,摄人魂魄。

她作用于人们的,不仅是视觉的痴迷,而是整个灵魂的震颤。

接着楚王又描写神女的装束与身段说:“其盛饰也,则罗纨绮缋盛文章,极服妙采照万方。

振绣衣,被袿裳,秾不短,纤不长,步裔裔兮曜殿堂。

忽兮改容,婉若游龙乘云翔。

”这里不仅形象描写得生动传神。

而且句法错落,韵节浏亮,读起来有一种音乐美。

其中“白日初出照屋梁”、“皎若明月舒其光”、“罗纨绮缋盛文章”、“极服妙采照万言”、“婉若游龙乘云翔”诸句,形式新颖,被人称为“后来七言之祖。

”   后面赋的部分大约说了三层意思,第一层是描写神女的容貌情态。

作品先是总体的说她“其象无双,其美无极。

毛嫱障袂,不足程序;

西施掩面,比之无色。

”接着又分别的说了她的面貌、眼睛、眉毛、嘴唇、身段等等如何美。

这段描写虽也颇费工夫,但实际并不动人。

第二层是描写神女想和楚王亲近,但由于某种原因,也许就是“圣贤”们所产的“以礼自持”吧,忽然又拿捏起来了。

作品说:“望余帷而延视兮,若流波之将澜。

奋长袖以正衽兮,立踯躅而不安。

澹清静其愔嫕兮,性沉详而不烦。

时容与以微动兮,志未可乎得原。

意似近而既远兮,若将来而复旋。

褰余帱而请御兮,愿尽心之惓。

怀贞亮之洁清兮,卒与我乎相难。

陈嘉辞而云对兮,吐芬芳其若兰。

精交接以来往兮,心凯康以乐欢。

神独亨而未结兮,魂茕茕以无端。

含然诺其不分兮,喟扬音而哀叹。

頩薄怒以自持兮,曾不可乎犯干。

”这段描写神女的心理情态非常细致生动。

她想:你去找楚王是为了什么呢?

不就是为了和他相爱吗?

可是等到见面之后,当两情相通,互相爱悦,意津津而将要不能自持的时候,神女忽然变卦了,她“扬音哀叹”,甚至还带出一层薄薄的怒容。

她要保持自己“贞亮之洁清”,她的尊严是不可侵犯的,于是就和《西厢记》里崔莺莺第一次邀请张生私会一样的不欢而散了。

但神女毕竟是爱楚王的,她虽然没有和楚王同床共枕,但她的心却是毫无保留地给了楚王,因此她们的离别是异常痛苦的。

作品对此描写说:“于是摇佩饰,鸣玉鸾,整衣服,敛容颜。

顾女师,命太傅。

欢情未接,将辞而去。

迁延引身,不可亲附。

似逝未行,中若相首。

目略微眄,精采相授。

志态横出,不可胜记。

”这就是后一部分中的第三层意思。

无情的离别无所谓,有情的离别是痛苦的,更何况仙凡相隔,后会无因,“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说的就是这种终生难忘的遗憾。

  整个后一部分是用骚体句和四言句结构成的,它用词浅显,贯通流畅。

诸如“其状峨峨,何可极言。

貌丰盈以庄姝兮,苞温润之玉颜。

眸子炯其精朗兮,瞭多美而可观。

眉联娟以蛾扬兮,朱唇的其若丹。

”读起来唇吻调利,与《高唐赋》后一部分的侈意铺排景物、堆砌辞藻大不相同。

  序文和赋辞两部分中都有对宋玉与神女梦遇景象的描摹,似乎重复,实际却各有侧重。

序文中对话部分的描摹,侧重在传写神女初临时给宋玉带来的印象,妙在从虚处落笔。

才思横溢的宋玉竟然也因神女的显现而陷入失态和拙于言辞的境地,正有力的烘托出神女的惊世骇俗之美,给读者以非同寻常的审美感受。

赋辞部分侧重在对神女的容貌、情态作精工细雕的刻画。

肖像的勾勒中特别注重其生气、神情的活现。

静态的描摹之后是动态和心理的传写,展现出神女美丽多情,但又洁清守身,非礼难近,似乎向世人表明她的心早已交付给长眠幽冥的先王。

赋辞尾部又刻划了神女脉脉含情和依依不舍的一瞥,读来令人更加令人回肠荡气和思致绵远。

  数百年后,“建安之杰”的曹植受到此赋的激发,以青出于蓝的高妙彩笔创造出同样神情美丽的洛神形象,才使巫山神女在北国有了一位冰清玉洁的神女姐妹遥遥与之辉映千古。

  1935年,闻一多先生曾写过一篇《高唐神女传说之分析》,他认为巫山神女是楚民族的第一位母亲,就和北方中原地区的女娲等人相同。

巫山神女掌管着行云布雨,也是一位造福于农业社会的精灵。

同时巫山神女也掌管着男女之事,就如同《牡丹·惊梦》一场中牵合杜丽娘与柳梦梅并助其欢会的花神一样。

这在原始社会本来是一位神圣、高洁而又极其富有人情味的形象。

但流传到封建社会,尤其是到了受封建礼教束缚的文人士大夫笔下,原有的巫山神女的形象也就渐渐地起了变化。

即以此文中的神女而论,她竟然也讲究起“怀贞亮之洁清”来了,她最后竟然完全违背个人意愿扼制了内心的冲动,吞下了人生的苦果,而符合了“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先王”的教导。

这纯粹是宋玉意识的自我表现。

果然这点受到后人的称赞了,清代何焯说:“‘不可犯干’,守礼之正,所以抑流荡之邪心也。

”男女爱情本来是一种极其自然的事,但在封建社会里被人看成是一种“邪恶”,因此巫山神女以及描写巫山神女的作品也就连带着被诋为“诲淫”了。

  但人性是任何封建礼教所扼杀不了的,只要有男女,就会有爱情,巫山神女也就会受到人们的喜爱与崇敬。

三峡中巫山神女的形象高耸入云,吸引着古往今来的过客们翘首仰观;

巫山神女的传说遍布中外,家喻户晓,与日俱新;

有关高唐神女的文学作品,诗词曲赋,戏剧小说,层出不穷;

类似曹植的《洛神赋》这种作品就更是模拟着《神女赋》写出来的。

在这些地方读者都可以体会到宋玉的《高唐赋》和《神女赋》是具有着极大的生命力,以及它们对后世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

刘勰在《文心雕龙·诠赋》中说:“宋发巧谈,实始淫丽。

”似乎有些贬意。

这是与屈原作品的功利主义相对而言的。

倘若从文学发展、从艺术审美的角度看,则宋玉的“巧谈”与“淫丽”正自不可缺少,正应该大提倡。

  再补充一下版本争议问题。

前面说过,《神女赋》中的一些文字,从宋代以来一直存有争议。

如“其夜玉寝”,《文选》作“其夜王寝”,历代文人多因《文选》而作楚王梦遇神女。

其实,文选版《神女赋》有很多讲不通的地方。

首先看《高唐赋》,在那里是宋玉给楚王讲故事,楚王听着高兴,叫宋玉再给他“赋”一回。

而到了《神女赋》中,却成了楚王作梦,楚王给宋玉讲梦,讲完后又让宋玉给他“赋”一回。

两篇作品的结构不一致。

再看《神女赋》中的写法,是楚王给宋玉描写神女的形象说:“茂矣美矣,诸好备矣”,一直到“性和适,宜侍旁,顺序卑,调心肠”云云一大段,而后又是“王曰:‘若此盛矣,试为寡人赋之。

’”两段相连都是“王曰”,从内容上看从逻辑上看都有问题。

因此人们认为这是由于作品在传抄流传中产生讹误造成的。

《神女赋》序中的“王寝”、“王异之”、“王曰晡夕之后”、“王曰茂矣美矣”四句中的“王”字皆应作“玉”;

而“明日以白玉”、“玉曰其梦若何”、“玉曰状何如也”三句中的“玉”字皆应作“王”。

这样一来,就成了宋玉作梦、宋玉给楚王讲梦,楚王听后心里高兴,于是叫宋玉再给他“赋”一回。

这样,一切矛盾就都解决了。

这个说法是可以成立的。

但是由于这篇作品流传日久,以讹传讹,楚襄王会神女的故事已经广泛地传播于口头,记载于简书,今天恐怕也只能是任其考订归考订,流传归流传了。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九辩

作者: 宋玉 朝代: 先秦

悲哉!

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憭栗兮,若在远行。

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泬寥兮,天高而气清;

寂寥兮,收潦而水清。

憯悽增欷兮,薄寒之中人;

怆怳懭悢兮,去故而就新;

坎廪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

廓落兮,羁旅而无友生;

惆怅兮,而私自怜。

燕翩翩其辞归兮,蝉寂漠而无声。

雁廱廱而南游兮,鹍鸡啁哳而悲鸣。

独申旦而不寐兮,哀蟋蟀之宵征。

时亹亹而过中兮,蹇淹留而无成。

悲忧穷戚兮独处廓,有美一人兮心不绎;

去乡离家......更多

九辩

作者: 宋玉 朝代: 先秦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泬漻兮天高而气清,寂寥兮收潦而水清。憯悽增欷兮,薄寒之中人,怆怳懭悢兮,去故而就新。坎廪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廓落兮羁旅而无友生,惆怅兮而私自怜!燕翩翩其辞归兮,蝉寂漠而无声。雁廱廱而南游兮,鹍鸡啁哳而悲鸣。独申旦而不寐兮,哀蟋蟀之宵征。时亹亹而过中兮,蹇淹留而无成。悲忧穷戚兮独处廓,有美一人兮心不绎。去乡离家兮来远客,超逍遥......更多
悲哉,秋之为气也!教人悲伤啊秋天的气氛!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大地萧瑟啊草木衰黄凋零。 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凄凉啊好像要出远门,登山临水送别伤情。 泬漻兮天高而气清,寂寥兮收潦而水清。空旷啊天宇高秋气爽,寂寥啊积潦退秋水清。 憯悽增欷兮,薄寒之中人,凄凉叹息啊微寒袭人, 怆怳懭悢(兮,去故而就新。悲怆啊去新地离乡背井, 坎廪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坎坷啊贫士失官心中不平。 廓落兮羁旅而无友生,孤独啊流落在外没朋友, 惆怅兮而私自怜!惆怅啊形影相依自我怜悯。 燕翩翩其辞归兮,蝉寂漠而无声。燕子翩翩飞翔归去啊,寒蝉寂寞也不发响声。 雁廱廱而南游兮,鹍鸡啁哳而悲鸣。大雁鸣叫向南翱翔啊,鵾鸡不住地啾啾悲鸣。 独申旦而不寐兮,哀蟋蟀之宵征。独自通宵达旦难以入眠啊,聆听那蟋蟀整夜的哀音。 时亹亹而过中兮,蹇淹留而无成。时光匆匆已经过了中年,艰难阻滞仍是一事无成。 悲忧穷戚兮独处廓,有美一人兮心不绎。悲愁困迫啊独处辽阔大地,有一位美人啊心中悲凄。 去乡离家兮来远客,超逍遥兮今焉薄!远离家乡啊异地为客,漂泊不定啊如今去哪里? 专思君兮不可化,君不知兮可奈何!一心思念君王啊不能改变,有什么办法啊君王不知。 蓄怨兮积思,心烦憺兮忘食事。积满哀怨啊积满思虑,心中烦闷啊饭也不想吃。 原一见兮道余意,君之心兮与余异。但愿见一面啊诉说心意,君王心思啊却与我相异。 车既驾兮朅而归,不得见兮心伤悲。驾起马车啊去了还得回,不能见你啊伤痛郁悒。 倚结軨兮长太息,涕潺湲兮下霑轼。倚靠着车箱啊长长叹气,泪水涟涟啊沾满车轼。 忼慨绝兮不得,中瞀乱兮迷惑。慷慨决绝啊实在不能,一片纷乱啊心惑神迷。 私自怜兮何极?心怦怦兮谅直。自怨自悲啊哪有终极,内怀忠忱啊精诚耿直。 皇天平分四时兮,窃独悲此凛秋。上天将一年四季平分啊,我悄然独自悲叹寒秋。 白露既下百草兮,奄离披此梧楸。白露降下沾浥百草啊,衰黄的树叶飘离梧桐枝头。 去白日之昭昭兮,袭长夜之悠悠。离开明亮的白日昭昭啊,步入黑暗的长夜悠悠。 离芳蔼之方壮兮,余萎约而悲愁。百花盛开的时季已过啊,余下枯木衰草令人悲愁。 秋既先戒以白露兮,冬又申之以严霜。白露先降带来深秋信息啊,预告冬天又有严霜在后。 收恢台之孟夏兮,然欿傺而沉藏。夏日的繁茂今都不见啊,生长培养的气机也全收。 叶菸邑而无色兮,枝烦挐而交横。叶子黯淡没有光彩啊,枝条交叉纷乱杂凑。 颜淫溢而将罢兮,柯仿佛而萎黄。草木改变颜色将衰谢啊,树干萎黄好像就要枯朽。 萷櫹椮之可哀兮,形销铄而瘀伤。见了光秃秃树顶真可哀啊,见了病恹恹树身真可忧。 惟其纷糅而将落兮,恨其失时而无当。想到落叶衰草相杂糅啊,怅恨好时光失去不在当口。 揽騑辔而下节兮,聊逍遥以相佯。抓住缰绳放下马鞭啊,百无聊赖暂且缓缓行走。 岁忽忽而遒尽兮,恐余寿之弗将。岁月匆匆就将到头啊,恐怕我的寿命也难长久。 悼余生之不时兮,逢此世之俇攘。痛惜我生不逢时啊,遇上这乱世纷扰难以药救。 澹容与而独倚兮,蟋蟀鸣此西堂。徘徊不止独自徙倚啊,听西堂蟋蟀的鸣声传透。 心怵惕而震荡兮,何所忧之多方。心中惊惧大受震动啊,百般忧愁为何萦绕不休? 卬明月而太息兮,步列星而极明。仰望明月深深叹息啊,在星光下漫步由夜而昼。 窃悲夫蕙华之曾敷兮,纷旖旎乎都房。暗自悲叹蕙花也曾开放啊,千娇百媚开遍华堂。 何曾华之无实兮,从风雨而飞飏!为何层层花儿没能结果啊,随着风雨狼藉飘扬? 以为君独服此蕙兮,羌无以异于众芳。以为君王独爱佩这蕙花啊,谁知你将它视同众芳。 闵奇思之不通兮,将去君而高翔。哀悯奇思难以通达啊,将要离开君王远飞高翔。 心闵怜之惨悽兮,愿一见而有明。心中悲凉凄惨难以忍受啊,但愿见一面倾诉衷肠。 重无怨而生离兮,中结轸而增伤。一次次想着无罪而生离啊,内心郁结而更增悲伤。 岂不郁陶而思君兮?君之门以九重!哪能不深切思念君王啊?君王的大门却有九重阻挡。 猛犬狺狺而迎吠兮,关梁闭而不通。猛犬相迎对着你狂叫啊,关口和桥梁闭塞交通不畅。 皇天淫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漧?上天降下绵绵的秋雨啊,下方几时能有干燥土壤? 塊独守此无泽兮,仰浮云而永叹!孑然一身守在荒芜沼泽啊,仰望浮云在天叹声长长。 何时俗之工巧兮?背绳墨而改错!为何时俗是那么的工巧啊?违背准绳而改从错误。 郤骐骥而不乘兮,策驽骀而取路。抛弃骏马不愿骑乘啊,鞭打劣马竟然就上路。 当世岂无骐骥兮,诚莫之能善御。世上难道缺乏骏马啊?实在是没人能好好驾御。 见执辔者非其人兮,故駶跳而远去。看到拿缰绳的人不合适啊,骏马也会蹦跳着远去。 凫雁皆唼夫梁藻兮,凤愈飘翔而高举。野鸭大雁都吞吃高粱水藻啊,凤凰却要扬起翅膀高翥。 圜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鉏铻而难入。好比圆洞眼安装方榫子啊,我本来就知道难以插入。 众鸟皆有所登棲兮,凤独遑遑而无所集。众鸟都有栖息的窝啊,唯独凤凰难寻安身之处。 原衔枚而无言兮,尝被君之渥洽。但愿口中衔枚能不说话啊,想到曾受你恩惠怎能无语。 太公九十乃显荣兮,诚未遇其匹合。姜太公九十岁才贵显啊,真没有君臣相得的好机遇。 谓骐骥兮安归?谓凤皇兮安棲?骏马啊应当向哪儿归依?凤凰啊应当在哪儿栖居? 变古易俗兮世衰,今之相者兮举肥。改变古风旧俗啊世道大坏,今天相马人只爱马的肥腴。 骐骥伏匿而不见兮,凤皇高飞而不下。骏马隐藏起来看不到啊,凤凰高高飞翔不肯下去。 鸟兽犹知怀德兮,何云贤士之不处?鸟兽也知应该怀有美德啊,怎能怪贤士避世隐居不出? 骥不骤进而求服兮,凤亦不贪餧而妄食。骏马不急于进用而驾车啊,凤凰不贪喂饲乱吃食物。 君弃远而不察兮,虽原忠其焉得?君王远弃贤士却不觉悟啊,虽想尽忠又怎能心满意足。 欲寂漠而绝端兮,窃不敢忘初之厚德。要默默与君王断绝关系啊,私下却不敢忘德在当初。 独悲愁其伤人兮,冯郁郁其何极?独自悲愁最能伤人啊,悲愤郁结终极又在何处! 霜露惨悽而交下兮,心尚幸其弗济。寒霜凉露交加多凄惨啊,心中还希望它们无效。 霰雪雰糅其增加兮,乃知遭命之将至。雪珠雪花纷杂增加啊,才知道遭受的命运将到。 原徼幸而有待兮,泊莽莽与野草同死。愿怀着侥幸有所等待啊,在荒原与野草一起死掉。 原自往而径游兮,路壅绝而不通。愿径自前行畅游一番啊,路又堵塞不通去不了。 欲循道而平驱兮,又未知其所从。想沿着大道平稳驱车啊,怎样去做却又不知道。 然中路而迷惑兮,自压桉而学诵。走到半路就迷失了方向啊,自我压抑去学诗搞社交。 性愚陋以褊浅兮,信未达乎从容。秉性愚笨孤陋褊狭浅直啊,真没领悟从容不迫的精要。 窃美申包胥之气盛兮,恐时世之不固。私下赞美申包胥的气概啊,恐怕时代不同古道全消。 何时俗之工巧兮?灭规矩而改凿!如今世俗是多么的巧诈啊,废除前人的规矩改变步调。 独耿介而不随兮,原慕先圣之遗教。独立耿直不随波逐流啊,愿缅怀前代圣人的遗教。 处浊世而显荣兮,非余心之所乐。在污浊的世界得到显贵啊,不能让我心中快乐而欢笑。 与其无义而有名兮,宁穷处而守高。与其没有道义获取名誉啊,宁愿遭受穷困保持清高。 食不媮而为饱兮,衣不苟而为温。取食不苟且求得饱腹就行啊,穿衣不苟且求得暖身就好。 窃慕诗人之遗风兮,原讬志乎素餐。私下追慕诗人的遗风啊,以无功不食禄寄托怀抱。 蹇充倔而无端兮,泊莽莽而无垠。充满委屈而没有头绪啊,流浪在莽莽原野荒郊。 无衣裘以御冬兮,恐溘死不得见乎阳春。没有皮袄来抵御寒冬啊,恐怕死去春天再也见不到。 靓杪秋之遥夜兮,心缭悷而有哀。寂静的暮秋长夜啊,心中萦绕着深深的哀伤。 春秋逴逴而日高兮,然惆怅而自悲。岁月匆匆年龄渐老啊,就这样惆怅自感悲凉。 四时递来而卒岁兮,阴阳不可与俪偕。四季相继又是一年将尽啊,日出月落总不能并行天上。 白日晼晚其将入兮,明月销铄而减毁。太阳曚昽将要西下啊,月亮也消蚀而减少了清光。 岁忽忽而遒尽兮,老冉冉而愈弛。一年忽悠悠马上过去啊,衰老慢慢逼近精力渐丧。 心摇悦而日幸兮,然怊怅而无冀。心中摇荡每天怀着侥幸啊,但总是充满忧虑失去希望。 中憯恻之悽怆兮,长太息而增欷。心中惨痛凄然欲绝啊,长长叹息又加以悲泣难当。 年洋洋以日往兮,老嵺廓而无处。时光如水一天天流逝啊,老来倍感空虚安身无方。 事亹亹而觊进兮,蹇淹留而踌躇。办事勤勉希望进用啊,但停滞不前徒自旁徨。 何氾滥之浮云兮?猋壅蔽此明月。为何浮云漫布泛滥天空啊,飞快地遮蔽这一轮明月。 忠昭昭而原见兮,然霠曀而莫达。忠心耿耿愿作奉献啊,可浓云阴风隔离难以逾越。 原皓日之显行兮,云蒙蒙而蔽之。祈愿红日朗照天地啊。云雾蒙蒙却把它遮却。 窃不自聊而原忠兮,或黕点而汙之。不自思量只想着效忠啊,竟有人用秽语把我污蔑。 尧舜之抗行兮,瞭冥冥而薄天。尧帝舜帝的高尚德行啊,光辉赫赫上与天接。 何险巇之嫉妒兮?被以不慈之伪名。为何遭险恶小人的嫉妒啊,蒙受不慈的冤名难以洗雪? 彼日月之照明兮,尚黯黮而有瑕。那昼日夜月照耀天地啊,尚且有黯淡现黑斑的时节。 何况一国之事兮,亦多端而胶加。何况一个国家的政事啊,更是头绪纷繁错杂纠结。 被荷裯之晏晏兮,然潢洋而不可带。披着荷叶短衣很轻柔啊,但太宽太松不能结腰带。 既骄美而伐武兮,负左右之耿介。骄傲自满又夸耀武功啊,辜负左右耿直臣子的忠爱。 憎愠惀之修美兮,好夫人之慷慨。憎恨赤诚之士的美德啊,喜欢那些人伪装的慷慨。 众踥蹀而日进兮,美超远而逾迈。群奸迈着碎步越发得意啊,贤人远远地跑得更快。 农夫辍耕而容与兮,恐田野之芜秽。农夫停止耕作自在逍遥啊,就怕田野变得荒芜起来。 事緜緜而多私兮,窃悼後之危败。事情琐细却充满私欲啊,暗自悲痛后面的危险失败。 世雷同而炫曜兮,何毁誉之昧昧!世人都一样地自我炫耀啊,诋毁与赞誉多么混乱古怪。 今修饰而窥镜兮,後尚可以竄藏。如今认真打扮照照镜子啊,以后还能藏身将祸患躲开。 愿寄言夫流星兮,羌倏忽而难当。愿托那流星作使者传话啊,它飞掠迅速难以坐待。 卒壅蔽此浮云,下暗漠而无光。终于被这片浮云挡住啊,下面就黑暗不见光彩。 尧舜皆有所举任兮,故高枕而自适。尧帝舜帝都能任用贤人啊,所以高枕无忧十分从容。 谅无怨于天下兮,心焉取此怵惕?诚然不受天下人埋怨啊,心中哪会有这种惊恐。 乘骐骥之浏浏兮,驭安用夫强策?乘着骏马畅快地奔驰啊,驾驭之道岂须马鞭粗重。 谅城郭之不足恃兮,虽重介之何益?高大的城墙实在不足依靠啊,虽然铠甲厚重又有什么用。 邅翼翼而无终兮,忳惛惛而愁约。谨慎地回旋不前没完了啊,忧郁昏沉愁思萦绕心胸。 生天地之若过兮,功不成而无嶜。生在天地之间如同过客啊,功业未成总效验空空。 原沉滞而不见兮,尚欲布名乎天下。愿埋没于人丛不现身影啊,难道还想在世上扬名取荣。 然潢洋而不遇兮,直怐愗而自苦。飘荡放浪一无所遇啊,真愚昧不堪自找苦痛。 莽洋洋而无极兮,忽翱翔之焉薄?渺茫一片没有尽头啊,忽悠悠徘徊何去何从? 国有骥而不知乘兮,焉皇皇而更索?国有骏马却不知道驾乘啊,惶惶然又要索求哪种? 宁戚讴于车下兮,桓公闻而知之。宁戚在马车下唱歌啊,桓公一听就知他才能出众。 无伯乐之相善兮,今谁使乎誉之?没有伯乐相马的好本领啊,如今让谁作评判才最公? 罔流涕以聊虑兮,惟著意而得之。怅惘流泪且思索一下啊,着意访求才能得到英雄。 纷纯纯之愿忠兮,妒被离而鄣之。满怀热忱愿尽忠心啊,偏有人嫉妒阻挠乱哄哄。 原赐不肖之躯而别离兮,放游志乎云中。愿赏还没用的身子离去啊,任远游的意志翱翔云中。 乘精气之抟抟兮,骛诸神之湛湛。乘着天地的一团团精气啊,追随众多神灵在那天穹。 骖白霓之習習兮,历群灵之丰丰。白虹作骖马驾车飞行啊,经历群神的一个个神宫。 左硃雀之茇茇兮,右苍龙之躣躣。朱雀在左面翩跹飞舞啊,苍龙在右面奔行跃动。 属雷师之阗阗兮,通飞廉之衙衙。雷师跟着咚咚敲鼓啊,风伯跟着扫尘把路辟通。 前轻辌之锵锵兮,后辎乘之从从。前面有轻车锵锵先行啊,后面有大车纷纷随从。 载云旗之委蛇兮,扈屯骑之容容。载着云旗舒卷飘扬啊,扈从聚集的车骑蜂拥。 计专专之不可化兮,原遂推而为臧。计议早定专心不能改啊,愿推行良策行善建功。 赖皇天之厚德兮,还及君之无恙!仰仗上天的深厚恩德啊,回来还及见君王吉祥无凶。 参考资料: 1、 《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12月版,第876-888页
悲哉,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摇落:动摇脱落。 憭(liáo)栗(lì)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憭栗:凄凉。 泬(xuè)漻(liáo)兮天高而气清,寂寥(liáo)兮收潦而水清。泬寥:空旷寥廓。寂漻:即"寂寥"。潦:积水。 憯(cǎn)悽增欷(xī)兮,薄寒之中人,憯凄:同"惨凄"。欷:叹息。中:袭。 怆(chuàng)怳(huǎng)懭(kuǎng)悢(liàng)兮,去故而就新。怆怳:失意的样子。懭悢:也是失意的样子。 坎廪(lǐn)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坎廪:坎坷不平。廪,同"壈(lan懒)"。 廓(kuò)落兮羁(jī)旅而无友生,廓落:空虚寂寞的样子。羁旅:滞留外乡。友生:友人。 惆怅兮而私自怜! 燕翩翩其辞归兮,蝉寂漠而无声。 雁廱(yōng)廱而南游兮,鹍(kūn)鸡啁哳(zhā)而悲鸣。廱廱:雁鸣声。鵾鸡:一种鸟,黄白色,似鹤。啁哳:鸟鸣声繁细。 独申旦而不寐兮,哀蟋蟀之宵征。 时亹(wěi)亹而过中兮,蹇(jiǎn)淹留而无成。亹亹:行进不停的样子。蹇:发语词。淹留:滞留。 悲忧穷戚兮独处廓,有美一人兮心不绎(yì)。绎:“怿”的假借,愉快。 去乡离家兮来远客,超逍遥兮今焉薄!来远客:来作远客。薄:同“迫”,接近。 专思君兮不可化,君不知兮可奈何! 蓄怨兮积思,心烦憺(dàn)兮忘食事。烦憺:烦闷,忧愁。 原一见兮道余意,君之心兮与余异。 车既驾兮朅(qiè)而归,不得见兮心伤悲。朅:去。 倚结軨(líng)兮长太息,涕潺(chán)湲(yuán)兮下霑(zhān)轼。结軨:车厢。用木条构成,故称。潺湲:流水声,此喻泪流不止。轼:车前横木。 忼(kāng)慨绝兮不得,中瞀(mào)乱兮迷惑。忼慨:同"慷慨"。瞀乱:心中烦乱。 私自怜兮何极?心怦(pēng)怦兮谅直。怦怦:忠诚的样子。 皇天平分四时兮,窃独悲此凛(lǐn)秋。凛:寒冷。 白露既下百草兮,奄离披此梧楸(qiū)。奄:忽。离披:枝叶分散低垂,萎而不振的样子。 去白日之昭昭兮,袭长夜之悠悠。 离芳蔼(ǎi)之方壮兮,余萎(wěi)约而悲愁。芳蔼:芳菲繁荣。萎约:枯萎衰败。 秋既先戒以白露兮,冬又申之以严霜。 收恢台之孟夏兮,然欿(kǎn)傺(chì)而沉藏。恢台:广大昌盛的样子。欿傺:王逸《楚辞章句》:"楚人谓住曰傺也。"《文选》"欿傺"作"坎傺",吕延济注:"陷止也。"谓草木繁盛的景象停止。 叶菸(yān)邑(yì)而无色兮,枝烦挐(ná)而交横。菸邑:黯淡的样子。烦挐:稀疏纷乱的样子。挐,同"拿"。 颜淫(yín)溢而将罢兮,柯仿佛而萎黄。淫滥:过甚。罢:同“疲”。 萷(shāo)櫹(xiāo)椮(sēn)之可哀兮,形销铄(shuò)而瘀(yū)伤。萷:同"梢",枝条。櫹槮:枝叶光秃秃的样子。销铄:指毁伤。 惟其纷糅(róu)而将落兮,恨其失时而无当。纷糅:枯枝败草混杂。 揽騑(fēi)辔(pèi)而下节兮,聊逍遥以相佯。騑:骖马,驾在车子两边的马。节:马鞭。相佯:犹言徜徉。 岁忽忽而遒(qiú)尽兮,恐余寿之弗将。遒:迫近。将:长。 悼余生之不时兮,逢此世之俇(guàng)攘。俇攘:纷扰不安。 澹(dàn)容与而独倚兮,蟋蟀鸣此西堂。容与:迟缓不前的样子。 心怵(chù)惕(tì)而震荡兮,何所忧之多方。怵惕:惊惧。 卬明月而太息兮,步列星而极明。极明:到天亮。 窃悲夫蕙(huì)华之曾敷(fū)兮,纷旖(yǐ)旎(nǐ)乎都房。敷:伸展,借指花朵开放。旖旎:此为花朵繁盛的样子。都房:北堂。 何曾华之无实兮,从风雨而飞飏(yáng)!曾:“层”的假借。 以为君独服此蕙兮,羌无以异于众芳。服:佩戴。羌:发语词。 闵(mǐn)奇思之不通兮,将去君而高翔。闵:同“悯”。 心闵怜之惨悽兮,愿一见而有明。有明:朱熹《楚辞集注》:“有以自明也。”即自我表白。 重无怨而生离兮,中结轸(zhěn)而增伤。结轸:愁思郁结。 岂不郁(yù)陶而思君兮?君之门以九重!郁陶:忧思深重。 猛犬狺(yín)狺而迎吠兮,关梁闭而不通。狺狺:狗叫声。梁:桥。 皇天淫溢而秋霖(lín)兮,后土何时而得漧(gān)?淫溢:雨下个不止的样子。后土:大地。古人常以"后土"与"皇天"对称。 塊独守此无泽兮,仰浮云而永叹!块:块然,孤独的样子。无:通"芜"。泽:沼泽。 何时俗之工巧兮?背绳墨而改错!绳墨:绳线和墨斗,是木工画直线的工具,借指规则法度。错:同"措"。 郤骐骥而不乘兮,策驽(nú)骀(tái)而取路。驽骀:劣马。 当世岂无骐骥兮,诚莫之能善御。 见执辔(pèi)者非其人兮,故駶(jú)跳而远去。駶跳:跳跃。 凫(fú)雁皆唼(shà)夫梁藻兮,凤愈飘翔而高举。唼:水鸟或鱼吃东西。 圜(yuán)凿而方枘(ruì)兮,吾固知其鉏(chú)铻(wú)而难入。圆凿而方枘:圆的洞眼安方的榫子。鉏鋙:同"龃龉",彼此不相合。 众鸟皆有所登棲兮,凤独遑遑而无所集。 原衔(xián)枚(méi)而无言兮,尝被君之渥(wò)洽。衔枚:指闭口不言。古时行军为防止士兵出声,令他们口中衔一根叫做枚的短木条,故称。渥洽:深厚的恩泽。 太公九十乃显荣兮,诚未遇其匹合。匹合:合适。 谓骐骥兮安归?谓凤皇兮安棲? 变古易俗兮世衰,今之相者兮举肥。 骐(qí)骥(jì)伏匿(nì)而不见兮,凤皇高飞而不下。 鸟兽犹知怀德兮,何云贤士之不处? 骥不骤进而求服兮,凤亦不贪餧(wèi)而妄食。服:驾车,拉车。 君弃远而不察兮,虽原忠其焉得? 欲寂漠而绝端兮,窃不敢忘初之厚德。 独悲愁其伤人兮,冯(píng)郁郁其何极?冯:内心愤懑。 霜露惨悽而交下兮,心尚幸其弗济。幸:希望。济:成功。 霰(xiàn)雪雰(fēn)糅(róu)其增加兮,乃知遭命之将至。霰(xian线):雪珠。雰糅:纷杂。 原徼(jiǎo)幸而有待兮,泊(bó)莽莽与野草同死。徼幸:同"侥幸"。泊:止。 原自往而径游兮,路壅(yōng)绝而不通。壅绝:壅塞,堵塞。 欲循道而平驱兮,又未知其所从。 然中路而迷惑兮,自压桉(ān)而学诵。压桉:压抑。桉,同"案",通"按"。学诵:学诵《诗经》。春秋战国士大夫社交往来常诵诗。 性愚陋以褊(biǎn)浅兮,信未达乎从容。褊浅:狭隘浅薄。 窃美申包胥(xū)之气盛兮,恐时世之不固。申包胥:春秋时楚大夫,为救楚国,曾在秦国朝廷上哭了七天七夜,终于感动秦哀公出兵救楚。 何时俗之工巧兮?灭规矩而改凿!凿:当作;错,即措,措施。 独耿(gěng)介而不随兮,原慕先圣之遗教。 处浊世而显荣兮,非余心之所乐。 与其无义而有名兮,宁穷处而守高。 食不媮(tōu)而为饱兮,衣不苟而为温。媮:苟且。 窃慕诗人之遗风兮,原讬(tuō)志乎素餐。讬志乎素餐:王夫之《楚辞通释》:志素餐,以素餐为耻。素餐:白吃饭。 蹇(jiǎn)充倔而无端兮,泊莽莽而无垠。充倔:充,充塞;倔,通"屈",委屈。 无衣裘以御冬兮,恐溘(kè)死不得见乎阳春。溘:突然。 靓(jìng)杪(miǎo)秋之遥夜兮,心缭悷(lì)而有哀。靓:通"静"。杪秋:秋末。缭悷(liao li辽利):缠绕郁结。 春秋逴(chuō)逴而日高兮,然惆怅而自悲。逴逴:走得越来越远。 四时递来而卒岁兮,阴阳不可与俪(lì)偕(xié)。俪偕:同在一起。 白日晼(wǎn)晚其将入兮,明月销铄而减毁。晼晚:日落时光线黯淡的样子。 岁忽忽而遒(qiú)尽兮,老冉冉而愈弛。驰:指精力不济。 心摇悦而日幸兮,然怊(chāo)怅而无冀。怊怅:惆怅。冀:希望。 中憯恻之悽怆兮,长太息而增欷(xī)。 年洋洋以日往兮,老嵺(liáo)廓而无处。嵺廓:寥阔。 事亹(wěi)亹而觊(jì)进兮,蹇淹留而踌(chóu)躇(chú)。觊:企图。 何氾(fàn)滥之浮云兮?猋(biāo)壅蔽此明月。猋:快速。 忠昭昭而原见兮,然霠(yīn)曀(yì)而莫达。霠曀:霠,乌云蔽日;曀,阴风刮起。 原皓日之显行兮,云蒙蒙而蔽之。 窃不自聊而原忠兮,或黕(dǎn)点而汙之。黕:污垢。 尧舜之抗行兮,瞭冥冥而薄天。抗行:高尚的德行。 何险巇(xī)之嫉妒兮?被以不慈之伪名。险巇:险阻,此指小人作梗。 彼日月之照明兮,尚黯(àn)黮(dàn)而有瑕。黯黮:昏黑暗淡。 何况一国之事兮,亦多端而胶加。胶加:指纠缠不清。 被荷裯(dāo)之晏晏兮,然潢(huáng)洋而不可带。裯:短衣。潢洋:此指衣服空荡荡不贴身。 既骄美而伐武兮,负左右之耿介。伐:夸耀。 憎愠(yùn)惀(lǔn)之修美兮,好夫人之慷慨。愠惀:忠诚的样子。 众踥(qiè)蹀(dié)而日进兮,美超远而逾迈。踥蹀:小步行进的样子。美:指贤人。迈:远行。 农夫辍耕而容与兮,恐田野之芜(wú)秽(huì)。 事緜(mián)緜而多私兮,窃悼(dào)後之危败。 世雷同而炫曜兮,何毁誉之昧(mèi)昧! 今修饰而窥镜兮,後尚可以竄藏。 愿寄言夫流星兮,羌(qiāng)倏(shū)忽而难当。儵忽:速度很快的样子。儵,同"倏"。 卒壅蔽此浮云,下暗漠而无光。 尧舜皆有所举任兮,故高枕而自适。 谅无怨于天下兮,心焉取此怵(chù)惕? 乘骐骥之浏(liú)浏兮,驭安用夫强策?浏浏:水流清澈的样子。此指骏马奔驰畅快。 谅城郭之不足恃兮,虽重介之何益?介:铠甲。 邅(zhān)翼翼而无终兮,忳(tún)惛(hūn)惛而愁约。邅:回旋不前。翼翼:小心谨慎的样子。忳:郁闷。惛惛:心中昏昏沉沉。约:约束,束缚。 生天地之若过兮,功不成而无嶜(qín)。 原沉滞而不见兮,尚欲布名乎天下。 然潢洋而不遇兮,直怐(kòu)愗(mào)而自苦。怐愗:愚昧。 莽洋洋而无极兮,忽翱翔之焉薄? 国有骥而不知乘兮,焉皇皇而更索?皇皇:同"惶惶"。 宁戚讴(ōu)于车下兮,桓公闻而知之。宁戚:春秋时卫国人,初为小商人。遇齐桓公夜出,他在车下喂牛,敲着牛角唱了一首怀才不遇的歌,齐桓公听了。马上任用他。 无伯乐之相善兮,今谁使乎誉之? 罔(wǎng)流涕以聊虑兮,惟著意而得之。罔:同"惘"。聊虑:暂且思索一下。 纷纯纯之愿忠兮,妒被(pī)离而鄣之。纯纯:借为"忳忳",诚挚的样子。被离:杂沓的样子。 原赐不肖之躯而别离兮,放游志乎云中。 乘精气之抟(tuán)抟兮,骛(wù)诸神之湛湛。抟抟:团团。骛:奔驰。湛湛:众多。 骖(cān)白霓(ní)之習(xí)習兮,历群灵之丰丰。習習:快速飞行的样子。丰丰:指众天神的一个个神官。 左硃雀之茇(bá)茇兮,右苍龙之躣(qú)躣。茇茇:轻快飞翔的样子。躣躣:行貌. 属雷师之阗(tián)阗兮,通飞廉之衙(yá)衙。阗阗:鼓声。衙衙:向前行进的样子。 前轻辌之锵(qiāng)锵兮,后辎(zī)乘之从从。輬:一种轻型马车。辎:载重的重型马车。从从:跟随的样子。 载云旗之委(wēi)蛇(yí)兮,扈(hù)屯骑之容容。委蛇:同"逶迤"。扈:扈从,侍从。屯骑:聚集的车骑。容容:众多的样子。 计专专之不可化兮,原遂推而为臧(zāng)。臧:善,美。 赖皇天之厚德兮,还及君之无恙! 参考资料: 1、 《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12月版,第876-888页
悲哉,秋之为气也!教人悲伤啊秋天的气氛!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大地萧瑟啊草木衰黄凋零。摇落:动摇脱落。 憭(liáo)栗(lì)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凄凉啊好像要出远门,登山临水送别伤情。憭栗:凄凉。 泬(xuè)漻(liáo)兮天高而气清,寂寥(liáo)兮收潦而水清。空旷啊天宇高秋气爽,寂寥啊积潦退秋水清。泬寥:空旷寥廓。寂漻:即"寂寥"。潦:积水。 憯(cǎn)悽增欷(xī)兮,薄寒之中人,凄凉叹息啊微寒袭人,憯凄:同"惨凄"。欷:叹息。中:袭。 怆(chuàng)怳(huǎng)懭(kuǎng)悢(liàng)兮,去故而就新。悲怆啊去新地离乡背井,怆怳:失意的样子。懭悢:也是失意的样子。 坎廪(lǐn)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坎坷啊贫士失官心中不平。坎廪:坎坷不平。廪,同"壈(lan懒)"。 廓(kuò)落兮羁(jī)旅而无友生,孤独啊流落在外没朋友,廓落:空虚寂寞的样子。羁旅:滞留外乡。友生:友人。 惆怅兮而私自怜!惆怅啊形影相依自我怜悯。 燕翩翩其辞归兮,蝉寂漠而无声。燕子翩翩飞翔归去啊,寒蝉寂寞也不发响声。 雁廱(yōng)廱而南游兮,鹍(kūn)鸡啁哳(zhā)而悲鸣。大雁鸣叫向南翱翔啊,鵾鸡不住地啾啾悲鸣。廱廱:雁鸣声。鵾鸡:一种鸟,黄白色,似鹤。啁哳:鸟鸣声繁细。 独申旦而不寐兮,哀蟋蟀之宵征。独自通宵达旦难以入眠啊,聆听那蟋蟀整夜的哀音。 时亹(wěi)亹而过中兮,蹇(jiǎn)淹留而无成。时光匆匆已经过了中年,艰难阻滞仍是一事无成。亹亹:行进不停的样子。蹇:发语词。淹留:滞留。 悲忧穷戚兮独处廓,有美一人兮心不绎(yì)。悲愁困迫啊独处辽阔大地,有一位美人啊心中悲凄。绎:“怿”的假借,愉快。 去乡离家兮来远客,超逍遥兮今焉薄!远离家乡啊异地为客,漂泊不定啊如今去哪里?来远客:来作远客。薄:同“迫”,接近。 专思君兮不可化,君不知兮可奈何!一心思念君王啊不能改变,有什么办法啊君王不知。 蓄怨兮积思,心烦憺(dàn)兮忘食事。积满哀怨啊积满思虑,心中烦闷啊饭也不想吃。烦憺:烦闷,忧愁。 原一见兮道余意,君之心兮与余异。但愿见一面啊诉说心意,君王心思啊却与我相异。 车既驾兮朅(qiè)而归,不得见兮心伤悲。驾起马车啊去了还得回,不能见你啊伤痛郁悒。朅:去。 倚结軨(líng)兮长太息,涕潺(chán)湲(yuán)兮下霑(zhān)轼。倚靠着车箱啊长长叹气,泪水涟涟啊沾满车轼。结軨:车厢。用木条构成,故称。潺湲:流水声,此喻泪流不止。轼:车前横木。 忼(kāng)慨绝兮不得,中瞀(mào)乱兮迷惑。慷慨决绝啊实在不能,一片纷乱啊心惑神迷。忼慨:同"慷慨"。瞀乱:心中烦乱。 私自怜兮何极?心怦(pēng)怦兮谅直。自怨自悲啊哪有终极,内怀忠忱啊精诚耿直。怦怦:忠诚的样子。 皇天平分四时兮,窃独悲此凛(lǐn)秋。上天将一年四季平分啊,我悄然独自悲叹寒秋。凛:寒冷。 白露既下百草兮,奄离披此梧楸(qiū)。白露降下沾浥百草啊,衰黄的树叶飘离梧桐枝头。奄:忽。离披:枝叶分散低垂,萎而不振的样子。 去白日之昭昭兮,袭长夜之悠悠。离开明亮的白日昭昭啊,步入黑暗的长夜悠悠。 离芳蔼(ǎi)之方壮兮,余萎(wěi)约而悲愁。百花盛开的时季已过啊,余下枯木衰草令人悲愁。芳蔼:芳菲繁荣。萎约:枯萎衰败。 秋既先戒以白露兮,冬又申之以严霜。白露先降带来深秋信息啊,预告冬天又有严霜在后。 收恢台之孟夏兮,然欿(kǎn)傺(chì)而沉藏。夏日的繁茂今都不见啊,生长培养的气机也全收。恢台:广大昌盛的样子。欿傺:王逸《楚辞章句》:"楚人谓住曰傺也。"《文选》"欿傺"作"坎傺",吕延济注:"陷止也。"谓草木繁盛的景象停止。 叶菸(yān)邑(yì)而无色兮,枝烦挐(ná)而交横。叶子黯淡没有光彩啊,枝条交叉纷乱杂凑。菸邑:黯淡的样子。烦挐:稀疏纷乱的样子。挐,同"拿"。 颜淫(yín)溢而将罢兮,柯仿佛而萎黄。草木改变颜色将衰谢啊,树干萎黄好像就要枯朽。淫滥:过甚。罢:同“疲”。 萷(shāo)櫹(xiāo)椮(sēn)之可哀兮,形销铄(shuò)而瘀(yū)伤。见了光秃秃树顶真可哀啊,见了病恹恹树身真可忧。萷:同"梢",枝条。櫹槮:枝叶光秃秃的样子。销铄:指毁伤。 惟其纷糅(róu)而将落兮,恨其失时而无当。想到落叶衰草相杂糅啊,怅恨好时光失去不在当口。纷糅:枯枝败草混杂。 揽騑(fēi)辔(pèi)而下节兮,聊逍遥以相佯。抓住缰绳放下马鞭啊,百无聊赖暂且缓缓行走。騑:骖马,驾在车子两边的马。节:马鞭。相佯:犹言徜徉。 岁忽忽而遒(qiú)尽兮,恐余寿之弗将。岁月匆匆就将到头啊,恐怕我的寿命也难长久。遒:迫近。将:长。 悼余生之不时兮,逢此世之俇(guàng)攘。痛惜我生不逢时啊,遇上这乱世纷扰难以药救。俇攘:纷扰不安。 澹(dàn)容与而独倚兮,蟋蟀鸣此西堂。徘徊不止独自徙倚啊,听西堂蟋蟀的鸣声传透。容与:迟缓不前的样子。 心怵(chù)惕(tì)而震荡兮,何所忧之多方。心中惊惧大受震动啊,百般忧愁为何萦绕不休?怵惕:惊惧。 卬明月而太息兮,步列星而极明。仰望明月深深叹息啊,在星光下漫步由夜而昼。极明:到天亮。 窃悲夫蕙(huì)华之曾敷(fū)兮,纷旖(yǐ)旎(nǐ)乎都房。暗自悲叹蕙花也曾开放啊,千娇百媚开遍华堂。敷:伸展,借指花朵开放。旖旎:此为花朵繁盛的样子。都房:北堂。 何曾华之无实兮,从风雨而飞飏(yáng)!为何层层花儿没能结果啊,随着风雨狼藉飘扬?曾:“层”的假借。 以为君独服此蕙兮,羌无以异于众芳。以为君王独爱佩这蕙花啊,谁知你将它视同众芳。服:佩戴。羌:发语词。 闵(mǐn)奇思之不通兮,将去君而高翔。哀悯奇思难以通达啊,将要离开君王远飞高翔。闵:同“悯”。 心闵怜之惨悽兮,愿一见而有明。心中悲凉凄惨难以忍受啊,但愿见一面倾诉衷肠。有明:朱熹《楚辞集注》:“有以自明也。”即自我表白。 重无怨而生离兮,中结轸(zhěn)而增伤。一次次想着无罪而生离啊,内心郁结而更增悲伤。结轸:愁思郁结。 岂不郁(yù)陶而思君兮?君之门以九重!哪能不深切思念君王啊?君王的大门却有九重阻挡。郁陶:忧思深重。 猛犬狺(yín)狺而迎吠兮,关梁闭而不通。猛犬相迎对着你狂叫啊,关口和桥梁闭塞交通不畅。狺狺:狗叫声。梁:桥。 皇天淫溢而秋霖(lín)兮,后土何时而得漧(gān)?上天降下绵绵的秋雨啊,下方几时能有干燥土壤?淫溢:雨下个不止的样子。后土:大地。古人常以"后土"与"皇天"对称。 塊独守此无泽兮,仰浮云而永叹!孑然一身守在荒芜沼泽啊,仰望浮云在天叹声长长。块:块然,孤独的样子。无:通"芜"。泽:沼泽。 何时俗之工巧兮?背绳墨而改错!为何时俗是那么的工巧啊?违背准绳而改从错误。绳墨:绳线和墨斗,是木工画直线的工具,借指规则法度。错:同"措"。 郤骐骥而不乘兮,策驽(nú)骀(tái)而取路。抛弃骏马不愿骑乘啊,鞭打劣马竟然就上路。驽骀:劣马。 当世岂无骐骥兮,诚莫之能善御。世上难道缺乏骏马啊?实在是没人能好好驾御。 见执辔(pèi)者非其人兮,故駶(jú)跳而远去。看到拿缰绳的人不合适啊,骏马也会蹦跳着远去。駶跳:跳跃。 凫(fú)雁皆唼(shà)夫梁藻兮,凤愈飘翔而高举。野鸭大雁都吞吃高粱水藻啊,凤凰却要扬起翅膀高翥。唼:水鸟或鱼吃东西。 圜(yuán)凿而方枘(ruì)兮,吾固知其鉏(chú)铻(wú)而难入。好比圆洞眼安装方榫子啊,我本来就知道难以插入。圆凿而方枘:圆的洞眼安方的榫子。鉏鋙:同"龃龉",彼此不相合。 众鸟皆有所登棲兮,凤独遑遑而无所集。众鸟都有栖息的窝啊,唯独凤凰难寻安身之处。 原衔(xián)枚(méi)而无言兮,尝被君之渥(wò)洽。但愿口中衔枚能不说话啊,想到曾受你恩惠怎能无语。衔枚:指闭口不言。古时行军为防止士兵出声,令他们口中衔一根叫做枚的短木条,故称。渥洽:深厚的恩泽。 太公九十乃显荣兮,诚未遇其匹合。姜太公九十岁才贵显啊,真没有君臣相得的好机遇。匹合:合适。 谓骐骥兮安归?谓凤皇兮安棲?骏马啊应当向哪儿归依?凤凰啊应当在哪儿栖居? 变古易俗兮世衰,今之相者兮举肥。改变古风旧俗啊世道大坏,今天相马人只爱马的肥腴。 骐(qí)骥(jì)伏匿(nì)而不见兮,凤皇高飞而不下。骏马隐藏起来看不到啊,凤凰高高飞翔不肯下去。 鸟兽犹知怀德兮,何云贤士之不处?鸟兽也知应该怀有美德啊,怎能怪贤士避世隐居不出? 骥不骤进而求服兮,凤亦不贪餧(wèi)而妄食。骏马不急于进用而驾车啊,凤凰不贪喂饲乱吃食物。服:驾车,拉车。 君弃远而不察兮,虽原忠其焉得?君王远弃贤士却不觉悟啊,虽想尽忠又怎能心满意足。 欲寂漠而绝端兮,窃不敢忘初之厚德。要默默与君王断绝关系啊,私下却不敢忘德在当初。 独悲愁其伤人兮,冯(píng)郁郁其何极?独自悲愁最能伤人啊,悲愤郁结终极又在何处!冯:内心愤懑。 霜露惨悽而交下兮,心尚幸其弗济。寒霜凉露交加多凄惨啊,心中还希望它们无效。幸:希望。济:成功。 霰(xiàn)雪雰(fēn)糅(róu)其增加兮,乃知遭命之将至。雪珠雪花纷杂增加啊,才知道遭受的命运将到。霰(xian线):雪珠。雰糅:纷杂。 原徼(jiǎo)幸而有待兮,泊(bó)莽莽与野草同死。愿怀着侥幸有所等待啊,在荒原与野草一起死掉。徼幸:同"侥幸"。泊:止。 原自往而径游兮,路壅(yōng)绝而不通。愿径自前行畅游一番啊,路又堵塞不通去不了。壅绝:壅塞,堵塞。 欲循道而平驱兮,又未知其所从。想沿着大道平稳驱车啊,怎样去做却又不知道。 然中路而迷惑兮,自压桉(ān)而学诵。走到半路就迷失了方向啊,自我压抑去学诗搞社交。压桉:压抑。桉,同"案",通"按"。学诵:学诵《诗经》。春秋战国士大夫社交往来常诵诗。 性愚陋以褊(biǎn)浅兮,信未达乎从容。秉性愚笨孤陋褊狭浅直啊,真没领悟从容不迫的精要。褊浅:狭隘浅薄。 窃美申包胥(xū)之气盛兮,恐时世之不固。私下赞美申包胥的气概啊,恐怕时代不同古道全消。申包胥:春秋时楚大夫,为救楚国,曾在秦国朝廷上哭了七天七夜,终于感动秦哀公出兵救楚。 何时俗之工巧兮?灭规矩而改凿!如今世俗是多么的巧诈啊,废除前人的规矩改变步调。凿:当作;错,即措,措施。 独耿(gěng)介而不随兮,原慕先圣之遗教。独立耿直不随波逐流啊,愿缅怀前代圣人的遗教。 处浊世而显荣兮,非余心之所乐。在污浊的世界得到显贵啊,不能让我心中快乐而欢笑。 与其无义而有名兮,宁穷处而守高。与其没有道义获取名誉啊,宁愿遭受穷困保持清高。 食不媮(tōu)而为饱兮,衣不苟而为温。取食不苟且求得饱腹就行啊,穿衣不苟且求得暖身就好。媮:苟且。 窃慕诗人之遗风兮,原讬(tuō)志乎素餐。私下追慕诗人的遗风啊,以无功不食禄寄托怀抱。讬志乎素餐:王夫之《楚辞通释》:志素餐,以素餐为耻。素餐:白吃饭。 蹇(jiǎn)充倔而无端兮,泊莽莽而无垠。充满委屈而没有头绪啊,流浪在莽莽原野荒郊。充倔:充,充塞;倔,通"屈",委屈。 无衣裘以御冬兮,恐溘(kè)死不得见乎阳春。没有皮袄来抵御寒冬啊,恐怕死去春天再也见不到。溘:突然。 靓(jìng)杪(miǎo)秋之遥夜兮,心缭悷(lì)而有哀。寂静的暮秋长夜啊,心中萦绕着深深的哀伤。靓:通"静"。杪秋:秋末。缭悷(liao li辽利):缠绕郁结。 春秋逴(chuō)逴而日高兮,然惆怅而自悲。岁月匆匆年龄渐老啊,就这样惆怅自感悲凉。逴逴:走得越来越远。 四时递来而卒岁兮,阴阳不可与俪(lì)偕(xié)。四季相继又是一年将尽啊,日出月落总不能并行天上。俪偕:同在一起。 白日晼(wǎn)晚其将入兮,明月销铄而减毁。太阳曚昽将要西下啊,月亮也消蚀而减少了清光。晼晚:日落时光线黯淡的样子。 岁忽忽而遒(qiú)尽兮,老冉冉而愈弛。一年忽悠悠马上过去啊,衰老慢慢逼近精力渐丧。驰:指精力不济。 心摇悦而日幸兮,然怊(chāo)怅而无冀。心中摇荡每天怀着侥幸啊,但总是充满忧虑失去希望。怊怅:惆怅。冀:希望。 中憯恻之悽怆兮,长太息而增欷(xī)。心中惨痛凄然欲绝啊,长长叹息又加以悲泣难当。 年洋洋以日往兮,老嵺(liáo)廓而无处。时光如水一天天流逝啊,老来倍感空虚安身无方。嵺廓:寥阔。 事亹(wěi)亹而觊(jì)进兮,蹇淹留而踌(chóu)躇(chú)。办事勤勉希望进用啊,但停滞不前徒自旁徨。觊:企图。 何氾(fàn)滥之浮云兮?猋(biāo)壅蔽此明月。为何浮云漫布泛滥天空啊,飞快地遮蔽这一轮明月。猋:快速。 忠昭昭而原见兮,然霠(yīn)曀(yì)而莫达。忠心耿耿愿作奉献啊,可浓云阴风隔离难以逾越。霠曀:霠,乌云蔽日;曀,阴风刮起。 原皓日之显行兮,云蒙蒙而蔽之。祈愿红日朗照天地啊。云雾蒙蒙却把它遮却。 窃不自聊而原忠兮,或黕(dǎn)点而汙之。不自思量只想着效忠啊,竟有人用秽语把我污蔑。黕:污垢。 尧舜之抗行兮,瞭冥冥而薄天。尧帝舜帝的高尚德行啊,光辉赫赫上与天接。抗行:高尚的德行。 何险巇(xī)之嫉妒兮?被以不慈之伪名。为何遭险恶小人的嫉妒啊,蒙受不慈的冤名难以洗雪?险巇:险阻,此指小人作梗。 彼日月之照明兮,尚黯(àn)黮(dàn)而有瑕。那昼日夜月照耀天地啊,尚且有黯淡现黑斑的时节。黯黮:昏黑暗淡。 何况一国之事兮,亦多端而胶加。何况一个国家的政事啊,更是头绪纷繁错杂纠结。胶加:指纠缠不清。 被荷裯(dāo)之晏晏兮,然潢(huáng)洋而不可带。披着荷叶短衣很轻柔啊,但太宽太松不能结腰带。裯:短衣。潢洋:此指衣服空荡荡不贴身。 既骄美而伐武兮,负左右之耿介。骄傲自满又夸耀武功啊,辜负左右耿直臣子的忠爱。伐:夸耀。 憎愠(yùn)惀(lǔn)之修美兮,好夫人之慷慨。憎恨赤诚之士的美德啊,喜欢那些人伪装的慷慨。愠惀:忠诚的样子。 众踥(qiè)蹀(dié)而日进兮,美超远而逾迈。群奸迈着碎步越发得意啊,贤人远远地跑得更快。踥蹀:小步行进的样子。美:指贤人。迈:远行。 农夫辍耕而容与兮,恐田野之芜(wú)秽(huì)。农夫停止耕作自在逍遥啊,就怕田野变得荒芜起来。 事緜(mián)緜而多私兮,窃悼(dào)後之危败。事情琐细却充满私欲啊,暗自悲痛后面的危险失败。 世雷同而炫曜兮,何毁誉之昧(mèi)昧!世人都一样地自我炫耀啊,诋毁与赞誉多么混乱古怪。 今修饰而窥镜兮,後尚可以竄藏。如今认真打扮照照镜子啊,以后还能藏身将祸患躲开。 愿寄言夫流星兮,羌(qiāng)倏(shū)忽而难当。愿托那流星作使者传话啊,它飞掠迅速难以坐待。儵忽:速度很快的样子。儵,同"倏"。 卒壅蔽此浮云,下暗漠而无光。终于被这片浮云挡住啊,下面就黑暗不见光彩。 尧舜皆有所举任兮,故高枕而自适。尧帝舜帝都能任用贤人啊,所以高枕无忧十分从容。 谅无怨于天下兮,心焉取此怵(chù)惕?诚然不受天下人埋怨啊,心中哪会有这种惊恐。 乘骐骥之浏(liú)浏兮,驭安用夫强策?乘着骏马畅快地奔驰啊,驾驭之道岂须马鞭粗重。浏浏:水流清澈的样子。此指骏马奔驰畅快。 谅城郭之不足恃兮,虽重介之何益?高大的城墙实在不足依靠啊,虽然铠甲厚重又有什么用。介:铠甲。 邅(zhān)翼翼而无终兮,忳(tún)惛(hūn)惛而愁约。谨慎地回旋不前没完了啊,忧郁昏沉愁思萦绕心胸。邅:回旋不前。翼翼:小心谨慎的样子。忳:郁闷。惛惛:心中昏昏沉沉。约:约束,束缚。 生天地之若过兮,功不成而无嶜(qín)。生在天地之间如同过客啊,功业未成总效验空空。 原沉滞而不见兮,尚欲布名乎天下。愿埋没于人丛不现身影啊,难道还想在世上扬名取荣。 然潢洋而不遇兮,直怐(kòu)愗(mào)而自苦。飘荡放浪一无所遇啊,真愚昧不堪自找苦痛。怐愗:愚昧。 莽洋洋而无极兮,忽翱翔之焉薄?渺茫一片没有尽头啊,忽悠悠徘徊何去何从? 国有骥而不知乘兮,焉皇皇而更索?国有骏马却不知道驾乘啊,惶惶然又要索求哪种?皇皇:同"惶惶"。 宁戚讴(ōu)于车下兮,桓公闻而知之。宁戚在马车下唱歌啊,桓公一听就知他才能出众。宁戚:春秋时卫国人,初为小商人。遇齐桓公夜出,他在车下喂牛,敲着牛角唱了一首怀才不遇的歌,齐桓公听了。马上任用他。 无伯乐之相善兮,今谁使乎誉之?没有伯乐相马的好本领啊,如今让谁作评判才最公? 罔(wǎng)流涕以聊虑兮,惟著意而得之。怅惘流泪且思索一下啊,着意访求才能得到英雄。罔:同"惘"。聊虑:暂且思索一下。 纷纯纯之愿忠兮,妒被(pī)离而鄣之。满怀热忱愿尽忠心啊,偏有人嫉妒阻挠乱哄哄。纯纯:借为"忳忳",诚挚的样子。被离:杂沓的样子。 原赐不肖之躯而别离兮,放游志乎云中。愿赏还没用的身子离去啊,任远游的意志翱翔云中。 乘精气之抟(tuán)抟兮,骛(wù)诸神之湛湛。乘着天地的一团团精气啊,追随众多神灵在那天穹。抟抟:团团。骛:奔驰。湛湛:众多。 骖(cān)白霓(ní)之習(xí)習兮,历群灵之丰丰。白虹作骖马驾车飞行啊,经历群神的一个个神宫。習習:快速飞行的样子。丰丰:指众天神的一个个神官。 左硃雀之茇(bá)茇兮,右苍龙之躣(qú)躣。朱雀在左面翩跹飞舞啊,苍龙在右面奔行跃动。茇茇:轻快飞翔的样子。躣躣:行貌. 属雷师之阗(tián)阗兮,通飞廉之衙(yá)衙。雷师跟着咚咚敲鼓啊,风伯跟着扫尘把路辟通。阗阗:鼓声。衙衙:向前行进的样子。 前轻辌之锵(qiāng)锵兮,后辎(zī)乘之从从。前面有轻车锵锵先行啊,后面有大车纷纷随从。輬:一种轻型马车。辎:载重的重型马车。从从:跟随的样子。 载云旗之委(wēi)蛇(yí)兮,扈(hù)屯骑之容容。载着云旗舒卷飘扬啊,扈从聚集的车骑蜂拥。委蛇:同"逶迤"。扈:扈从,侍从。屯骑:聚集的车骑。容容:众多的样子。 计专专之不可化兮,原遂推而为臧(zāng)。计议早定专心不能改啊,愿推行良策行善建功。臧:善,美。 赖皇天之厚德兮,还及君之无恙!仰仗上天的深厚恩德啊,回来还及见君王吉祥无凶。 参考资料: 1、 《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12月版,第876-888页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泬漻兮天高而气清,寂寥兮收潦而水清。憯悽增欷兮,薄寒之中人,怆怳懭悢兮,去故而就新。坎廪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廓落兮羁旅而无友生,惆怅兮而私自怜!燕翩翩其辞归兮,蝉寂漠而无声。雁廱廱而南游兮,鹍鸡啁哳而悲鸣。独申旦而不寐兮,哀蟋蟀之宵征。时亹亹而过中兮,蹇淹留而无成。悲忧穷戚兮独处廓,有美一人兮心不绎。去乡离家兮来远客,超逍遥兮今焉薄!专思君兮不可化,君不知兮可奈何!蓄怨兮积思,心烦憺兮忘食事。原一见兮道余意,君之心兮与余异。车既驾兮朅而归,不得见兮心伤悲。倚结軨兮长太息,涕潺湲兮下霑轼。忼慨绝兮不得,中瞀乱兮迷惑。私自怜兮何极?心怦怦兮谅直。皇天平分四时兮,窃独悲此凛秋。白露既下百草兮,奄离披此梧楸。去白日之昭昭兮,袭长夜之悠悠。离芳蔼之方壮兮,余萎约而悲愁。秋既先戒以白露兮,冬又申之以严霜。收恢台之孟夏兮,然欿傺而沉藏。叶菸邑而无色兮,枝烦挐而交横。颜淫溢而将罢兮,柯仿佛而萎黄。萷櫹椮之可哀兮,形销铄而瘀伤。惟其纷糅而将落兮,恨其失时而无当。揽騑辔而下节兮,聊逍遥以相佯。岁忽忽而遒尽兮,恐余寿之弗将。悼余生之不时兮,逢此世之俇攘。澹容与而独倚兮,蟋蟀鸣此西堂。心怵惕而震荡兮,何所忧之多方。卬明月而太息兮,步列星而极明。窃悲夫蕙华之曾敷兮,纷旖旎乎都房。何曾华之无实兮,从风雨而飞飏!以为君独服此蕙兮,羌无以异于众芳。闵奇思之不通兮,将去君而高翔。心闵怜之惨悽兮,愿一见而有明。重无怨而生离兮,中结轸而增伤。岂不郁陶而思君兮?君之门以九重!猛犬狺狺而迎吠兮,关梁闭而不通。皇天淫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漧?塊独守此无泽兮,仰浮云而永叹!何时俗之工巧兮?背绳墨而改错! 郤骐骥而不乘兮,策驽骀而取路。当世岂无骐骥兮,诚莫之能善御。见执辔者非其人兮,故駶跳而远去。凫雁皆唼夫梁藻兮,凤愈飘翔而高举。圜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鉏铻而难入。众鸟皆有所登棲兮,凤独遑遑而无所集。原衔枚而无言兮,尝被君之渥洽。太公九十乃显荣兮,诚未遇其匹合。谓骐骥兮安归?谓凤皇兮安棲?变古易俗兮世衰,今之相者兮举肥。骐骥伏匿而不见兮,凤皇高飞而不下。鸟兽犹知怀德兮,何云贤士之不处?骥不骤进而求服兮,凤亦不贪餧而妄食。君弃远而不察兮,虽原忠其焉得?欲寂漠而绝端兮,窃不敢忘初之厚德。独悲愁其伤人兮,冯郁郁其何极?霜露惨悽而交下兮,心尚幸其弗济。霰雪雰糅其增加兮,乃知遭命之将至。原徼幸而有待兮,泊莽莽与野草同死。原自往而径游兮,路壅绝而不通。欲循道而平驱兮,又未知其所从。然中路而迷惑兮,自压桉而学诵。性愚陋以褊浅兮,信未达乎从容。窃美申包胥之气盛兮,恐时世之不固。何时俗之工巧兮?灭规矩而改凿!独耿介而不随兮,原慕先圣之遗教。处浊世而显荣兮,非余心之所乐。与其无义而有名兮,宁穷处而守高。食不媮而为饱兮,衣不苟而为温。窃慕诗人之遗风兮,原讬志乎素餐。蹇充倔而无端兮,泊莽莽而无垠。无衣裘以御冬兮,恐溘死不得见乎阳春。靓杪秋之遥夜兮,心缭悷而有哀。春秋逴逴而日高兮,然惆怅而自悲。四时递来而卒岁兮,阴阳不可与俪偕。白日晼晚其将入兮,明月销铄而减毁。岁忽忽而遒尽兮,老冉冉而愈弛。心摇悦而日幸兮,然怊怅而无冀。中憯恻之悽怆兮,长太息而增欷。年洋洋以日往兮,老嵺廓而无处。事亹亹而觊进兮,蹇淹留而踌躇。何氾滥之浮云兮?猋壅蔽此明月。忠昭昭而原见兮,然霠曀而莫达。原皓日之显行兮,云蒙蒙而蔽之。窃不自聊而原忠兮,或黕点而汙之。尧舜之抗行兮,瞭冥冥而薄天。何险巇之嫉妒兮?被以不慈之伪名。彼日月之照明兮,尚黯黮而有瑕。何况一国之事兮,亦多端而胶加。被荷裯之晏晏兮,然潢洋而不可带。 既骄美而伐武兮,负左右之耿介。憎愠惀之修美兮,好夫人之慷慨。众踥蹀而日进兮,美超远而逾迈。农夫辍耕而容与兮,恐田野之芜秽。事緜緜而多私兮,窃悼後之危败。世雷同而炫曜兮,何毁誉之昧昧!今修饰而窥镜兮,後尚可以竄藏。愿寄言夫流星兮,羌倏忽而难当。卒壅蔽此浮云,下暗漠而无光。尧舜皆有所举任兮,故高枕而自适。谅无怨于天下兮,心焉取此怵惕?乘骐骥之浏浏兮,驭安用夫强策?谅城郭之不足恃兮,虽重介之何益?邅翼翼而无终兮,忳惛惛而愁约。生天地之若过兮,功不成而无嶜。原沉滞而不见兮,尚欲布名乎天下。然潢洋而不遇兮,直怐愗而自苦。莽洋洋而无极兮,忽翱翔之焉薄?国有骥而不知乘兮,焉皇皇而更索?宁戚讴于车下兮,桓公闻而知之。无伯乐之相善兮,今谁使乎誉之?罔流涕以聊虑兮,惟著意而得之。纷纯纯之愿忠兮,妒被离而鄣之。原赐不肖之躯而别离兮,放游志乎云中。乘精气之抟抟兮,骛诸神之湛湛。骖白霓之習習兮,历群灵之丰丰。左硃雀之茇茇兮,右苍龙之躣躣。属雷师之阗阗兮,通飞廉之衙衙。前轻辌之锵锵兮,后辎乘之从从。载云旗之委蛇兮,扈屯骑之容容。计专专之不可化兮,原遂推而为臧。赖皇天之厚德兮,还及君之无恙!  宋玉是屈原之后最重要的楚辞作家。在《史记·屈原列传》、《汉书-艺文志》、《汉书·古今人表》中,都说宋玉生于屈原之后,到王逸才第一个说宋玉是屈原的弟子,还说《九辩》是思师之作。宋玉的作品,现存十四篇,据《汉书·艺文志》说是十六篇(其中一些已残缺),可见有些作品已亡佚。现存作品中,以《九辩》、《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风赋》等最为著名。   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是以情胜理,用形象思维的手法,把浪漫主义的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在中国文学传统上,他的作品与屈原的作品一样,无疑具有开创性意义。作品中悲秋、神女、美人、风雨、山川、游历等主题,一直影响着后代的中国文学。主题   《九辩》的悲秋主题,使之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情深意长的悲秋之作。把秋季万木黄落、山川萧瑟的自然现象,与诗人失意巡游、心绪飘浮的悲怆有机地结合起来,人的感情外射到自然界,作品凝结着一股排遣不去、反覆缠绵的悲剧气息,勾起人们对自然变化、人事浮沉的感喟,千古之下,仍感动着无数读者。   《九辩》现传本子中,有分为九章的,也有分为十章的。其实,无论分九章、十章,都没有必要作过多的争辩,因为全篇作品,贯穿的只是悲秋主题。在不同的诗章中,不过是把悲秋情怀反覆咀嚼、重沓喻示而已。今参酌洪兴祖《楚辞补注》、朱熹《楚辞集注》,分为十章。   开头,就鲜明地点明了主题:“悲哉秋之为气也!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在先秦典籍中,虽然不乏人们对秋寒的畏惧,但更多是秋天农作物收获的喜悦。宋玉却把秋天万木凋落与人的遭遇联系起来。“坎廪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廓落兮羁旅而无友生”、“怆怳懭悢兮去故而就新”、“时亹亹而过中兮,蹇淹留而无成”,失去官职,没人同情,独自流浪,人过中年事业无成,所有不幸,仿佛都集中在诗中抒情主人公的身上。于是,这位贫困、孤独、哀怨的流浪者,眼目中秋天的景物,无不带上悲伤的颜色。贫士悲秋主题一旦确定,诗歌就顺利地展开了。   从第二章到第十章,《九辩》反覆抒述见秋而悲的原因。不能为世所用而事业无成,是萦绕心怀的痛苦。造成这种痛苦也是多方面的。第二章说“有美一人兮心不绎,去乡离家兮徕远客,超逍遥兮今焉薄”。美丽的女人竟然被抛弃,独自飘零远方,而所思恋之君却不理睬,爱情破灭了,能不伤心吗!第三章写一路所见秋色,眼中都是凄凉。你看,“白露既下百草兮,奄离披此梧楸”,寒露下来,百草焦黄,乔木落叶,春天的群芳与夏日的浓荫,都消失了。“惟其纷糅而将落兮,恨其失时而无当。”季节过去了,草木只能黄落;机遇失去了,贫士唯有悲哀。第四章在脉络上遥接第二章,还是以一个被君所弃的美人口吻,写她求爱不遂的悲苦。“猛犬狺狺而迎吠兮,关梁闭而不通。”大门紧闭,门外恶狗狂吠,怎能传送去一片心意呢?无奈之下。只好“块独守此无泽兮,仰浮云而永叹”。在秋草摇摇的水泽边,伤心人只能仰天悲叹了!   第五章是直接模仿屈原的《离骚》和《涉江》的,所以历来评论者,大都认为《九辩》的政治性社会性就在这一章中。特别是诗中用了姜太公九十岁才获得尊荣的典故,显示诗人参与军国大事、建功立业的希冀。不过,诗中直接论及当时国家形势并不明显,反而是突出不为世用的悲哀:“君弃远而不察兮,虽愿忠其焉得?”如果与诗歌中的贫士形象相联系,就可以领会到,宋玉所说的是:如果贫士为君王所用,也能像姜太公一样立下赫赫功勋;如果不能为君王赏识,只能“冯郁郁其何极”,悲愤郁结,不知何年何月才能消散了!这一章笔墨集中在贫士自身进行抒情。   第六章承第五章,意蕴主旨复沓。不过,着重写霜露霰雪,突出了秋已深、冬即至的季节特点。“愿徼幸而有待兮,泊莽莽与野草同死”,季节不等人,岁月不等人,贫士失意,虽然怀着侥幸心情等待,然而仍然是无望的等待。冬季来临,能熬过这严寒吗:“无衣裘以御冬兮,恐溘死而不得见乎阳春!”由悲秋发展到惧冬,贫士的心情更紧迫也更凄苦了。   第七章全然抒发岁月流逝的感伤,诗中秋夜、夕阳、流水、明月,无不加强了岁月不居、一事无成的慨叹。   第八章、第九章,诗歌集中突出“失人”的悲哀。所谓“失人”,一方面指掌权得势的都是薄幸小人,奸臣当道,把持国柄,使社会污秽混乱;一方面指如贫士一类贤人被弃置不用,心怀壮志宏才却不得施展,还受到小人的排挤、压迫。在悲怨之后,诗人仍然抱有希望,“罔流涕以聊虑兮,惟著意而得之”。要擦干眼泪去唱歌,壮气可嘉,但底气不足,因为“失人”的现实仍然存在,贫士要抒怀,只能依赖幻想了。这秋天的悲哀,仍然盘结在贫士心胸之间。   最后第十章,是全诗的结束。悲秋如何了结呢?只有依赖浪漫主义的想像:人间得不到的,天上能够补偿。于是,贫士“愿赐不肖之躯而别离兮,放游志乎云中。”离开躯体的精魂,穿过太空的日月虹气,成了天上神灵的主宰,朱雀、苍龙、雷师、风神都听他调遣,成了他车驾的扈从,多么神气又多么得意!贫士之贫变成了贵,悲秋之悲变成了喜。悲秋的主旨却引出一个欢乐结尾,然而那欢乐只是幻想的虚构的欢乐。贫士得志,是虚幻的想像的得志,现实社会中,秋天仍然是草木黄落,贫士仍然是不为世用。现实与想像的强烈对比,把悲秋主题更加强化了。   《九辩》把一个贫士在深秋时节“失时”、“失人”的心境写得生动精彩,有很强烈的感染力。悲秋主题得到形象的感性的抒述。不过,从社会意义而言,此诗虽然也有伤时之语,但总的说来缺乏社会的指涉性。所以司马迁说“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从文学艺术的创造性来看,《九辩》是很成功的作品。悲秋题旨,本来是古代南方文学(以《楚辞》为代表)的特点之一,最能显示楚骚精神的浪漫主义色彩。《九辩》把悲秋题旨发挥得淋漓尽致,也成为后代人们学习的典范。从此,在中国文学中,悲秋一直是诗文家喜爱的题材,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有《秋风辞》,潇洒俊秀的曹植有《秋思赋》、《遥逝》,高瞻远瞩的曹丕有《燕歌行》。魏晋南北朝诗人笔下的秋天,大都带有《九辩》悲秋的气息,庾信《拟咏怀二十七首》之十一“摇落秋为气,凄凉多怨情”,以悲秋带出身世之感、家国之恨,更为悲秋主题谱写出新曲。此后历经唐宋元明清,诗词中的悲秋之风始终弥漫不散。悲秋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学的母题之一,产生了许多动人的作品,而《九辩》原创性的功劳,当是不可抹杀的。 参考资料: 1、 《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12月版,第876-88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