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州闻通寺题僧砌下泉

作者: 曹松 朝代: 唐代

细声从峤足,幽淡浸香墀。

此境未开日,何人初见时。

耗痕延黑藓,净罅吐微澌。

应有乔梢鹤,下来当饮之。

赠华阴李明府

作者: 曹松 朝代: 唐代

佩墨县兼清,约关西近城。

三峰岂不重,厚地戴犹轻。

雪筱欹难直,风泉喷易横。

须知高枕外,长是劝民耕。

滕王阁春日晚望

作者: 曹松 朝代: 唐代

凌春帝子阁,偶眺日移西。

浪势平花坞,帆阴上柳堤。

山寺引泉

作者: 曹松 朝代: 唐代

劈碎琅玕意有馀,细泉高引入香厨。

山僧未肯言根本,莫是银河漏泄无。

天台瀑布

作者: 曹松 朝代: 唐代

万仞得名云瀑布,远看如织挂天台。

休疑宝尺难量度, 直恐金刀易剪裁。

喷向林梢成夏雪,倾来石上作春雷。

欲知便是银河水,堕落人间合却回。

己亥岁感事

作者: 曹松 朝代: 唐代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大片的水域江山都已绘入战图,百姓想要打柴割草度日而不得。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请你不要再提封侯的事情了,一将功成要牺牲多少士卒生命!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大片的水域江山都已绘入战图,百姓想要打柴割草度日而不得。泽国:水乡。樵苏:指日常生计。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请你不要再提封侯的事情了,一将功成要牺牲多少士卒生命!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己亥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

作者: 曹松 朝代: 唐代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传闻一战百神愁,两岸强兵过未休。 谁道沧江总无事,近来长共血争流。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富饶的水域江山都已绘入战图,百姓想要打柴割草度日而不得。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请你别再提什么封侯的事情了,一将功成要牺牲多少士卒生命! 传闻一战百神愁,两岸强兵过未休。 传说一旦开战连众神灵都发愁,两岸军队连年混战一直不停休。 谁道沧江总无事,近来长共血争流。 谁还说沧江总是太平没有祸事,近来江水混着鲜血争先向东流。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806 2、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424-425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qiáo)苏。 泽国:泛指江南各地,因湖泽星罗棋布,故称。樵苏:一作“樵渔”。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传闻一战百神愁,两岸强兵过未休。 传闻:一作“波间”。 谁道沧江总无事,近来长共血争流。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806 2、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424-425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qiáo)苏。 富饶的水域江山都已绘入战图,百姓想要打柴割草度日而不得。泽国:泛指江南各地,因湖泽星罗棋布,故称。樵苏:一作“樵渔”。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请你别再提什么封侯的事情了,一将功成要牺牲多少士卒生命! 传闻一战百神愁,两岸强兵过未休。 传说一旦开战连众神灵都发愁,两岸军队连年混战一直不停休。传闻:一作“波间”。 谁道沧江总无事,近来长共血争流。 谁还说沧江总是太平没有祸事,近来江水混着鲜血争先向东流。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806 2、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424-425

作者: 曹松 朝代: 唐代

寥寥天地内,夜魄爽何轻。

频见此轮满,即应华发生。

不圆争得破,才正又须倾。

人事还如此,因知倚伏情。

南海旅次

作者: 曹松 朝代: 唐代

忆归休上越王台,归思临高不易裁。

为客正当无雁处,故园谁道有书来。

城头早角吹霜尽,郭里残潮荡月回。

心似百花开未得,年年争发被春催。

忆归休上越王台,归思临高不易裁。

越王台:汉代南越王尉佗所建,遗址在今广州越秀山。

裁:剪,断。

为客正当无雁处,故园谁道有书来。

当:一作“逢”。

无雁处:大雁在秋天由北方飞向南方过冬,据说飞至湖南衡山则不再南飞了。

南海在衡山以南,故曰“无雁处”。

城头早角吹霜尽,郭里残潮荡月回。

霜尽:此处指天亮了。

广州天气暖和,天一亮霜便不见了。

郭:古代在城的外围加筑的一道围墙。

荡:一作“带”。

心似百花开未得,年年争发被春催。

发:一作“向”。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 .全唐诗(下)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1806 . 2、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 :425 .

忆归休上越王台,归思临高不易裁。

为客正当无雁处,故园谁道有书来。

城头早角吹霜尽,郭里残潮荡月回。

心似百花开未得,年年争发被春催。

  此诗抒写羁旅之情。

首联“忆归休上越王台,归思临高不易裁”,从广州的著名古迹越王台落笔,但却一反前人的那种“远望当归”的传统笔法,独出心裁地写成“忆归休上”,以免归思泛滥,不易裁断。

如此翻新的写法,脱出窠臼,把归思表现得十分婉曲深沉。

  颔联“为客正当无雁处,故园谁道有书来”,诗人巧妙地运用了鸿雁南飞不过衡山回雁峰的传说,极写南海距离故园的遥远,表现他收不到家书的沮丧心情。

言外便有嗟怨客居过于边远之意。

李煜的“雁来音信无凭”(《清平乐·别来春半》),是写见雁而不见信的失望;

而曹松连雁也见不到,就更谈不上期待家书了,因此对句用“谁道有书来”的反问,来表现他的无限懊恼。

  颈联“城头早角吹霜尽,郭里残潮荡月回”,展示了日复一日唤起作者归思的凄清景色。

出句写晨景,是说随着城头凄凉的晓角声晨霜消尽;

对句写晚景,是说伴着夜晚的残潮明月复出。

这一联的描写使读者想起唐诗中的有关诗句:“三奏未终天便晓,何人不起望乡愁”(武元衡《单于晓角》);

“回潮动客思”(李益《送归中丞使新罗册立吊祭》);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在唐人心目中,明月、晓角、残潮,都是牵动归思的景色。

如果说,李白的《静夜思》写了一时间勾起的乡愁,那么,曹松这一联的景色,则融进了作者连年羁留南海所产生的了无终期的归思。

  归思这样地折磨着作者,平常时日,还可以勉强克制,可是,当新春到来时,就按捺不住了。

因为新春提醒他在异乡又滞留了一个年头,使他归思泉涌,百感交集。

“心似百花开未得,年年争发被春催”,形象地揭示出羁旅逢春的典型心境,把他对归思的抒写推向高潮。

句中以含苞待放的百花比喻处于抑制状态的归心,进而表现每到春天他的心都受到刺激,引起归思泛滥,那就像被春风催开的百花,竞相怒放,不由自主。

想象一下号称花城的广州,那沐浴在春风里的鲜花的海洋,读者不禁为作者如此生动、独到的比喻赞叹不已。

这出人意表的比喻,生动贴切,表现出归思的纷乱、强烈、生生不已、难以遏止。

写到这里,作者的南海归思在几经婉转之后,终于得到了尽情的倾吐。

  这首诗在艺术上进行了富有个性的探索,它没有采用奇特的幻想形式,也没有采用借景抒情为主的笔法,而是集中笔墨来倾吐自己的心声,迂曲婉转地揭示出复杂的心理活动和细微的思想感情,呈现出情深意曲的艺术特色。

参考资料: 1、 徐燕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1320-1321 .

春草

作者: 曹松 朝代: 唐代

不独满池塘,梦中佳句香。

春风有馀力,引上古城墙。

12345 共158条