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四诗

作者: 尤袤 朝代: 宋代

三日霪霖已渺漫,未晴三日又言乾。

自来说道天难做,天到台州分外难。

台州四诗

作者: 尤袤 朝代: 宋代

百病疮痍费抚摩,官供仍愧拙催科。

自怜鞅掌成何事,赢得霜毛一倍多。

庚子岁除前一日游茅山

作者: 尤袤 朝代: 宋代

犯寒出行遇,值此岁云除。

刚风驾飚轮,送我游清都。

华阳第八天,仙圣之所居。

洞门劣容人,中宽如室庐。

横前大溪水,於焉限尘区。

其右万石林,错落空翠图。

茅庵著深秀,细路缘崎岖。

幽泉见客喜,颇亦类逃虚。

山深日易曛,捷径趋元符。

琳宫照金碧,天籁鸣笙竽。

侧睨白云峰,前瞻赤沙湖。

金坛耸百丈,阴沿通七途。

俯视人间世,扰扰真虫蛆。

蚤以凡陋质,忝分赤城符。

岂悟夙昔缘,复造神灵墟。

平生梦寐处,恍若登华胥。

归来拜绿章,足力......更多

己亥元日

作者: 尤袤 朝代: 宋代

玉历均调岁启端,东风又逐斗杓还。

萧条门巷经过少,老病腰支拜起难。

白发但能欺槁项,青春不解驻朱颜。

馀龄有几仍多幸,占得山林一味閒。

瑞鹧鸪(落梅)

作者: 尤袤 朝代: 宋代

梁溪西畔小桥东。

落叶纷纷水映空。

五夜客愁花片里,一年春事角声中。

歌残玉树人何在,舞破山香曲未终。

却忆孤山醉归路,马蹄香雪衬东风。

淮民谣

作者: 尤袤 朝代: 宋代

东府买舟船,西府买器械。

问侬欲何为,团结山水寨。

寨长过我庐,意气甚雄粗。

青衫两承局,暮夜连勾呼。

勾呼且未已,椎剥到鸡豕。

供应稍不如,向前受笞箠。

驱东复驱西,弃却锄与犁。

无钱买刀剑,典尽浑家衣。

去年江南荒,趁熟过江北。

江北不可往,江南归未得。

父母生我时,教我学耕桑。

不识官府严,安能事戎行。

执枪不解刺,执弓不能射。

团结我何为,徒劳定无益。

流离重流离,忍冻复忍饥。

谁谓天地宽,一身无所依。

淮南丧乱后,安集......更多

东府买舟船,西府买器械。

问侬欲何为,团结山水寨。

寨长过我庐,意气甚雄粗。

青衫两承局,暮夜连勾呼。

勾呼且未已,椎剥到鸡豕。

供应稍不如,向前受笞箠。

驱东复驱西,弃却锄与犁。

无钱买刀剑,典尽浑家衣。

去年江南荒,趁熟过江北。

江北不可往,江南归未得。

父母生我时,教我学耕桑。

不识官府严,安能事戎行。

执枪不解刺,执弓不能射。

团结我何为,徒劳定无益。

流离重流离,忍冻复忍饥。

谁谓天地宽,一身无所依。

淮南丧乱后,安集亦未久。

死者积如麻,生者能几口。

荒村日西斜,破屋两三家。

抚摩力不足,将奈此扰何。

  这首诗的起首两句,描写的是当时情景。

第三句是一问,第四句是一答,将诗的主题表现出来。

宋代兵制,官军之外,尚有乡兵。

诗中所说的山水寨,即当时淮南的一种地方武装。

这种组织,对于抗击金兵,起过一些作用,但也给人民带来许多骚扰危害,此诗所揭露的就是这种弊病。

  自“寨长过我庐”起,直至下面“一身无所依”,全是一个流离失所的难民的自述,具体描写了所受之苦。

“寨长过我庐”一下八句,写抽丁时寨长粗暴傲慢,公差吆喝呼唤,乡人忙着杀鸡宰猪,如果供应稍有不合意之处,便会立即遭到一阵鞭打。

这种敲诈勒索的情景,在古诗中常可看到。

但即使这样,当地的人们还是难逃被征入伍的命运。

“驱东复驱西”一下四句,写抽丁后之苦楚:既已应征,就是兵,而非农了,故整年被东驱西赶,疲于戎事,把农事全荒废了。

但这兵又是乡兵,只有义务,没有薪饷,甚至连买刀剑之钱,也要自己承担。

一个农民,不耕作,肯定没钱。

为了买刀置剑,甚至于把妻子的衣服当光,由此更见山水寨扰民之烈。

这种典衣卖地的情景,在古诗中也常可看到,此诗可注意的是尤袤揭示了一个矛盾:一方面官府不许人民务农,驱使他们从事戎行;

另一方面官府又不承担任何责任,连军备开支也要他们自己承担——好比“既要马跑,又不供草”。

组织山水寨,原是为了抗金保民,现反驱民于死地,那又要它就没什么用了。

尤袤把这个矛盾深刻地揭示出来,也就揭露了当时一批官吏豪强,借建寨抗金为名,行夺民肥私之实的真相。

这个矛盾在当时是没法解决的,百姓既在淮南无法为生,那又为何不远走高飞,而坐以待毙呢?

“去年江南荒”一下四句,就对此作了回答,将诗意拓宽,由“团结山水寨”的扰民,进而言整个社会的不安。

诗中所描写的这个淮民原居江南,因逃荒来到江北。

江北以兵乱不能安生,江南因灾荒同样没有活路。

这天灾人祸齐之,百姓流离、无家可归的情景,跃然纸上。

  “父母生我时”一下八句,言当地百姓本是农家子弟,只习耕田种桑,连官府规矩都不懂,是不能当兵打仗的。

把这样的人召集起来,不加训练,连武器都不会使,也是没有用的。

这是十分明显的事实,那些官吏、寨长也是看到的,明白的。

事实上即使他们看到,也无动于衷,因为对不少人来说,组织山水寨,一方面是欺蒙上司,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趁机勒索,至于这支队伍究竟有多少战斗力,原非其所考虑之事。

这就进一步揭露了建立这种山水寨徒劳百姓、无补于事的实质。

“流离重流离”一下四句,和上面“驱东复驱西”以下八句呼应。

想那唐代孟郊一生潦倒,难免冻馁,也尝作诗:“食荠肠亦苦,强歌声无欢。

出门即有碍,谁谓天地宽!

”(《赠别崔纯亮》)可如今这淮民惨苦之状,更甚于孟郊,颠沛流离,饥寒交迫,茫茫天地,竟无容身之所。

残酷的现实,终于迫使诗中这个淮民发出了这样的愤激之言:“谁谓天地宽,一身无所依!

”   结尾紧接上面官吏之言,针对当时形式,围绕诗的主题,抒发自己的感慨和议论。

自“淮南丧乱后”以下,为作者戒辞,言淮南已经丧乱,安定未久,人口稀少,村落荒凉,用具体的描述,道出了“死者积如麻,生者能几口,荒村日西斜,破屋两三家。

”这样的慨叹。

对此,官府原应加以安抚、救济才是。

但如今官府无力救济,反加以扰民,百姓是受不了的。

在是一个明显的事实:民不堪其扰了!

即“抚摩力不给,将奈此扰何!

”尤袤此诗为民请命,也在结句中明白地表现出来。

参考资料: 1、 缪钺等 . 宋诗鉴赏辞典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7.12(2012.7重印):第1051-1054页

瑞鹧鸪

作者: 尤袤 朝代: 宋代

梁溪西畔小桥东。

落叶纷纷水映空。

五夜客愁花片里,一年春事角声中。

歌残玉树人何在,舞破山香曲未终。

却忆孤山醉归路,马蹄香雪衬东风。

瑞鹧鸪(海棠)

作者: 尤袤 朝代: 宋代

两行芳蕊傍溪阴。

一笑嫣然抵万金。

火齐照林光灼灼,彤霞射水影沉沉。

晓妆无力胭脂重,春醉方酣酒晕深。

定自格高难着句,不应工部总无心。

题米元晖潇湘图二首

作者: 尤袤 朝代: 宋代

万里江天杳霭,一村烟树微茫。

只欠孤篷听雨,恍如身在潇湘。

瑞鹧鸪

作者: 尤袤 朝代: 宋代

两行芳蕊傍溪阴。

一笑嫣然抵万金。

火齐照林光灼灼,彤霞射水影沉沉。

晓妆无力胭脂重,春醉方酣酒晕深。

定自格高难着句,不应工部总无心。

12345 共8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